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师傅,给我小孩儿理个发,请你在他的头左侧面剪上一个闪电哈。”
等候理发的我抬头一看,一个年轻女子牵着一个小男孩走进店里,笑着给理发师交待。现在的小孩多幸福,连发型也很有个性。触景生情,我小时候理发的一幕幕像电影一样浮现在脑海里。
那天一大早,天空中下着毛毛细雨,母亲对我说,幺儿,你头发长了,头皮上长疥疮了,趁今天下雨,下不了地,一会儿吃过早饭,我把头给你剃了。
说起剃头,我心里最“恨”妈妈了。本来以前我头发长长,是父亲用剪刀给我修剪。记得父亲第一次给我剪了头发,我和寨里的几小孩儿玩耍时,一个外号叫“小玩皮”的小孩指着我的头说,你那头是谁剪的?就像马啃的一样。他这样一说,惹得在场的伙伴们哈哈大笑,我一气之下,冲上去和小玩皮打了一架。
回到家后,父亲看见我身上沾满了泥土,问我为何弄成这样子,我很委屈地哭了起来,把和小玩皮打架的事告诉了他,拉着父亲重新给我剪发。常言讲: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父亲非常宠爱我,赶忙放下手中的活计,拿起剪刀重新给我修剪,剪完后左右端详一番,才放下剪刀。
后来,父亲怕别人笑我,每次剪发都仔细认真,把头发理得平平顺顺。剪完后还会拿一个小镜子立在前面桌上,照着我的头,自豪地对我说:“儿子,看我剪的头发多好看,和街上理的没啥两样哦。”
我听后,忍不住“噗”的一声笑了起来,父亲见我笑,明白了我的意思。心平气和对我说,你这小精怪,你笑啥,老子心里清楚。那次是因我忙,又是初次给你理,没经验,才弄成那样子嘛。说实话,我很喜欢父亲给我理发,他每次都会在我头上留一层薄薄溜顺的头发,跑起来一飘一飘的,挺有动感,人们见后都夸父亲虽是一个大男人,却心灵手巧。
可有一天,母亲突然说要给我理发,我想母亲心细如发,手艺肯定比父亲高,就乖乖地坐在凳子上。母亲先是拿剪刀把我的头发剪短,然后拿着父亲用的刮胡刀,紧挨着头皮,把头发给我剃了个精光,一下子成了“光葫芦”。
理完后,我对着镜子一看,“哇”的一声大哭起来。父亲赶忙跑过来,哄着我说,别哭,你母亲看到你头上长有虱子,就给你剃了光头,没事,头发剃了还会长的,等会我找个帽子给你戴着,不就行了嘛。
听到母亲又要给我剃光头,我紧紧抱着头,死活不干。父亲走过来对我说,这天太热,你又戴着帽子,经常用手抓头,头皮已发炎生疥疮了,不把头发剃了,擦点药,头烂坏了咋办。边哄着我,边帮着母亲按着我的头,又一次给我剃成了光头。
其实,我知道父亲是反对母亲给我剃光头的,父亲认为有虱子,擦点虱子药,多洗洗就行了,为何硬要剃光头发呢?可母亲说那太麻烦,剃光头省事。为这事,父亲还和母亲争论了一番,生了好久的气。可母亲性格火暴,脾气大,父亲只好依着她。
二
以前,老家离最近的街上也有二十多公里远,山路崎岖不平,交通极为不便,人们如果要上街赶场,天不亮就得出门,天黑才能回到家,哪有时间在街上理发,即便有点时间,也舍不得把辛辛苦苦赚来的钱花在理发上。
我上小学读书时,父亲用省吃俭用的一点钱,托人在城里买了一把手推理发剪回家。从那以后,父亲就摸索着给家里人理发。
父亲购买理发剪的消息不胫而走,寨里人们经常来到家里请父亲帮忙理发,久而久之,家中成了乡邻们的理发店,父亲成了乡亲们的义务理发员。儿女们看到父亲不仅要干活,还要忙着帮人理发,忙得没有休息时间,就埋怨父亲,说他无事找事做,是自寻苦吃。可父亲却说,这理发又不是干粗重活,就是耽搁点时间。乡里乡亲的,做点好事有啥不行嘛。
有一次,吴大叔的二儿子吴宝成要到十多公里远的白岗寨相亲。小伙子长得个头高,白白净净,一说一个笑,挺招人喜欢,可就是头发太长了。不熟悉的人看见他,还以为是个小混混。媒婆见到小伙子后,叫他赶忙找我父亲把头发理短,不能给姑娘家留下不好印象。
吴大叔家有一块地和我家的紧挨着。就在前不久,吴大叔犁地时,不小心把土杆子犁垮了。为这事,父亲和吴大叔吵了一架。后来,经上级领导调解,吴大叔家把石杆重新砌好恢复。为这事,吴大叔一家人心里一直耿耿于怀,现在要找父亲给儿子理发,他们不太情愿。
