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蒙红木:阳光遍洒阿佤山(节选)

伊蒙红木,原名刘玉红,佤族。中国作协会员,现供职于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佤文化研究开发中心。著作有《云月故乡》《最后的秘境一一佤族山寨的文化生存报告》《鼓声已过万重山》等。《最后的秘境一一佤族山寨的文化生存报告》获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

引 子

班洪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深藏在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腹地之中,山中原始丛林密布,四季天蓝地绿,阳光遍洒,气候宜人。佤族人在此依山建寨,在南滚河畔生生不息。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庄严肃穆的班洪抗英遗址碑、班洪抗英纪念馆和见证佤山十七部落王镖牛盟誓抗击外侵的老树高山榕,好似亮丽而又蕴藏魔力的珠宝,很容易把你拉入历史纵深,去触摸曾经的硝烟,重温拳拳爱国心。2021年,沧源县边境村十位老支书曾在这里集体给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写信汇报佤山翻天覆地的巨变,并在这里接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笔回信。

抵达班洪抗英遗址园的时候,已经是午饭时间,簇拥遗址碑的鲜花开得正艳丽,赛金老支书和岩团老支书刚好关上了值班室鲜红的大门,正准备去吃午饭。

我在阳光灿烂的街头吃了一碗酸辣凉米粉,邮电所小妹又送给我香香甜甜脆脆的米花饼“烤崩”,不需要吃午饭了。我信步走到抗英遗址碑旁侧的老榕树下席地而坐,等老支书下午上班的时候再拜访他们。老榕树根粗叶茂,垂下的枝条叶片硕大鲜绿,慷慨的阳光透过榕树枝叶细细碎碎洒下来,周身荡漾着暖洋洋的气息。背靠粗壮的老榕树根,对面是建立在园内的班洪抗英纪念馆、班洪四大嫂饭店、毛泽东思想宣传站。高处天蓝云白,纪念馆前的红旗迎风招展,整个小园安静祥和。

顺应民意,在阳光亘古明媚灿烂的班洪,近几年建成了佤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和红色旅游基地。爱国、奋斗、民族团结的精气神把这块地方撑得圆润饱满。回顾历史,在1934年初,英帝国派遣兵力武装占领中国开设的“茂隆银厂”炉房矿区,企图进一步侵犯我国领土,班洪部落总王胡玉山召集佤山十七部落王在班洪举行佤山最盛大的镖牛盟誓,誓把英帝国侵略者赶出滚弄江。在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持下,佤族武装和西南边防民众义勇军最终把侵略者赶出班洪班老。广场上有两棵高大的老树高山榕,当时他们就在弯曲的那棵高山榕下镖牛。看到见证当年镖牛盟誓壮举的参天老树高山榕,就禁不住联想到佤山各族人民保家卫国不畏强权的血性刚强亦如树木一样长青。爱国爱家情怀很早就在佤山各族人民的血液中汩汩流淌。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国营班洪饭店工作人员武国馨、罗灿珍、李帮秀、李秀莲四位大嫂在四季如春、树木长青的班洪发扬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自己开荒种菜,养猪、腌咸菜、磨豆腐,做米干、米粉、酱油和酸醋,经营饭店,细心、热情照顾每一位过往旅客,帮助部队官兵浆洗、缝补衣物床被,把种菜和养猪的经验传给附近的群众。她们的故事像春风一样传扬开去,在全国掀起了学习热潮。在今天,她们的榜样力量被挖掘、被继承,融入班洪红色旅游之中。置身爱国爱家气息浓厚的遗址园中,我心中自然而然涌起一股温暖全身的激流。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的地方一定是个美丽的地方。

抗英遗址园和班洪乡街子连通。街道两侧的商店、小吃店、宾馆一家挤着一家排上去,直到高处横过去的公路。最好看的是街灯,灯杆上的红色和橘黄色葫芦灯,样子好看,又与佤山“葫芦王地”的古称相映照。两排街灯和仿真茅草片覆顶的佤式房屋新崭崭的,展现出十分清新迷人的画面。

