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翻看相册,看到三张全家福,引起我了很多的回忆——
  第一张照片是儿子结婚时的“全家福”,摄于2018年9月30日,这是儿子刚刚迎娶儿媳到家,摄像师拍下的幸福时刻。那年是父亲辞世后的第二年,也是我人生只有归处的一年,更是我今生没有了爹娘一年。拿不起大事的我,在家戚朋友们的帮助下,操办了儿子的婚事,完成了我人生当中的第二件任务!
  在筹办婚事的几天里,我无数次和妻子唠叨。“咱能不能给儿子办一个风光的婚礼?”,深感压力山大。那些日子常常夜不能寐。准备烟酒;确定参加婚宴的人数;通知亲朋好友名单;婚车的联系;婚礼之间的礼金细节等等,都是需要认真敲定。无论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给婚礼带来不快。我是个把心思挂在脸上的人,那几天表现出的是忧愁和无助,根本没有喜乐溢于言表之情。我的一个亲戚小明戏言:“哥咋恁不高兴,我们该着你一百万元钱啊?”。连襟也劝说我:“你愁啥了,咋恁不高兴?”。
   没有父母了,原想远在北京的叔叔和婶婶能够回来坐镇主场,结果他俩告诉不回来了,心中不免感到失落和无助。好在有姨哥现平、表弟颜亮两个主事之人鼎力相助,将所办的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胸无主张的我,才感到身上的担子轻了许多许多。
  那天儿子迎亲出发前,向我和妻子磕头行礼。我告诉儿子:“儿子你长大成人了,今天一定要高高兴兴、顺顺利利把媳妇迎回来”!不知是激动还是其他原因,面对摄影师的镜头,妻子嘴唇嚅嚅,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眼角光流泪。锣鼓乐队敲着欢快的乐曲,迎亲出发了。
  迎亲归来,摄影师在婚房为我们拍下了这张六口之家的全家福。儿子、儿媳;女儿、女婿依偎在我们夫妇两旁。照片里有我们夫妇完成任务的喜乐;照片里有儿子儿媳的新婚甜蜜;照片里有女儿女婿的祝福。
   我翻看到的第二张照片,称为“安全福”。
  这一张照片摄于2020年1月20日,这是我工作单位因安全工作需要,在岗位贴上个人全家福。每天班前会,面对全家福宣誓。为了家人的幸福美满,要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落实公司各项安全措施,做好本职工作。
  这是工作单位刚刚进行混改后的第一年,也是我人生艰难抉择的一年。那年,我所在的工作单位因资不抵债,宣布破产重组,引入私营企业的灵活经营机制,让隶属天津市的国营企业起死回生!
  一个工作了二十七年的单位,我们有着深厚的感情。我是建厂初期就参加工作的老员工,见证过企业成长、发展、壮大、衰落。其间发生过种种难忘的事情,激励着我努力前行。就拿公司二次创业之际,我参加炼铁高炉电气设备调试说起吧。那是我国非典肆虐的时期,负责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程序安装和调试的天津电气传动所技术人员,受疫情影响来厂人数受限。公司号召我们积极主动地协助天传所技术人员进行设备调试,争取高炉早日出铁。那个夜晚,为了调试精准高炉放散信号位置,我往返二十八米高的炉顶平台八次。汗水浸湿了工作服,留下似朵朵白云的汗渍,累并快乐着。正是与大家摸爬滚打在工作现场,才建立了与工友和单位深厚的感情。当别的工友看到企业衰落时选择离开,我依然在单位坚守。
  因为淘汰落后产能,我们的厂房和设备拆了。面对夷为平地的厂房,我曾失落、伤感、迷茫过。但我坚信,有梦想的地方。只有我们努力拼搏,就会有兴旺的一天。面对大海,希望春暖花开。
  这张全家福,充满了我对单位好转的殷切期待。
  我翻看到的第三张全家福,是“子孙三代全家福”。
  这是三年疫情后一张难得的子孙三代全家福,照片摄于2023年元宵节夜晚,月圆人团圆。由于种种原因,分隔在三地的一家人很难聚在一起。女儿在北京工作,三年来过年没有回来过,儿子在家度过假期,返回工作单位雄安新区。大家商定正月十五,一起回来团聚!
  正月十三,女儿一早乘车到石家庄,携女婿、外孙女,从三百多公里的省城驱车回来。儿子从四百公里的雄安新区驾车往家赶,掌灯时分,几乎同时到家。原本冷寂的家里,立马热闹起来,人声鼎沸,此起彼伏。相互间的问候,孙子和两个外孙女的嬉闹,充满了整个家庭。做可口的饭菜,走亲串友,逛社火表演等等,自然必不可少。从四口之家,发展到九口之家,儿孙绕膝,堂前承欢。人生兴事,莫过于此!
  十四下午,我们坐在一起捏饺子。谈起儿女上学时的经年往事,女儿说小时候她爷爷奶奶偏爱儿子。有一次过年炸带鱼时,我母亲催促父亲快打电话,叫外面玩耍的儿子快点回来吃鱼。要不然我的女儿就抢吃完了。我用笊篱盛着刚炸的带鱼不放,妻子劝女儿慢点吃等儿子回来!越是这样,女儿越是抢着吃鱼……
  说起儿女星期日返校所带物品时,我说起邻居媳妇海丽的话。“哥嫂,你俩闺女小子一样待吗?”
   我们自认为是同样对待,可海丽却说:“不一样啊!闺女走时书包里什么也没有,小子走时有方便面、有奶粉”。
   或许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在儿女面前,做不到一视同仁。妻子听罢,低声惙泣起来。不知是愧疚,还是对经过的苦难时光感到难过?她不高兴地打断了我们的谈话。
  正月十六,一家人又要分隔四地了。我提议在这月圆之夜,拍一张全家福相片,定格下温馨时刻。儿子摆好手机,设置了延时,按下快门,拍下这张照片。
  三张全家福,见证了我家几年来的发展变迁;留下了我年过知命之年的美好瞬间。如今社会高速发展,尽管聚少离多,也割不断亲情,正是有亲人之间的彼此关爱,我们的社会才感到温馨美好!
  