父亲听说后,回到家里,二话不说,拿着理发工具就去了吴大叔家,把他儿子的头发理了。一家人见父亲不计前赚,感动得热泪盈眶。从此,两家重归于好。
父亲像爱护稀有宝物一样精心保管着理发剪,他特意请会木工手艺的幺弟做了一个小木箱。不用时,就把理发剪擦拭干尽,打上油,防止生锈。然后把它装入木箱,让那理发剪时常保持油光锃亮。细心的父亲还在街上扯了一块白布,叫母亲缝制了专用围裙,新添制了剃须刀、毛刷等理发工具。
小时候,我看见父亲给别人理发,那剪子像镰刀割草一样,“咔嚓、咔嚓”就把头发剪下来了,心生好奇,就围着父亲转来转去,想学理发,父亲看我认真的样子,就对我说,你个头那么矮,手那么小,理发剪都握不住,学啥理发嘛。一边玩去,不要耽误我理发吆。
我打小性格倔强,哪里听得进父亲的话。有一天,趁父母不在家,我见小伙伴小铃当。头发长了,就把家里的理发剪拿出来,学着父亲的样子给他理发,结果手太小,握不住,就用双手拿着剪,深一下浅一下,剪得参差不齐,还因用力不均匀,理发剪夹住了他的头发,痛得他哇哇大叫。
这时,恰好父亲回家看到了,又是气又是笑,责怪我人小鬼大,赶忙叫我不要再剪了。随即拿过理发剪,三下五除二,就把小铃当的头发理好了。
三
岁月匆匆,时光不饶人。父亲已年愈花甲,因常年劳累,积劳成疾,背驼腰弯,头发花白,显得老态龙钟。我参加工作后,周末经常回家看望父母。有一次,我回家看见父亲头发长了,就动手给他理发,这是第一次给父亲理发。
理发剪在手里总是不听使唤,时常会夹着父亲的头发。看着父亲很痛的样子,我心里实在过意不去,就埋怨说理发剪旧了,不好使了,应该报废了。还说过段时间,重新买一把回来。
父亲一听,有些不高兴,对我说,你可不要“人穷怪屋基,米少怪饭稀”,要怪只能怪你技术不到家。虽说小时跟着我学过理发,可你很长时间没干这活了,生疏了。前几天,你大哥给寨里江大叔理发时都好好的。再说你刚参加工作,工资又低,千万别乱花钱啊。
有一年初春,阳光明媚,山川翠绿,忙于工作,久未回家的我趁五一假回到家里。父母见到我,好生高兴,我看到父亲头发长了,就把理发剪拿出来,准备给父亲理发。
父亲急忙对我说,你好不容易回家一次,就好好歇着。你大哥过几天就回来了,让他给我理吧。我知道,父亲心疼我的同时,怕我技术不好,还记着上次扯着头发的事。我笑着对父亲说,闲着也是闲着,就让我给您理吧,我这次一定小心,您就放心吧。
我边说边把理发剪从小木箱里拿出来,打了机油,待浸透后用布擦拭干净。接着搬来木凳放在院子里,请父亲坐好,开始给父亲理发。这次小心翼翼,父亲比较满意。头理好后,又用剃须刀给父亲修了面,洗了头。那天,父亲夸我说,这次比上次好多了,你又细心,技术也好,一点也不扯头发。还说这理发剪和以前一样好用,要是我当初把它扔掉,可就冤枉它了。
我笑着告诉父亲,我们单位门前有一个理发店,理发的是一个老师傅,每次去理发,都会向他讨教理发的技术,久而久之,就手熟了。
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父子俩亲热地拉起了家常。父亲对我说,你在外工作,就要像你学理发那样,要干,就要干好,就要干出样子来,不要让别人笑话你。父亲的话如雷贯耳,让我深受启发。
让人没想到,那次我离家不久,父亲就生病了。父母及亲人们怕影响我工作,没有告诉我。父亲病情越来越重,当我知道后,父亲己卧床不起。我急忙请医师到家中给父亲看病,医师诊断后,悄悄对我说,父亲病得很严重。不久,父亲就辞世了。天人永别,从此再也不能给父亲理发,让我心里好生难过。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理发工具也越来越先进,由手推理发剪变成了电动理发剪。无论大人还是小孩,大都喜欢去专业的理发店,那里洗剪吹烫,发型式样多,服务热情周到,让人舒心满意。
追昔抚今,小时候理发的往事历历在目,我永远难忘老家那把手推理发剪,更忘不了慈爱父亲为我理发的动人场景。父爱就像一盏指路明灯,温暖我心,照我前行。
2022.6.15
“师傅,给我小孩儿理个发,请你在他的头左侧面剪上一个闪电哈。”
