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有些不想打开雨伞,津市年轻的小雨太有亲和力,它总是舒舒缓缓、无声无息,不定什么时候点缀一下,就让大地润润的了。夏季的北方,人每天汗津津的,这里却是水气迷蒙。

来的第一天晚上,就迫不及待地去看夜。津市的夜,高远而幽深,不是周淳领着,不知道往哪里走。既然津市的名字里含满了水,就必然是绕着水走,周淳说他们市中心有三个湖,听了让人惊奇。光是守着一条澧水,就十分值得夸耀,谁想还有无处不闪现的一凼凼水,还有浩瀚无边的毛里湖,简直就是一座名气十足的水乡。

得其便利,津市港口繁盛、经济发达,多年前就是舳舻相接、衣冠辐辏、旗幌飘摇的繁盛景象,让人感到这里的人多少年都是有福的,比起别处更会享受水、享受生活。

进入晚间,有人在湖边跳舞,有人在湖边幽会,有人在湖边吹笛,有人在湖边唱戏。周淳说那戏唱的是常德花鼓,还有常德汉剧,这些地方剧种如今都成了湖南地方文化的代表。还听到来自北方的京戏,竟然唱得字正腔圆。这里那里,悠扬婉转的唱腔,直擦着水皮打转。

第二天早起,听到了穿街过巷的各种叫卖声,卖豆皮、麻辣肉、蒿子粑粑、牛肉粉,好听的音调随着香味四处飘散。

还有想不到的。他们说孟姜女也是这里人,是实实在在的湘妹子,津市的新洲镇嘉山那里有孟姜女故里,当地还有一条街,就叫孟姜女大道,而且有不少关于孟姜女的传说和戏剧。我知道山东有杞梁妻的故事,那是孟姜女传说最早的源头。说的是齐庄公突袭莒国,齐国大将杞梁英勇战死,杞梁的妻子哭迎丈夫灵柩于临淄郊外。后来,杞梁妻哭夫的故事渐渐演变,名字和内容也有不同,尤其是明时大修长城,招致民怨,流传起了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杞梁妻成了孟姜女,杞梁成了万喜梁或范喜梁,有的还叫“喜郎”。

事实上,孟姜女与梁祝、牛郎织女、白蛇传一样,都是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而且很多地方都想说成是自己家乡的人和事,由此显得亲切、真实可信。有的地方,孟姜女的故事由来已久,再加上各种遗留,也就成了民间文化之乡。津市如此自信,也是基于这一点。

津市的故事很吸引人:孟姜女生于嘉山、澧水之东孟姜垸一个大户人家,从小知书达理,精通女红。她家的邻居姓范,老两口有一个儿子叫喜郎。范家虽不富裕,喜郎却心地良善,爱好读书,乐于助人,街坊们都十分喜欢这个孩子。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大举征召民工修筑长城,刚刚成年的范喜郎也被抓去服徭役,他不堪其苦,又思念父母,两次偷逃回来。这次刚进家门,就遇上差官来抓,不得已逃进姜家的后花园,藏在一棵大树上。正值夏天,孟姜女喜欢在后花园戏水沐浴。这天晌午,孟姜女与侍女走来,径直到水边宽衣解带,躲在树上的范喜良又慌乱又羞愧,急得咳了一声。孟姜女掩怀惊叫,吓得范喜郎从树上溜下来,面红耳赤、不知所措地等待小姐的处罚。孟姜女觑其窘态,先就原谅了几分,逼问其故,范喜郎便将逃役之事细细相告。孟姜女十分同情,又见他仪表堂堂、举止不俗,便有心托付终身。父母同意,媒人提亲,范喜郎和孟姜女便成了好事。但两人刚成亲就被人盯上,消息传到官府,范喜郎再次被抓去做苦役。孟姜女独守空房,日夜思念丈夫,于是不顾家人阻拦,不管山高水长、路途艰险,乘小船顺着澧水就出发了。水把孟姜女送到再也送不到的地方,孟姜女又弃舟上岸,千里寻夫,直到陕北边关抵御匈奴的前线。看到那里已筑起高大的城墙,孟姜女逢人就打听湖南来的苦役、打听丈夫范喜郎。最后还真打听到了,不幸的是人已不在,而且被砌进城墙里。孟姜女闻听五内俱焚,大哭三天三夜,直哭得天昏地暗,哭得鬼泣神惊,哭得城墙崩塌了五十里。