  
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本站虽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如果您对本站文章、图片资源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我的一生里有两个“娘”,一个是我的亲生母亲,另一个是我的大嫂。我一直在心里称呼大嫂为“嫂娘”。 母亲的暮年是在大嫂的院子里度过的。母亲有脑梗和脑出血的老毛病,到了晚年大脑萎缩...

 相遇福星纯属偶然,三年前我陪省市作协几位朋友到汉川乡下采风。原本以为沉湖地处湿地穷乡僻壤,乃荒芜之地,谁知竟让我一见倾心,乐不思蜀,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真的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聚会,我参加的多了,也见的多了,如同学聚会、战友聚会、乡党聚会、文友聚会等等,昨天晚上我参加了一次聚会,真是大开了眼界,增长了许多见识。 阳春三月,空气清新,柳絮飘洒着白白的...

如果可以,我想去流浪。放下所有羁绊,不在乎世俗的眼光。从清晨,到夜晚,跨南域,穿北疆,经四季轮回,阅世间万象,即便风餐露宿,踏破芒鞋。 一路流浪,我无需背负沉重的行囊,天可为...

“白芽奇兰”茶是平和的一道风景,也是一张名片。 与“琯溪蜜柚”齐名,平和的两张名片,平和亦称“中国柚都”。 小的时候,在家乡,是播种水稻的,分“早稻”和“晚稻”两熟。 两季各收...

清明节将至,思念故人的心情足以用沉重二字来形容。每当记忆轻轻打开,心就会隐隐作痛。原来时间并不能让人忘记所有,相反只会让人越记越深。亲爱的小妹你抛下家人,抛下了一双儿女狠心...

自去年“众阳”以后,原本身体不好的母亲脾气变得更加暴躁了。时而怒吼,时而狂飙,时而出走。春日温暖的阳光,好像与她无缘,与我们无缘,我们心里只想着怎样让辛苦一生的母亲安度晚年...

无论时光如何远去,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有些记忆,始终留存在脑海里,一个瞬间,犹如一片光,感恩着、怀念着、回味着。于是,我认为光和瞬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不用肉眼看,而是在记忆中找...

珍惜拥有,莫负韶华 /介非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不经意间,我们就来到了草长莺飞,柳暗花明的春天。 人们常用“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来形容时光匆匆,脚步不停,最是无情。 这只是一个方面...

起了个大早,迈着慵懒的步伐在小园漫步。太阳的颜色还是温柔的淡黄,风还是有些许凉意,猛然撞见墙角一株杏花,伸着花枝招展的身姿和我不期而遇。春意盎然的季节,心情应该是明朗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