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是一本很厚的书,厚到可以用上一个词——“卷帙浩繁”。成千上万的人是这本书的作者,他们用智慧和汗水写了两千五百年。它的读者更是数不胜数,亿万人经年累月地读,也没读完。

我这里说的是京杭大运河。很幸运,我在童年时就遇见了这本书。

我读的第一页是拱宸桥。小时候有一段时间,我就住在杭州拱宸桥旁的姨妈家。桥边傍河处,有个菜市场,早上五点就开市了,那是湿漉漉的一条人河。我有时起得早,就跟姨妈去买菜。瞌睡懵懂地走到那儿,瞬间就被青菜和鱼虾的气息唤醒了。去的时候竹篮是空的,我拎,回来的时候装满了东西,姨妈拎。有时候姨妈会给我买个糯米油条解馋,热乎乎、软糯糯的,非常好吃。河面上船很多,清晨时它们停在那里不动,好像还没醒。那时候只知道拱宸桥是故乡的桥,很亲切。

后来,生活又为我翻开了第二页。我们搬迁到石家庄,又住在运河边,河上也有一座桥,就叫运河桥。从江南来到华北平原,我感觉这是另一个世界,但妈妈指着运河说,这条河是和杭州连着的。我很诧异,一条河竟然这么长?我们坐火车来都坐了三天。桥头有一家副食品商店,那时候叫服务社,是我常年打酱油的地方。是真的打酱油,一毛八一斤。桥很宽,桥下却没有船。或许是因为北方水少,河道不深,已经不通航了。但河堤是我们的乐园,我们爬到树上摘槐花,摘榆钱,折下柳枝做口哨。有时候也在树下找蟋蟀,找知了蛹。河堤就是我们的百草园,我就是运河的孩子。

后来我们再次搬迁,终于远离了运河,来到嘉陵江畔。一晃我高中毕业当了兵。探亲回杭州时,听见公交车售票员说“拱宸桥到了”,立即觉得到家了。那桥还在等我,桥下的河也在等我,无声无息的。

杭州是个水系发达的城市,江(钱塘江)河(运河)湖(西湖)海(杭州湾),加上湿地(西溪),样样齐全。这些年,每每回杭州看父母,我总会和朋友们一起去看水——去西湖,去西溪,去钱塘江。但看得最多的,还是运河。我们乘坐运河巴士,从武林门码头上船,到拱宸桥下船。也曾徒步,从武林门走到拱宸桥。河的两岸已然成了一片片花园,还有无数的博物馆。

反反复复地走,我才对运河有了些许了解,算是读了这本书的第三页。

运河上的桥,仿佛是运河之书的插图。运河上到底有多少座桥,我没去查过。我只知道在杭州段,有卖鱼桥、大关桥、江涨桥等。其中,拱宸桥名气最大。从它的名字来看,“拱”是拱手的意思,“宸”是皇上就寝的地方,以此二字表达对帝王的恭敬。它是一座三孔石桥,很高,尤其中间那一孔,高达16米,宽也有16米。显然是考虑到皇上的船大,矮了窄了都不行。但皇上始终没从桥下经过,而桥更是命运多舛。拱宸桥始建于明末,几经垮塌、重建,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禁止机动车从桥上通行,尽全力保护,总算没再垮塌。2005年,拱宸桥进行了一次大修固,如今它已成为大运河的标志性建筑,出镜率很高。

不过,当我来到塘栖古镇,站在广济桥头时,不知为何,觉得广济桥更可爱。不仅仅是因为它建造的时间更久远,也不仅仅因为它是运河上唯一的一座七孔石桥,还因为,它是为老百姓修建的。据说当年这里的河面上只有一座简易桥,常有老人孩童跌落河中。明弘治二年,一位叫陈守清的僧人,四处募捐,历时九年建成这座桥。其目的不在“拱宸”,而在“广济”。有了广济桥,塘栖百姓不再受过河的困扰。塘栖人爱它,亲切地称它为塘栖的龙鼻。

我站在河边眺望,广济桥果然高峻挺拔。阳光下,人来人往,十分安详。忽然就想到了父亲。父亲是铁道兵工程师,一辈子修路架桥,也曾和战友们在朝鲜战场上,冒着生命危险,日夜抢修桥梁。他若看到在和平的日子里,暖暖的阳光下,百姓们络绎不绝地从桥上走过,一定会觉得这才是桥梁该有的样子。

我很高兴自己读到了大运河这本书新的一页。我以为只要一页一页读下去,总是可以读完这本大书的。

但是在临平,我突然发现运河是一本读不完的书,因为它一直在被续写,在增加新的篇章。

临平是名副其实的江南水乡。它的西面、北面是京杭大运河;中间流淌的上塘河,即隋唐古运河;南部地表及地下,则横卧着曾经的“捍海长城”——钱塘江古海塘;如今,它的东边又开掘出了运河二通道。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人工运河,也是唯一贯穿我国南北的水运主通道,是先人毅力、智慧与科技的集大成之作。但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大吨位的船只越来越多,老运河的水运设施,如航道、船闸等,已难以满足通航的需求。而由于地理位置、文物保护等因素,也无法对这些设施进行改善。

