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我落在南方的一个小村庄,轻轻的,只有一粒雪花的分量,融化于村庄的土壤中。
  我没有问我母亲,那年我是5岁还是6岁。记忆中,那场雪特别大,整个村庄,都在雪花的包裹中,失去了声音。
  我跟着一堆大人的后面,一步步踩下去。那时,我的脚印很浅,没法踩出大人的深度。或许年纪太小,也或许时间太久,我记不清太多的细节。
  送葬的队伍很长很长。来了什么人,穿什么样的衣服,谁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我都没多少印象了。
  有些细节,只是回忆时加进去的,一路的哀歌,我终于把自己的脚步踩出了大人的叹息。一片片雪花落着,染白了我的一身。落在衣服上,那些天空的字符,和村庄的身子一样冷。孙委员睡着了,最终睡进了村人用泪水和农具翻开的黑土里。
  或许,他再次醒来时,雪花就可以融化了。阳光,总是会来的,那是早晚的事。
  孙委员,身份并不是真正的委员,是村民送给他的一个称号,因为名字中有个“委”字,大家就这么叫了。很羞愧,我记不清孙委员生前清晰的容颜,最终只能把他模糊成瘦弱的轮廓。他刚立着,我却颤抖着。
  孙委员走的时候很安静,我想象着,雪花或许是某种隐喻,在夜里,和孙委员一样,不想惊扰别人的梦。雪花悄悄地染白黑夜,而孙委员把黑夜写进了空白。
  记忆中,还能搜索到一些细节,随着时间的拉长,细节也在生长,像村庄某棵成长的树,总会多出些枝叶。
  孙委员就是个操心的主,他操的都是别人的心。村庄里,他孤守着几间再普通不过的平房。他是战火中走出来的,他为什么只是孤独一个人?我承认,我没勇气去过问,去深入了解。“孤独”其实只是一个与我无关的字眼,因为这是从别人嘴里说出来的。孙委员,我认为并不孤独,他身边的人都是他的亲人。亲人有难,亲人需要帮助,他就得操心,就得帮扶。
  由于年纪太小,我无法列举,这一生孙委员究竟帮多少人,做过多少好事。这种记忆的空白,最终在老人留下的几间房里,洗出了哭泣的声音。一个手电,一台收音机,一台很小的黑白电视,这是他家中电器的全部。手电定是用来黑夜探路,而收音机和电视应该是关注社会动态。说起家具,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
  孙委员一生活得敞亮。可临终前,病却藏着掖着,没几个人知道,他啥时候病,得的什么病,到了什么程度。在一张预先写好的遗言中,孙委员终于为自己操了一回心。
  村庄南边,有个烈士陵园,站在那儿,还望不到清晰的村庄。孙委员本可以静静躺进园内,但倔强的孙委员却选择了自己的田地。在这里,守着不远的村子,多好!
  我想,孙委员写这遗书时应是笑着写的。
  孙委员平常爱笑,我仰起头,看向天空,他的笑容让他高大起来。小时候,我重感冒时,孙委员来看过我。带了点吃的给我,记忆中只记得他带给我他自制的冰糖桃子罐头,那种香甜,后来的岁月,再也没有什么罐头可以超越了。
  我给那段记忆,捧起了一些阳光。走时,孙委员掏出了红领巾,系在我脖子上,那时是红领巾,现在却成了一团火焰。少不懂事的我,竟然把那条红领巾遗失了,想起来,脸就火辣辣的。
  我现在又看到了孙委员落在红领巾的目光,目光里,有国家的创伤吗?有战争的号角吗?还是未来的期望……孙委员的笑容,从记忆的模糊中走向清晰,眼泪流下来时,我想起了孙委员布满裂痕的手,想起村里那棵刚倒下的老树。
  孙委员的遗书中,还有这么一句话,听大人说的。“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但我做得还远远不够。”
  一片片雪落下来,孙委员的声音让雪变得更白了。有女人在葬礼上开始痛哭,但一个男人提醒着,孙委员交待了,他想安静地离开。
  不,孙委员其实没有离开,他离土地这么近,离村庄这么近。人们把悲痛的喊声压在心底,只能默默地流泪。
  按照孙委员的要求,那个陪伴了孙委员无数日夜的收音机,和他一起住进了黑土里。每次想起那片土地,就会觉得有声音走出来。
  “孙委员,你操心的农村路面改善了,现在都是水泥路面了!”
  “孙委员,你操心的学校重建完成了,现在学生有了好的学习环境了!”
  “孙委员,你走后,我们两囗子再也不吵架打闹了!”
  ……
  我想说:“孙委员,你是不是还在一直关注着村庄的发展。人民的生活好了。你是不是还一直听着收音机,国家越来越富强了。你笑了吧?”
  孙委员肯定笑了,这笑遍布了村庄每一个角落。其实几十年前,幼小的我一直都以为,再也看不到孙委员的笑了,一场雪又一雪不断地落下来,不断覆盖着我的肤浅。
  有人对我讲,这些年气候变暖,很难再看到稍大的雪花了。但每逢冬天,大雪还是落向我,落向村庄。
  2023年的春天里,我看了一段学生戴着红领巾在国旗下歌唱的视频,情不自禁就想起孙委员给我戴上红领巾的情景。
  我终于向母亲打听了一些事,母亲告诉我那年我六岁,孙委员去世前十来天还来看我的,她看出了孙委员心口疼,但被他的笑搪塞过去了。我向母亲打听一些孙委员生前的事迹,我要把这些故事说给小孩听。
  这时我才意识到,孙委员叫啥名,我早就忽略了,只知道他是“委员”,他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想象中,我试图垫起脚,把红领巾系在孙委员的脖子上,他一下子就变得年轻了。他的笑来到了某些人的脸上。
  我仿佛看到一个个年轻的战士在党旗下宣誓……
  又一场大雪落了下来,我所看到的雪花都是六角形的,尽管世界上并没有一片相同的雪花,但它们都有同样的底色。
  在白色背景的映衬下,有一种红色格外耀眼,他从孙委员的心中流淌出来,也从更多的共产党人心中流出来。
  雪落在村庄上,安静深沉,仿佛和村庄一起倾听着,孙委员没有走完的足音,我跟着后面,走向春天,走向阳光……
  
