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岂无灵

冉正万,贵州人。主要作品有《银鱼来》《天眼》《纸房》《白毫光》等长篇小说,《苍老的指甲和宵遁的猫》《唤醒》《鲤鱼巷》等中短篇小说集。曾获第二届贵州省政府文艺奖二等奖、第六届贵州省政府文艺奖一等奖、第六届花城文学奖新锐奖、长江文艺短篇小说双年奖,第七届西部文学奖。

 

十八岁离开余庆,离开乌江边上那个偏远落寞的乡间坝子,却又感觉从未离开,不仅仅因为亲人还在那里,也因为一草一木、一土一石都在心头刻下密纹,不用检索,不用翻阅,它们会自动跑出来抚慰心灵,对受伤的心灵进行清理和修补,并以此为原点,逐渐扩大关注圈层,从关注乡间坝子里的一切到关注乡镇里的一切,从乡镇里的一切到整个黔北的一切,从黔北的一切到贵州的一切。哪有一切,行文方便而已。

这一切中最核心的是人。活着的人,死去的人。他们大多是农民,我对他们的熟悉程度超过他们自己。死去的人在我的小说里活过来,活着的人还在我的小说里活着。文化人并非没有,只是比较少,了解他们远比了解农民困难,知识教会了他们如何隐身。最近几年,我把注意力转移到他们身上。他们的故事不如其他身份的人精彩,但他们对这块土地的意义更大。这其中最重要的是龙家小学的创始人李光斗,一位活跃在晚清至民国年间的余庆籍诗人、散文家,民国《余庆县志》的编纂者。

我不止一次在写作中引用李光斗先生的诗文,对他的名字却很少提及。因为小说创作要避免引文繁琐。刚刚出版的长篇小说《白毫光》,最后一段再次引用了他。“写这本书的人每次回老家上坟,都会顺便拐上山给韩先生烧炷香,化几张纸钱。他不相信韩先生能得到他敬献的香和纸,但他非常喜欢韩先生墓碑上的对联:老境逼人,尘世光阴留几许;浮生若梦,夜台鼾睡醒何时。”烧香化纸确实做过,不过小说中的韩先生不是李光斗,只是用了他生前为自己生圹亲自撰写的联语而已。在最近发表的中篇小说《两座桥》中,我行文不再避讳,直接以李光斗作小说人物名,并且极力想把这位晚清拔贡呈现给读者,借李光斗指认历代乡绅对乡土中国的塑造和意义。这种塑造已不再有,无疑是乡土中国巨大的损失。不过,光斗先生若读了这篇小说,一定会说:

“小子,你写的不是我。”

也惭愧,也心虚。似可辩解,亦无须赘言。确实如此,作者对人物的叙述是作者对人物的理解,这种理解是主观的,甚至是一鳞半爪的。写作者无法描述人物全貌,至少不可能是人物的全部。我所理解的李光斗与真实的李光斗之间的距离,恰恰是写作的乐趣。以句子架桥,一步步走到虚构的人物面前,其实是走到自己面前。

李光斗原名李梦星,号筱庚,咸丰五年生于龙场(龙家坝,现龙家镇),民国二十二年去世。宣统三年被委以四川涪州知州,因辛亥革命爆发未到任,同年与友人在龙场创办初、高两级学堂,自任堂长。民国十六年,两级学堂分开,高级学堂迁到敖溪,初级学堂留在原地,是为今日龙家小学前身。这是余庆境内现代教育之始,国文之外开设历史、算术等课程,光斗先生功不可没。

