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三文钱,不但可以把茶喝够,并且有朋友谈论之乐,又可听新闻,又可把一天未曾使用过的舌头同声带尽量地放大使用。也因此故,谈话的人似乎都有点燕赵之士的气概。

——李劼人《大波》

在成都小住,心里牵挂着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李劼人。李劼人姓李,最初的名字却不叫劼人,而叫家祥。1912年,21岁的李家祥在《晨钟报》发表了一万余字的短篇小说《游园会》,第一次使用“李劼人”这个笔名,李劼人才成了李劼人。“劼”的意思是坚定、谨慎、勤勉。“劼人”两个字,透露了李劼人的自我期许。

《游园会》是用白话文写成的小说,比鲁迅发表《狂人日记》早了6年。可惜这篇《游园会》已经散佚,否则中国白话文小说的开端,有可能会追溯到李劼人。但这并不妨碍李劼人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24年后,李劼人以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死水微澜》震动了文坛。此后又接连出版了《暴风雨前》《大波》,共同组成“大河三部曲”,构筑起一条叙事的长河,再现了中国自甲午战争至辛亥革命的历史图景与人间世象,被称为中国的“长河小说”。我曾和刘心武老师聊天,问他受哪位中国作家的影响最大,他毫不犹豫地回答:李劼人。

当年读“大河三部曲”给我带来的震动是难以言说的,它犹如一条宽广的大河,在寂然无声地流淌中,宣示着磅礴的力量,让我想起古老的《诗经》,想起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想起沈从文的《长河》。“大河三部曲”被一条河流贯穿,却并不只是关于河流的表述,这一点与《诗经》、与《清明上河图》、与《长河》一样。被河流裹挟的,是时间,是历史,是大城小邑的废与兴,是天地万物的枯与荣,是芸芸众生的死与生。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人与河的关系,是一种古老的关系,也是一种永恒的关系。这种关系实际上就是人与时间、与历史的关系。

在李劼人笔下,死水、微澜、暴雨、大波,不仅映射出大河形态的变化,更呈现出历史的递进关系。大河奔涌流淌,时光一去不返,历史的潮流却滚滚向前。我站在河岸上,看大河奔涌,听李劼人慷慨悲凉的咏唱。

成都,是一座历史之城,亦是一座文学之城。楚辞汉赋、唐诗宋词,不知有多少文字与这座城市有关,但在我心里,李劼人的地位无以取代。每一次到成都,我都觉得自己离李劼人近了一点,但李劼人在哪里,我不知道。李劼人先生早在1962年就去世了,他的身影消失了,我找不到他。他变成了文字,融入我的记忆,变成一部装帧考究的全集,安放在我的书架上。

我没有刻意寻找过李劼人故居,我甚至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我在潜意识里认为,民国时期城市的规模比现在小得多,假如李劼人有故居,也一定是在今天的二环以内,也就是“从东门至西门直径足长九里三分,从南门至北门直径足长七里七分”(李劼人:《大波(上)》,见《李劼人全集》,第三卷,第33页,四川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的成都老城墙的范围内。像北京的鲁迅故居、郭沫若故居、老舍故居,一律都在二环——也就是老城墙的范围之内。但在成都市中心,我没有听说过有李劼人故居。

果然,如我后来所知,李劼人写作“大河三部曲”的老房子在桂花巷,据说这处老房子有前后两个大院子,共十三间房,院中还有十多棵大树,是一处可以安心写作的居所,只可惜早已不存在了。

2024年春,我与友人见面,见面的地点是成都市锦江区融媒体中心。友人说,融媒体中心旁边就是李劼人故居,令我吃惊不小。这里是菱窠路,在东南二环外,靠近三环的地方,是今天的黄金地段。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写出“大河三部曲”的李劼人先生来说,此处却是远离市区的荒郊野地,怎么可能在这里有故居呢?

原来,1938年起,日寇开始轰炸成都,桂花巷在轰炸范围内,为了躲避轰炸,李劼人就在郊区菱角堰边买了一块地,盖起了一座简陋的草房子,取名“菱窠”。菱当指菱角堰,是一片水塘,水塘中有菱角,故有此名。

菱窠,就是有菱角的水塘边的茅屋,听上去就那么宁谧,那么得自然之趣,那么返璞归真。李劼人说:“自我八世祖入川定居以来,从未有过自己的房子,搬一次家,东西损失不少,特别是书籍。”这所简陋的草房子,让这个漂泊的家族不再有遗憾,也让居无定所的李劼人有了“我心安处”。

在成都城西,有一座杜甫草堂,收容了安史之乱中避乱入蜀的诗人杜甫;在成都城东,又添了一座李劼人的“草堂”,在抗日战争的艰困中,为李劼人提供了一张安静的书桌,让他后来的创作在此从容地展开,其中就包括他五六十年代“另起炉灶地重写”的《大波》。两座“草堂”,一西一东、一古一今,有如日月,为这座城增辉。

