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庵小记
飞云庵,坐落在大冶湖畔一个不出名的湖汊中的一个小小的山包上,站在这里可以看到周围散落在湖边的几个稀稀落落的小村庄,不多的房屋,若隐若现藏在不多的树丛间;也可以从这里远眺烟波浩渺的大冶湖两岸迤逦的风光,湖对面是黛色层峦叠嶂、连绵不断的群山,湖风阵阵拂面,清清爽爽。
一条小小的水泥路从庙的后面交叉,向周围的小村庄延伸,直到通达马路。
小庵面积不大,估计加上建筑和树林、菜园等等一起也就只有两亩地左右。
庙的前面有一个不大的晒场,还没有硬化,是土场子,庙后的小坡上是一片小树林,小树林将庵三方包围。其中有樟树居多,和其他的一些杂树,最为显眼的是有一小片竹子林,青翠欲滴,在湖风的吹拂下张扬地摇摆;在晒场的右边是土地庙,最右边是厕所。
庙的前后两幢房,前面为大殿,后为内殿。两幢房之间是一个四合小院。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在后殿的两侧是厨房及尼姑的禅房和书房,小院中种了不少的花花草草。
在小院的右侧在厨房的门口有一口手压的水井,过了水井有一道小门,两扇木门一打开就看到一口小水塘,这口水塘的水不太清,不是用于洗衣淘米的,它没有活水来补充,但是你可以在这儿看到放生的痕迹,水中有小乌龟、黄鳝等等佛教信徒们通常在每年四月八日这天放生的动物。
前面大殿里供奉着如来菩萨和四大天王,及众多小小的罗汉。虽然小但也千姿百态,喜怒哀乐也眉目传神,而那几尊大型的佛像反而显得呆板,鼻子瘪平,宽阔的嘴巴,也没什么表情,一点也不好看,不像其他庙里的神像栩栩如生,楚楚动人,可能是建庙时因为资金不足,请塑像的师傅是个三流的师傅吧。
后殿的正殿供奉的是关公关帝爷,只见他手持偃月大大,枣红色的脸,飘逸的胡须,煞是威武。我看庵里做法师什么的基本上就在这里做,这也许就是主殿。
其左侧偏殿供奉的是千手观音,这间殿又小又窄,黑咕隆咚的。
右侧是厨房,厨房不小,可惜窗户开得太小,光线不足,也显得好黑,庙里烧的是柴草,整个屋子被烟熏得黑不溜秋的,大米和油是香客们带来的,青菜是庙里自己的菜园种的,也有些是信徒们带来的,反正他们都是附近的村民,也没什么好吃的菜蔬。那次我岳母在那里为岳父超度亡灵时,我特意到街上买了不少的时兴好菜,但是在庙里一连吃了两顿后,我真思念家里平时的饭菜了!因为庙里的食物真是太难吃了,所以说庙里的和尚尼姑是苦行善。
飞云庵建庵的时间不久,老人还记得第一来此落住的第一代尼姑的模样。如今一代一代传到现在已经是几十年的历史了。升仙的尼姑们就葬在庙的左边的塔林里,每过世一个尼姑就建一座塔。塔全部用砖砌成,虽然小也分好几层。
在这块地方,飞云庵是一个化解矛盾的圣地,因为庵里的历代的尼姑都是个十分和善、慈祥而又善解人意。记得20年前的那个老尼姑,当时我去时就有80多岁了,眼睛耳朵都不好,可是她的信徒遍及这方圆几十里,我每次和爱人去看望她时都碰到来看望她的人不少。我儿子当时也在岳母的要求下拜这老师傅当徒弟的,据说是因为寄名后将会容易养,于是他就有了“胤龙”的法名。而我是个真不信佛的人,不过我当时认为让儿子当当和尚也不妨,也就是个俗家弟子。据当时老尼姑讲,要等到孩子18岁之后才来注销法名。当时还慎重其事地写好两张字据。
18年一瞬间的事,当时的老尼姑早已作古,现在住持的老尼也年过七旬,她慈眉善目,和香客们轻言细语地谈话,传播着佛教教义,排解信徒们生活中的烦恼。
每逢特别的日子里庙里都有好多的香客去朝拜,也热闹着,甚至还有时候香客们自带被褥在庙里住上一夜做法事。
上个礼拜岳母叫我们到庙里为儿子“下山”做个仪式什么的,就是从此拜别师傅下山去,成个真正的“俗人”,可以结婚生子了。我和妻子去了,庙里请来好几个当地的老年妇女一起唱佛教的歌,不停的烧香、拜佛,围着几个庙堂尊尊佛前拜到,弄了一整天,我也在庙里呆了一整天。
庙里请来一位庙祝,他是一位80岁的老先生,他抄抄写写的,庙里的所有文字都是请老先生们抄写的,他说他是这近四十年来庙里帮忙的庙祝,原来在他之前是另一位先生。他每次在庙里吃饭前都要喝酒,是素酒,要拉着我喝,而我要开车,不能喝。我看他戴着老花镜一笔一划的写着毛笔,我也替他抄写了不少的经书。从老人的谈话中我了解了庙的历史,尼姑的情况,和政府对佛教的支持和经济上的支援,周围信佛群众的情况等等。没事的时候,我读完了东方山弘化禅寺住持正慈法师写的书《心安住的地方》。
飞云庵如其说是普渡众生的庵,不如说是教化人的地方,是传道佛法的圣地,尼姑们将为村民讲解最简单的为人处世的道理。
飞云庵是当地百姓心安住的地方。
飞云庵小记 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