在这种情形下,建设者们勇于挑战,于2017年起开工建设运河二通道,2023年7月正式通航。这条运河二通道全长26.4公里,是从临平的土地上凿出来的,成为京杭大运河与钱塘江“握手”的又一通道。一艘艘庞大的千吨级船舶,满载着煤炭、粮食、油品、钢材、矿建材料等大宗物资顺水前行,将杭州内河的运力,直接提高了40%。

大运河之书更厚重了。

我们来到这条崭新的运河边。阳光下的新运河如古运河一样碧波荡漾,宽阔而平静,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平坦的大地。然而它又是一条全新的、非同凡响的河。

新运河的新,新在它的河道穿越了两条地铁、两条铁路、三条高速公路及其他百余条道路和管线;新在它有23座极富现代美感的跨河大桥,从而确保运河通航后不会对两岸居民造成阻隔;新在它有一座23米宽的双线船闸,足以让千吨级货轮驶过。

它还新在水面上纵有千吨级货轮驶过,水面下的万条鱼儿仍在繁衍生息。为了不让噪音影响鱼儿生长,建设者们在河道两壁打了许多圆筒仓式的小孔,供鱼儿在大船通过时有个地方躲清静。

说到底,新运河新在高科技,它汇集了建筑信息模型、数字孪生、大数据分析等现代技术。高科技不仅拓展了古运河的功能,更赋予了运河“生态环保”“智慧化”“数字化”等新特点。建设者们用智慧和双手,赋予了运河全新的面貌。

大运河之书,一本读不尽的书。我愿意成为它永远的读者。

(作者:裘山山,系原成都军区创作室主任)

声明: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和分享用途,仅供参考,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因有些转文内容来自搜索引擎,出处可能有很多,本站不便确定查证,可能会将这类文章转载来源归类于来源于网络,并尽可能的标出参考来源、出处,本站尊重原作者的成果,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时或者对转载内容有疑义的内容原作者,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如果属实,我们会及时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磁山 磁山在烟台黄渤海新区境。我们住进磁山山脚下温泉小镇宾馆房间的时候,天已经黑了,拉开窗帘,只觉室内温暖如春,而室外灯光映照的那一方矩形里,却有雪花飘然而下。呵呵,这里真不...

石板路情结 在外工作已有几年,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总会想起家乡村口的古榕树,想起那高高低低的稻草垛,还想到了富有乡村特色的瓦片……,而最让我魂牵梦饶的是村中间纵横交错的石板路。...

夜幕降临,如墨的夜色模糊了视线,世界的一切浮华都沉落进了如海水般的夜的深渊,星曜与灯光无力的与黑夜争持着…… 难得这样一个闲适的夏夜,窗外,夜色如水,星月的微光影射出落在地面...

今天,又走过这家以前常去的休闲吧,前阶段这里重新进行了设计和装修,外表看起来更有韵味了。忽然想起好久没有品味咖啡了,所以信步走了进去。 屋子里设计得更加雅致了,虽然不见了我很...

探寻老林沟随想 三十年前,我听村上一名当兵探亲的人说,在很远东北方向的深山处有一片很大的森林。他背着枪去那森林打猎,那里的树都是三四个人合抱粗,密密麻麻。他给我们这些小孩比等...

生活是一种独特的味道,有喜乐,有悲哀,有甘甜,有酸楚,有欢笑,有泪水,这种独特的滋味需要我们去细品,去经历,这样我们才能感到生活的平实和特有的清欢。 ——题记 太阳终于出来了...

一个人的路,总是孤独的,却又是无法避免的。说起孤独,人们总认为它是张牙舞爪的魔鬼,一旦被魔鬼上身就会消磨人的意志,心情变得抑郁、低落,故而让人感到害怕。然而在这人世间,有些...

到了南宁,有人提议去中越边境友谊关;有人建议去友谊关还不如去德天大瀑布。德天大瀑布也在中越边境上,且是个旅游景点,自然景观好。于是决定去德天大瀑布。 德天大瀑布在广西的大新县...

人是念旧的,有些记忆是值得怀念的。 念旧,绝不是多愁善感 承认自己喜欢一天到晚的想着曾经,喜欢把旧照片翻了又翻,看了又看,喜欢在纸张早已泛黄的旧书上留下稚嫩的随笔,日复一日,...

恣意的笔尖再一次落在洁纸上时,我发现青春的旅途;早已过半,伴随着匆匆的脚步,我听见,在时光深处,有着苍老的等待。岁月的蹉跎的不以为然,不知所措的情丝里,让人早以写不尽那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