我知道李光斗这个名字时只有八岁。正月里,去先锋给亲戚拜年。一个人去看先锋桥,看见桥头石壁上有字,当时大为惊讶,隐约感觉石壁上的字与石碑上的字大不相同。故乡文化并不发达,人们一生精力耗费在吃穿住用上,很少有人提笔写诗。我已上小学三年级,用手指肚把石壁上的字摸了一遍,认得的字极少,但它们的神性深深地打动了我。别的孩子最感兴趣的是挂在桥下的宝剑,我却喜欢石壁上的字。回家告诉母亲,她说那是李先生写的。具体内容她也不知道。她在这里受过几年私塾教育,对李先生敬慕有加,石壁上的内容却没认真去读过。她没见过李先生,李先生去世第二年她才出生,在街上摆摊卖布的外公不时说起,让她知道李先生很了不起。记忆最深的故事,是李先生割肉给父亲做药引子。先生的父亲常年生病,他效仿古人割股疗亲,期望父亲彻底痊愈。母亲赞叹李先生的孝道时我在想,她和父亲生病,我要不要割肉给他们?结论是可以不割,应该多赚钱,送他们看最好的医生。父母真生病时,我根本没法请最好的医生,只能带他们去普通医院看病。

李先生的父亲和祖父都是拔贡。拔贡是清代选拔人才的制度,清初初定六年一次,乾隆七年改为每十二年(即逢酉岁)一次,由各省学政选拔文行兼优的生员,贡入京师,称为拔贡生,简称拔贡。同时,经朝考合格,入选者一等任七品京官,二等任知县,三等任教职;更下者罢归,谓之废贡。祖父和父亲都没做过官,李光斗被任命知州,应是通过了朝考。直隶知州相当于知府,涪州知州相当于知县。世事难料,刚接到任命就爆发辛亥革命,李光斗未能赴任。

李先生没能做官,但他依然是个文化人。文化人自然有文化人的活法,教书育人,参与地方性事务,写诗作文,编写地方志,一天天从未空过。光绪十一年,先生以自己教私塾所积银两,襄助修建八仙桥,是当年乌江以北最大的一座桥,时称巨桥。

地名当时叫杨先锋,桥叫八仙桥;现在地名叫先锋,桥叫先锋桥。在某支军队担任过先锋的杨姓军人何时落脚于此已不可考。以人名作地名,亦见当年之洪荒。石壁上的诗文,我在《贵州黔北古近代文学概观》里第一次读到全部内容,《咏杨先锋八仙桥》二题——

其一:

仙锋山下水东流,一线虹拖浪影浮。气接余湄通鸟道,诗成风雪话驴头。受书景仰兴王佐,题柱盱衡壮士游。吾忆当年司事者,偶来凭眺数春秋。

其二:

万山丛杂一溪横,雁齿排空两岸平。春水不忧人灭顶,银河浑渡鹊无声。气凌霄汉犹龙卧,迹印寒霜快马行。三十年前诸父老,关怀利济福苍生。

“受书景仰兴王佐,题柱盱衡壮士游”用了两个典故。受书乃“张良受书”:有一天,张良慢悠悠走在下邳一座桥上,一个老者走过来,故意将鞋丢到桥下,叫张良给他捡上来。张良很吃惊,想揍他,又觉得人家年纪大,忍气吞声把鞋捡上来。老者抬起脚叫他穿上。捡都捡上来了,穿就穿呗。老者穿上鞋后大笑而去。张良觉得怪异,紧紧地看着老者背影。老者走了一阵倒回来,对张良说,你还行,五天之后来这里见我。张良五天后来到桥上,老者早就到了,斥责张良不尊重老人,比老人还来得晚。又过了五天,张良鸡刚叫就来到桥上,老者还是比他先到。又过了五天,张良半夜就来等老者。老者来到后,给了他一卷书,说你呀,读了这卷书可以给帝王当老师呢。张良辅佐刘邦,果然做到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题柱”则是司马相如的故事:当年,司马相如离开成都去长安,在城北升仙桥桥柱上题写“不乘赤车驷马,不过汝下”。我司马相如求不到功名,就再也不回来了。盱衡是睁大眼睛看。光斗先生之意是建功立业,是“兴王佐”。我对以羞辱的方式试探一个人是否值得传授秘籍颇不以为然,相似的故事却非常多。

