“青衫年少,白衣飘飘”之类的句子,是用来描写中学时代,很纯美,远离世间烟火的样子。真实的情形,其实不是这样的。至少我的,不是这样的。
  1984年,我在城西中学复读上初三。那时的学生,极少有家庭富裕的。每个学生,看上去都差不多,都是一枚不起眼的小土豆。我们这许多的小土豆扎堆在一起,相互取暖,一起成长。
  初中时代,书自然是整天读着的,整天挖空心思去念着想着的,还有吃。是的,吃。不知是不是因为正处在长身体的年纪,我们每天总处于半饥饿状态。
  那时,我们不回家的学生,大都在内联厂食堂代伙。虽说是肉联厂,但伙食也没有点猪肉之类的油水,早上是稀饭就咸菜,中午是白饭就咸菜,晚上还是稀饭就咸菜。这样清汤寡水地吃着,肚子里很欠油水。那时的伙食费,委实不多,一个月八块钱。交全了的话,中午可以加个参杂数得着的肥肉丁的咸菜烧肉,和一碗有冬瓜无猪肉的肉汤喝。
  事实上,很多学生交不起。比如我。我们就自创一种汤,叫酱油汤。做法极简单,倒出一勺酱油,拿滚开水冲泡了,上面再滴两滴菜油,汤就成了,类似于家里的“神仙汤”(那时称猪油加酱油叫神仙汤)。
  最难熬的是下午时光,总是漫长得厉害。两节课后,是做课间操时间,饥饿得折磨人,操做得有气无力。此时,隔堵墙的肉联厂食堂师傅偏偏又来招惹,煎出香喷喷的葱油饼来,整个校园都弥漫着那香。
  我们假装闻不到,把头埋到书堆里。可是那香,从书上的每个字里跳出来。我们假装玩耍,大声说笑,可笑着着,鼻子不做主了,总要深吸一口,再深吸一口。周遭的每一寸空气,都是香的呀。有时,我们实在敌不过那馋,几个要好的学生乘课间,小跑步去合买一只,分着吃。
  时间光阴慢慢流,我们盼着周日学校放假,真是归心似箭。一路马不停蹄奔回去,疼我的父母总会想办法给我弄点好吃的,煎两只鸡蛋,煮上一碗猪油面。年少的心里,觉得茶间世上最幸福的事,莫过于那样的时刻,可以有煎鸡蛋和面条吃。
  周日返校时,学生们或多或少,都会自带些干粮。我的母亲会给我炒上几斤蚕豆,塞上两罐咸菜。还有一种吃食,是把面粉炒熟了,用沸水泡着吃。现在的学生恐怕见都没见过,我们那时叫它“焦雪“。关于“焦雪“,还有一段传说。
  相传久远的从前,六月天里,里下河地区闹饥荒,饿遍地。天上的雪神看不下去了,想拯救人间,遂降下雪面粉。但又怕上帝看见六月降雪,会治她的罪,遂把面粉的色泽,染得跟黄土地的颜色差不多。老百姓见天上飘下“泥土”来,人人惊奇。反正观音土都有人吃,这天上的“土”,更不可错过。于是家家争接这天上之“土”,拿开水泡了,吃在嘴里,竟奇香无比。饥荒过后,为纪念雪神,里下河人家就有了每年六月六,必吃炒焦雪的习俗。
  可恨,学校宿舍老鼠多,一个个都能飞檐走壁,武艺高强。无论我们怎么藏着那些可怜的有限的干粮,它们都能轻易找到。即便我们把装了焦雪的布袋子挂到屋顶上,它们也有本事把布袋子咬出洞来,在里面大快朵颐。与它们几番较量后,我们甘拜下风,把吃食全转移到教室里去了。晚自修上到一半,就有学生在位置上坐不住了,闻到桌肚子里的香呀。一俟下课铃声响,教室里立即沸腾了,瓷缸瓷钵子的,响成一片。不多久,人人都捧一碗热腾腾的焦雪在吃,整个教室都被焦雪的香给淹没了。
  当然,男生们都特能吃,自带的干粮,往往没两天就见底了,他们就偷女生的。咸菜、炒蚕豆、焦雪、饼片,见什么偷什么。女生们都心知肚明着呢,也不戳穿他们,有时甚至有意不锁课桌肚,任由他们偷食。其结果是,所带的干粮,往往支撑不到周末。我们又要过几天饿肚子的日子。
  有时,也结伴着去同学家打牙祭。有女生晚上要归家取东西,我们呼啦啦吆喝上五六个人去送她。夜晚,那么安静,我们的动作,却搞得那样大,齐刷刷站在女生家的院墙外,兴奋地说笑,等着她父母来开门。她母亲后来给我们做荷包蛋吃,一人三只,我们就那么心安理得地吃下去。
  就这样,吃着吃着,我们也就长大了。吃着吃着,我们也就初中毕业了。
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本站虽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如果您对本站文章、图片资源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生活可以是一半烟火,一半诗意。 朋友强宁特别喜欢打太极拳,每次见面,不吐槽自家男人不抱怨工作,儿女学习成长的烦恼统统屏蔽。师傅张瑛,各路拳友永远永远是她话题的两大版块。甲流来...

我不喜欢喝酒,可时势硬是把我拉进满装着美酒的深潭里。让酒在我的头脑里发酵,孕育出晩年同伴间的友情,和亲人间的期盼。然而人生总是不如意,朋友们先后排队,走进了历史的永恒,与天...

春天了,万物复苏。最是一年春好处,更是读书的节气。我家的书橱珍藏着许多杂志和书籍。其中有一大摞《佛山文艺》尤其引人注目。 八九年,我在镇上中学读书。那时候的学校很陈旧,一排红...

还会想起你住过的老房子吗?提到老房子,你会想到什么?土墙青瓦,松木门窗,微风吹过,弥散着一股亲切的淡淡的草香味!是啊,一径、一狗、一院,一灯,变成了了充满传奇色彩的一个故事...

一 我从小就喜欢睡懒觉,上中学时,因睡懒觉上课迟到,我没少挨班主任训。没想到,我睡懒觉的顽疾在军校里竟没有发作过。军校纪律严明,作风紧张,军号就是命令,听到号声就得令行禁止。...

今天,去给父母扫墓。 有人说闰二月,不能去上坟,否则祸事临门,起码不能在清明当天去。我觉得这没什么道理。清明祭祖,缅怀先人,传播孝道,这是民族习俗,人之真情,怎一个闰二月就能...

整整半个世纪已如风一样悄然飞逝,但那个重阳风起的秋日却一直留在记忆的深处,现在想起来应该是我人生中非常特别的一课。 天公从不作假,重阳一到,整夜的狂风便夹着零星的冷雨,摧枯拉...

(一)自然生态篇 这些天,一有时间,我都是在捧读一本书——《鸟知道》。截止到昨晚23:58分为止,这本书我已全部读完。时至深夜,掩卷长思,心潮起伏,思绪难平。那些物欲横流,灯红酒绿...

阳春三月,桃花灼灼。当我身在他乡欣赏着桃花的时候,就想起老家肥城的佛桃花。家乡的佛桃花花期要比一般的桃花晚5至10天,我多想立刻飞回到家乡,去赴一场春天的约会,陶醉在那阡陌间盛...

由桥上而岭上,车在盘旋的山间采林道上起伏,一段隐逸的过往渐渐映出本来面目。 大山深处众多山坑中的一条。芭茅坑,其实很土的一个名字,却因了九十多年前的那声霹雳“暴动”,多了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