澧水人把孟姜女写进了书,写成了戏。孟姜女的唱词中就有“踢一脚来哭一声,万里城墙齐齐崩”。由此可见,孟姜女是那种敢爱敢恨、敢作敢当的湖南人的性情。孟姜女必也吃辣,有着泼泼辣辣的性格,说着抑扬顿挫的常德话。

湘西人重情义,修了一条孟姜女大道,让人时时会想到这位湘妹子。事实上,人们维护的是贤惠、贤良、坚贞不屈的优良传统。这位女子,她如何就冒了那么大风险,克服那么多困难,从澧水一路北上。孟姜女最终找到丈夫尸骨,并将遗骨背在背上,仍然是山一程,水一程,望着津市澧水河畔而来。毕竟路途太遥远,孟姜女哀伤加劳累,死在陕西同官的路上。同官百姓感其行、念其真,将他们夫妇厚葬。嘉山则建起了一座孟姜女贞烈祠,香火一直没断过。

声明: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和分享用途,仅供参考,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因有些转文内容来自搜索引擎,出处可能有很多,本站不便确定查证,可能会将这类文章转载来源归类于来源于网络,并尽可能的标出参考来源、出处,本站尊重原作者的成果,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时或者对转载内容有疑义的内容原作者,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如果属实,我们会及时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夏风 送别四月的尾音,和春天刚刚分手,那初夏的风儿,踏着季节的山歌,带着驿动的心,带着初夏的讯息,吹来了万般柔情,让杨柳摇曳着夏的缠绵,让花儿绽放着夏的妩媚,让我们随着那燃起...

在崇尚道德文化修养的今天,人们谈得最多的话题就是对母亲的祝愿与赞美,“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从孩子呱呱落地之日起,生命中就倾注了无私的爱,这种爱...

写我自己 作者:韩攀科 夜已深,而我还在这里,回想着当初的那个自己,有些事情真的像人们说的那样,过去了不再叹息,而有些事情,过去了,永远就成了回忆。 我喜欢音乐,在我很小的时候...

瞧这人生光景 夕阳的余晖,轻柔如梦,宛如霞丝,掩映着高楼、绿树、花草,心如这美丽的黄昏,凝视着,沉思着,老一辈的人生光景。 晚景生活,老来乐 我轻轻地走进安居楼前,一棵高大的垂...

雨是天空中飞舞的精灵,是大地上流动的血脉。舞动的雨变成溪流,汇成江海,滋润着干涸的大地,哺育着万物生灵。雨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诗人,在大地上精心刻写着优美的诗行;雨像一位技艺精...

我是喜欢你,但已是曾经 从那次公寓门口的离别开始,我想,我以后我再也不会再胡乱的打电话给你了,我想我们就这样了吧,离别了。 就这样,以后再也不用每天发短信虚寒问暖了。 就这样,...

夜晚,天渐渐的暗了下来,宝石蓝的天空中,没繁星的点缀,有的仅仅只是一轮暗淡的月亮。 坐地观月……不是为了浪漫,也不是为了赏月,只是有种莫名的情绪,从心头到心底,就像这轮被层层...

整理衣物才发现,衣柜里那些杂七杂八的春装,还没来得及展示,又要被藏起了。浅浅的失落划过眉心,是这个春天太匆忙了?可是,我镜头前的花枝嫣然和眉间的新绿,又如何能忽略? 仿佛就在...

李达伟,白族,1986年生,现居大理。中国作协会员。大益文学院签约作家。出版有散文集《暗世界》《大河》和《记忆宫殿》等。曾获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第三届“三毛散文奖...

几次到淮安,都没有在意还有这么个所在。淮安值得看的地方太多,朋友也没有推荐到这里走一走,直到这次快离开的时候,有谁说了一句,说刘鹗的故居也在这里。就提议去看看,其他人也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