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不知具体哪天算过年,就问父母。父亲说,大年初一是春节。母亲说,年三十儿也算过年。父亲又说,正月里都是年。听了他们的解释,我更糊涂了。长大后,我才慢慢领悟到,过年是一个很长很长的仪式。

那时,每当迈进腊月的门槛,“过年”这个词就出现得越来越频繁。“把凳子修修吧,过年来人多,要坐呢。”“该赶集去买过年的粉条了。”“过年谁谁就回来了。”“过年呢,不许……”“过年呢,就要……”年味儿就在这不断地提起中越来越浓,直到过完正月,再在恋恋不舍中散去。

带着年味儿的物和人陆续来到家里,带着年味儿的事也开始不断发生。无论是平时就有的米面油、肉蛋菜,还是稀罕的金针、木耳、带鱼;无论是生活常用的笤箒、蒸布、碗筷,还是过年特有的春联、灯笼、吊挂、鞭炮,都被称为“年货”。只要是年货,就都带着年味儿。这段时间来往的朋友、走动的亲戚,也都带着年味儿。按照我们这里的习俗,朋友们会在正月里聚会,亲戚们会在年前拜访。尤其是看望长辈,一年当中再忙,过年上门的问候不能省,不然就失了礼,就忘了自己是谁。无论来访者还是主人,都是喜气洋洋的。是过年,让所有人放下了平日的烦忧。

每家都开始忙碌,打扫,拆洗,赶集,制作各种美食。平时也做的事,过年做就不一样了,每一件事,每一个步骤,都是有讲究的。我们过年要蒸笼糕、花糕、肉糕,寓意一年更比一年高;还要准备糖果和干果,不仅为招待来客,更寓意着来年的日子香甜。过年蒸馒头,面发得越欢预示着来年越兴旺,每每看到面起得满盆了,母亲就像看到了希望一样高兴。虽然大年三十是最不着急出门的一天,但每家都在暗中比拼,看谁家最先包完饺子去放炮,因为这说明他们是勤劳之家,预示着好运气自然会先到他们家。除夕夜煮饺子要烧芝麻秆,寓意来年生活节节高;煮的饺子要留下一些,留到大年初一,寓意着来年不会饿着。年初一不准开柜,要穿的新衣服得除夕晚上拿出来,这样老鼠一年不会来捣乱。这一天也不准扫地,不然就会把福气扫出去。总之,人们的一举一动,都被赋予了重大而美好的意义,虽然还是熟悉的地方,仍是日常的事,但都显得非常神圣且正式。

的确,在过年的日子里,无论做什么,都像在进行着一场仪式: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正月十二不睡早,听老鼠娶媳妇;正月十六转寨墙,一年不腿疼。那时候人们对这些事是格外用心的,如春联,大部分人家都是找人写,甚至自己编。我们家的春联由父亲创作,记得我7岁那年春联写的是“换来精面油满瓮,买来彩电购纱灯”。虽然没有什么文学水平,但如实记录了上世纪90年代初,农民生活变得富裕的心情。

除了约定俗成的仪式以外,很多人家还会用独特的方式,体现出过年的心气儿来。一些仪式活动,虽如今已经消失,却在我的记忆中代表着浓郁的年味儿。

我11岁之前,祖父还健在,他每年都会自己制作过年的灯笼。一进腊月他就开始不急不慌地预备材料——铁丝、纸、颜料,开始检查毛笔、钳子这些工具是否好用。他会将铁质的灯笼架拿出来,灯笼架是一大一小,长方体,大的两尺高,小的七八寸高,铁架周正,花式精美。祖父会先给它上油明漆,哪里坏了再修一修,然后糊上纸。大的挂在影壁和大门之间,小的挂在大门洞里。当灯笼里面的蜡烛被点亮,整个院子都沉浸在一种喜庆又庄严的气氛中。

最特别的,还是祖父做的靠山灯。两个灯笼的形状像两面鼓,靠在影壁上。这是祖父的重头戏,他不仅要糊纸,还要在上面作画写诗。祖父每年画的画都不一样,会有一些故事情节在里面。所谓的诗,也就是顺口溜式的注解。小孩心思不在这上面,所以我记得的画面很少,只记得有过老虎、大胖子、穿蓑衣的老人。这靠山灯正对着大门,蜡烛点亮后,总会引来邻居们的欣赏和夸赞。

而记忆中,年味儿最浓的就是磕头了。

大年初一早晨是仪式最多的时候,我的祖父母、父母会四点起床,俗称起五更。他们先给各路神仙摆上供品,再准备好上坟的用品。天刚蒙蒙亮的时候,我的父亲就和我的三个伯伯,我的母亲就和我的三个嬷嬷走出家门磕头了。

