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蹲在一个狭窄且密闭的空间里,尽管盛夏的烈日关照不到这处阴暗之所,但空气依然是燥热的,燥热的空气中弥漫着的异味,让我极为焦虑。从体内渗出的汗水沿着我面孔上凹凸的地表奔逃、汇聚,最后又以微型瀑布的姿态摔到了地面之上,与从冲水槽里溅出的水流汇于一处——它们虽然质地不同,但泾渭并不分明。

面前的隔板与水泥地面之间,是不足十厘米的空隙。透过空隙,我陆续看到不同的鞋子走了进来,又在消耗完极短或稍长的时间后走了出去。当各色鞋子背对我站定时,被不同人抛弃的液体便会以不同的冲力外泄。有些如高压水枪,突突突突,紧束而旺盛,有摧枯拉朽之势;有些如漏水的龙头,滴滴答答,流时漫长,流势却平缓;有些则深谙通感,于汩汩不休的流淌中,似乎是在用声音构建一具渐次向外散开的扇形物。液体们涌动的声音止息后,有时候,我会听见那些鞋子的主人发出的不同音色的声音——如舒服的呻吟,如沉重或轻微的叹息,如痛苦的颤声……

我的置身之地是十多年前县城老汽车站内的公共厕所。出走与回归、别离与重逢,诸如此类的故事经过时间缓慢的围剿和彻底的稀释,具体事件已经不能详述,但那些猛烈或浅淡的感情,却已与汽车站合二为一,汽车站就此成为了一类感情的依托之物。或许正是因为如此,当老汽车站拆迁前,我专门去了一趟,隔着一条街远远地看了看,抽完一支烟后才转身离开。老汽车站被新建的高楼三面环绕着,对比之下愈显老态,在车站与高楼的缝隙间,藏身着诸多的小卖铺、小旅馆以及载客三轮车,它们是车站的衍生与寄生之物,是藤壶般无法清除的累赘,以世情生计之名拦截着交通枢纽的运转。从车站里启程的客车,需先缓慢穿过这些樊篱,再缓慢汇入主干道上的车流中,然后才能歪歪扭扭地拐向西环路、南环路、东环路和北环路。堵车严重,车次又时常晚点,这让我养成了上车前必如厕的习惯。有几年,在不同的城市之间辗转,我逐渐了解了独特的厕所广告文化。在不同的城市汽车站的公共厕所内,在樟脑球与尿液混合的剧烈气息里,在一张张隔板后面的小小蹲位间里,流水般你来我往的公共空间里的小广告,却又以隐秘的性质、夸张的方式,扭曲或实录着我们以及我们身处的时代。

我们身处于广告轰炸的时代,声光电、影视歌以及报纸、传单、广告牌,它们多维一体,它们形式多样,它们密不透风地包裹着我们的生活,继而又驱使生活包裹着我们。虽无统一的标尺,但不得不承认,广告载体亦分高端与低端、现代与传统。以我所见,在低端的广告载体里,公厕、网吧和电线杆,是三具庞然大物。倘若再行细化,三者相比,公厕广告更具隐蔽性,而与其它的公厕广告相比,汽车站的公厕广告则是集大成者。

在汽车站,与公共厕所一墙之隔的公共候车室尚是一个外展型的无死角空间,在这样的空间里,每个人都是公共秩序的参与者和维护者,每个人都分摊着作为社会人应当分担的责任,在这里,法治和道德的硬约束与软约束,共同造就了大多数的正人君子。而在与公共候车室一墙之隔的公共厕所,法制和道德的约束往往是被打了折扣的,它以让许多人感到羞耻的便溺之名,明显又隐晦地为来往行人构建了一处暂时性的私人世界。至少在某个时间段,一个蹲位只专属于一个人。就如出门前要化妆,就如在聚光灯下要微笑,回乡时要身着锦衣,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心理,明令或暗示我们必须喜欢、应该趋同那光鲜的一面,而刻意掩饰那些“藏污纳垢”的处所和行为。便溺之地作为聚光灯无法光照之地,虽然只是仅容一人的空间,却让我们拥有了更为广阔的自由,在这里,天性或恶念不但未受到狭小空间的拘束,反而被这狭小的空间庇护了起来。

既公共又私密,这或许正是公厕小广告得以风靡的原因所在。公共与私密共存,同时也决定了那些广告的性质——多是违法小广告,深谙生活的“潜规则”,既想广而告之,却终究见不得光。