等候理发的我抬头一看,一个年轻女子牵着一个小男孩走进店里,笑着给理发师交待。现在的小孩多幸福,连发型也很有个性。触景生情,我小时候理发的一幕幕像电影一样浮现在脑海里。
那天一大早,天空中下着毛毛细雨,母亲对我说,幺儿,你头发长了,头皮上长疥疮了,趁今天下雨,下不了地,一会儿吃过早饭,我把头给你剃了。
说起剃头,我心里最“恨”妈妈了。本来以前我头发长长,是父亲用剪刀给我修剪。记得父亲第一次给我剪了头发,我和寨里的几小孩儿玩耍时,一个外号叫“小玩皮”的小孩指着我的头说,你那头是谁剪的?就像马啃的一样。他这样一说,惹得在场的伙伴们哈哈大笑,我一气之下,冲上去和小玩皮打了一架。
回到家后,父亲看见我身上沾满了泥土,问我为何弄成这样子,我很委屈地哭了起来,把和小玩皮打架的事告诉了他,拉着父亲重新给我剪发。常言讲: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父亲非常宠爱我,赶忙放下手中的活计,拿起剪刀重新给我修剪,剪完后左右端详一番,才放下剪刀。
后来,父亲怕别人笑我,每次剪发都仔细认真,把头发理得平平顺顺。剪完后还会拿一个小镜子立在前面桌上,照着我的头,自豪地对我说:“儿子,看我剪的头发多好看,和街上理的没啥两样哦。”
我听后,忍不住“噗”的一声笑了起来,父亲见我笑,明白了我的意思。心平气和对我说,你这小精怪,你笑啥,老子心里清楚。那次是因我忙,又是初次给你理,没经验,才弄成那样子嘛。说实话,我很喜欢父亲给我理发,他每次都会在我头上留一层薄薄溜顺的头发,跑起来一飘一飘的,挺有动感,人们见后都夸父亲虽是一个大男人,却心灵手巧。
可有一天,母亲突然说要给我理发,我想母亲心细如发,手艺肯定比父亲高,就乖乖地坐在凳子上。母亲先是拿剪刀把我的头发剪短,然后拿着父亲用的刮胡刀,紧挨着头皮,把头发给我剃了个精光,一下子成了“光葫芦”。
理完后,我对着镜子一看,“哇”的一声大哭起来。父亲赶忙跑过来,哄着我说,别哭,你母亲看到你头上长有虱子,就给你剃了光头,没事,头发剃了还会长的,等会我找个帽子给你戴着,不就行了嘛。
听到母亲又要给我剃光头,我紧紧抱着头,死活不干。父亲走过来对我说,这天太热,你又戴着帽子,经常用手抓头,头皮已发炎生疥疮了,不把头发剃了,擦点药,头烂坏了咋办。边哄着我,边帮着母亲按着我的头,又一次给我剃成了光头。
其实,我知道父亲是反对母亲给我剃光头的,父亲认为有虱子,擦点虱子药,多洗洗就行了,为何硬要剃光头发呢?可母亲说那太麻烦,剃光头省事。为这事,父亲还和母亲争论了一番,生了好久的气。可母亲性格火暴,脾气大,父亲只好依着她。
二
以前,老家离最近的街上也有二十多公里远,山路崎岖不平,交通极为不便,人们如果要上街赶场,天不亮就得出门,天黑才能回到家,哪有时间在街上理发,即便有点时间,也舍不得把辛辛苦苦赚来的钱花在理发上。
我上小学读书时,父亲用省吃俭用的一点钱,托人在城里买了一把手推理发剪回家。从那以后,父亲就摸索着给家里人理发。
父亲购买理发剪的消息不胫而走,寨里人们经常来到家里请父亲帮忙理发,久而久之,家中成了乡邻们的理发店,父亲成了乡亲们的义务理发员。儿女们看到父亲不仅要干活,还要忙着帮人理发,忙得没有休息时间,就埋怨父亲,说他无事找事做,是自寻苦吃。可父亲却说,这理发又不是干粗重活,就是耽搁点时间。乡里乡亲的,做点好事有啥不行嘛。
有一次,吴大叔的二儿子吴宝成要到十多公里远的白岗寨相亲。小伙子长得个头高,白白净净,一说一个笑,挺招人喜欢,可就是头发太长了。不熟悉的人看见他,还以为是个小混混。媒婆见到小伙子后,叫他赶忙找我父亲把头发理短,不能给姑娘家留下不好印象。
吴大叔家有一块地和我家的紧挨着。就在前不久,吴大叔犁地时,不小心把土杆子犁垮了。为这事,父亲和吴大叔吵了一架。后来,经上级领导调解,吴大叔家把石杆重新砌好恢复。为这事,吴大叔一家人心里一直耿耿于怀,现在要找父亲给儿子理发,他们不太情愿。
父亲听说后,回到家里,二话不说,拿着理发工具就去了吴大叔家,把他儿子的头发理了。一家人见父亲不计前赚,感动得热泪盈眶。从此,两家重归于好。
