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到来,首先是从秋声开始的。在夏天即将走到尽头的时候,我就开始等待,看秋以何种方式率先登场。8月23日处暑,临近傍晚,有风从北方扑来,驱散了积压已久的暑气。让我再次对古人先知先觉的智慧佩服之极。
  天象、气候受那么多不确定的因素影响,远古没有任何精密的高科技仪器,只能靠长期的观察积累,却将时令的变化预算得如此精准。
  古人靠天吃饭,他们懂得敬畏自然,擅于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不断探求天地运行的规律,学会顺应天时,契合地利。假如运气好,碰上政通人和的光景,老百姓还能在恶劣的环境中谋求生存与发展;假如遇上天灾人祸,那又是一场凄风苦雨的挣扎。
  风,总是走在雨的前面,成了万事万物运行的幕后推手。在应时而来的秋风里,似乎夹带着古人对美好未来的心声与诉求。
  初秋的风那么热烈,在她深情的吹拂下,万物加快了成熟的进程。当一个生命的色彩由轻盈变得厚重,那么预示着生命由生涩变得成熟了,生命的密度在日月雨露的润泽下,加深了坚固了。
  初秋的风总是带着艺术的色彩,融诗、画、音乐于一体,只要你到大自然中走一走,用心观察天地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这位美学大师的杰作。
  秋风一来,天地万物便褪去了浮躁,变得沉静起来,连蝉鸣声也没有那么高亢激烈了,幽咽之声浸满了离愁别绪,仿佛在与世界道别。每次临风听暮蝉,心也染上了几许秋意。人在风中漫无边际地行走,总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惆怅,像早秋的烟雾弥漫心间,从诗经里传来的那首歌在耳畔近了,清晰了。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站在秋风里,想着这样的诗句,一下子从路遥马急、烟尘弥漫的人间切换成另外一个画面,那是一个重情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那么真挚、热烈,人们以审美的眼光看待生活,用丰富的情趣和诗意喂养心灵。
  在有些人眼里,诗不能充饥,不能避寒,是无用的东西。很多时候,正是这些无用的东西陪伴着我,带给我生命的喜悦。
  今人在急切的生活节奏中,在巨大的压力面前,一切情感都让位于生存。人若没有情感,只是活着,是多么贫瘠荒寒、多么苍凉无趣;也许人们缺的不是情感,只是缺乏寄托情感的对象。
  我看到一片落叶从树稍坠落,在风中飞舞盘旋片刻,最后轻轻落在地上,连一声叹息都没有,是那么从容不迫,仿佛死是一件期待了很久的事情。别人都说死是勇敢的行为,其实,生比死更沉重、比死更勇敢;死,只要一个念头、一瞬间的决绝就解决了(确切地说是推卸了)所有的难题与责任,生是扛起生活的难题而活。
  一片叶子便是一个浓缩的生命。带着好奇与深深的怜惜,我俯身拾起一片,轻嗅它的气息,从那气息间散发出来的丝丝细微的声音,仿佛是在对我倾诉着什么;欣赏它的风采:那些金黄的、或深红的叶片,有着自然流畅、飘逸舒展的纹理,有着生命独有的温润光泽。它们心中应是无悔的吧,曾经绽放过、青绿过、在枝头纵情地飞舞过,踏上生命的归途,亦不必遗憾与不舍。
  两个孤独的生命在偶然之间相遇,彼此给予、彼此滋养、彼此救赎。一片叶子因为有人关注,它的生命便重活了一次;一个人在孤独中遇见了一片凋零的叶子,这叶子告诉她:生命本就是孤独地来,孤独地去,无论如何,完成你自己,就是你此生要做的事情。何况,你还拥有阳光雨露、清风明月。
  假如有人问我诗意是什么?我会说是蜂蜜、水果的味道,当你用心聆听另一个生命的歌唱,心中就会沁出一点点甜,只要在苦中掺杂那么一丁点甜,人间的粗糙似乎就没有那么难以下咽了。
  秋风真像是一位油画大师,将所经之处染上了醇厚的色彩。尤其是秋的黄昏,褪去了夏的湿热,天空更加空旷高远。色彩,是无声的乐章,是无字的诗篇,它的存在不容忽视,它对视觉和心灵的冲击力比文字和音乐更为直观具体,它的渲染力可以和音乐诗歌并存而无愧。
