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啡”常味道
在昆山,每到一个乡镇,坐下来,就会有人端上一杯咖啡。温暖在手,话题总不免由咖啡而起,特调咖啡的香气中,传达出当地文化与咖啡融合的别样味道。
“如果我不在咖啡馆,就是在去咖啡馆的路上。”这是奥地利作家彼得·艾顿博格的名言,后来成为咖啡业界最著名的一句广告词。然而,咖啡,这个生长在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的植物,流行于西方的高频饮品,在昆山,正以惊人的速度,成为一种生活时尚。
咖啡于我并不陌生。曾有朋友在苏州经营一家“雕刻时光”咖啡店,经营美国经典咖啡品牌the Coffee Beanery,很多人都冲着店门前那个咖啡杯标识进来喝一杯。我也多次坐在咖啡馆,透过落地玻璃窗,慢饮细品中看苏州现代高楼和楼房夹缝里的古朴建筑。从下午到晚上,喝过咖啡,最后点份简餐,再看华灯初上,人流与车流合成一道交响乐。记得朋友当时计划在全国开50家直营店,但愿景并没有实现。是昂贵的价位,还是其他原因,甚或没有揣摩透咖啡产业发展的“心理”?总之,店关了。
感觉当时身边的咖啡店总是悄悄来,又悄悄去,变幻中难以理解咖啡对一个城市存在的意义,联想朋友把咖啡馆命名为“雕刻时光”,就想,这大概是市场的大浪淘沙吧。
但在昆山,听到关于咖啡,以及与咖啡的故事,仿佛咖啡又以另一种别样的方式猝不及防地闯进视野,让我对之有了一种别样的理解。
这个不种植咖啡的小县城,居然一出手,就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寻味初心
昆山和咖啡,坊间流传这样一个故事。
1986年春节,昆山为迎接挪威的机械工程师到访,听说西方人爱饮咖啡,专程赴上海买来咖啡作为招待。当服务员用脸盆将咖啡送到桌上,令在场外方人员一时错愕。
故事细节已不可考,但说明昆山一开始并不具备“咖啡基因”。
昆山与咖啡真正结缘是在2017年。一家中国香港企业设立亿政食品公司,该公司为肯德基、Costa等知名餐饮连锁店提供咖啡、茶等产品。自此,昆山开始快速布局高端食品产业,相继引进了三井物流、路易达孚两家世界500强企业,两家企业都设立了咖啡分拨中心。
2020年,昆山与咖啡结缘迎来了高光时刻。3月,星巴克中国“咖啡创新产业园”项目落户昆山。这个诞生于西雅图、靠咖啡豆起家的业界翘楚,毫不避讳宣布,投资15亿元,“创造一个源自中国的世界级咖啡品牌”。接着,瑞幸咖啡到昆山建设咖啡烘焙基地,东南亚知名咖啡企业越南中原也随之签约,在昆山设立全球咖啡销售中心。
8年时间,昆山咖啡从无到有。随着星巴克、瑞幸和噗咻咖啡的大手笔投入,昆山一下子迎来了产业集聚效应。为了集聚,让飘香的咖啡与昆山完美牵手,昆山不遗余力,一连串的操作也是“猛火添柴”。
昆山雄心勃勃,要在咖啡产业集聚的基础上,力争三到五年,形成千亿级咖啡全产业链。当地政府主导的一场国际盛会也如期而至。2023年6月,中国国际咖啡产业大会暨国际咖啡豆贸易周举行,哥伦比亚展团、越南展团、非洲产区展团……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家企业及品牌参加展出。这些海内外的咖啡豆供应商使出了浑身解数,以各自的特色咖啡文化招待访客。
这是全国首个以咖啡豆为主题的专业展会。在展会期间,亚太咖啡生豆分拨中心正式启用。这也是全国第一个专业化、标准化的咖啡交易分拨中心,可储存咖啡生豆5万吨,占据了全国60%的生豆烘焙量。
从不懂咖啡,到品牌纷至沓来,近40年历程,昆山登上国内咖啡产业的核心“咖位”。一粒无中生有的小小咖啡豆,聚“豆”成“链”。
陌岸咖啡、大正咖啡、十一智造、桃瑞丝、咖司顿迅速集聚,咖啡产业持续壮大。2023年,昆山咖啡产业实现营收22亿元。
沉浸之旅
星巴克咖啡创新产业园无疑是值得关注的传奇。这个占地8万平方米的产业园,每个来访者都对星巴克如何率先实现“从生豆到咖啡”的垂直整合感受深刻。独特的空间设计和丰富的体验环节让人充满好奇。