我曾在班洪中学教书,那是1995年的事,那时的教学楼和住宿楼是部队留下的老房子,虽陈旧但很牢固。那个时候,没有小吃店,个体商店极少,没有人卖早点,我的早点是从县城购来的方便面和苹果。天天吃方便面,至今一见到方便面就感到头涨恶心。有个姓肖的小男孩是我的学生,家在班洪大寨,他生得清秀机灵,上我的语文课时特别认真,作文写得好,上作文课时,都要念念他的作文,让其他同学学习。不承想,没上完初一,他不幸患上肝炎,不得不休学。后来没医治好,发烧几次后不幸离开人世。悲伤与惋惜扭结成一条毒蛇,时常侵蚀我的心灵,让我不能心安。现在想来,他的离去是因为当时医疗条件差,加上农村生活条件不好,得不到应有的治疗和养护。现在的乡街道是在班洪大寨寨间土路基础上扩充修建而成。之前,一到雨天,道路泥泞,行走不便。党的十八大以前,路两侧的房舍是或新或旧的茅草房,茅草低低地覆盖在门头上,门口低矮,望进去一片漆黑。路过这里,有时看到穿破旧衣服的老奶奶在露天晒台上砍切芭蕉,嘴上叼着的烟锅不时冒出灰白色烟雾。寨里用芭蕉、野草喂养的猪要养一年甚至两年才能出栏售卖或杀吃,猪肉好吃,但吃到猪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偶尔可以杀只鸡解解馋,天天吃上肉那是抬头望天不见掉下一滴油的事。

班洪村老支书岩翁是给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写信汇报佤山巨变的十位老支书之一。他是个身强体壮、目光炯炯有神、说一不二的佤族汉子。他任职初期,佤族群众种一片坡收一土锅,广种薄收,半年时光得吃杂粮的生产生活状况令他十分忧心。从2004年至2016年,他一直从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上下功夫,带领群众挖水沟、修水田、种植水稻,解决吃饭问题,结合当地湿热气候,又组织群众扩大种植橡胶、茶叶和甘蔗,实现群众经济增收。有了经济基础,住房也要改造。脱贫攻坚,在国家政策的帮扶下,班洪村从过去的茅草房发展成为现在的平顶房、洋楼,完成华丽转身。

早春时节,我在班洪乡图书室听岩翁老支书讲述班洪村的发展变化,他说:“班洪村的发展变化是看得见的,我是亲身经历的人,过去,我们这些村寨交通闭塞,生活生产相当困难,一年四季,有四五个月缺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搞起了脱贫攻坚,群众有了新的产业如辣椒产业、蜜蜂产业,组织办了合作社,打造了旅游景点,在旅游发展中,群众得到了一些实惠,积极性有了,大家看到了希望。通过脱贫攻坚,我们这些地方,交通得到了解决,村村寨寨都通硬板路、水泥路,群众的居住问题也得到了解决,过去住竹木结构的茅草房,现在住漂亮的新房子。”我发现,这位佤族硬汉在讲述的时候,双眼噙着泪水。佤山的巨变他亲身经历,点点滴滴的发展变化记忆深刻,心中感慨热泪盈眶尽在情理中。

下午两点半的时候,岩团老支书和赛金老支书一前一后从坡底住宿楼来到抗英遗址园。他们一高一矮,一胖一瘦,一红一白。岩团老支书上穿红色佤族上衣,赛金老支书上穿白色衬衣,两人不约而同地下穿黑色裤子,他们衣着干净整齐。赛金老支书人瘦个小却十分精神。他们打开了值班室的门,我便从老榕树下起身,前去拜访。

自从沧源县边境村十位老支书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佤山的发展变化,并得到总书记亲笔回信后,老支书们就在遗址园一侧邻近班洪四大嫂饭店的一间房里开始两人一组轮换值班,因为每天都会有记者或者游客前来拜访他们。从村支书的位置上退休后,他们发挥余热,对外宣传佤山的变化,讲述佤山的历史文化,宣讲回信精神,投身沧源旅游事业,并因此有了一份养老金之外的工资收入。他们的晚年生活十分幸福,我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高兴!