公厕内,那些小广告以及小广告所在的环境几乎是一致的。在短短数分钟的时间里,你蹲坐在公厕里,公厕里的广告则在蹲守你。前侧、左侧和右侧,三块原本乳白、银白或雪白的挡板上,散布着斑点状、水线状、瀑布状、叶脉状以及无法描述其形状的污渍,甚至有些污渍是多层的,污渍涂抹着污渍,污渍掩盖着污渍,污渍修改着污渍,就连那些或贴或印或写或刻在挡板之上的广告,亦未曾避免污渍的袭扰,广告附着广告,广告之上的污渍也现学现卖,层层堆砌。这是一块另类的调色板,暗黄、土灰、暗红、猩红、深蓝……这么多不规律的颜色,有些来自人的躯体,有些来自水的调配,还有些来自广告颜料的蔓延。它们让本就狭窄的空间更为狭窄,让本就局促的姿势更为局促。

每个广告都极为小巧,长不过八九厘米,宽不过四五厘米,简直就是比对身份证和银行卡的仿造。广告载体的材质五花八门,有的是防水贴胶纸,有的是印刻图章,有的是用粗笔绘就,有的则是用利器硬生生划出来的。与居民小区里极为单一的“开门换锁”和电线杆上最为醒目的“出租房屋”不同,公共厕所蹲间里的广告内容涉及极为丰富,在卡片大小的空间里,密密麻麻的汉字总要托举着几个醒目的大字,如众多的矮山托举着高峰,众多的信徒膜拜着神灵。那几个大字,是轻松贷款、车房抵押、无痛人流、算无遗策、易学大师、华佗再世、驾考包过、重金求缘、快速脱单、刻章办证……

我曾在南方某城市的公厕里见过一个有意思的小广告,广告上印着一个小人儿,他无发无耳无眉无目,却有着一排无所谓上下的牙齿,四颗比例严重失调的硕大牙齿撑起了一张猥琐的笑脸。事实上,作为男性隐疾广告里的卡通人物,他的面部失调、猥琐嚣张,都是可以被容允的。生于尘世,每个人都怀揣着诸多的焦虑与不安,尤其是年过不惑后的男士,在贫富贵贱稍微让步之后,躯体上的隐疾开始迅速瓜分他们的心理地盘,猛攻他们骄傲、自尊的心理防线。然而毕竟是隐疾,是难言之患,他们往往只能选择用相对隐晦的方式修正自己的乏力。有求必有应,男科医院铺天盖地的崛起便是明证,男性公厕里五花八门的治疗隐疾的小广告亦是明证。

老中医也会时不时地凑一凑热闹。这些“老中医”手段了得,虽附的是不同的电话号码,但专业技能却是一样的高超。有的说“专治癌症”,有的说“包治百病”,有的自称“当代医圣”,有的自称“华佗再世”,有的自称“中华一绝”。

即便是在公厕蹲位间这样的“灰色地带”,在非法小广告充斥的狭小空间里,也总会看到零星的“公益广告”。与铺天盖地的小广告相比,此间的“公益广告”严格秉持着它们的公益性特征——偶尔出现,不同寻常。在省城汽车站的公厕里,我面前的挡板上,一个比火柴人线条稍微复杂的卡通苍髯大汉面对着我,大汉着古装,却单手握着一把现代步枪,他的枪口指向我,让被塞在这狭小空间里的我似被劫持了一般。我忍不住笑了两声,后来突然意识到这里毕竟属于公共空间,便硬生生将笑声压了下去。走在省城的街道上,我在想,那位在厕所里涂鸦的人物,或许就隐藏于众人之中,或许某个与我擦肩而过的普通人,就是一位隐姓埋名的艺术天才。还有一次,在邻县汽车站公厕内的挡板上,我看到了六排字,三排在前挡板上,三排在左挡板上。前挡板上的三排字全都是“许婷,我爱你”,其中的“爱”字并非汉字,而是用红心代替;左挡板上的三排字全都是“许婷,我恨你”,其中的“恨”字是个别字,被写成了“狠”。这里面一定藏着一段刻骨铭心的故事吧。

无论是那些无利可图的“公益广告”,还是那些居心不良的非法小广告,都不会见容于清洁工的眼睛。厕所虽具有隐蔽性,但其主体毕竟属于公共空间,在公共空间里粘贴、涂绘这些东西,往轻了说是有碍观瞻,往重了说便是缺乏公德心乃至违法犯罪。十里选一,百中取独,总有一次,你面对的将是干干净净的公厕,干净得似乎那些小广告和涂鸦压根儿就没有存在过。

那些拙劣的公厕野广告,绝大多数是可以与诈骗信息画等号的。然而,总有几个人固执地选择相信它们。有的人是出于欲望——他或她相信,走进小广告里他们的生活将会好一些、更好一些。有的人是出于绝望——他或她相信,小广告里藏着他们最后的希望之光。