  你以为梦是什么?梦不就是林下夕阳吗?当夕阳投射在林间的时候,正好做一个梦,哪怕这梦是虚幻的、不切实际的,黄粱一梦也好、南柯一梦也罢,有梦可做的人是幸福的,至少,他对未来还有所期待。心如死灰?不过是因为梦之火熄灭了。可见,夕阳是多么壮丽的一个梦啊,给了无数人心灵的慰藉。
  你以为夕阳是无声的吗?不,夕阳是一首宏大的交响乐!在辽阔的天际,绚丽的霞彩所构成的天幕下,有一种激越的声音在回荡,这声音牵动着你的思绪,用一种巨大的磁力将你一步一步从低沉的、狭窄的谷底解救出来,你被这声音牵引着、鼓动着,不断地向上流动、攀升。这无声的交响乐在天地间荡气回肠,浸润着你的每一个细胞,你沉醉而不迷失。生命就是如此,夕阳落尽是黑夜,黑夜尽头是黎明,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站在夕阳里,在这乐声的鼓舞下,疲倦的你又恢复了生机,重新跨上了战马。
  风是一位圣明的音乐大师,能弹奏出各种妙不可言的音乐,她惯于就地取材:遇水,她是钢琴家,当你看到微风拂过湖面,泛起优美的涟漪时,你愿意变作那湖水,在风之手的轻柔抚慰下,板结的心舒展了,浓郁的愁散开了。
  当风穿过树叶,掠过林稍,有时是沙沙的细响,如小提琴般轻言慢语,舒缓流畅;有时是飒飒的呼号,如大提琴般,时而浑厚激烈,时而内敛克制。人在风中行走,心在音乐中流动。
  天空时有一排白鹤飞过,留下一串轻灵飘逸的回响,在地上沉思的你,猛然一抬头,白鹤已杳然无踪,你只能在它撒下的那一串回声里,临摹它们翩然的身影。世间很多事就是这样,最美的总是消逝得最快。也许正是因其短暂,来不及回味,才让人惋惜罢。
  不要为错过叹息,要相信,最好的总是在后面。也许,白鹤能满足你对远方的向往,而唧唧的虫声更能带给你内心的安定与平和。
  秋天一定要独自静听虫声呀,那是上天献给我们的奏鸣曲。秋虫们大多栖息在茂密的草丛中,一般只闻其声,难见其形。不过,只要声音悦耳,从哪里发出来的又有什么要紧呢?不由得想起一首古诗:“千树夜蝉眠草露,一窗凉月醉花阴;谁家柳叶惊君梦,独上芭蕉欲抚琴。”
  清露、凉月、花阴、芭蕉、琴声,想一想,原来我们就活在美中而不自知,忙碌的生活让我们忽视了去细细品尝上天赐予的美物。没有诗意的人,对景不乐,无疑是暴殄天物。
  我时常幻想我有个花园,当我在不属于我的花园散步时,就会遐想:假如我晚上住在这样的地方,有虫声伴我入眠,该有多好。心中无事,身无病痛,大抵就是幸福的摸样罢。
  以前常听人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中秋过后的月亮圆得完美,似一个金色的玉盘挂在在深蓝的天空。我就在这月色下来回走着,沉浸在静默的秋声里。
  整个夏季的高温,绵绵不绝的疫情,突发的地震,让绝大多数人的内心被各种嘈杂的声音塞满;当人看到了死亡的威胁,尘世的无常,就会越发地珍惜眼前这难得的静谧。
  虫鸣夜愈静。一个人的心如能多听大自然的声音,就会趋向神圣,至少,在听的时候会沉浸在那种空阔澄明的意境里。
  我时常记得欧阳修《秋声赋》里的童子,欧阳修在一个秋夜读书,听到了屋外的风声,便想到了雨声,继而想到了时政、人生,一时悲从中来,为这“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的尘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便让童子去听听外面是什么声音,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面对同样的秋声,一个悚然而惊,一个若无其事;一个是历经世事的沧桑,一个是懵懂无知的无畏。我很羡慕文中的童子,涉世不深,听不见秋的悲号;没经历过世态炎凉、人心冷暖,也就没有那么多愁困积郁。尘世的刀光剑影,自然界的肃杀悲凉,他全然不懂不顾,只听得虫声唧唧,安然入眠,多好!
  人走过一段时光,就特别向往童年的心境,便开始探求一条回到童年的路。
  一声吹尽九陌尘,要听多少秋声,才能还原那一颗如星月般皎洁的心呢。
  