老支书值班室像是一个会议室,里面有很多座椅,还有一张长桌子和两个靠墙的大书架。端坐而谈,他们隐藏不住愉悦地告诉我,他们住宾馆,在四大嫂饭店吃饭,一顿三菜一汤,都是政府解决的,他们住得满意,吃得满意。他们像往常对待访客一样拿出总书记的回信打印件给我看,并用手指点了点回信要点,语重心长地说:“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要记牢。”我毫不犹豫地立马回答他们:“那是一定的。”

临近泼水节了,“烤崩”的香味四处弥漫。赛金老支书想在节日期间回家一趟。岩团老支书调侃说:“泼水节我不回班老,我是单身汉,他想家,我不想家。”

赛金老支书说:“春节的时候是不休息的,一年一度泼水节一定要过,泼水节要祭祀过世的老人,这个不是迷信,是尊敬老一辈,就像汉族的清明节一样。”

岩团老支书说:“我有孩子,孩子代表我祭祀。”

赛金老支书说:“我无儿无女,没人代替我,我得自己祭祀。”

谈起给总书记写信的事,赛金老支书就特别来劲。他说:“为了写信事宜,为了准确地表情达意,我们十位老支书先后聚议几次,反复修改信件,着实不容易。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也有些担忧,万一不被中央理解,不好向群众交代。但转念一想:1941年班老被划入缅甸政府,1954年班老佤族头人给毛主席写信表达回归祖国的强烈愿望,得到了毛主席的回信,1960年班老顺利回归祖国。现在,佤山人的日子越过越好,实事求是地反映边疆的变化,国家不会责怪。要让习近平总书记晓得佤山的发展变化,路通了,吃水也方便了,学校卫生教育搞好了,小娃娃读书安全了,住院也方便安全了。”

第一次聚议是在班洪乡班洪村下班坝班洪四大嫂饭店二店,当时,赛金老支书向大家讲述了这一生中最难忘的经历。

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1970年,班老乡下班老群众大多跑到邻国缅甸的芒相居住、避难。有“富农”对赛金的父亲说:“你们家是富农,要批斗。”听说“富农”都被抓,家里人很害怕,已经当上民兵的小赛金也很害怕,再说,有人跑了,民兵连长就会收回冲锋枪。父母要跑去境外的芒相,赛金只有跟着跑。赛金的父亲带上五户人家跑到芒相住了一天,因芒相经常有缅兵与佤族兵打仗,他又带着这五户人家一起跑到现今缅甸掸邦第二特区佤邦新地方永莫乡永尼寨生活了几年。

1975年1月,国内稳定,中国政府派遣永巩一位名叫白尼果的老人去永尼劝他们回国,白尼果老人说:“国家政府怜惜你们,希望你们能够回去,你们也是中国人。”

赛金的父亲欢天喜地地回答:“是了,是了,现在中国好了,我们回去,中国不会打骂我们,我们原来也是中国人,我们要赶紧回去。”

国内形势好了,这些被迫背井离乡的人们,开始怀念他们留在班老的田地、竹子、茶树,迫不及待地想回班老。他们聚在一起商议后到永莫乡政府提出诉求:“我们原来是中国人,是班老人,现在我们想回班老了。”

永莫乡乡长听后十分恼火地说:“不准不准,你们就在这里,不准回班老。”

他们坚定地说:“我们是中国人!”

回到永尼寨,思乡心切的老人再次聚拢商讨后决定派遣赛金、鲍老三两个年轻人再去请求永莫乡乡长放他们回国。

十八岁的赛金和鲍老三听从老人的安排,先后三次到永莫乡政府请求放行,每次都被无情地严厉拒绝。

赛金清晰地记得,第一次去的时候,天未亮就背上三十斤大米和鲍老三爬上高高的永莫大山去求见永莫乡乡长。山中没有现成的路,林深草密,他们没有带长刀,没有刀砍草,路难走,一路上,天气热,又没遇见泉水,焦渴难耐,赛金一路哭着爬过大山。到了永莫乡政府向乡长陈述回国的愿望后,饥肠辘辘、口干舌燥的赛金被乡长粗暴地捆绑起来。第二次去求情的时候,他们带上五斤酒一包烟,可是永莫乡乡长却用半自动步枪威胁他们,向极度贫困的他们索要1000元钱、一头牛和500斤大米。第三次去求情的时候,他们带上老人搜搜刮刮弄到的三只肥鸡、100斤大米。这次,永莫乡乡长干脆嘲笑他们并再次强硬地拒绝他们的请求。但他们是中国人啊,根脉在中国,无论如何是要回到中国、回到班老的。

