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裂带家门前的河流终年不息,清脆喧哗声震山谷,于断裂带群山的褶皱间隙,不知疲倦地流淌、流淌,仿佛是在挣脱什么梦魇,朝向远方急促蜿蜒而下,头也不回地往开阔处去了。河流片刻不停,越到下游,逼仄河床越是趋向宽阔,水声渐弱,水势则越加舒缓丰饶,静水流深。”癸卯秋二十三日,前往泸州赤水河畔的大巴车上,坐在轰鸣的尾座角落,紧靠车窗的我,呼吸着通过缝隙而来的一小块一小块的秋风,望着窗外空气皮肤上不断涌来又不断消逝的风景,任凭思绪漫无边际地在回忆里翻滚。

河流是天生的哲学大师,一个简单朴素又回味无穷的道理,在这短暂的旅途被我悄然洞悉——至少,撕开了一个角;用我已有的履历与经验,在河流的滑动中,我看到河流选择的方向与路径,一股崭新的力量,一丝安慰,似乎正伴我一路同行。

近来连日奔波,疲惫不堪,俨然成为一种常态。我没办法让自己慢下来、停下来,如同刮过大地的阵阵秋风,刹不住车,没有刹车。河流片刻不停,岁月片刻不停,人生片刻不停。我,一个厌倦漂泊的人,想起家乡的河流,想起一条河流不断走向成熟的道路,也想起了古波斯诗人鲁米寓意十足的诗句:“你在哭,你说你燃烧了你自己。但你可曾想过,谁不是烟雾缭绕?”

两岸的山看得见不会碰头,两河的水看不见也会合流。前往赤水河畔的途中,望着窗外的风景,想着家乡的河流,我心灵的倦怠没有依然如故,而是被窗外裹挟着瑟瑟秋风的景致慢慢消化吸收,留在了身后。

水花四溅,终归河流的臂弯。宽慰自己,以一滴水的样子,融入更大的存在,融入风景,融入人群,哪怕淹没其中。人生的境界,本是由喧哗步入宁静的过程。坐在我身旁的同行是位多年不见的作家,名字有“双江”二字,感慨,隐喻无处不在。我拉开车窗,呼吸新鲜空气,期待崭新的风景,涌入我的眼眶,融入我的生命。

午后,自成都出发至泸州四川长征干部学院四渡赤水分院,已是暮色飞扬。酒糟子的味道在空气中弥漫,令人陶醉。“泸州是中央红军长征入川第一站,是四渡赤水战役转战地,留下了丰富的革命事迹和遗迹。四渡赤水是中国长征史上最光彩神奇的篇章,是毛泽东军事指挥上的得意之笔。”手册上见到这样一段文字。翌日上午,聆听红军四渡赤水的历史。一边听,也一边买书。买了不少,其中,有沙汀先生的《青杠坡》。

午后,出发至古蔺。“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城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古蔺的夜晚灯火辉煌,听赤水河的呢喃沉沉入梦。

二十五日,早早晨起,乘坐大巴抵达太平古镇。天空飘起濛濛细雨。导游介绍:“一九三五年一月十九日至三月二十一日,毛泽东率中央红军在四川泸州古蔺的太平渡、二郎滩四渡赤水河。”历史悠久的太平古镇,地处川、黔、滇结合部,历来是商旅聚散之地,古称落洪口、鹿平场,后名太平渡,位于古蔺河与赤水河交汇处,被誉为“赤水明珠”……在太平古镇,红军后裔、七十多岁的老先生胡敬华滔滔不绝地讲述父亲的故事、红军的故事、十八帮的故事,唏嘘泪目。

徜徉太平古镇,历史的诉说无处不在,心绪难以平静。当然,比起峥嵘的往昔沉浮,我更关注的是时间走廊上那些普通人的命运,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血泪交织的故事传奇。青杠坡,烈士的墓碑整齐密布,战争的惨烈残酷和惊心动魄可想而知。深深鞠躬,为这些永远留在这片土地的命运,为来之不易的生活,为天下太平。

返程间隙,见漫山遍野的竹林郁郁葱葱,庄严、肃穆,宛如赤水河畔全部的记忆和沧桑,在一个人湿漉漉的心头返青闪烁,生机勃勃。包里带着作家毛姆的《东南亚游记》,扉页上的话,足以代表我道别赤水河畔的心迹:“我旅行一趟,回来的时候不会依然故我。”

【作者简介:羌人六,四川平武人,中国作协会员。著有多部诗集、散文集、中短篇小说集等。曾获《人民文学》“紫金•人民文学之星”散文佳作奖、四川少数民族文学奖、三毛散文奖。】

声明: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和分享用途,仅供参考,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因有些转文内容来自搜索引擎,出处可能有很多,本站不便确定查证,可能会将这类文章转载来源归类于来源于网络,并尽可能的标出参考来源、出处,本站尊重原作者的成果,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时或者对转载内容有疑义的内容原作者,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如果属实,我们会及时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记不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就注意到这个孤独的老人,和他身边的那条黄狗了。也许是来到这里的第一天,也许在很久很久以前。在这个遍地都是名狗的的城市里,这样的土狗都快绝迹了吧。...

过去的老县城 作者:风雪夜归人 “嘉祥县,破猪圈;东关到西关,二十四扁担”。这是过去嘉祥人常说的一句顺口溜,用来形容过去嘉祥老县城的狭小破旧。其实,过去的嘉祥县城并不是人们说...

姥姥曾经总说,等我们长大了,她将自己的过去都说出来让我们写,可我们还没来得及写,姥姥就已经过世了,留给我们的是永久的遗憾。 姥姥是民国十二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生人,是当时我们那...

粽子飘香忆祖母 端午节来了。看着超市冷藏柜里刚上市的粽子,我又情不自禁地想起了祖母,想起了她缚的粽子。 小时候每年过端午节,缚粽子用的芦苇叶子全是祖母从江边或河边亲手打回来的...

时光慢慢变老 朝霞爬满窗幔,看似暖暖的,却有着阵阵凉意。想着一年一度的秋,就这样来临了。心如这秋,没了收获的喜悦。却有种尘世历练的无奈。更有种得到了,失去了,也似乎从来没有得...

盼望着,盼望着,那春天的脚步已经到来了!那混着泥土青草的味道,那群鸟儿放开歌喉轻唱,那些花儿悄悄地绽放,静静地凋零,那天空渐渐地变蓝色…一年一度的樱花节,我打马而过,轻轻地...

五月的梨花仍在傲然,暖风摇曳着枝叶频频点头。阳光似的笑颜仍旧温暖,如水的日子却越走越远。初夏的早晨,惊醒了谁渴求怀旧的心,遥望那个穿着红色袈裟的少年郎踱步走来。 你在我的梦中...

铜镜映无邪,扎马尾。抚琴题叶,西风独醉。你若撒野,今生我把酒奉陪。 ——题记 灯火阑珊处,花香依依落谁家。挑亮一朵灯花,拨开浓郁的惆怅,踩着花语清音,与你相约在这月色清浓的夜...

又是一个岁尾年头到来,苍茫的时分不时地撩动我的心境。连续多日,总感觉有一种力量在不停地催促我踏上回乡的行程。 从乡土走向城市,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但不时的有一种喧闹不堪的感觉;...

记忆·济南 文/齐王天下 有关一个城市的记忆往往包含了对那些时光的怀念,比如在泉城济南这个城市里,便是我年轻的无忧无虑,所以至今还会有记忆的片段不时跃入脑海中,让我可以为逝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