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盛夏酷暑,气温闷热。
我使尽吃奶的力气才挤上息烽开往流长的末班车,汗水湿透了全身,正想用手拭去脸上挂着的汗珠时,站在我前面的一位老大娘突然大声惊叫:“我的包被摸了,快,抓小偷!小偷在那里! ”
顺着老大娘手指的方向,我看到了车站院子出口处,一个穿着黄色军装,快步往外行走的年轻人的背影,肯定是那家伙摸了老大娘的包。这时,班车己徐徐启动出发了,那人听到喊声,慌忙回头瞅了一眼,一溜烟跑不见了。
眼睁睁看着小偷跑了,老大娘用手抓扯着头发,伤心哭了起来,边哭边诉说,这小偷太不长眼了,摸我们穷人的包,太缺德了。我小孙子生病,还在乡卫生院住院呢,他爸妈又外出打工去了,老头子还在医院里等着我拿钱去交医疗费。我昨天背了点自己都舍不得吃的腊肉走路来县城,昨晚住亲戚家,一大早上街去,才卖得这一点点钱。这下完了,我回去怎么办啊?
听到可怜巴巴的哭诉声,心里好生难过,心想把身上揣的钱拿出一点给她。我下意识摸了一下放在上衣口袋里的钱,不好,我上衣口袋扣子被解开了。使劲用手一捏,天哪,我的钱也被摸了!
仔细回想了一下,刚才大家都着急火燎往车上挤时,那家伙正好就在我身旁。
我心里焦急万分,那是刚发的一个月工资,足足150块!爸妈前几天就安排我把这个月的工资拿回家,趁周末去买点肥料,已种下的包谷、水稻等大季作物等着追肥呢。
那年头,车少人多,坐班车成了人们出行最艰难的事。从息烽县城至流长乡的班车,途经老家头道河站点,那是最近的车站,离我家也有一百多公里,每天只有早、中、晚三班。我在县里办完事后,顺便在街上买点东西,就急匆匆往车站赶,准备坐末班车回家。到车站一看,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比赶集还热闹。
我到站后,恰遇在车站上班的一个朋友,托他买到一张站票。拿到票一看时间,班车马上出发,就赶忙提着东西,拼命挤进密不透风的车里。哪知赶上车了,钱却被摸了。
那位被摸了包的老大娘越哭越难过,挤开人群靠到窗口边,吵着闹着想跳车寻死。看着老大娘伤心欲绝的样子,我赶忙安慰她,把放在裤兜里买票找回的零钱给了老大娘。车上的人们见状纷纷慷慨解囊,不一会儿,就捐了几十元,解了老人家燃眉之急。
下车回到家里后,我怕伤着爸妈的心,没敢把小偷摸我钱的事告诉二老。妻子看到我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问我出啥事了,我只好如实相告。我心急如焚,想着怎样向父母交代,他们还等着我拿钱回去救急。妻子看出了我的心思,遂拿出出嫁时她爸妈给她的钱,帮我解了燃眉之急。
二
无巧不成书。两年后,我调息烽县流长乡工作。一个赶集的日子,乡政府治安联防队员在街上抓到了一个正在摸包的小偷,把他带到乡政府进行询问。联防队员刘强立马给我进行了汇报,我一下子想起了曾经在车上被小偷摸包一事。带着几分好奇,准备去见见这个小偷。
我去乡治安办公室一看,这家伙似乎有些面熟,好像在哪里见过。他见到我后,好像认出了我,赶忙低下头。我一拍脑门,想起来了,这正是两年前在班车上摸包的那一位。
真是冤家路窄。我不动声色,若无其事地和他聊了起来。原来他叫曾佳华,是本县九庄镇环山村人,干摸包行道已有好几年了。聊着聊着,我突然话题一转,问他两年前的一天下午,在息烽开往流长的班车上摸过包吗?人们都说小偷眼睛有毒,记性特好,还真不假。那家伙哑巴吃汤圆,心中有数,“咚”的一下跪在地下,连声求饶。
经过进一步询问,了解到他家里十分不幸。全家三兄弟,大哥天生是个智障,幺弟上坡望牛不幸摔下高坎,右脚摔断,小小年纪成了拐子,丧失了劳力,他排序老二。爷爷、奶奶都已八十多岁,已年近花甲的父母身体也不好,长期生病,沉重的家庭负担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去求乡里、村上干部帮忙解决他家的困难,可最终无功而返。
有一次,他远房的一个姑爹到他家,说只要他愿意,可教他一个赚钱的好办法,保准来钱快。其实他早就听爸妈说过,他姑爹是小偷。可他为了全家,无奈之下,最终还是去找他姑爹“拜师学艺”了。
做梦也没想到他姑爹家离我们村只有几里路,就住在对门半坡方家寨。孩提时,家乡遭遇特大旱灾,庄稼颗粒未收,在外工作的大哥买了200斤包谷回家应急。他姑爹知道后,趁夜黑悄悄摸进我家,将粮食全部偷走。后来人被抓到后,民兵押着他在全村游街。
