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中俊

失去眼睛 皮肤,
感应着不同层次的晖光
微弱,幽暗而散淡
有着胶原的气息
像液体,边缘渗出凉意
塑形的力度逐渐增强,硬化,变形
软物质,茧形穹顶
都屏住了呼吸
最微弱的扩张,都将是另一场灾难
墙体隐形,开关失灵
空气已然收紧,生命源于本心
卡哒声中,胶链咬合
时间的花朵,开在一个人的脸上

【罗森读诗】:探索生命的本源,逆转六识的轨道,是高维的认知,亦是最根本的智慧,艺术不可言传的神秘和不可复制的美感正是来自于自性的觉醒,何老师有着不平凡的洞察力和表现力,为我们开启了一个观察生命的新窗口!
【隐士公简评】:一首有象征意义的作品,语言极富质感、沉稳有力。作品试图从灵神内部找出生命本源的探索,达成生与死之间的微妙平衡,更多地从死亡的本质去阐述命理,去触摸精神层面的内在融合,结尾巧妙转折,过渡到正能量的希望与想象,耐人寻味。
【张永年点评】:这是一首对盲人的颂歌,细节的刻画决定了一首诗成败的关键,诗人无论从立意或构思上巧妙地实现了人生的蜕变。
【黄又青读诗】:奇特笔法,陌生化语言,激活思维,丰富读者感受力,一些难解的句子可以存疑,不妨碍品味。
【杲子点读】:这首短作,以形象化的诗语,描绘了一场蜕化的紧张过程,和其哲性结果。时光不能倒流,生命无法重始,但四季可以循环,信仰可以重构,光明再于本心起源,尽管它有如涅槃般的艰辛。


从前的雪
文/陈立强

从前的雪
真是雪啊
亲我 埋我
从前的雪
有垂柳一样的

现在的雪
老了 飘不动了
她赖在我的头上
不走了
我头顶着雪
像喜马拉雅山的 盆景

【罗森读诗】:把雪的意象贴在时间的画布上,果然有着不一样的既视感。简练的语言,动静的切换,立体的表达。
【黄又青读诗】:尽管近于口语,却写出诗趣,亮句多多,意蕴丰盈,展现出词语活力。
【张永年点评】:构思上确有可取之处,只是叠叙部分略显草率,送达部分尚待斟酌。
【杲子点读】:如简单地以雪喻白发,显然不新鲜了。这首小诗贵在把雪和人置于同一时空发展变化,将雪“我”化了;一个“赖”字,既生动形象,更写出了作者那种无奈中近乎自嘲的幽默。


光总是照耀着所能照耀的一切
新疆塔城/翔鹰

带着与生俱来的使命
普渡众生
成为他一生的追求与执着

抱紧内心的标识
高举信念的火把与光明
照亮尘世的暗淡与苍凉

掏出体内的光与热
倾倒而出
照耀且温暖着每一个需要他的人

像白求恩像雷锋
像我们的祖国母亲
以及每一个奋不顾身的英雄

他们将自己化作一枚枚太阳
在历史的天空里成为永恒的光芒
照着所能照耀的一切

【罗森读诗】:颠覆信念的时代,急需信念的复活,诗作用普渡这个佛词,结合光明的意象,塑造了人类的希望所在!
【黄又青读诗】:情感精细,呈现勃发才情,挖掘到位,贴切自然,有血有肉,文字最养心。
【张永年点评】:正能量满满,激情澎湃,才情洋溢,个人觉得第四小节有些直白,若将其删去会更好些。
【杲子点读】:诗人从表面的“光明、温暖”,沿内在纵深继续挖掘,以“与生俱来的使命”、“内心的标识”、“体内的光与热”等语,赞扬了英雄、母亲、祖国,与太阳之表里如一、始终如一,那既是信念的源泉,也是它永恒的归宿。


向月而鸣
文/曾自力(水一空)

一岸芥苇
摇瘦山谷的劲风
吹响一叶细舟
长长的桨,远远的影
向月倾诉
一条江河的最窄处
飞起一道伤痕

流入的沧桑
化作一团寒光
嵌在轻轻的夜里
不见方向
黑暗中
月光只是一种烟火
灵魂深处有月亮的归宿
惊人的平静

【罗森读诗】:清、劲、孤、冷,捕捉惟妙的浮动,感知凌厉的本质,涂染最多重的背景!
【黄又青读诗】:意蕴美感,疏朗有致,意象声色灵动,隐喻耐品,向月而鸣,尽抒怀抱。
【张永年点评】:细细读来,很有感染力,沧桑岁月,过往尽管伤痕累累,努力过好每一天,不负执著一生。
【杲子点读】:诗歌深蕴而灵动,意象选取极至婉约,如一支瘦硬的画笔,在寥廓的晚空顿然点划。“月光只是一种烟火”,轻轻就把它踢下神坛拉回人间;“灵魂深处有月亮的归宿”,却又把它荡开去,营造出一种欲近而远、若即若离、惝恍如有所失的境界。诸如故乡与远方、现实与理想等的距离,或许就是这样吧。


