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腊月北风起,满天鹅毛似棉絮。把幺幺丢进雪地里,盖上棉裤乖乖睡。寒冬腊月雪飞纷,白糖白面满天地,等到妈妈回来了,给娃做碗热面皮——这是西南地区农村孩子的歌谣。

  下雪天,农民下不了地,男人们会聚在一起喝喝小酒,打打小牌,或在家里修修补补。女人们也会聚在一起,聊聊家常,做做手工,将秋收的农作物给孩子们做点零食,给家人缝制衣服鞋袜备着过年穿。

  下雪了,孩子们是最高兴的,堆雪人,打雪仗,那要雪下得大些才行,一般的时候,西南的冬天只有一、两寸深的积雪,堆雪人是很费工夫的。捏一两个雪团抛掷着打雪仗那是可以的,屋檐下吊着冰溜子,屋外的水缸也会结一层玻璃。

  这是以前的农村,贫穷却充满笑声,屋顶上冒出的炊烟袅袅,总给人一种温暖与满足,这大概就是人们所说的烟火味吧!

  而现在,很少看到这种人间的烟火味了。农村还是农村,房屋在增加,以前的青砖红瓦与土墙茅屋不见了,随之而起的是二、三层的钢筋混凝土房。烟火也少见了,电磁炉,烤火炉已经升不起人间的烟火。老人和小孩的笑声,在农村与城市之间渐弱渐远渐无。

  雪,依旧会来,在每年的寒冬腊月。可是,下雪了,孩子们也无法陪伴在父母的身边,他们只能倦缩在电炉旁,用手机听听父母的声音,看一看父母忙碌的身影。他们学会了独立,却又拒绝长大。

  两个三、五岁的小女孩站在村头的雪地里,她们在等妈妈回家。她们一遍遍地唱着:“寒冬腊月北风起,满天鹅毛似棉絮,把幺幺丢进雪地里,盖上棉被乖乖睡……”

  因为妈妈说过:“下雪了,妈妈就回来了。”她们不知道,离妈妈放年假还有一段时间,即使下雪,妈妈也不能回家。

  她们的妈妈都是外出务工的农民,每年过完春节就早早地出去了,要到年关将近才能回来。每年小女孩的妈妈离开的时候,她都不准妈妈出去。而妈妈又必须出去,她总会察觉出妈妈即将离去的迹象,收拾好小包睡在妈妈的旁边,临走时抱着妈妈的大腿,要跟妈妈一起去打工:“我去可以帮妈妈煮饭,我可以给妈妈拉线,我给妈妈背水壶。”小女孩认为能帮妈妈分担一些工作,妈妈就答应带着她一起。可妈妈还是决绝地甩开了孩子的手,将她留给了爷爷奶奶:“下雪了,妈妈就会回来了。”这是妈妈临走时留下的一句话。

  小女孩并不太明白妈妈的意思,但“下雪了,妈妈就回来了。”却记在了她的心里。

  玩得高兴的时候,她们不会想妈妈,一个人的时候,她就盼望下雪。因为,下雪了,妈妈就回来了。

  小女孩经常仰着头问奶奶:“奶奶,什么时候下雪呢?我都想妈妈了。”

  恋母情结是每个小孩的天性,不舍得让母亲走,也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所以小孩子舍不得妈妈走,他们怕妈妈走了,就不要他们了。

  下雪的时候妈妈就回来了,可是,下雪了,妈妈怎么还不回来?