听到曾佳华跟着他这位姑爹不务正业,干歪门邪道的事后,气不打一处来,就准备安排乡治安队员把他送交原息烽黑神庙区派出所处理。曾佳华知道后,跪地不起,哭着求我放过他。看到他可怜巴巴的样儿,我转念一想,曾佳华干这不光彩的事,纯属饥寒起盗心啊。如果他能痛改前非,重新做人,给个机会也未尝不可。
于是,我打电话同区派出所所长联系,派出所听了我的想法后,同意交由乡政府教育处理。紧接着,我对他进行了耐心细致的教育引导,叫他写了一份保证,然后派人把他送回家中。
三
十多年后,我到县计生局上班,有一次下乡去九庄镇环山村。我忽然回想起了曾佳华家就在这个村,于是打听起了他家情况,陪同的村干部兴致勃勃摆谈起了他家的状况。
十多年前,方圆几十里传颂着“环山小岗坡,土薄荒坡多。穷得叮当想,小偷一窝了” 的顺口溜。不用说,贫穷成了这个地方的标签。
原来曾佳华在流长乡政府写下保证,回到家里后,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成天在自己地里埋头干活,靠辛勤劳动维持生计。当他听到镇里畜牧站技术员说小岗组荒坡、林地多,适宜发展林下养鸡的消息后,就主动报名参加了镇里组织的科学养鸡培训班。
培训结束后,曾佳华回到家里,和家里人商量,计划利用家后面五亩多地的小山坡发展林下养鸡。
事不宜迟,说干就干。他找人帮忙把林下杂草清除干净,买来铁丝网把山坡周边围住,首次养鸡500多只。为切实做到科学养殖,他请来镇畜牧站的技术人员实地指导帮助,切实把鸡病防疫作为头等大事。他科学养鸡,精心喂养,不到半年获得收入两万多元。
发展养鸡中,曾佳华吃了不少路况不好的苦头,如一些收鸡客商因路况差,不愿进寨收鸡,贻误销售时机,增大了卖鸡成本,收入自然减少。他想到,要养好鸡,增加收入,就必须把进组的公路修好。
进入小岗坡的一条五公里长的公路,因多年无人维修,路面狭窄,凸凹不平,严重制约了这里的发展。曾佳华和其他村民一起找到县公路部门,请求领导解决了修路所需物资、资金问题,组织村民投工投劳,经过半年多的不懈努力,终于修成了六米多宽的平坦水泥路。
许多村民看到曾佳华养鸡有了成效,都纷纷效仿学习,走上了养鸡致富的道路。为形成养鸡“一条龙”格局,曾佳华还牵头成立了小岗坡养鸡专业合作社,主动担任起了会长,解决养鸡卖鸡等一揽子事项。紧接着,在组里又开起了“柴火鸡”餐馆,让人们可进寨购鸡、品赏山鸡的美味,还能上坡进林捡鸡蛋,乐趣无穷。
有一个曾和曾佳华一起胡混的年轻人,成天不归家,害得父母经常为他担惊受怕。当他看到昔日的“铁哥们”改邪归正了,成了养鸡专业户,自已再也不能等闲视之,也在自家一片林地里养鸡,步入正道。全家人养鸡致富,喜气洋洋。
后来,曾佳华被村民们推选为村民组长。他不负重望,用自已养鸡赚得的钱购买了一辆农用小汽车,经常免费帮助有困难的人家拉运养鸡饲料。还在组里修起了健身娱乐场所,组织村民在进寨公路两旁栽上了行道树,把寨门口的小河沟进行了清理整治,打了串户路,在寨里安装了路灯。
这些年,小岗坡变得山青水秀,风景如画。每到周末或节假日,来这里买鸡,吃鸡,游玩的人络绎不绝。土鸡和绿色鸡蛋畅销省内外,这里鸡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人变勤快了,小岗坡变富了。九庄镇环山村小岗坡组有了新的顺口溜:环山小岗坡,成了金窝窝。农民致了富,全靠小曾哥。
2022.5.6
盛夏酷暑,气温闷热。
我使尽吃奶的力气才挤上息烽开往流长的末班车,汗水湿透了全身,正想用手拭去脸上挂着的汗珠时,站在我前面的一位老大娘突然大声惊叫:“我的包被摸了,快,抓小偷!小偷在那里! ”
顺着老大娘手指的方向,我看到了车站院子出口处,一个穿着黄色军装,快步往外行走的年轻人的背影,肯定是那家伙摸了老大娘的包。这时,班车己徐徐启动出发了,那人听到喊声,慌忙回头瞅了一眼,一溜烟跑不见了。
眼睁睁看着小偷跑了,老大娘用手抓扯着头发,伤心哭了起来,边哭边诉说,这小偷太不长眼了,摸我们穷人的包,太缺德了。我小孙子生病,还在乡卫生院住院呢,他爸妈又外出打工去了,老头子还在医院里等着我拿钱去交医疗费。我昨天背了点自己都舍不得吃的腊肉走路来县城,昨晚住亲戚家,一大早上街去,才卖得这一点点钱。这下完了,我回去怎么办啊?