先生一生作有大量诗文,可惜地处偏远,未能广泛传播。其诗与文少部分吟咏家山风貌,大部分是实写,与他参与的事务有关。八仙桥是他参与修建的三座拱桥之一。这座桥连通余庆、湄潭两县驿道,让思南、风冈、余庆北部的人上贵阳近了四五十里。先生和历朝历代知识分子一样,修桥、办学是自发的,这是深入骨髓的教养和文化。由有功名的人倡议,乡绅、财主才会踊跃捐款。

李光斗的朋友、印江人周兆熊在先生的生圹石柱上写下“李君筱庚先生,龙场硕儒,经史外旁及地理星辰之学,是能得个中三昧者”等语。可见先生兴趣并不止于读书赶考,还想窥探宇宙的秘密。

很长一段时间,我总以为老家山水没什么灵气,几百年来未出现什么“人物”。那些出现在书籍里,口头文学里的人物都在别处。从理性上,我当然知道与这片土地开化迟,教育落后有关。康熙五十五年,时任贵州布政使的白潢感叹:“盖以重山密箐,惟苗犵是见,柳子厚以为非人所居。”余庆于万历年间设县,至今不过四百余年。设县之初,据《余庆县志》(陈志)所述,“余庆地瘠民贫,兼之苗、汉杂处,声教不通,虽旧设白泥、余庆两土司辖制,然俱为播州属地,自应龙叛乱后,人民日渐贫弱。”看了这些记载,更觉得余庆落后,开化太迟。

这当然是一种偏见,或许和我自卑的天性有关。当我在夜阑人静时思考这件事,发现不完全是自卑,还与自己对这片土地了解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有关。敖溪与龙家两个镇相距五公里,时分时合,隶属关系也多次变化。余庆设县迟,这只是行政管理上的问题,早在唐僖宗乾符二年,就有平定播州有功之臣毛若霖入黔并在敖溪定居。类似的外来者给这片土地注入新风。在整个清朝两百七十六年中,余庆有功名者三百余人,其中进士六人。由于设县比较迟,这些数据要在其他方志上才能看到。

李先生研究星辰地理,与我的狭隘思维大不相同。“受书景仰兴王佐,题柱盱衡壮士游”表达的是家国情怀。并且先生明确表示:“山水岂无灵,天地生成人偶得。”这一句刻在先生的墓柱上。他在生前为自己修好生圹,和朋友一起撰写了墓柱上的联语和附注。他朋友写的是:“两地订知音,结文字因缘,晨夕聚谈诗律细;一丘藏伟骨,有鬼神呵护,江山都为福人留。”生圹修好后二十五年,先生才去世。

事实证明,不是山川有没有灵气,而是教育付出的多寡和方法。在一些聚会上,对余庆多少有所了解的人都会提及梅宏院士。以梅宏今日成就,确实足以让余庆人自豪。不过“余庆人厉害,聪明、好学。”这话听着舒服,我却不敢承认,我一直以笨出名。梅宏当然是聪明好学的。他在余庆上高中时,我在敖溪上初中,其父梅应林是敖溪中学校长。不知多少次,我看见胖胖的梅校长坐在门前藤椅里,表情严肃,两个儿子(梅宏和他弟梅炯)站在他面前背英语。我不但不羡慕,还暗自得意:他们好辛苦哦,而我好安逸好自由。

《镜花缘》有句:“古人云‘人杰地灵’,人不杰,地安得灵。”

梅校长不仅培育了两个优秀的儿子,他任敖溪中学校长期间,高考成绩也可以和县一中比肩,而生源和师资,是一中挑剩后留给敖中的。他洪亮略尖的嗓门让人至今难忘。偶尔代一节物理课,整个教室鸦雀无声,不是因为威望,而是确实讲得好。