秋风讲故事
文/燕淑清

童年在老家的洼洼田
老爹爹总把山泉水装进瓦罐
沿着垅沟叫我从瓢里抓出老种子点点
手里时时黏着血红印在锄把残纹间
脚跟趟在杂草中一下刺穿
一把泉泥一把血捂住了那本《诗经》

秋阳晒高了山坡菊丛
燕子把剪下红高粱粒粘在肩膀
一葫芦红高粱种跟着老爹一起走出大山
矿区山凹里挪土添饱了一块小诗田
秋红时躲在小窝棚从书本页缝里打更
河套子穿出一茬茬麦杆

蘸着月汁临摹《悯农》
溪水哗啦啦朗读《锄禾日当午》
土布兜有老妈对缝的草灰
省下老黄纸可把楷书篆个圈圈
剪只喜鹊放飞在8岁窗前
却顺走一张《家山图》
记忆一直在老母墓碑中打磨
放大皱纹间长大喽!

【后记】:从十几户人家大山沟走出的女孩子,天生就自爱,家中书柜那些老书本,虽然大人也记不得它们的日子,却将一些唐诗宋词扎根在岁月眼巴巴,土坯房中间按捺不住追求喽!走出走进大山,让我的诗在工业大潮中落户,身上还时时沾着乡土的沉重,让秋风翻个颤微微,苦中寻乐子呗!
【罗森读诗】:意象组合繁复,诗的感受融合于童年的生活背景,二者交合互通,水乳难分,留下一种叠加的跳跃感,形成特有的诗性氛围。
【黄又青读诗】:摆脱意象、象征、通感等困扰,用质朴语言赋予诗意流水形态,自然呈现。
【张永年点评】:呈现的意象应留于咀嚼的悬念,诗人很有才华,个人以为故事的情节尚需打磨。
【杲子点读】:诗语朴实含情,充满生活气息。多少沧桑,何限怀思,在略显俏皮的字里行间无声出没。

声明: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和分享用途,仅供参考,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因有些转文内容来自搜索引擎,出处可能有很多,本站不便确定查证,可能会将这类文章转载来源归类于来源于网络,并尽可能的标出参考来源、出处,本站尊重原作者的成果,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时或者对转载内容有疑义的内容原作者,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如果属实,我们会及时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一位许久未曾拜访的老友踏浪而来 许多的村落大山高楼都擦肩而过了 已是秋天遥想当年的青春热血 蘸满墨的草笔尽显书生意气 再多写下的却只是岁月之寥 琴在我们身后瑟住在我们心上 从桃花里...

蓝色河流(外二首) ●曾国辉 诗的头颅在河流中浸泡了二千三百年 水蓝了,诗还是鲜红的 有香草从远方飞来 栖在美人的荒冢边 已无香火 江流爱上了西行 追踪诗歌的灵魂 于深潭处,打捞一串美...

站在秋天的门口 凝视夏天最后一枚落日 我站在秋天的门口 微凉已经触手可及 此刻,好像又看见一些人一些事 从一个弯又转过另一个弯 天上的云朵飘来又飘去 好像还在擦拭着斑驳的往事 一朵残...

鸟事与风景 总是有一种怀古的感觉 千万年前的鸟和我相遇,不必扶摇直上九万里 在枝上静候亘古不变 这一刻我也不必心花怒放 平静地站着,我与鸟对视无仇的悽恕 沉默成江山青绿 冬营盘,拴马...

娘的灶台 (一) 灶台,一把小铲儿 在厨房中忙碌的时候 母亲给她打上了一盆水果 我说这就是妈妈的心 母亲走了之后 再也没有回来 每年春暖花开 那么多锅碗瓢盆 都不曾留下痕迹 我们只好用筷子...

你光是名字就抓紧了我震颤的凡人灵魂 光明,光明 仿若地球诞生以来接收到太阳的第一缕馈赠 仿若走过了慢慢极夜来到世界的无数个崭新春天 仿若人类在痛苦的蒙昧中挣扎了百年千年 于泪眼朦...

我多年没有听到莎莎的声音 南方,小雪天没雪 寒冷却如夜色里 一匹北方的狼 王小雨的秋天 开始清仓甩卖 树叶心怀慈悲 纷纷舍命一跳 怀抱受冷的街道 文明的扫帚和簸箕 总是紧随其后 我多么渴...

思绪 文/张永年 仰面躺在床上 风扇送来了凉爽的风 思绪也随着飘逸、升腾 恩怨、纠结、欲望 象电影般一幕幕闪过 国事、家事、儿女 驰骋于憧憬的海洋 不幸、失望、期待 任翻腾于脑海的浪涛 往...

十月初,顾村镇社区文化中心,开展“三走进”诗歌采风创作活动。10月15日至11月18日,顾村镇诗歌协会组织20余名顾村骨干诗人,并分两组,走进乡村、走进社区、走进产业园区,采风并完成了近...

街子坡上一所中学的起源 街子坡是下庄街子坡 这地方这地名祥云县独一无二 街子坡上一所中学 不变则罢,一变如日中天 这不是说有就有 它是一个梦出现在一夜 梦是美梦,夜是冬夜 夜长,梦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