磕头,是每家已婚男性以兄弟为小组,已婚女性以妯娌为小组,去给村里的大辈和兄嫂拜年,大部分人要磕大半个村子。这是新年的第一场热闹。

清冷而新鲜的风让干净的街道更加干净,让喜庆的灯笼、春联、吊挂更加喜庆,也让热情地相互拜年的乡亲们一点也不觉得冷。每个人都穿上了新衣,笑容也是崭新的。这个仪式就像整个村庄的大游行,因为人们都是几代人在一个村繁衍生活,每家都有庞大的家族系统,所以这路线就是宗亲脉络的外化。

我家在村里辈分大,我的祖父母不必出门,只需在家里接待来磕头的人。我们家大概会陆陆续续来二十多拨人,我们小孩儿自然是看热闹的。毕竟是冬天的早晨,大人不让我们出去,我和姐姐就在棉门帘缝处往外看。磕头的人一拨儿接着一拨儿来,他们带着喜气高声喊着“爷爷奶奶”,祖父母就去迎接,来人见到主人就磕头,同时说着:“给您磕这儿了。”我的父母外出磕头了,不在家中,但来人也不能少了礼数,会再磕两个,同时说着:“给我叔叔婶婶磕这儿了。”祖父母总会热情地说:“都有了,都有了。”意思是一个就代表了。但人们那时候都特别实在,总是恭恭敬敬地磕足了。平时非常熟的人,在这个仪式中竟有了些正式感,也正是这正式感,让我觉得这些人格外亲切。人们的亲疏关系、家族位置、长幼身份,在这一仪式活动中再次被确认,再次被唤醒。

尽管时移世易,一些过年的仪式已经消失,但记忆与现实的交错中,每年这个时候,我仍能闻到年的味道。所以,在过年的日子里,我总带着庄严和喜悦去做每一件事,把过年过成一个很长很长的仪式。

声明: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和分享用途,仅供参考,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因有些转文内容来自搜索引擎,出处可能有很多,本站不便确定查证,可能会将这类文章转载来源归类于来源于网络,并尽可能的标出参考来源、出处,本站尊重原作者的成果,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时或者对转载内容有疑义的内容原作者,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如果属实,我们会及时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没有几天工夫,是走不完福州长乐区二刘村的。虽然我慕名二刘村已久,它距我家乡梅花镇仅七八公里,但是遗憾的是,每次我总是与它擦肩而过。这一次,我终于有机会走进二刘村的深处,真真...

赵芝,甘肃临潭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中华辞赋》《北方文学》《生态文化》《甘肃诗词》《甘肃税务》《格桑花》等刊。 多年以后,我又一次来到兰家山。 兰家山是一座以姓氏命...

“我刚骑车拐过一个路口,然后突然一大片花瓣被风吹落,呼啦啦地飘,被路边的灯光照亮,就像是《情书》里柏原崇在教室看漫画,阳光透过白色窗帘照过来的光,一派柔和,真好看。” “然而...

宋人仕元帖 古人口中的“苟非其人,虽工不贵”,用李苦禅的话说,就是“人无人格,画无画格”。再说白一点,就是“字如其人”。人品作品,或者人事,尤其在文学、艺术领域,由古至今就捆...

前几日去浙江桐庐,偶然识得一种草。它外观不起眼,簇生成丛,秆直立,像小号的芦苇。朋友随手掐断一截叶子,放在手里揉搓之后,闻起来很香!我随之模仿,只觉得清冽的气息直冲脑门,还...

一 这方群山,景色如幻。龙甫抬头,帷幕打开,四幕大戏,便在上天安排下,依次上演! 春风轻轻掠过山野,迎春花是最称职的报春使者,但她的性格却是那么婉约,总是羞羞答答,爱在犄角旮...

坐落在颐和园之北、圆明园之西的这所校园,与皇家园林水系相通、气脉相连,得西山浩渺之灵秀,拥郊野旷荡之雄阔,草木蓊郁,古风氤氲,其幽邃淹博的气韵在京城是出了名的。这种得天独厚...

马婷,中国作协会员,作品见《山花》《雨花》《青年作家》《湖南文学》《散文选刊》等。著有作品集《十亩之间》《静居长安》。曾获“丰子恺散文奖”“冰心散文奖”“陕西青年文学奖”等...

暑假开始的一天,没有回乡下去穷居,所以是按平日作息,五点多钟起床,洗脸读书,直到朝阳由东湖那边的山林里升起,照亮窗外簇拥错落的楼宇,将薄薄热力投放到书房里。八点钟出发,开车...

一 咸丰二年(1852年)九月的一天,秋阳高照,富春江波平如镜,桐君山东麓,离水面8至10米处,有一片陡壁悬崖。东麓山脚有个深潭,深不可测,除了打鱼船,很少有人来。 此时,有个中年人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