昨天是今天的序,今天是明天的序,明天是未来的序。从“刀耕火种之俗渐知农桑”到“荜门椎髻之人颇晓诵读”,确实漫长。至今不仅有梅宏院士,亦有各行各业佼佼者。

每次回去,无论走哪条路,只要进入余庆县,情绪会莫名高涨。那种轻松愉快是游子返乡,是就要回到母亲身旁。层山叠叠,很多山都没上去过,却并不觉得陌生。这些山不险峻,却很高大,只要愿意,肯定可以爬上去。有些山坡上还有住户,甚至还是亲戚。以前走山路,现在公路已能去任何一户人家。高山上的姑爹姑妈已去世,他们家小米鲊的香甜、腊肉的咸香还在舌尖回旋。李光斗于一九一一年创办的龙家小学还在,梅校长曾经任职的中学也在。两个学校的毕业生已有几十万人,虽然多数人毕业后没能进一步深造,只能在家务农,但本科、硕士、博士也有不少,并且遍及国内外。

山川灵气藏在何处?是山岚?是青山绿水?是山巅上的白云?那些住在沙漠里的人,一样感觉山川有灵呀。那么,应是情感,是感恩,是感怀。天地生成人偶得,情感越深,灵气越足。江山胜意,并非具象回馈,而是要靠智慧、天赋、激情识性明悟,以及本方本土自开化以来,读书人前赴后继的努力。他们的努力不单是对自己命运的改变,也让山水之灵有了载体,让山川之灵得以显现,从而也改变了人本身。

声明: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和分享用途,仅供参考,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因有些转文内容来自搜索引擎,出处可能有很多,本站不便确定查证,可能会将这类文章转载来源归类于来源于网络,并尽可能的标出参考来源、出处,本站尊重原作者的成果,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时或者对转载内容有疑义的内容原作者,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如果属实,我们会及时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中国画《嫦娥奔月》,作者任率英。 风露清,月华明,又是一年中秋时。从“中秋夜迎寒”到“天涯共此时”,对中国人来说,中秋是文化符号,蕴含家国情怀,总能触发人们的无限思绪,并在文...

初到雄安,我几乎被惊艳到了! 整个城市好像隐藏在绿林中,大有城在林中、林在城里之意。这里没有高楼,没有车马喧嚣,没有人流拥挤,没有匆忙与浮躁。它安静、沉稳、内敛、清雅,充满生...

刘星元,一九八七年生,作品见于《十月》《花城》《天涯》《钟山》等,出版有散文集《小城的年轮》《大地契约》《尘与光》,曾获山东文学奖、滇池文学奖、万松浦文学奖。 一 养蜂人的故...

门对青山 那年去天姥山,朋友俞氏的家就在山里。那次去还看到了他的老母亲,看了他家周围的山屋,之所以叫"山屋”,那可真是山里的屋。及至走到一户人家,门半掩着,门上过年时贴的对联...

四季中,喜欢秋天——童年对一个人的影响,颇为深刻,或许是一生的。 乡下酷夏总是与“双抢”连接在一起,一边割早稻,一边插晚稻秧,大人累,孩子更累。白天风风火火,到了夜里,躺在屋...

一 从汕头的广场码头到礐石海南岸,横跨榕江,乘船需要15分钟左右,单程票1元钱。 我们搭乘轮渡,赶在日落前过去。 黄昏,在光阴的舞台中像一曲华尔兹。从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到杜牧的...

一 有一种缘细若游丝,你往往看不见它。因为它太细微、太轻飘,以至于它展现在你眼前时,你几乎觉察不到它的存在。 这种缘并不珍贵,也不稀罕,人人都有,只是人人都不太在意罢了,而是...

在北戴河一家酒店度假,吹着海风,踏着海浪,看海鸽子在苍茫的大海上翻飞,脑海里跳动着高尔基的“像黑色的闪电”搏击风浪的海燕;院落中的一株核桃树,像龙钟老汉,枝丫匍匐满地,形成...

整整两年了,我离开那个遥远的西北小山村。说是山村,其实并不十分准确。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冶力关镇池沟村,位于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平均海拔两千到三千米,村里既...

一 如果定居三代以上,算作土著,那我就比较纯粹。打从我的祖太爷挑担闯关东,我是辽阳地界出生的第四代人,屈指一数,大概二百年。在此我要做个声明——我曾生活在辽阳,是个地道的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