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日天气不好,一直阴沉沉的。加之疫情影响,我便躲在办公桌后喝茶、读书、静思。有道是“偷得浮生半日闲”。把电脑里的照片和文章又重新整理了一下。在重重文件夹里的某个角落里闪出几张照片,一看原来是奶奶过九十大寿的照片。我端详了许久,奶奶生前许多事和她说的许多话在脑海里泛起记忆的水花。
  奶奶身体一直很健壮,一是得益于基因的遗传,二是一直劳作,得以锻炼。在我印象中她很少有头疼脑热,只是进入耄耋之年后才偶尔感冒。最后心肺衰竭,算是“老”死的。在我们村算是高寿之人,和她娘家的人来比,就一个出了五服的嫂子比她长寿,活到了一百多岁。相面的说奶奶是有福长寿之人,奶奶却不信算命相面之类的。她是解放前入党的老党员,识字不多,却坚定地跟党走,是个唯物主义者。但是,看奶奶的面相的确是长寿有福之人,从耳朵上就能看出端倪,奶奶的耳垂比一般老嬷嬷的要长。
  她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例证就是她生育了七个儿女,在那个缺吃少喝的年代,一边养育孩子,一边还要参加生产队的劳动。半夜点着煤油灯缝补衣服,凌晨四五点就起床和糊子推磨烙煎饼……这种高强度的劳作竟然没有打垮她的身体,反而很健壮。当然,这些都是从父辈的闲谈和奶奶的自述中得知的。我孩提有记忆以来,印象最深的就是奶奶养兔子,为此爷爷还专门请人垒了五六层的兔窝,繁衍多的时候窝子里都挤得满满的。奶奶养它们很用心,菜叶子、胡萝卜、庄稼秸秆啥的都拿来喂。兔子们长得快,毛也长得长,奶奶便剪掉它们的长毛用来卖钱贴补家用。
  奶奶不光养兔子,还种菜,做家务,还有七八分自留地需要打理。爷爷在我印象中不怎么干地里的粗活,他一辈子似乎也没有学会,但是,爷爷做的饭菜却很香很可口。家里地里的这些粗活都落在了奶奶的身上,奶奶只会憨憨地说:俺就是当丫鬟的命,一辈子就会干活……那年月,爷爷肯定也要参加生产队的劳动,但是,干活不多是肯定的。奶奶常说,至少跟我闲聊时说过多次,你爷爷就是个“野人”!我这辈子跟了一个野人。
  这个“野人”在奶奶的口气里并是不“贬义词”,而是有着浓浓的情谊的。说爷爷是野人,我分析至少有两重原因。一是爷爷是当兵打仗的,从河南老家逃荒要饭,在山西参加红军,打了好多年的日本鬼子,后来因疗伤留在了沂蒙山区,最终落户在现在我出生的这个小村子。经人撮合,和奶奶结了婚。在我们村算是外来户,用农村的话说是“倒插门”。可是,我们儿孙却从不认为是“倒插门”,因为爷爷一辈子刚强,顶天立地,为儿孙们撑起来一片广阔的天地来。另外一个原因是爷爷因为工作的关系经常不着家,管公家的事,管别人家的事,而且也好玩。因此,奶奶晚年给了爷爷这样一个评语。
  奶奶非但长寿,党龄也不短,虽然比不上爷爷,但是也是有着七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后来老党员每个月都有生活费,从一开始的四百多到后来的一千多,再加上红军家属补助,奶奶晚年的生活费从未找儿女要过,反过来,她还要贴补给儿孙们。更多是时候是以压岁钱或红包的形式给,结婚、生孩子、上学自不必说。我有了儿子后,每次回家,她都要给红包,她看着重孙子蹦蹦跳跳的样子,打心眼里欢喜。
  奶奶入党是偷偷地进行的,家里人都不知道。那时她才十七八岁。解放军来了,她们党员带头,领着“识字班”(大闺女的意思)做军鞋、烙煎饼、做动员、搞土改……在那个火热的革命年代,奶奶虽然未上战场打过仗,却奉献了火热的青春。她对党的感情很深,也很纯正。她晚年常说:共产党好,毛主席好!在这一点上,她和爷爷一样,爷爷在世的时候常教导我们:一定要跟共产党走!那不是唱高调,是那一代人对党的真情实感。奶奶晚年因为行动不便,便常常坐在家里看电视,她喜欢看战争片,喜欢看打日本鬼子的,看到激动处常常追忆往事。她曾回忆过,在她十多岁的时候我们村里来过日本鬼子,她和大姐还有二弟跑了二十几里路躲在了山岭里,两天两夜未敢回家,等大人们来找才出来。奶奶说,日本鬼子太坏了,遇到啥就抓啥,鸡呀鹅的剩不下。日本鬼子还跑到家里的粮食缸里屙屎屙尿……
  因此,家仇国恨不可忘却,忘却就意味着背叛!
  奶奶为人敦厚,有点笨拙。一辈子不会说好听的话。爷爷在世时,只要吵架,多数都是爷爷先低头,先俯就她。奶奶性格很倔强,怪不得儿女中也有遗传了她的基因的,譬如我的父亲,就是一根很倔强的人。奶奶的倔强从下面两个例子可见一斑。奶奶很节俭,会过日子,啥破旧玩意儿都舍不得扔,特别是一些塑料袋子、纸箱子之类的。因为,不管逢年过节还是平时,我们儿孙辈只要去看她就会买东西,免不了积攒那些东西,奶奶舍不得扔,她放得满屋都是。我们说她多少次,没用,她依旧照常行事。我们只好趁她不注意时都给收拾扔掉或卖给收破烂的。奶奶发觉后会气嘟嘟地埋怨我们。可是埋怨完了却依旧疼爱我们。另一个例子就是,奶奶不爱干净,我们常说她,她却反唇相讥,说不干不净吃了不得病。说来也奇怪了,奶奶即使吃了过了夜的馊了的饭菜,肠胃也不会有什么不适。奶奶不爱收拾屋子,里面摆放得乱七八槽,每每我们给收拾了,过不了几天又恢复了原貌。奶奶不在意穿着,即使褂子裤子上落了油渍、尘土,奶奶也并不在意,她说都嫌土脏,可是粮食、蔬菜都是从土里长出来的。奶奶就这样,我们也应做到:子不嫌母脏吧!
  因此,我有一种感觉,就是人踩着水泥地面其实不如踩着黄土地踏实。
  奶奶一生平凡无奇,却在我们心间留下了很深的痕迹。她朴素无华,识字读书不多,却懂很多大道理。更不曾读过老子的《道德经》,却懂得“守拙”,一生不会和外人拌嘴吵架,不会搬弄是非。她看似笨拙,其实心也如明镜似的。
  奶奶心宽体胖,大肚能忍。奶奶本性善良,同情可怜的人。奶奶的智慧来自于庄稼、菜园,来自于黄土地。奶奶虽然驾鹤西去,但是她的身影却总浮现在我脑海。
  每当想起奶奶、想起爷爷时,我总有眼泪在眼圈里打旋。想起他们,我的内心总是暖暖的。
  愿奶奶在天国一切都安好!
声明: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和分享用途,仅供参考,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因有些转文内容来自搜索引擎,出处可能有很多,本站不便确定查证,可能会将这类文章转载来源归类于来源于网络,并尽可能的标出参考来源、出处,本站尊重原作者的成果,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时或者对转载内容有疑义的内容原作者,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如果属实,我们会及时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临近中秋,小城已经飘满了桂花的香味。 黄昏降临,华灯初上,老几和妻子手挽手去毗河湾河边漫步,必须经过远辉超市。远辉超市是小城夜晚的一道风景,飘逸着浓浓的烟火气。门前的行道上摆...