我有时会闲居在成都,居所与菱窠路李劼人故居只隔一条三环马路,我在三环外,李劼人在三环内,相距不到十分钟车程。十几年中,我偶在成都闭关写作,没有想到我崇敬的李劼人先生就在我的不远处,默然相伴。

我让友人马上带我去拜谒李劼人。出融媒体中心,过菱窠路,首先要穿过一片绿地公园,靠近路边立着“劼人公园”四个金属制成的巨大宋体字。公园内有绿树草坪,满目的清新爽朗,中间点缀着雕塑小品,上面标有李劼人作品篇目、简介,以及作品里的方言释义,比如“打堆”“伸抖”“背时”,有如立体的词条,夹在绿色的书页间。

绕过一片大草坪,菱窠就在眼前。空中开始飘雨,是成都春天若有若无的小雨,仿佛在为我洗尘。跨过雨中的院门,可见一个很大的院坝,视线中心点自然落在院中的李劼人雕像上,它出自雕塑家刘开渠之手。

李劼人身后,就是菱窠了。菱窠比我想象中的要整洁,不是我想象中的“草堂”模样。这是因为它后来经过两次改建,升高了屋顶,又加了一层楼阁作为书房,原来的草顶也换成了瓦顶,变得更加体面了。里面的家具都是原件,是用青羊宫旁李家坟园里的楠树制作的,在湿润的空气中散发着幽香。这栋房子,安顿了李劼人最后23年的岁月,让他安然进行《大波》的二度创作,把原来53万字的《大波》改写成97万字的巨著(1962年去世时并未完成)。

李白、杜甫、陆游,都在成都留下了重重的生命印迹,但他们终究是过客,不似李劼人,生于此,死于此,“全吃的是成都的米粮,呼吸的是成都的空气”(李劼人:《大波(上)》,见《李劼人全集》,第三卷,第13页),一生都在写这座城,是真正意义上的成都之子,也是这座城市的精神之魂。爱成都可以有一千个理由,但对我这个读书人而言,直到找到了李劼人,我才找到了亲近这座城的真正缘由。

“大河三部曲”是历史之书,但它毕竟是小说。文学不是史学,文学是人学,写大历史,也终归要落实到人的身上,落实到家长里短、柴米油盐。“大河三部曲”的魅力,在于宏大的历史架构,更在于细碎且丰饶的日常。余华说:“日常生活貌似平淡和琐碎,其实丰富宽广和激动人心。”每个看似卑微的小人物,都必定与大历史发生肯定性的关联,就像“大河三部曲”里的五行八作、三教九流。

现代小说史上的李劼人,把《三国演义》的大历史叙事和《红楼梦》的精密日常糅合起来,既有历史叙事的雄浑气象,又不失日常生活的摇曳多姿。王朝鼎革的宏大事件,终归会落在市井百姓的身上。大历史就是一座气势恢宏的屋宇,小人物的生活是它的每一块砖。

一出李劼人故居,日常生活就来了。不远处是“东门市井”——锦江区精心打造的一片商业街市。“东门市井”,自然是东门外的市井。成都城有东西南北四门,东门叫迎晖门,1938年为了在日军轰炸时疏散百姓,把四座城门拆除了,迎晖门也片瓦无存,只留下一个地名,但东门的喧闹,留在李劼人的文字里。

《暴风雨前》写:“东门城门洞正自轿子、挑子、驼米的牛马、载人运物的鸡公车、小菜担子、鸡鸭担子、大粪担子,以及拿有东西的行人、空手行人,内自城隍庙,外至大桥,摩肩接踵,万声吆喝着挤进挤出。”

东门市井是一处令人安坐和消遣的地方,只占劼人公园的一隅,并不喧宾夺主。它几乎复制了李劼人小说里的市井空间,按川西传统民居样式打造,大面积的黑瓦屋顶在细雨中泛着亮光,古朴的木质门楼、雕花的窗棂、青石板的路面,把我们带回到李劼人的文学世界。

李劼人笔下出现过的手工作坊、铺板小馆、老式茶馆、凉亭水榭,变成了现实中的场景。“市井”中有一家茶舍,里面清一色竹椅,可饮李劼人小说写过的三花茶。茶馆渗透到成都人的生活中,是一种唾手可得的幸福。

对成都人来说,茶馆不只是休闲中心,还是交际中心、商务谈判中心、信息传播中心。李劼人先生在《大波》中是这样写的:“花三文钱,不但可以把茶喝够,并且有朋友谈论之乐,又可听新闻,又可把一天未曾使用过的舌头同声带尽量地放大使用。也因此故,谈话的人似乎都有点燕赵之士的气概。”双休节假日,这些菜馆茶舍、非遗小店,宾客迎门,让李劼人不感寂寞,却又不会惊扰到他。劼人公园与东门市井,绿树红尘,一静一动,彼此映衬,相得益彰。