  2022年9月12日 原创首发
声明: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和分享用途,仅供参考,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因有些转文内容来自搜索引擎,出处可能有很多,本站不便确定查证,可能会将这类文章转载来源归类于来源于网络,并尽可能的标出参考来源、出处,本站尊重原作者的成果,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时或者对转载内容有疑义的内容原作者,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如果属实,我们会及时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我家的老黄牛,感觉它从小到老,一直都是精力充沛的。脾气又倔又有力气,干活又快又好。仅从它的外表来看,就能感觉到它是一头雷厉风行的牛,而不是那种老态龙钟的老黄牛。它的一生,陪...

每年入秋,我对“一岁一枯荣”的花草格外关注,对那些傲雪凌霜、安然越冬的树木却视而不见。前几天去超市,不意间发现,在一堵干硬而冰冷的水泥墙壁和一扇玻璃门的夹缝中蓬勃着一株翠绿...

一位少年,赤裸着上身,单调,黑瘦的后背,在聚光灯的强烈照射下,星星点点的,被轧入的玻璃碎片,带着缕缕血丝,不断地闪着银光,这一幕深深地刺激着我,一直在我的脑海里闪现,萦绕,...

一句家常勾客泪,半生记忆惹乡愁。 四月二十一日,原本是个很普通的日子。那天无意中在群里看到小舅发的消息,才知道是外婆的忌日,顿时勾我起对往事的回忆,潸然泪下。 作为孙子辈的老大...

1987年春,闻喜县武装部树了五大标兵,张希华位居其首,我因著《水孵新鉴》科普小书排名第四,薛店镇薛新水绿化500亩荒沟成了“草木英雄”,排名第五。“五大标兵报告团”在全县巡回演讲,...

一 我生活的城市有三蹦子。 三蹦子的祖上应该是民国时期的黄包车,两个轮子。拉着太太小姐,达官贵人。旗袍长衫,雍容华贵。这只是我的猜测,没有考察也没有论证。2000年我进城的时候,还...

南京旅游归来,对我印象最深的既不是有着650年历史的古城墙,也不是颇具江南风情的夫子庙,而是江东门纪念馆,它的另一个称谓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说实话,我宁愿叫它“...

世界上总有些东西,是与世隔绝,是住在山旮旯里的农民不知道的。山区里的农民对它充满了好奇,与疑问。它像带有魔力召唤一样,促使没有见过世面的农村孩子,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就如...

西北大地坐拥几座高山,横卧着绵延千里的荒漠、戈壁。如此雄浑壮阔之地,正适合生长英雄和忠贞之士,犹如灵秀的江南适合生长才子一样。 ◎大漠的忠诚卫士——胡杨 进入大漠,最勾魂摄魄、...

一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每当哼唱起这支纯真向上、旋律动听的歌,我就仿佛回到了六十年前的儿童少年时代。 虽然没有歌中倒映的北海白塔,也没有四周环绕的绿树红墙,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