体验主题开始之前,3D显示屏上,星巴克伙伴的真人视频出镜迎接,哥斯达黎加农艺师伙伴Sara、全球第一位女性烘焙大师Bonnie等,待客之道在热情亲切的欢迎词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沿着以咖啡红色浆果为灵感设计的旋转楼梯拾级而上,似乎让人掉入了咖啡红果乐园,原产地的体验徐徐展开。体验室里,360度影像环绕。中国云南和哥斯达黎加、卢旺达等原产地,咖啡花盛开,咖农们从采摘红果、脱壳晾晒到交货,耳边是咖农的歌声,空气中弥漫着咖啡花的香气,体验者跟随着咖农一起经历一年四季。
每个人完整地感受着一粒咖啡生豆到一杯咖啡的全过程。也有科技体验。在咖啡新树研发体验中心,现场展示了3种由星巴克开发的咖啡新树种,它们或有着更高的产量、或可以更早结果、或有着更好的抗旱性,这些品种的咖啡豆都有更强的抗病能力和更好的风味。
也能体验心情。中心设有“咖啡中庭”,一株来自云南的咖啡树被移栽到这里,参观者不仅可以亲眼看到真实的咖啡树,而且可以坐在树荫下,喝上一杯原汁原味的咖啡。
一定要看烘焙工厂,这是产业园最重要的部分。来自中国在内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咖啡豆被运往这里,从一粒生豆被烘焙成拥有独特香气的熟豆。隔着玻璃,这座星巴克海外最大的烘焙工厂已经实现高度智能化,生豆清洁、预热、烘焙,冷却、去石,然后,烘焙完成的咖啡豆传输至存储筒,等待包装。
高达34米的立体仓储系统极具视觉冲击。星巴克全球首席执行官纳思瀚介绍,系统自动化处理超过90 %的货物,高效实现货物库存、跟踪和运营,空间利用率是传统仓储的六倍,是目前星巴克全球智能程度最高的物流配送系统。
在1000多只回收杯子创作的星巴克logo墙前,纳思瀚回忆起星巴克在1999年进入中国时作出的承诺,要在中国深度参与,助力发展精品咖啡行业。他预示了前景:“中国是星巴克全球最大、增长最快的国际市场。产业园的落地,彰显了星巴克在中国打造世界一流咖啡产业链的承诺。持续加码投资,也是对中国市场有着坚定不移的信心。昆山产业园将成为星巴克发展的引擎和燃料。”
谈到咖啡业的竞争,他直言不讳:“我们欢迎竞争,在竞争中,能扩大整个咖啡受众,让更多人认识咖啡、爱上咖啡。”
链式勾画
在昆山的走访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咖啡迷人的香气和咖啡对于味蕾的苦后回甘。然而,我也体会到了咖啡竞争背后的“硝烟”。
这道“硝烟”,是行业背景后咖啡赛道的竞逐,是咖啡供应链的布局。
今年7月,库迪咖啡就把集研发、生产和品控于一体的首个供应链基地落户安徽马鞍山。瑞幸咖啡也是先在福建投资4亿元建设咖啡豆烘焙产线,又到昆山投资10亿元自建烘焙工厂。还有幸运咖、挪瓦咖啡以及Manner等“咖啡新秀”,同样都不遗余力布局供应链。
咖啡品牌角力供应链的决心显而易见。长期深耕在咖啡领域、专事咖啡招商的小赵告诉我,咖啡产业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咖啡豆供应、精加工及成品制作和销售。整个产业的中上游环节涉及种植、生豆贸易与烘焙。他坦率说:“咖啡的粗加工到最终的产品供应,各个环节复杂冗长,但种植、采摘、加工、运输以及储存等,是企业打造供应链面临的最大难点,因为需要大量资金与时间投入。供应链实力,是咖啡行业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
深耕咖啡领域的品牌企业,都把抢好豆资源、烘焙精加工作为供应链的重点。小赵说,星巴克产业园正式投产,预示星巴克在中国所有门店都能开始稳定使用本土烘焙的咖啡豆。自建供应链,对品牌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于行业是赛点,但也给昆山带来了供应链竞逐下的商机。昆山,考虑的是如何围绕供应链“延链”“拓链”。这也许正是昆山血脉里善抓机遇的基因。这个基因,已经使昆山从一个农业县华丽转变为一个工业大县,成为全国百强之首。