永莫乡乡长不批准他们回中国,他们准备破釜沉舟。1975年2月某日夜晚,赛金的父亲带领十二户人家带上大米、赶着牛,悄悄赶回班老。他们先在林木茂密的龙头山落脚,后来选定永桑永久住下来。班老乡政府帮助他们建盖临时安身的油毛毡房,资助米油锅碗等必需生活用品。曾经流落他乡饱经艰难困苦的回乡人,感受到了来自祖国的关爱和家的温暖!

很快,乡政府又帮助他们割茅草,建盖佤族传统住房。1978年,政府启动安居工程,下班老住上石棉瓦盖顶的砖墙房。1981年,赛金家建成青瓦房一间。2017年,脱贫攻坚住房改造、重建,赛金家加建钢筋混凝土平顶房一间。下班老人和其他各民族一样住上了新式牢固住房,心里那个美啊,听到山雀鸣唱,歌声是欢悦的;喝起自来水,水是清甜的;举目望向青山,青山是笑盈盈的;山风吹到脸上,风是有香气的。

那时,赛金老支书在下班坝班洪四大嫂饭店二店讲完回归祖国、回到家乡的艰辛历程,藏在心中多年的酸甜苦辣终于得到稀释。他讲述这个故事,想表达的是,他的日子越过越好,佤族人的生活越过越甜蜜。这正是他们汇聚在一起给总书记写信汇报佤山巨变的由头。

赛金老支书发自肺腑地说:“下班老从过去的路难走、缺米缺油,发展到今天的寨寨有硬板路、通电通水、居住牢固住房,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有橡胶、坚果等产业支撑,迈上了小康路。”

2021年8月20日,这是佤山各族人民喜气洋洋的日子,是世世代代必须永远铭记的日子。在班洪村下班坝,老支书们读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笔回信。大家都说,那天,本来天气特别阴沉,天上飘浮着众多暗色云块,奇异的是,打开信件阅读的时候,太阳穿出了云层,金色的光芒洒向大地,云开雾散,天气晴朗。在场的人们无不欢呼雀跃。总书记在信中是这样写的:

云南省沧源县边境村的老支书们:

你们好!读了来信,了解到脱贫攻坚给阿佤山带来的深刻变化,感受到了阿佤人民心向党、心向国家的真挚感情,我很欣慰。

你们都是老支书,长期在边境地区工作生活,更懂得边民富、边疆稳的意义。脱贫是迈向幸福生活的重要一步,我们要继续抓好乡村振兴、兴边富民,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促进边疆繁荣稳定。希望你们继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引领乡亲们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唱响新时代阿佤人民的幸福之歌。

请向乡亲们问好!

赛金老支书满脸喜悦地说:“那天,我们几个老支书都相当感动,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给了我们很大的鼓励,在传阅信件的时候我们都激动得双手颤抖。”

2021年6月中旬完成的信件,老支书们万万没有想到总书记那么快就给了回信,而且是亲笔信。信里字字句句温暖馨香,让他们万分激动。当初,写好信,把信件呈送上去后,老支书们心里又期盼又焦虑,盼的是回信,虑的是没有回信,夜里总是辗转难眠。总书记在北京知道了佤山发生的深刻变化,知道了佤族人民心向国家心向党的真挚感情,老支书们的愿望实现了!如果要用具象的事物表达老支书们的心情,那就是当场木鼓声声震荡山谷云海。

收到重要回信之后,佤山村村寨寨各族人民都以佤族音乐人茶红明创作的欢快歌曲《阿佤人民幸福歌》作歌乐,以佤族甩发广场舞迎接到访客人,表达佤山人的幸福感。“总书记回信到佤山,山笑水笑云潮涌。木鼓声声传情意,古老边寨沐春风。总书记嘱托记心中,守土固边人心同。乡村振兴富边疆,民族团结共繁荣……”欢快甜蜜的歌曲,像洒遍佤山的温暖阳光,时常荡漾在村村寨寨的打歌场上。