我曾在一家医院门口看见过一个三十岁上下的女人。她的一只手臂攥紧了一只带有这所医院标识的塑料袋,从医院的惯例以及塑料袋的厚薄分析,里面躺着的应是一张彩超报告单。她的另一只手臂承担着她的头部以及整个上躯的重量——她趴在自己的臂弯里,剧烈地抽搐着,放肆地痛哭着。那么多人走过去——有人从她身边稍微停了一下,有的甚至停都没有停,就走了过去。他们要赶往自己的私家车里,赶往医院的大厅里,惊雷未启,雨却已落下,他们各自寻找着自己的庇护所。然而那个蹲在医院门口埋头痛哭的女人,那个疑似被死神提前宣判的女人,她没有任何心思来抗拒这场来自天空的馈赠——她内心深处的一场瓢泼大雨已先于一场自然之雨泛滥成灾。

我老家有位老人,得了“孬病”,去社区卫生室,被卫生室的医生劝到了镇里的卫生院,镇里的卫生院也束手无策,便又劝老人去了县医院。县医院拿出了诊治方案,但价格高昂,老人家承担不起,便让儿子租了一辆车,送回了村子。口口声声说是认命,可哪能看着自己一天天往鬼门关里靠呢,于是他开始转投中医,自己琢磨搭配出诸多的偏方,偏方里的药物都是附近的山野能采到的,并不需要花费钱财。我回乡时若逢阴雨天,常能嗅到草药在砂锅里翻身、于空气中发酵的味道。我未亲眼见过他熬药的样子,却凭想象写下了一节关于他的诗句:我见过的最沉默的人 / 他将熬药视为使命 / 还有那么多草药没有下锅 / 忧心忡忡的他 / 常常为此忽略了疾病和生死。其实哪能忽略疾病和生死呢?多熬一副药,也许就能多一丝生的希望。

还是转回到那些厕所小广告身上吧。因为在写下这两个人物的时候,我忽然有了一个想法——倘若将小广告里的文字推到他们面前,我不相信他们每个人都会选择拒绝。事实上,在经历过绝望之后,突然看到希望,即便那光是火,他们也会选择完成一次飞蛾般的焚身。在绝望的驱赶下,在希望的吸引中,人是盲目的,盲目的人总认为,他于沉溺之际抓住的任意一棵稻草,都是救命的稻草。

我的邻居是做小生意的,因为一次的不可抗力,他的资金链断了,他向银行借贷,银行告知他需要找两个担保人。亲戚朋友同学,无一人敢为他担保,无奈之下,他只能给公厕里看到的小广告上的号码打了电话。因为资金的注入,邻居的生意很快就起死回生了;因为没有及时还债,邻居的生意又很快黄了。借贷公司的几个员工隔三差五就来敲他家的门,敲不开门,就在门上喷涂了各种咒骂的文字。邻居无奈,只得躲了出去。迄今为止,我已经有一年多没有见过他了。

骗子的伎俩看似拙劣,然而,却不时有人抛出自己的信任,最后落入骗子们钩织的陷阱之中。那些人在受骗之后,却又不敢声张,深怕在他人面前丢人,深怕成为别人的谈资。守住秘密,成为他们最后的一道自尊防线。

对我而言,张贴小广告的人是神秘的。他就像幽灵般无处不在,却又时时隐身。他迅速游走于臃肿复杂的人群,在无人留意的恰当时机,潇潇洒洒地将一张贴纸拍下,将一枚印章盖上。

目光所及,几乎没有一个居民小区是小广告无法攻陷的。电梯上的小广告随着你升降,楼道里的小广告伴着你上下,房门之上,你一遍遍地撕,他一遍遍地贴。甚至,刷洗完房门后的你才刚转身进门,再出来时,门上又出现了一张崭新的。有时候恨得咬牙切齿,真想抓住他们胖揍一顿,但是你却连他们的影子都看不到。

以己度人,我大概能体会到公厕清洁工心里的感受了。与居民小区相比,公厕尤其是车站公厕的人流量更大,作为一厕之长,厕所即是他的阵地,干净即是他的职责,而那些以小广告和涂鸦干扰他的人,都是他的仇敌。日复一日,他需要不停地揭,不停地刷,不停地铲,以此来守住自己的城池。然而,清洁工力有尽,广告意无穷,清洁工清理的速度,总是低于广告张贴的速度。有时候,也会有做好事不留名的“热心市民”出现,在东部沿海的某座城市,如厕的时候,我发现有几个小广告上的电话号码或微信号,被黑黢黢的圆点盖住了,仔细一看,居然是用烟头燎出的一个个洼洞,烟头一燎,小广告的核心信息残缺了,受损挡板的内部肌理也一清二楚。