  原创首发于2023年3月8日晚
  
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本站虽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如果您对本站文章、图片资源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我的一生里有两个“娘”,一个是我的亲生母亲,另一个是我的大嫂。我一直在心里称呼大嫂为“嫂娘”。 母亲的暮年是在大嫂的院子里度过的。母亲有脑梗和脑出血的老毛病,到了晚年大脑萎缩...

 相遇福星纯属偶然,三年前我陪省市作协几位朋友到汉川乡下采风。原本以为沉湖地处湿地穷乡僻壤,乃荒芜之地,谁知竟让我一见倾心,乐不思蜀,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真的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聚会,我参加的多了,也见的多了,如同学聚会、战友聚会、乡党聚会、文友聚会等等,昨天晚上我参加了一次聚会,真是大开了眼界,增长了许多见识。 阳春三月,空气清新,柳絮飘洒着白白的...

如果可以,我想去流浪。放下所有羁绊,不在乎世俗的眼光。从清晨,到夜晚,跨南域,穿北疆,经四季轮回,阅世间万象,即便风餐露宿,踏破芒鞋。 一路流浪,我无需背负沉重的行囊,天可为...

“白芽奇兰”茶是平和的一道风景,也是一张名片。 与“琯溪蜜柚”齐名,平和的两张名片,平和亦称“中国柚都”。 小的时候,在家乡,是播种水稻的,分“早稻”和“晚稻”两熟。 两季各收...

清明节将至,思念故人的心情足以用沉重二字来形容。每当记忆轻轻打开,心就会隐隐作痛。原来时间并不能让人忘记所有,相反只会让人越记越深。亲爱的小妹你抛下家人,抛下了一双儿女狠心...

自去年“众阳”以后,原本身体不好的母亲脾气变得更加暴躁了。时而怒吼,时而狂飙,时而出走。春日温暖的阳光,好像与她无缘,与我们无缘,我们心里只想着怎样让辛苦一生的母亲安度晚年...

无论时光如何远去,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有些记忆,始终留存在脑海里,一个瞬间,犹如一片光,感恩着、怀念着、回味着。于是,我认为光和瞬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不用肉眼看,而是在记忆中找...

珍惜拥有,莫负韶华 /介非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不经意间,我们就来到了草长莺飞,柳暗花明的春天。 人们常用“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来形容时光匆匆,脚步不停,最是无情。 这只是一个方面...

起了个大早,迈着慵懒的步伐在小园漫步。太阳的颜色还是温柔的淡黄,风还是有些许凉意,猛然撞见墙角一株杏花,伸着花枝招展的身姿和我不期而遇。春意盎然的季节,心情应该是明朗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