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到海南旅居半年多,最近翻看那些日子里的照片,其中一张头戴斗笠的照片,让我看得入神。

这顶斗笠是我在一个景区外围的小摊上买的,当时就一见钟情。

斗笠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间接经验,大多是书中得来的印象。如刘备亲手编斗笠给军师诸葛亮,还有张志和的“青箬笠,绿蓑衣”,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可见,斗笠不但早早地充作先民的生活用品,也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道具。

海南的斗笠在古籍中并不多见,在当代却是摇曳生姿。少年时代,我从电影和宣传画中见到过海南斗笠:海岛上的民兵头戴斗笠,斜背钢枪,在帆橹和大海的背景中英气勃发。芭蕾舞《红色娘子军》里,在那优美抒情的军民联欢场景中,民送军竹斗笠,既歌且舞:“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编斗笠送红军。”金黄的斗笠在翩翩起舞的黎族女子中间,如一朵朵绽放的向日葵,令人赏心悦目。

斗笠于我是有直接经验的。在乡村度过的少年时代,雨天里,或打猪草,或参加生产队田间劳作,下半身自然赤脚和高挽裤腿,头上的斗笠起庇护整个上半身的作用。我记得那斗笠比海南的要大不少,像一口大锅倒扣头上。倒也不重,由薄竹篾编就,上面糊一层棉纸,再在其上刷桐油。雨点打在上面,泠泠有声。也怪我没经验,雨停太阳出,斗笠摘下随手放在一旁,未加遮盖,被太阳晒破了桐油纸,斗笠完全废了。后来还是找到一块塑料薄膜绷紧,才勉强凑合着用。

一次雨后,我拎一小捆剪好的红薯藤上山扦插。因为担心半途下雨,斗笠随身携带。在半山中找到那片小块地后,扔下斗笠就干活儿。可明明是12块地,插完后一清点,点来点去只有11块地,少了一块。无奈中捡起斗笠下山,这才发现斗笠覆盖住了那一块地。算上这块才正好12块。斗笠兄与我捉迷藏呢。

当然,这样的经历,也只有在我那小山小岭纵横的鄂东南丘陵地带才可能产生。

我外出工作近40年,中间也回故里若干次,仔细回忆,从来都没有再见到过旧时的斗笠了。从实用价值上,它被严严实实尘封了,寿终正寝。

当年斗笠下的少年,透过斗笠帽檐看雨幕,绝对无从瞻望到40年后的世界。今天扭头回望,那个乡野少年已成了远逝风景中的独特存在,只能算一个小小的支点,帮衬我撬动记忆,抚今追昔,品咂乡愁。

海南的斗笠很有特色。大约是因为这里经常刮大风的缘故,它不及我故乡斗笠挡雨面阔。树大了招风,有海风的地方,斗笠也要控制自身的面积。再就是这里的斗笠里外各有一层竹编,夹住中间的阔竹叶,非常结实。它不怕雨打,也不怕日晒,晴雨两栖,适应面宽。大约正是因了这些优点,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海南斗笠仍未被时代潮汐所淘汰掉,依然在历史舞台客串角色。我在海口或三亚的农贸市场中可见,那些骑着摩托车送海鲜蔬菜的人头上还戴着斗笠,一抹金黄依然鲜活。

这也让我想起在儋州旅游时,于东坡书院看到一尊矗立的东坡铜像,仰视久久。这位宋代文豪发配海南,苦了他一人,却造福于一座岛,他带来了一地文化教育的昌明。我站立仰望,见数人高的东坡铜像衣襟飘飘,目光远眺,肩膀后还背了一顶海南斗笠。这是雕塑者的才华体现,塑像上的一顶斗笠让观者心中一动,能立马体会到创作者的匠心,还有暖心。苏东坡“一蓑烟雨任平生”,写到蓑衣未写斗笠,自然是省略,留白;但后人给远行的他添上斗笠,有情有义地添上了。

在我看来,坡翁也仿佛将一顶斗笠,存留在拥戴他的后世海南人心中。

回望斗笠,心生百味。

声明: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和分享用途,仅供参考,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因有些转文内容来自搜索引擎,出处可能有很多,本站不便确定查证,可能会将这类文章转载来源归类于来源于网络,并尽可能的标出参考来源、出处,本站尊重原作者的成果,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时或者对转载内容有疑义的内容原作者,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如果属实,我们会及时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记不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就注意到这个孤独的老人,和他身边的那条黄狗了。也许是来到这里的第一天,也许在很久很久以前。在这个遍地都是名狗的的城市里,这样的土狗都快绝迹了吧。...

过去的老县城 作者:风雪夜归人 “嘉祥县,破猪圈;东关到西关,二十四扁担”。这是过去嘉祥人常说的一句顺口溜,用来形容过去嘉祥老县城的狭小破旧。其实,过去的嘉祥县城并不是人们说...

姥姥曾经总说,等我们长大了,她将自己的过去都说出来让我们写,可我们还没来得及写,姥姥就已经过世了,留给我们的是永久的遗憾。 姥姥是民国十二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生人,是当时我们那...

粽子飘香忆祖母 端午节来了。看着超市冷藏柜里刚上市的粽子,我又情不自禁地想起了祖母,想起了她缚的粽子。 小时候每年过端午节,缚粽子用的芦苇叶子全是祖母从江边或河边亲手打回来的...

时光慢慢变老 朝霞爬满窗幔,看似暖暖的,却有着阵阵凉意。想着一年一度的秋,就这样来临了。心如这秋,没了收获的喜悦。却有种尘世历练的无奈。更有种得到了,失去了,也似乎从来没有得...

盼望着,盼望着,那春天的脚步已经到来了!那混着泥土青草的味道,那群鸟儿放开歌喉轻唱,那些花儿悄悄地绽放,静静地凋零,那天空渐渐地变蓝色…一年一度的樱花节,我打马而过,轻轻地...

五月的梨花仍在傲然,暖风摇曳着枝叶频频点头。阳光似的笑颜仍旧温暖,如水的日子却越走越远。初夏的早晨,惊醒了谁渴求怀旧的心,遥望那个穿着红色袈裟的少年郎踱步走来。 你在我的梦中...

铜镜映无邪,扎马尾。抚琴题叶,西风独醉。你若撒野,今生我把酒奉陪。 ——题记 灯火阑珊处,花香依依落谁家。挑亮一朵灯花,拨开浓郁的惆怅,踩着花语清音,与你相约在这月色清浓的夜...

又是一个岁尾年头到来,苍茫的时分不时地撩动我的心境。连续多日,总感觉有一种力量在不停地催促我踏上回乡的行程。 从乡土走向城市,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但不时的有一种喧闹不堪的感觉;...

记忆·济南 文/齐王天下 有关一个城市的记忆往往包含了对那些时光的怀念,比如在泉城济南这个城市里,便是我年轻的无忧无虑,所以至今还会有记忆的片段不时跃入脑海中,让我可以为逝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