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冬

2024-11-07 中国作家网 魏科 TAG标签: 过冬

冬天越来越近了。不由想起小时候过冬的许多往事。

备冬装 棉裤、棉袄,一般都是家里大人们负责做。棉鞋、棉帽要买。棉鞋是黑灯芯绒面、白塑料底、五眼黑鞋带,第一年穿新鞋,等冬天结束了,刷干净收起来等来年天冷。棉帽简单,前面有个帽檐、两侧护耳稍长。

院里街坊有手巧的,棉鞋也自己做。找一块木板或用切菜板的背面,熬好的糨子刷上,用旧衣服撕下来的布或不用的碎布粘上,一层粘好后再粘第二层、第三层……放到太阳下晒干。然后从木板上取下来,做鞋底的原材料(俗称袼褙)就好了。把袼褙按脚的大小裁好,买来的专用做鞋的白布条圈边。根据鞋底薄厚选几层袼褙、脚后跟的地方要多加两层袼褙,粘在一起就形成了布鞋底的“毛坯”。买来的麻要自己捻成麻绳才能使。先给布鞋底用麻绳圈一圈边。之后,就开始正式纳鞋底,用锥子扎一下,再用针把麻绳穿回去。之后,还要将麻绳缠在锥子把上勒一下。一针一线、一来一回,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纳好一双鞋底要多少针?

我十几岁时,曾经给妈妈做过一双布鞋,百货商场买的鞋样,只是将纳好的鞋底和鞋帮拿到修鞋店请师傅帮着缝上。妈妈穿着去上班,逢人便说:“这鞋是我儿子亲手做的!”听到同事们夸赞,她早已乐得合不拢嘴。

糊窗户 入冬前,一定要重新糊窗户,以利保暖。首先,去文具店买高粱纸,一毛多钱一张。其次,用白面加上水搅拌好,放在火上煮,俗称“打糨子”。第三,把窗户上的旧纸撕下来,尘土擦干净、旧糨子剔除掉,再把新打的糨子抹在窗户的木棱上,裁好大小的高粱纸贴在粘有糨子的木棱上,用手或小刷子弄平整才算大功告成。

买大白菜 入冬前,菜站路边摆满盖着棉被的白菜垛,政府号召各家买大白菜储存起来(也叫“爱国菜”),一级菜2分5厘/斤,二级菜2分/斤,还负责送到家。各户都争先恐后,根据自家人口多少,按人均大致100斤的量,购买大白菜。把大街上的白菜垛搬回到院子里,家家门前窗台上、地上都晾晒上了大白菜。住南房的就惨了,晒不着。

我曾在房前的院子里挖地窖,1米多深、不足1.5米宽、不超2米长,顶上用向日葵秆、小木棍铺满,盖上破油毡,用砖头压上,周边用土围上,买300斤大白菜,放进去。同时,萝卜、土豆、大葱也一起“陪住”。隔几天还要把大白菜们搬出来透透气,再一棵棵搬回去,脑瓜朝下放好。吃的时候,我就顺着台阶爬进去、爬出来,可高兴了。

腌咸菜 把买回来的雪里蕻洗干净,挂绳子上晾控干水分后装在坛子里,码一层菜,撒一把盐,装满了,放块石头压在上面。过段时间就可以吃了,可素炒,也可放一点肉末炒,好吃。

渍酸菜 一棵白菜劈开4瓣、码到缸里,做上一大锅花椒水,开锅放凉了浇在白菜上,封好后过些天就可以吃了。同时放几个切开的心里美萝卜或胡萝卜进去,能把白菜染成粉色。渍好的萝卜凉凉的、酸酸的、脆脆的,口感极好。

搪炉子 炉子是铸铁的,要用搪炉子的料搪好后才可以使用。街上有专门卖搪炉子料的商店,买回来和好,在炉子内部搪一层料,相当于给炉子装个内胆。搪炉子是技术活,有讲究,上口、下口厚,中段薄,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空间。搪得好的炉子火旺还省煤。煤球改蜂窝煤后不再搪炉子了。