“一粒咖啡生豆到一杯咖啡”的产业故事正被精心勾画。这自然也是一个激动人心的产业擘画。要让咖啡产业向集群化、多样化、高附加值领域发展。于是,越南中原大中华区销售总部、日本三井物产株式会社三运物流、中咖数字交易平台等100多家国内外头部咖啡企业相继落户。
“延链”“拓链”,成为昆山融入新发展格局、布局新赛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延链”“拓链”组合成咖啡全产业链。为了这条链,昆山又提供了“定制化”要素保障、“专员化”政务服务等一系列举措……
一粒小小的咖啡豆,至此成为昆山一张新的世界级“城市名片”,演绎出了昆山人“无中生有”的产业传奇。
“啡”常消费
供应链延展了产业链,供给端在这种背景下也推陈出新。那些精致的咖啡小店,就在这种大背景中,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昆山弥漫起香气和温度。现在,昆山的朋友都能聊上一段关于咖啡的故事。谈美国“老字号”品牌Peet's Coffee、加拿大国民咖啡品牌Tim Hortons等如数家珍。
在大街小巷,在村头桥堍,新消费场景也不断涌现,门店形态愈发丰富。今年11月,我到昆山歇马桥村这样偏僻的乡村调研,村头就有一家咖啡小店,小店临河,不时有小船从窗前划过,放眼一望,两层的小店,几乎满座。
昆山计家墩理想村,这是一个主打“乡村生活共创集群”概念的网红村。村口也有家精灵咖啡,了解中,知道老板娘是上海人,只是周末和先生带着猫开车过来。他们为了开店和预付几年店铺、住房的租金,已花了200万元。好奇问她,这店一周关门5天,能赚到钱么,但她不在乎地说,把两天休息时间用在做好每一杯咖啡上,图的是一种心情。
咖啡,俨然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一种人生态度。“咖啡+”成为经营趋势,而且有了拓展。像“咖啡+剧院”“咖啡+花店”“咖啡+露营”等,多元场景激活起消费潜力,成为消费者打卡好去处。
值得一提的是,文创遇上咖啡,成就了一场跨界盛宴。在昆山首届国际咖啡烘焙大赛上,这种“跨界”尤为令人瞩目。
星巴克的展台,以深绿色为主色调,精心布置的灯光将咖啡的香气烘托得更加浓郁,让人一下子就能感受到星巴克独特的咖啡氛围。瑞幸咖啡的展台,设计风格简约现代,白色和金色为主色调,一排排精致的咖啡杯摆放得整整齐齐,让人见器闻香。
其实,这种“跨界”已经延伸到现实中。一些精品咖啡品牌将传统的咖啡制作工艺与现代设计元素相结合,打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咖啡店。这些咖啡店提供的是优质咖啡饮品,更让人享受一种生活方式,如沐春风。
这种消费新场景,不仅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更是一种生活的质变,这应该也是昆山“拓链”的题中之义。一粒咖啡豆到一杯咖啡,讲述的是昆山产业的“延链”“拓链”故事。咖啡,也由此顺理成章成为昆山世界级“城市名片”。
对昆山与咖啡,我还一直在思考,探寻它们背后的逻辑自洽。是咖啡选择了昆山,还是昆山选择了咖啡?也许都不是。但咖啡与昆山的碰撞,毫无疑问,是一种旗鼓相当的双向奔赴!
这座城市一直有着敢闯、敢拼的勇气与毅力,有着与众不同的精神气质。因为咖啡,昆山应时而生,顺势而长,在产业里碰撞、催生,在创新中发酵、升腾。
昆山与咖啡,这“无中生有”的传奇,又仿佛是一个梦,一个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国之梦、富民之梦。昆山的精致生活正由一杯咖啡开始。那四处飘香,充满诱惑力的浓香,恰如昆山走过的历程,让人沉醉。
“啡”常味道 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