听到可怜巴巴的哭诉声,心里好生难过,心想把身上揣的钱拿出一点给她。我下意识摸了一下放在上衣口袋里的钱,不好,我上衣口袋扣子被解开了。使劲用手一捏,天哪,我的钱也被摸了!
仔细回想了一下,刚才大家都着急火燎往车上挤时,那家伙正好就在我身旁。
我心里焦急万分,那是刚发的一个月工资,足足150块!爸妈前几天就安排我把这个月的工资拿回家,趁周末去买点肥料,已种下的包谷、水稻等大季作物等着追肥呢。
那年头,车少人多,坐班车成了人们出行最艰难的事。从息烽县城至流长乡的班车,途经老家头道河站点,那是最近的车站,离我家也有一百多公里,每天只有早、中、晚三班。我在县里办完事后,顺便在街上买点东西,就急匆匆往车站赶,准备坐末班车回家。到车站一看,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比赶集还热闹。
我到站后,恰遇在车站上班的一个朋友,托他买到一张站票。拿到票一看时间,班车马上出发,就赶忙提着东西,拼命挤进密不透风的车里。哪知赶上车了,钱却被摸了。
那位被摸了包的老大娘越哭越难过,挤开人群靠到窗口边,吵着闹着想跳车寻死。看着老大娘伤心欲绝的样子,我赶忙安慰她,把放在裤兜里买票找回的零钱给了老大娘。车上的人们见状纷纷慷慨解囊,不一会儿,就捐了几十元,解了老人家燃眉之急。
下车回到家里后,我怕伤着爸妈的心,没敢把小偷摸我钱的事告诉二老。妻子看到我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问我出啥事了,我只好如实相告。我心急如焚,想着怎样向父母交代,他们还等着我拿钱回去救急。妻子看出了我的心思,遂拿出出嫁时她爸妈给她的钱,帮我解了燃眉之急。
二
无巧不成书。两年后,我调息烽县流长乡工作。一个赶集的日子,乡政府治安联防队员在街上抓到了一个正在摸包的小偷,把他带到乡政府进行询问。联防队员刘强立马给我进行了汇报,我一下子想起了曾经在车上被小偷摸包一事。带着几分好奇,准备去见见这个小偷。
我去乡治安办公室一看,这家伙似乎有些面熟,好像在哪里见过。他见到我后,好像认出了我,赶忙低下头。我一拍脑门,想起来了,这正是两年前在班车上摸包的那一位。
真是冤家路窄。我不动声色,若无其事地和他聊了起来。原来他叫曾佳华,是本县九庄镇环山村人,干摸包行道已有好几年了。聊着聊着,我突然话题一转,问他两年前的一天下午,在息烽开往流长的班车上摸过包吗?人们都说小偷眼睛有毒,记性特好,还真不假。那家伙哑巴吃汤圆,心中有数,“咚”的一下跪在地下,连声求饶。
经过进一步询问,了解到他家里十分不幸。全家三兄弟,大哥天生是个智障,幺弟上坡望牛不幸摔下高坎,右脚摔断,小小年纪成了拐子,丧失了劳力,他排序老二。爷爷、奶奶都已八十多岁,已年近花甲的父母身体也不好,长期生病,沉重的家庭负担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去求乡里、村上干部帮忙解决他家的困难,可最终无功而返。
有一次,他远房的一个姑爹到他家,说只要他愿意,可教他一个赚钱的好办法,保准来钱快。其实他早就听爸妈说过,他姑爹是小偷。可他为了全家,无奈之下,最终还是去找他姑爹“拜师学艺”了。
做梦也没想到他姑爹家离我们村只有几里路,就住在对门半坡方家寨。孩提时,家乡遭遇特大旱灾,庄稼颗粒未收,在外工作的大哥买了200斤包谷回家应急。他姑爹知道后,趁夜黑悄悄摸进我家,将粮食全部偷走。后来人被抓到后,民兵押着他在全村游街。