安烟筒 老爸在家就归老爸安,赶上不在家就我负责安。十一过后各家日杂商店就开始供应烟筒、细铁丝了。烟筒用薄铁做的,直径10至12厘米,长100厘米,有拐脖,先把烟筒一节一节接好,加上拐脖再接上烟筒,成90度直角,烟筒一头立在炉子烟道上,另一头捅出窗外。为了安全,不把烟筒直接放在窗户木棱上,而是用一块30厘米见方中间有直径和烟筒大小一样的圆孔薄铁片托住。然后要用细铁丝把烟筒固定好,以防烟筒倾倒。同时,必须安风斗,防煤气中毒。

买煤球 每月,煤铺的人提前到各院预订,送煤工照单送货上门。送煤工人很辛苦,用一辆平板三轮车,车上装有10多筐煤,每筐煤50斤,一次背2筐,用一根橡胶带勒上,一头勒在煤筐底,另一头挎在肩上。煤球会掉煤面,时间久了,就有不少煤面。把舍不得扔的煤面重新加水和稀泥摊成煤饼、切块,晾干后就可以搭着烧了。单位用煤量大,煤面自然就多,通常要请专业师傅干这活。

小学时,我在学校里看过师傅如何摇煤球——在操场的一隅,有位中年男子和一堆小山似的煤面,旁边还有一小堆黄土。才知道,为增加黏度,要在煤面中适量添加黄土。拌好后的煤面、黄土,加水用铁锹搅拌成煤膏,再用铁锹摊成一片,有一定厚度,然后,用一把大笨菜刀横一刀竖一刀切成一个个小方块,再撒上干煤面,为的是让每一个切好的小煤膏相对独立。不远处早已备好了摇煤球用的筛子和一个大花盆,筛子藤编的,放在花盆上,把切好的煤膏放在筛子上,就可以摇了。师傅弯着腰,双手用力摇着筛子,筛子里的小方块就慢慢摇成了圆的,有个别小方块舍不得分离,师傅要下手掰开。摇好后找地方晾晒干就可以用了。

摇煤球非常要体力,摇几下就浑身冒汗。寒冷季节,看到师傅光着上身,下身穿着单裤干活,也就不新鲜了。晚霞洒在操场上、师傅身上和摇好的煤球上,是一幅生动的画面。

生炉子 10岁之前我自己就能独立生炉子了。

生火用的工具包括火筷子——捅炉子用;火钩子——推拉炉箅子用;火铲子——掏炉灰用;火盖子——封炉子用;铁簸箕——装煤球、炉灰用。

冬天,炉子进屋就成了一家人的活动中心,从寒冷的室外进屋第一件事是凑在炉子旁烤火暖和暖和。

主妇们一天三顿饭一刻都离不开它;家里若有小孩子,会在炉子上加一个烤衣服的竹编架子,小衣服、尿布搭在上面,干得快。

我也在炉肚烤过白薯片。炉子外皮热,白薯片可以贴上,等稍微熟一点就会自动掉下来,用手接着,赶紧吃。记得,姥爷爱吃肉,用一个比装围棋的罐大不了多少的黄色小坛子,里面放半斤猪肉,在火炉上慢炖,那肉香味闻着,让人无法离开……

冬天的屋子里,尽管生着火,其实也并不暖和。白天有阳光照着,再加上做饭、烧水,不觉着冷。到了晚上,把火炉子一封,屋里温度立马就降下来了,钻被窝儿也凉,怎么办呢?一是穿着内衣睡;二是缩着身子、蜷着腿;三是把脱下来的棉袄蒙在头上,相当于把被窝儿的上端盖上。往往,睡到半夜被窝儿才能自己捂热。有老人或小孩子的家庭,提前弄个“水捂子”,铜的或者瓷的,灌上热水放被窝儿里“预热”。

假如,炉子封上火灭了,你又偷懒洗脚没倒洗脚水,甚至擦脚的毛巾也没捞出来,那乐就大了。早晨起来,发现它们会冻在一起!当然,上世纪70年代窗户安上玻璃后,还能看到玻璃窗上美丽的冰花。

最令人不安的是,每年冬季都有若干煤气中毒事件发生。

如今过冬,不管住楼房还是平房,家家有暖气、户户有空调,室内温度有保证,而且干净、卫生、安全。大家再也不用为过冬发愁了!

责任编辑:admin

过冬 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AG标签: 过冬
上一篇:鮀城行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