父亲像爱护稀有宝物一样精心保管着理发剪,他特意请会木工手艺的幺弟做了一个小木箱。不用时,就把理发剪擦拭干尽,打上油,防止生锈。然后把它装入木箱,让那理发剪时常保持油光锃亮。细心的父亲还在街上扯了一块白布,叫母亲缝制了专用围裙,新添制了剃须刀、毛刷等理发工具。
小时候,我看见父亲给别人理发,那剪子像镰刀割草一样,“咔嚓、咔嚓”就把头发剪下来了,心生好奇,就围着父亲转来转去,想学理发,父亲看我认真的样子,就对我说,你个头那么矮,手那么小,理发剪都握不住,学啥理发嘛。一边玩去,不要耽误我理发吆。
我打小性格倔强,哪里听得进父亲的话。有一天,趁父母不在家,我见小伙伴小铃当。头发长了,就把家里的理发剪拿出来,学着父亲的样子给他理发,结果手太小,握不住,就用双手拿着剪,深一下浅一下,剪得参差不齐,还因用力不均匀,理发剪夹住了他的头发,痛得他哇哇大叫。
这时,恰好父亲回家看到了,又是气又是笑,责怪我人小鬼大,赶忙叫我不要再剪了。随即拿过理发剪,三下五除二,就把小铃当的头发理好了。
三
岁月匆匆,时光不饶人。父亲已年愈花甲,因常年劳累,积劳成疾,背驼腰弯,头发花白,显得老态龙钟。我参加工作后,周末经常回家看望父母。有一次,我回家看见父亲头发长了,就动手给他理发,这是第一次给父亲理发。
理发剪在手里总是不听使唤,时常会夹着父亲的头发。看着父亲很痛的样子,我心里实在过意不去,就埋怨说理发剪旧了,不好使了,应该报废了。还说过段时间,重新买一把回来。
父亲一听,有些不高兴,对我说,你可不要“人穷怪屋基,米少怪饭稀”,要怪只能怪你技术不到家。虽说小时跟着我学过理发,可你很长时间没干这活了,生疏了。前几天,你大哥给寨里江大叔理发时都好好的。再说你刚参加工作,工资又低,千万别乱花钱啊。
有一年初春,阳光明媚,山川翠绿,忙于工作,久未回家的我趁五一假回到家里。父母见到我,好生高兴,我看到父亲头发长了,就把理发剪拿出来,准备给父亲理发。
父亲急忙对我说,你好不容易回家一次,就好好歇着。你大哥过几天就回来了,让他给我理吧。我知道,父亲心疼我的同时,怕我技术不好,还记着上次扯着头发的事。我笑着对父亲说,闲着也是闲着,就让我给您理吧,我这次一定小心,您就放心吧。
我边说边把理发剪从小木箱里拿出来,打了机油,待浸透后用布擦拭干净。接着搬来木凳放在院子里,请父亲坐好,开始给父亲理发。这次小心翼翼,父亲比较满意。头理好后,又用剃须刀给父亲修了面,洗了头。那天,父亲夸我说,这次比上次好多了,你又细心,技术也好,一点也不扯头发。还说这理发剪和以前一样好用,要是我当初把它扔掉,可就冤枉它了。
我笑着告诉父亲,我们单位门前有一个理发店,理发的是一个老师傅,每次去理发,都会向他讨教理发的技术,久而久之,就手熟了。
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父子俩亲热地拉起了家常。父亲对我说,你在外工作,就要像你学理发那样,要干,就要干好,就要干出样子来,不要让别人笑话你。父亲的话如雷贯耳,让我深受启发。
让人没想到,那次我离家不久,父亲就生病了。父母及亲人们怕影响我工作,没有告诉我。父亲病情越来越重,当我知道后,父亲己卧床不起。我急忙请医师到家中给父亲看病,医师诊断后,悄悄对我说,父亲病得很严重。不久,父亲就辞世了。天人永别,从此再也不能给父亲理发,让我心里好生难过。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理发工具也越来越先进,由手推理发剪变成了电动理发剪。无论大人还是小孩,大都喜欢去专业的理发店,那里洗剪吹烫,发型式样多,服务热情周到,让人舒心满意。
追昔抚今,小时候理发的往事历历在目,我永远难忘老家那把手推理发剪,更忘不了慈爱父亲为我理发的动人场景。父爱就像一盏指路明灯,温暖我心,照我前行。
2022.6.15
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本站虽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如果您对本站文章、图片资源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