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接到出版社的电话通知,我的长篇小说《斜阳下的村庄》被退稿了,累计30万字,半年来的心血就被一句“文笔流畅,但没有纳入出版计划,故不能采用,请转投其他刊社”的话语打掉了。为此懊恼了一夜,心情极为不乐。清早起来,刚做运动,又接到一家报社编辑的来信,他说他约我写得文稿太长,版面刊登不下,必须马上修改“瘦身”,从5000字瘦身到2000字左右。对此,我又是一阵苦笑。
  改还是不改?我在痛苦中思索着,当我脑子里决定修稿时,电脑的屏幕突然一下漆黑,停电了——乡下常有的事儿……
  尽是不如意的事情,心情沉重如铅。屋里取暖器“罢工”了,气温骤然下降,我哆嗦着身子倒来一杯白开水,准备暖暖身子,然后坐下来再去寻找写作的素材。我这人很执著,又倔强,既然选择了写作,就得顽强地坚持下去。
  我坐下喝着开水,翻阅着资料。这时在城里打工的妻子打来电话,她告诉我说:“他的工资涨了两级。”但是言语里却没有感到喜悦的意思。我问:“你的工资涨了许多,为何还不高兴?”妻子回答说:“我打工的工资是涨了,可你的稿费却一点没有增长,我看你夜以继日地拼命写作,可是那稿费竟然连连下滑,我为你这个作者担心啊。”妻子讲出心里话,也是现实真实的反映,乡村作者如今想挣到一分稿费可真的很难。但是我还是安慰妻子,为她高兴。“有你打工得收入,我们不会饿死的。”妻子呵呵一笑说:“一个大男人靠我来养活,真的不怕丑!……”
  文人的愉悦总是短暂的,放下电话没有几分钟,我又感到寒意阵阵袭卷,这个冬天真的很冷,从肢体一直冷到心底,写作变成了白玩的游戏,即使是约稿也有放空的时候,我心里涌起这样的想法,我是否还能在写作这条路上坚持走下去?
  我继续喝着白开水,感觉没有味道,就去厨间抓了一把白糖丢进杯子里,喝几口感觉有了味儿。我继续寻找灵感,并把灵感用笔记录下来——长期的逆境写作使我养成了这个习惯。即使几个月半年没有得到写作的收入,但我总是坚持做我的事业,我把这个定义为我的坚强。
  天刚黑,就来电了。我赶紧打开电脑修改稿子,决心今夜就把稿子修改好发给编辑朋友。这时一个当公务员的朋友打来电话,问我在干什么?我从电话里就感觉到他已经喝得酩酊大醉了。我坦然的告诉了我一天的遭遇,顺便发了几句牢骚,这个公务员朋友却哈哈大笑起来,说:“这就是我的不对了。”朋友说:“他在下乡跨越沟坎进入百姓家中检查防疫时,我在坐着喝糖水,找灵感,而当他晚上闲的无聊,靠酒精麻醉自己时,我却再干自己喜欢的事情,你不要埋怨了,你还是挺幸福的……
  听了这位朋友的话,我觉得很有道理,人都有自己的烦恼。于是我振作起来,我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且我是自由的选择着走,不须受人指挥约束的。我自己选择的道路无论如何,无论遭到什么压力,我都要毫无抱怨地走下去!
  我可以在有电的时候打开电脑写作,我可以在口渴时自由的喝糖水,我在写作时可以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宁境地心。我拥有别人不一样的生活。我这样换一个角度,换一种心情去想,就彻底释然了。我坚定地说:快乐,多半源于释然的心情。
  以后的日子里,不管是退稿,还是改稿,还是稿件泥牛入海,我都是用释然地心情去看待。写吧,权当是养性修心,好玩而已!
  
声明: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和分享用途,仅供参考,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因有些转文内容来自搜索引擎,出处可能有很多,本站不便确定查证,可能会将这类文章转载来源归类于来源于网络,并尽可能的标出参考来源、出处,本站尊重原作者的成果,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时或者对转载内容有疑义的内容原作者,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如果属实,我们会及时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左宗棠由泾州进驻平凉,接陕甘总督印。他和当地人民关系融洽,百姓称赞他有“孔子之雅风”。《清史稿》亦载:“(左宗棠)善于治民,每克一地,招徕抚绥,众至如归...

我每天早晚打开手机里的收音机,将频率调到100兆赫,就听到一个非常熟悉的呼号——“利川人民广播电台”!这个久违了的呼号,这个音质优美清晰、带有磁性的播音,唤起了我在40多年前与广播...

这张照片陈旧、泛黄,甚至隐约看得出因潮湿留下的斑渍,一切都在说明这是年代久远、之间经历诸多变故、辗转等的缘故造成的。但是这些都丝毫不减照片上那位军人英武帅气、潇洒俊朗的形象...

离开故乡差不多快二十余年,我的脑海中一直装满了儿时的记忆,这么多年来,走南闯北,寄居异乡,都未曾与故乡脱过节,故乡的每一处山坡沟壑,田间地头,老屋禾场,男女老幼,小桥流水…...

赵家沟秋日的天,就像被人捅破了一样,下着绵绵不断的细雨。 第二天一早,隔房老辈子赵东尧来到远斌家,进门就说:“东祥老弟啊,听说你家大崽回来了,我女今天结婚,请你们吃酒,还有你...

人生在世,总会出现与某人或与某物的一次不期而遇。当我再次看到土豆花开的那一刻,我宁愿相信是命运的安排。 夏日的风,把我吹到郊外。漫步在田埂上,放眼望去田野一片郁郁葱葱,空气中...

一 延安有个享誉海内外的“枣园”,那是中国红色革命的发源地。我说的是“枣院”,在我的老家老街上,一处散石墙,没有院门,一棵大枣树,生在散石墙根,是老街的第二风景,人们都称这里...

一 2017年国庆曾去到敦煌鸣沙山,让我一直意犹未尽那次的沙漠之旅。在2023初秋时节,来到响沙湾,说偶然,也不偶然。 响沙湾位于库布其沙漠的最东端。库布齐沙漠,是我国第七大沙漠,而响沙...

如果说每个地方都有一个神奇的传说,那么湘西天雷山的大山里就有那么一口水井,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天泉。天泉就位于天雷山的半山腰上,是一口全年不干也不会溢出去的泉眼。传说清朝中...

一 癸卯年八月十四,太阳只剩下小半拉脸,,留下最后一丝光辉照亮着我们前行的路。 老杨开着黑色轿车沿105省道直行,路过华英村时,坐在副驾驶的江大师提醒老杨“右拐,慢点……” 我的身体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