泼水节后,天依旧蓝,地依旧绿,在班洪乡班洪村下班坝,我遇见了我们可爱的赛金老支书,他正坐在小车里,从下班坝观景栈道返回。他心满意足的笑容,好像一抹拂面的春风。他从车窗探出头向我打招呼,高兴地告诉我:“下班坝现在好了,山绿花红,蜂蜜甜。”

正如群众所希望的那样,下班坝现在已经是国家AAAA级景区。红瓦白墙的房屋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地散落在南滚河畔的坡面上,嵌在青山绿树的怀抱中。村寨石头围墙上爬满花藤,花朵繁复艳丽,房墙脚堆放的南瓜、冬瓜以及院子里挂的金黄玉米表达了下班坝人的丰收和喜悦。家家户户,房前屋后,水果蔬菜满园,整个村落精巧美丽。立身在这样美丽、幸福的村寨,我感到如饮甘霖、如沐春风。

这里已经建成了红色旅游景观——回信广场。一块石碑上一字不差地刻写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内容,字体鲜红,特别醒目。碑后是蜂蜜加工包装房和客户接待室。这两年,养蜂产业与旅游业相融合,有效地带动群众经济增收。下班坝有个大商场,里面经营巨龙竹工艺品、山木耳、干竹笋、土法熬制的红糖、生态蜂蜜等佤山特色山货。此地蜂蜜依据蜜色分为两种,一种黑蜜,一种黄蜜。因为不同季节蜜蜂采集不同的花蜜,酿造的蜜色就不同,黑蜜源于米团花蜜,黄蜜源于其他花蜜。每一滴蜂蜜都花香四溢。

下班坝地处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地带。自从扩大保护区范围,把下班坝部分耕地划入保护区内,大象等大型动物的活动区域增大,下班坝茶地、谷子地面积相应减少了,但现在,从旅游项目中,下班坝人找回了“损失”,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下班坝人在村落里、在家门口,就可以工作,经营香蕉、番木瓜、茶叶、叶子包裹的甜糯米糕和藤本止咳草药等绿色生态的山货,不用出寨就有经济回报。下班坝的日子如同抹上了甜甜的蜂蜜,逐渐向好。

下班坝是适合观看佤山自然景观、一览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美景的地方。站在寨子下方玻璃栈道上,举目远眺,层山连绵远去滚入天际,班洪、班老林木蓊郁的山川在眼前展开,含藏生物多样性的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呈现原始森林的雄浑壮美、莽莽苍苍。幸运的话,在春季,还会看见走出密林的亚洲象。

只要来到下班坝准能遇上老组长三木洛。年近70岁的三木洛高大康健,腰板直,他当过兵,做了二十五年下班坝组长,现在依然保持军人的精气神。他每天会去走一次栈道,待上一阵子,看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迷人风光,站在玻璃栈道上,享受阳光、山风的触摸。他陪我走栈道的时候介绍,先人从其他地方迁居来下班坝有不少于600年历史。“班坝”是佤语寨名,意为“歇脚的地方”。这里曾经是过往行人驻足休息的驿站。然而,这里也曾经是虎豹横行的地方。在三木洛的记忆中,下班坝寨子下方也就是修建栈道的地方,曾经是老虎偷吃猪牛的地方。那个时候,老虎在深夜经常到住户的竹楼下抓牛抓猪,女人、孩子很害怕,男人因此以打猎为荣,尤其以打到猛兽为最荣耀。那时人们在河边山坡上种一些旱谷、水稻和苞谷,吃点野味讨生活,但是,没钱用,想要吃点盐巴很困难,有点钱要买盐巴需要跑到远处的孟定、猛角购买。穿衣也很难,大家自己织布自己缝衣服,哪家女子不会织布缝衣服就挨家长的臭骂,被人家看不起,难嫁出去。看病更难,没地方看病,病了自己弄点草药,吃点树皮树叶应付。在那个缺穿缺用没有地方治病的年代,生活十分艰难。就是在脱贫攻坚之前,下班坝人在夏季,也会把已经饱满或完全成熟的牛肚子果放在公路边泥地上摆卖,希望赚点油盐钱。果子卖得便宜,按个卖,小的一个三五元,大的一个七八元。在下班坝,贫苦曾经像癞皮狗一样深深地纠缠着每一个人。三木洛深刻地经历着和佤族群众一样的贫困。所以,他真诚地说:“当领导要当领头羊。”他和班洪村老支书岩翁是一对好搭档。他对老支书岩翁的评价是:“有智慧,有实干能力,电、路、安居房、兴边富民工程等工作,他当头,积极做好协调服务工作,在产业上主抓茶叶、橡胶、甘蔗。”