  雪花一朵一朵地从天上飘下来,落在草地上,落在院子里,也落在孩子的心上。

  下雪了,妈妈就要回来了,孩子穿着厚厚的棉袄,围着围巾,戴着帽子跑到了村口的路上。奶奶问:“宝宝在外面干什么呢?下雪了,外面冷,快回家烤火去。”

  孩子说:“下雪了,妈妈就回来了,我去等妈妈回家,我想妈妈一下车就能看到我。”

  奶奶用围巾擦了一下眼角的泪水,她知道儿媳妇还没放假,她舍不得回来。可是她要怎么跟孩子解释呢,孩子还不懂事。孩子只知道——下雪了,妈妈就回来了,她相信妈妈说的话,所以她在外面去等妈妈回来。

  下雪了,妈妈就回来。孩子不愿回家烤火,因为她怕明天雪停了,妈妈就不回来了。多么可爱的孩子,多么温暖的孩子

  我们不知道小孩的内心有多脆弱,我们也不知道孩子想见妈妈的心有多么渴望。

  许多父母都认为自己给了孩子最好的,给了孩子全部的爱。其实你真的不知道孩子有多么的爱你,他幼小的心灵是多么的渴求想为你分担肩上的责任。

  他们的爱很简单,就是能与你在一起,给你煮饭,帮你拉线,为你背水壶,这是他们想到能帮你分担的事。

  他们舍不得让你走,他们不懂俗世间的无奈。他们爱你,看到你忙就想来帮忙。

  下雪了,妈妈就回来了。可能是妈妈的工作地还没有下雪,所以她不知道宝宝在等她回家。

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本站虽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如果您对本站文章、图片资源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生活可以是一半烟火,一半诗意。 朋友强宁特别喜欢打太极拳,每次见面,不吐槽自家男人不抱怨工作,儿女学习成长的烦恼统统屏蔽。师傅张瑛,各路拳友永远永远是她话题的两大版块。甲流来...

我不喜欢喝酒,可时势硬是把我拉进满装着美酒的深潭里。让酒在我的头脑里发酵,孕育出晩年同伴间的友情,和亲人间的期盼。然而人生总是不如意,朋友们先后排队,走进了历史的永恒,与天...

春天了,万物复苏。最是一年春好处,更是读书的节气。我家的书橱珍藏着许多杂志和书籍。其中有一大摞《佛山文艺》尤其引人注目。 八九年,我在镇上中学读书。那时候的学校很陈旧,一排红...

还会想起你住过的老房子吗?提到老房子,你会想到什么?土墙青瓦,松木门窗,微风吹过,弥散着一股亲切的淡淡的草香味!是啊,一径、一狗、一院,一灯,变成了了充满传奇色彩的一个故事...

一 我从小就喜欢睡懒觉,上中学时,因睡懒觉上课迟到,我没少挨班主任训。没想到,我睡懒觉的顽疾在军校里竟没有发作过。军校纪律严明,作风紧张,军号就是命令,听到号声就得令行禁止。...

今天,去给父母扫墓。 有人说闰二月,不能去上坟,否则祸事临门,起码不能在清明当天去。我觉得这没什么道理。清明祭祖,缅怀先人,传播孝道,这是民族习俗,人之真情,怎一个闰二月就能...

整整半个世纪已如风一样悄然飞逝,但那个重阳风起的秋日却一直留在记忆的深处,现在想起来应该是我人生中非常特别的一课。 天公从不作假,重阳一到,整夜的狂风便夹着零星的冷雨,摧枯拉...

(一)自然生态篇 这些天,一有时间,我都是在捧读一本书——《鸟知道》。截止到昨晚23:58分为止,这本书我已全部读完。时至深夜,掩卷长思,心潮起伏,思绪难平。那些物欲横流,灯红酒绿...

阳春三月,桃花灼灼。当我身在他乡欣赏着桃花的时候,就想起老家肥城的佛桃花。家乡的佛桃花花期要比一般的桃花晚5至10天,我多想立刻飞回到家乡,去赴一场春天的约会,陶醉在那阡陌间盛...

由桥上而岭上,车在盘旋的山间采林道上起伏,一段隐逸的过往渐渐映出本来面目。 大山深处众多山坑中的一条。芭茅坑,其实很土的一个名字,却因了九十多年前的那声霹雳“暴动”,多了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