全国的作家故居我不知去过多少,能完好保存就已经不错了,能够重现作家文字里的物质空间和生活方式,从而与作品达成一种“互文”效果,我却是第一次见到。如今常说文化为旅游赋能,旅游又何尝不是传播了文化?这些空间不是虚假布景,也不是摄影基地,而是可以走进去,像小说中的人物一样消遣和消费。如此,小说就不再是小说,而是还原为立体的生活。

我与友人选了“小雅菜馆”共进晚餐,这家菜馆源自李劼人生前开的小饭馆。1930年,李劼人不甘军阀蹂躏,愤然辞去大学教职,开小饭馆养活全家。菜谱由李劼人定,交给夫人掌勺,仿佛重现了文君当垆、相如涤器的风雅。凉菜有夫妻肺片、金钩萝卜干、凉拌芥菜宽粉皮,热菜有干烧鱼、烟熏排骨、肝腰合炒、青菜头焖酥肉,蒸菜有粉蒸苕菜,汤菜有黄花猪肝汤、冬寒菜汤、豌豆汤,还有“小雅”特制的泡菜,叫“洗澡泡菜”……

有人说李劼人取名“小雅”是说饭馆经营四川家常菜,不登大雅之堂的意思,但在我看来,这个“小雅”,应当是《诗经》中的那个《小雅》。《小雅》第一篇为《鹿鸣》,就是一首关于吃的诗:“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麋鹿在空旷的原野上吃草,君王在鼓瑟吹笙中宴请宾客,完全是太平盛世的气象。李劼人在战乱的年代里生存,所谓的太平盛世,可以说是对当时的反讽,也可以说是对未来的期望。

李劼人所希冀的太平时光,其实就是今天。

生活是一条“大河”,流过曲折的河床,流经无数个昨日而抵达今天。

突然想起,李劼人也是好酒的,当年刘大杰到李劼人家中喝酒,酒酣耳热之际,李劼人脱去上衣,赤膊上阵,天真烂漫有如魏晋风流。假如李劼人还活着,不如请来一坐,斟一盏酒,一起谈谈成都,谈谈文学,谈谈将来……

(作者:祝勇,系故宫博物院文化传播研究所所长、研究馆员)

声明: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和分享用途,仅供参考,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因有些转文内容来自搜索引擎,出处可能有很多,本站不便确定查证,可能会将这类文章转载来源归类于来源于网络,并尽可能的标出参考来源、出处,本站尊重原作者的成果,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时或者对转载内容有疑义的内容原作者,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如果属实,我们会及时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中国画《嫦娥奔月》,作者任率英。 风露清,月华明,又是一年中秋时。从“中秋夜迎寒”到“天涯共此时”,对中国人来说,中秋是文化符号,蕴含家国情怀,总能触发人们的无限思绪,并在文...

初到雄安,我几乎被惊艳到了! 整个城市好像隐藏在绿林中,大有城在林中、林在城里之意。这里没有高楼,没有车马喧嚣,没有人流拥挤,没有匆忙与浮躁。它安静、沉稳、内敛、清雅,充满生...

刘星元,一九八七年生,作品见于《十月》《花城》《天涯》《钟山》等,出版有散文集《小城的年轮》《大地契约》《尘与光》,曾获山东文学奖、滇池文学奖、万松浦文学奖。 一 养蜂人的故...

门对青山 那年去天姥山,朋友俞氏的家就在山里。那次去还看到了他的老母亲,看了他家周围的山屋,之所以叫"山屋”,那可真是山里的屋。及至走到一户人家,门半掩着,门上过年时贴的对联...

四季中,喜欢秋天——童年对一个人的影响,颇为深刻,或许是一生的。 乡下酷夏总是与“双抢”连接在一起,一边割早稻,一边插晚稻秧,大人累,孩子更累。白天风风火火,到了夜里,躺在屋...

一 从汕头的广场码头到礐石海南岸,横跨榕江,乘船需要15分钟左右,单程票1元钱。 我们搭乘轮渡,赶在日落前过去。 黄昏,在光阴的舞台中像一曲华尔兹。从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到杜牧的...

一 有一种缘细若游丝,你往往看不见它。因为它太细微、太轻飘,以至于它展现在你眼前时,你几乎觉察不到它的存在。 这种缘并不珍贵,也不稀罕,人人都有,只是人人都不太在意罢了,而是...

在北戴河一家酒店度假,吹着海风,踏着海浪,看海鸽子在苍茫的大海上翻飞,脑海里跳动着高尔基的“像黑色的闪电”搏击风浪的海燕;院落中的一株核桃树,像龙钟老汉,枝丫匍匐满地,形成...

整整两年了,我离开那个遥远的西北小山村。说是山村,其实并不十分准确。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冶力关镇池沟村,位于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平均海拔两千到三千米,村里既...

一 如果定居三代以上,算作土著,那我就比较纯粹。打从我的祖太爷挑担闯关东,我是辽阳地界出生的第四代人,屈指一数,大概二百年。在此我要做个声明——我曾生活在辽阳,是个地道的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