班洪村支书岩翁、下班坝老组长三木洛就是下班坝的领头羊。在他们的带领下,1996年至1998年,下班坝开挖甘蔗土路并建设寨间土路,之后,他们又向县开发办申请到村寨硬板路扶持项目。2007年,国家扶持水泥、沙石,群众出劳力,建设硬板路,下班坝成为班洪第一家通硬板路的村寨。灰白色的水泥路像一条银蛇在村寨间蜿蜒,把村户串联起来。1996年从新牙拉电,下班坝通电,好比天上的星星落进房里,夜晚,家家户户亮如白昼。2011年,从胡忠华碉堡拉水进村,下班坝家家用上清洁的自来水。2000年,实施安居工程,下班坝把茅草房改为石棉瓦房。2010年,兴边富民工程启动时,省民政厅领导来看点,要资助80户农户建盖砖混结构的牢固住房,问哪里有信心,能承受得住。三木洛不假思索自告奋勇地回答:“我们班坝承受得了!”于是兴边富民工程落到了班坝。上下班坝加上学校刚好就满80户。国家资助一户15000元,群众支出5000元钱交给乡上统筹安排建房工匠,自己准备石头、木料,打地基,挖石脚,很快就住上了好房子。三木洛说:“算下来,建房时,国家出造价的70%,自己出30%,那5000元工匠费是从低保来的,不是卖猪卖鸡来得的。”2009年、2010年,下班坝每户按人口数享受低保,三木洛家4口人,每月一人享受70元低保,两年全家就有6720元。三木洛说:“和其他寨子相比,下班坝自己砌不起砖墙,没有共产党的恩情,就没有下班坝的好日子。”一桩桩、一件件好事,让下班坝人走出了贫困,他们原来的草窝变成了现在的金窝窝。

走栈道,几乎就是贴着栈道两侧的树枝树梢行走,亲近树叶花香,栗木花散发的香气沁人心脾,令人心旷神怡。玻璃栈道架设在一片树木之上,踏在玻璃上,低头便见树梢绿绿地在脚下摆动,蓝天白云倒映下去,在树叶上,似乎是一汪深海。与栈道靠得最近的山是南滚河谷耸立的猛卡大山,它犹如大象般壮实,一群群山鸟在它眼前自由翻飞。

猛卡大山后面是猛卡傣族寨,那里住着三木洛的朋友贺往那。走在栈道上,近观黛绿色、雄壮的猛卡大山,三木洛时常会想起过往的故事。

多年前,还没有禁捕河鱼的时候,某一天,三木洛因为寻找放养在南滚河畔的黄牛,巧遇顺河而下、寻捕河鱼的贺往那。两人相互打招呼后,贺往那盯住前方八九米深的河段,挑衅似的问三木洛:“这段河水深呢,你敢不敢跳下去游上一圈?”

三木洛不甘示弱,“有什么不敢的?只要你敢摆出一百元,我跳下去让你看!”

三木洛敢说这样的话是因为他水性好,并且断定贺往那拿不出一百元,捕鱼人哪有随身带上一百元的,一百元可是大钱。

三木洛万万想不到,贺往那居然从裤兜里掏出一百元钱砸在石头上说:“你跳不跳?”