听到曾佳华跟着他这位姑爹不务正业,干歪门邪道的事后,气不打一处来,就准备安排乡治安队员把他送交原息烽黑神庙区派出所处理。曾佳华知道后,跪地不起,哭着求我放过他。看到他可怜巴巴的样儿,我转念一想,曾佳华干这不光彩的事,纯属饥寒起盗心啊。如果他能痛改前非,重新做人,给个机会也未尝不可。
于是,我打电话同区派出所所长联系,派出所听了我的想法后,同意交由乡政府教育处理。紧接着,我对他进行了耐心细致的教育引导,叫他写了一份保证,然后派人把他送回家中。
三
十多年后,我到县计生局上班,有一次下乡去九庄镇环山村。我忽然回想起了曾佳华家就在这个村,于是打听起了他家情况,陪同的村干部兴致勃勃摆谈起了他家的状况。
十多年前,方圆几十里传颂着“环山小岗坡,土薄荒坡多。穷得叮当想,小偷一窝了” 的顺口溜。不用说,贫穷成了这个地方的标签。
原来曾佳华在流长乡政府写下保证,回到家里后,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成天在自己地里埋头干活,靠辛勤劳动维持生计。当他听到镇里畜牧站技术员说小岗组荒坡、林地多,适宜发展林下养鸡的消息后,就主动报名参加了镇里组织的科学养鸡培训班。
培训结束后,曾佳华回到家里,和家里人商量,计划利用家后面五亩多地的小山坡发展林下养鸡。
事不宜迟,说干就干。他找人帮忙把林下杂草清除干净,买来铁丝网把山坡周边围住,首次养鸡500多只。为切实做到科学养殖,他请来镇畜牧站的技术人员实地指导帮助,切实把鸡病防疫作为头等大事。他科学养鸡,精心喂养,不到半年获得收入两万多元。
发展养鸡中,曾佳华吃了不少路况不好的苦头,如一些收鸡客商因路况差,不愿进寨收鸡,贻误销售时机,增大了卖鸡成本,收入自然减少。他想到,要养好鸡,增加收入,就必须把进组的公路修好。
进入小岗坡的一条五公里长的公路,因多年无人维修,路面狭窄,凸凹不平,严重制约了这里的发展。曾佳华和其他村民一起找到县公路部门,请求领导解决了修路所需物资、资金问题,组织村民投工投劳,经过半年多的不懈努力,终于修成了六米多宽的平坦水泥路。
许多村民看到曾佳华养鸡有了成效,都纷纷效仿学习,走上了养鸡致富的道路。为形成养鸡“一条龙”格局,曾佳华还牵头成立了小岗坡养鸡专业合作社,主动担任起了会长,解决养鸡卖鸡等一揽子事项。紧接着,在组里又开起了“柴火鸡”餐馆,让人们可进寨购鸡、品赏山鸡的美味,还能上坡进林捡鸡蛋,乐趣无穷。
有一个曾和曾佳华一起胡混的年轻人,成天不归家,害得父母经常为他担惊受怕。当他看到昔日的“铁哥们”改邪归正了,成了养鸡专业户,自已再也不能等闲视之,也在自家一片林地里养鸡,步入正道。全家人养鸡致富,喜气洋洋。
后来,曾佳华被村民们推选为村民组长。他不负重望,用自已养鸡赚得的钱购买了一辆农用小汽车,经常免费帮助有困难的人家拉运养鸡饲料。还在组里修起了健身娱乐场所,组织村民在进寨公路两旁栽上了行道树,把寨门口的小河沟进行了清理整治,打了串户路,在寨里安装了路灯。
这些年,小岗坡变得山青水秀,风景如画。每到周末或节假日,来这里买鸡,吃鸡,游玩的人络绎不绝。土鸡和绿色鸡蛋畅销省内外,这里鸡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人变勤快了,小岗坡变富了。九庄镇环山村小岗坡组有了新的顺口溜:环山小岗坡,成了金窝窝。农民致了富,全靠小曾哥。
2022.5.6
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本站虽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如果您对本站文章、图片资源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