我家的老黄牛,感觉它从小到老,一直都是精力充沛的。脾气又倔又有力气,干活又快又好。仅从它的外表来看,就能感觉到它是一头雷厉风行的牛,而不是那种老态龙钟的老黄牛。它的一生,陪...

每年入秋,我对“一岁一枯荣”的花草格外关注,对那些傲雪凌霜、安然越冬的树木却视而不见。前几天去超市,不意间发现,在一堵干硬而冰冷的水泥墙壁和一扇玻璃门的夹缝中蓬勃着一株翠绿...

一位少年,赤裸着上身,单调,黑瘦的后背,在聚光灯的强烈照射下,星星点点的,被轧入的玻璃碎片,带着缕缕血丝,不断地闪着银光,这一幕深深地刺激着我,一直在我的脑海里闪现,萦绕,...

一句家常勾客泪,半生记忆惹乡愁。 四月二十一日,原本是个很普通的日子。那天无意中在群里看到小舅发的消息,才知道是外婆的忌日,顿时勾我起对往事的回忆,潸然泪下。 作为孙子辈的老大...

1987年春,闻喜县武装部树了五大标兵,张希华位居其首,我因著《水孵新鉴》科普小书排名第四,薛店镇薛新水绿化500亩荒沟成了“草木英雄”,排名第五。“五大标兵报告团”在全县巡回演讲,...

一 我生活的城市有三蹦子。 三蹦子的祖上应该是民国时期的黄包车,两个轮子。拉着太太小姐,达官贵人。旗袍长衫,雍容华贵。这只是我的猜测,没有考察也没有论证。2000年我进城的时候,还...

南京旅游归来,对我印象最深的既不是有着650年历史的古城墙,也不是颇具江南风情的夫子庙,而是江东门纪念馆,它的另一个称谓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说实话,我宁愿叫它“...

世界上总有些东西,是与世隔绝,是住在山旮旯里的农民不知道的。山区里的农民对它充满了好奇,与疑问。它像带有魔力召唤一样,促使没有见过世面的农村孩子,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就如...

西北大地坐拥几座高山,横卧着绵延千里的荒漠、戈壁。如此雄浑壮阔之地,正适合生长英雄和忠贞之士,犹如灵秀的江南适合生长才子一样。 ◎大漠的忠诚卫士——胡杨 进入大漠,最勾魂摄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