看傻眼的三木洛只好脱下衣裳跳进深水里,待他游了一阵钻出来,发现贺往那坐在河边石头上跷起二郎腿咧嘴笑。

本来只是挑衅式的玩笑,结果玩笑成真。一百元是大数,不是家家户户可以随意拿得出来的,三木洛不敢真的拿走贺往那的钱。

三木洛笑起来说:“现在一百元买不到多少东西,不稀奇。”

从玻璃栈道回到三木洛家,他摆出了香茶和熟透的香蕉。三木洛能说会道,生活在面貌焕然一新的下班坝,有说不完的高兴话。他说:“我在任组长期间,被中共班洪乡委员会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我最感动最开心的事是下班坝最听党的话,现在环境卫生做得好,被评为省、市、县级文明村,鼓励奖一大摞。”

三木洛于1974年至1980年在四川成都服兵役,退役后每月有225元退役军人抚恤金,今年,抚恤金提到270元。从组长位置上退下来后,三木洛每个月还领取农村养老金。三木洛是个知足常乐的人,他神采飞扬地说:“这些个又不是爹妈留下来的,是共产党给的,共产党的政策好到顶了。”

以前看病难,现在看病治病不再是难事。三木洛的儿媳去广东打工时,因体内有囊肿要住院,广东医院要收取十万元医疗费,只好回沧源治疗,做了两次手术,因为有新农合的支持,治疗费用他们只花了一万一千元。三木洛时常说:“现在政策好,经济社会好,看病不再难,不然就等死了。”

三木洛洋溢出的幸福快乐像天上随时洒落的阳光,晕染着每个遇见他的人。

……

(阅读全文,请见《民族文学》汉文版2023年第10期)

声明: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和分享用途,仅供参考,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因有些转文内容来自搜索引擎,出处可能有很多,本站不便确定查证,可能会将这类文章转载来源归类于来源于网络,并尽可能的标出参考来源、出处,本站尊重原作者的成果,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时或者对转载内容有疑义的内容原作者,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如果属实,我们会及时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在贵州,是没有“大花溪,小花溪”这个说法的,花溪就是花溪,没什么大小之分。 难道还有中花溪?一个贵州人反问我。 我承认,是这么回事。但是大花溪、小花溪,甚至还有中花溪,是我心...

第一次走进东莞市文联,是在2009年的夏天。 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因为这年迎来了东莞的文坛盛事,第二届东莞荷花文学奖揭晓,其中的获奖作品有王十月的《国家订单》和郑小琼的《铁·印刷厂...

唯有冰,才能镇住夏天。 现在的夏天,是越来越热了,热成了狗。我们家的狗,一到夏天,就喜欢趴在下沉式卫生间的地砖上,舌头伸得比夏天还漫长。这个卫生间,比客厅下沉了七步台阶,有七...

陆春祥,笔名陆布衣等,一级作家,中国作协散文委员会委员,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浙江省散文学会会长。已出散文随笔集《病了的字母》《字字锦》《乐腔》《笔记的笔记》《连山》《而已》...

一千匹山犬 狼知道自己叫狼。 一匹狼跟着老牧人走了很久。它不一定饿,只不过是一匹孤独的狼,想跟着人类走一走。空荡荡的山谷,草木茂盛,细瘦的山道上一人一狼,不紧不慢走着,走进光...

那天早起,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是老林的女儿。她十分悲伤,说父亲走了,临终叮嘱她一定通知到我,希望我去送他最后一程。 我一怔,一个身影立马从脑海中浮现:身量不高,穿一身深色中山装...

半年多没出远门了,忽然接到甘肃作协滕飞的电话,说有一个去甘南采风的任务,搅动了心里的涟漪。此前,读到过相关报道,中国作家协会组织的“我们向着小康走”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在西藏拉...

忻州古称“秀容”,在山西省中北部,北倚长城,西隔黄河与陕西和内蒙古相望,东临太行山。所谓“秀容”,如果只从字面理解,秀丽的容颜,像是形容一个少女。有句话,文如其人,其实地名...

书画家邢大牛第一次走进中门辛村,就被“南塘落雁”的悠久传说吸引了。 沿着蛇曲形的河道,一群扛着锄头、背着锅灶的农民携家带口,艰难跋涉,直到被前方波光潋滟的水塘点亮了眼睛。水塘...

打开中国地图,我通常会去找寻祖国大西北的一条有道明显转弯的河流,以此来对我的一座故城定位。这河是洮河,从青藏高原倾泻而下,先是向东流,再转而向北,奔涌670多千米后,在刘家峡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