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多年前,初读苏轼的这阙《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便有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和浓烈的伤感重重地将我包围,不由自主地被感动了。词人情深一片,宛然可见。

居家生活的朝朝暮暮,夫妻厮守的日日夜夜,细碎的日常情节和生活场景,纵使经过十年的沧桑变迁,不用细想,也历历在目。小轩窗边,王弗正在梳妆的娇容,仿佛就在眼前,那样的真切,让人不忍回想。厚积的相思,千言万语的情话,惟有化作热泪千行,竟似此时“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相思使人老。便也是“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此处情感的细腻真挚,也丝毫不输于婉约派的柔曼轻灵。虽说少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洒脱,也少了《念奴娇·大江东去》的磅礴,却给人一个丰满真实的词人形象。都是食五谷杂粮的俗世之人,就应是一个多角度多层面的立体形象。

史载,王弗“敏而静”,知书达理,在世时与苏轼琴瑟和谐,感情甚笃,于26岁时因病香销玉殒。“妻贤夫祸少”,苏轼早年平步青云,王弗功不可没。老公公苏洵对这个儿媳也是极为满意的。在王弗逝后的第四年,苏轼续娶王弗的堂妹王闰之。此女也非寻常之辈,自幼倾慕这位姐夫,苏轼宦海沉浮,几起几落,都有王闰之相伴,携手走过26个年头。

想必,苏轼在写这首悼念前妻王弗的词时,王闰之应该是知道的。一个人心里留有另一个人的位置,是任谁也取代不了的,后来的人万万不可把自己的影像硬贴上去,与之重叠,还是各有各的位置才好,这样也就会少了许多的苦恼。王闰之定是那聪明豁达的女子,爱得明亮坦荡。

感动于被关西大汉豪迈高唱着“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苏轼,竟也有此九曲柔肠,情真意切。对伊人的感情,总也似“拣尽寒枝不肯栖,枫落吴江冷”,“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的惆怅与寂寥。他不是生前辜负,而死后说相思,空空用锦绣文字粉饰自己的情思。伉俪情笃,这样的爱,深重,纯粹。与娶妻几次毫无关系,他可以毫不掩饰堂堂正正地说出“你是我的爱妻”,情深至此,无丝毫为赋新词的矫揉造作。

对每一个爱人,没有模糊的替代。若爱时,只爱一个人,没有旁节岔枝,这样的爱已是弥足珍贵,非常难得了。情深爱重,不妨为伊人留一个思念的空间。

声明: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和分享用途,仅供参考,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因有些转文内容来自搜索引擎,出处可能有很多,本站不便确定查证,可能会将这类文章转载来源归类于来源于网络,并尽可能的标出参考来源、出处,本站尊重原作者的成果,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时或者对转载内容有疑义的内容原作者,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如果属实,我们会及时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夏风 送别四月的尾音,和春天刚刚分手,那初夏的风儿,踏着季节的山歌,带着驿动的心,带着初夏的讯息,吹来了万般柔情,让杨柳摇曳着夏的缠绵,让花儿绽放着夏的妩媚,让我们随着那燃起...

在崇尚道德文化修养的今天,人们谈得最多的话题就是对母亲的祝愿与赞美,“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从孩子呱呱落地之日起,生命中就倾注了无私的爱,这种爱...

写我自己 作者:韩攀科 夜已深,而我还在这里,回想着当初的那个自己,有些事情真的像人们说的那样,过去了不再叹息,而有些事情,过去了,永远就成了回忆。 我喜欢音乐,在我很小的时候...

瞧这人生光景 夕阳的余晖,轻柔如梦,宛如霞丝,掩映着高楼、绿树、花草,心如这美丽的黄昏,凝视着,沉思着,老一辈的人生光景。 晚景生活,老来乐 我轻轻地走进安居楼前,一棵高大的垂...

雨是天空中飞舞的精灵,是大地上流动的血脉。舞动的雨变成溪流,汇成江海,滋润着干涸的大地,哺育着万物生灵。雨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诗人,在大地上精心刻写着优美的诗行;雨像一位技艺精...

我是喜欢你,但已是曾经 从那次公寓门口的离别开始,我想,我以后我再也不会再胡乱的打电话给你了,我想我们就这样了吧,离别了。 就这样,以后再也不用每天发短信虚寒问暖了。 就这样,...

夜晚,天渐渐的暗了下来,宝石蓝的天空中,没繁星的点缀,有的仅仅只是一轮暗淡的月亮。 坐地观月……不是为了浪漫,也不是为了赏月,只是有种莫名的情绪,从心头到心底,就像这轮被层层...

整理衣物才发现,衣柜里那些杂七杂八的春装,还没来得及展示,又要被藏起了。浅浅的失落划过眉心,是这个春天太匆忙了?可是,我镜头前的花枝嫣然和眉间的新绿,又如何能忽略? 仿佛就在...

李达伟,白族,1986年生,现居大理。中国作协会员。大益文学院签约作家。出版有散文集《暗世界》《大河》和《记忆宫殿》等。曾获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第三届“三毛散文奖...

几次到淮安,都没有在意还有这么个所在。淮安值得看的地方太多,朋友也没有推荐到这里走一走,直到这次快离开的时候,有谁说了一句,说刘鹗的故居也在这里。就提议去看看,其他人也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