在某个位于华北腹地的小县城的公厕内,只有两个蹲位间,我在右侧蹲位间,他在左侧蹲位间,共用一块挡板。或许是因为一直保持着沉默状态的缘故,虽然我比他先到,但他似乎并未发现我的存在。我先是听到了“嘶嘶”的声响,似是拉拉锁的声音;继而听到了“嗤嗤”的声音,似是抽纸张;最后又听见了“嘣嘣”的声音,因为区间震动的缘故,这次我明白了,这是他在拍挡板,而且是在拍我们共用的那张挡板。在厕所这种既公共又相对隐私的空间里,无论干什么事,别人都看不到管不着,但前提是你的所作所为不能影响到别人。拍我们共用的那张挡板,显然已冒犯到了我,为了表达不满,我咳嗽了一声。一声咳嗽之后,厕所内寂然无声,静得能听到门口未关紧的水龙头滴答的流水声。这样的寂静大概只维持了十多秒,隔壁便重新响起了声音。这次是扭转门栓的“咔嚓”声,是关闭门板的“哐当”声,是脚步渐行渐远的“啪啪”声。如厕完毕,我刚要转身离去,却又鬼使神差忍不住打开隔壁的门板,向里面看了一眼,只一眼就看见我们共用的那张挡板,于众多泛黄“衰老”的小广告间,赫然张贴着一张崭新的“贷款无忧”。

那是我唯一一次接近公厕小广告从业者,我无法从体貌、形态以及神采上描摹这一群体的共有特征。甚至,我连以偏概全、管中窥豹的资格都没有。当我走出公厕时,这座城市以及附身于城市的庞大而松散的人群骤现,那个刚在我隔壁贴下一张小广告的人,早已如一滴水隐藏到了江河湖海之中,如一张小广告躲避到了成千上万的小广告之中。

那个张贴小广告的人,他拥有着群体里每个个体该拥有的特征,他以人类这一更为广泛的集体身份明目张胆地告诉你——我就站在你的视野之内,但是你无法把我分辨出来。

刘星元:显与隐

刘星元,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43届高研班学员,作品见于《十月》《花城》《天涯》《钟山》等,著有散文集《尘与光》《大地契约》,获山东文学奖、滇池文学奖、齐鲁散文奖、万松浦文学奖。

声明: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和分享用途,仅供参考,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因有些转文内容来自搜索引擎,出处可能有很多,本站不便确定查证,可能会将这类文章转载来源归类于来源于网络,并尽可能的标出参考来源、出处,本站尊重原作者的成果,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时或者对转载内容有疑义的内容原作者,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如果属实,我们会及时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在贵州,是没有“大花溪,小花溪”这个说法的,花溪就是花溪,没什么大小之分。 难道还有中花溪?一个贵州人反问我。 我承认,是这么回事。但是大花溪、小花溪,甚至还有中花溪,是我心...

第一次走进东莞市文联,是在2009年的夏天。 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因为这年迎来了东莞的文坛盛事,第二届东莞荷花文学奖揭晓,其中的获奖作品有王十月的《国家订单》和郑小琼的《铁·印刷厂...

唯有冰,才能镇住夏天。 现在的夏天,是越来越热了,热成了狗。我们家的狗,一到夏天,就喜欢趴在下沉式卫生间的地砖上,舌头伸得比夏天还漫长。这个卫生间,比客厅下沉了七步台阶,有七...

陆春祥,笔名陆布衣等,一级作家,中国作协散文委员会委员,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浙江省散文学会会长。已出散文随笔集《病了的字母》《字字锦》《乐腔》《笔记的笔记》《连山》《而已》...

一千匹山犬 狼知道自己叫狼。 一匹狼跟着老牧人走了很久。它不一定饿,只不过是一匹孤独的狼,想跟着人类走一走。空荡荡的山谷,草木茂盛,细瘦的山道上一人一狼,不紧不慢走着,走进光...

那天早起,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是老林的女儿。她十分悲伤,说父亲走了,临终叮嘱她一定通知到我,希望我去送他最后一程。 我一怔,一个身影立马从脑海中浮现:身量不高,穿一身深色中山装...

半年多没出远门了,忽然接到甘肃作协滕飞的电话,说有一个去甘南采风的任务,搅动了心里的涟漪。此前,读到过相关报道,中国作家协会组织的“我们向着小康走”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在西藏拉...

忻州古称“秀容”,在山西省中北部,北倚长城,西隔黄河与陕西和内蒙古相望,东临太行山。所谓“秀容”,如果只从字面理解,秀丽的容颜,像是形容一个少女。有句话,文如其人,其实地名...

书画家邢大牛第一次走进中门辛村,就被“南塘落雁”的悠久传说吸引了。 沿着蛇曲形的河道,一群扛着锄头、背着锅灶的农民携家带口,艰难跋涉,直到被前方波光潋滟的水塘点亮了眼睛。水塘...

打开中国地图,我通常会去找寻祖国大西北的一条有道明显转弯的河流,以此来对我的一座故城定位。这河是洮河,从青藏高原倾泻而下,先是向东流,再转而向北,奔涌670多千米后,在刘家峡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