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随着父母亲年纪越来越大,我回老家大别山里的次数是越来越多、时间也是越来越长。父母亲身体有恙,得回去;父母亲的生日,得回去;父母亲自留山上的山茶结果了,还得回去,张罗着把“胜利的果实”摘下来、搬回家,把“丰收的喜悦”传送到他们面前。

回的次数一多,“观摹”家乡的时间就长。我慢慢形成了一种习惯性思维、感觉和做法,就是把“回到家乡当旅行”、“把家乡当异乡”。做完回乡的主要事务后,我就沿着家乡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田田陇陇、沟沟坎坎,慢慢走,细细看,用脚仔细地丈量着家乡的大地,欣赏和领略着家乡的风土人情。

人们常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我觉得,这未免有些片面和武断。熟悉的地方照样有风景,关键在于你有没有一颗乐心与一双慧眼?!愿不愿意停下脚步或放慢脚步?!如果有和愿意,就会有“风景这边独好”和“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替而代之的亦有“家乡也是风景如画的打卡点”的美妙感觉,还有一种幸福依偎的全新感受。

国庆长假的一日早饭后,阳光照耀大地,朝霞满天,秋风和煦,秋山如洗。我带上草帽,一路朝大山里走去。路上行人绝迹,只有乌鸦在河床边的高树上聒噪。阡陌交错的大地出奇地安静,田野上被收割后的谷杆整齐地站立,犹如枯黄的野草,一垄垄、一行行,望不到边。偶尔见到一头牛,正在低头啃噬着谷杆周边的嫩禾叶,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河水潺潺,秋风飒飒,小鸟在河岸两边的石头上欢快地跳跃......秋天是如此恬静,有点寒冬提前到来的况味。

我继续朝山里走去,只见不宽的小路旁长满了各种奇花异草,我根本叫不出名字来,有我从小认识的,也有我至今不认识的,有的开着白花,有的开着红花,各种小花恣意地展示着各自的风采。让我惊叹造物主的神奇,给时下有点寥寂与落寞的我仿佛注射了一种“兴奋剂”。

我赶快掏出手机,不停地拍照,分享给远方的文友与朋友欣赏。有人调侃我说,“你发来的不是小花,而是你此时心花怒放的妆容和映照。”我不否定这种说法,因为风景是可以影响心境的,一个人的心景是可以被别人看得见的。让自然之境与心景归于一心,那才真正是达到了忘我忘忧、物我两忘的境界。其实,这才是人生的本真、快乐的意蕴,内心的澄明与喜悦,根本不需要太多的内涵附载和物质烘托。

一日午饭后,天空中下着毛毛小雨。我带上雨伞,沿着公路一路步行四公里,去探望我初中时期的一个老师。以前多半是开车来开车去,路上的风景基本上被“一闪而过”、被忽视了。这次却不一样,看得真切许多,入眼的都是炫目的风景和意外的惊叹。

烟雨朦胧中,我仔细欣赏着沿途村庄的轮廓,远岫近村,新屋幢幢,家家户户盖起了新楼房,造型不一,画栋雕梁,气派堂皇,窗明几净,门前花木扶疏,房前屋后瓜果遍地。

走着走着,突然传来一阵“咿咿、呀呀”学语声,一打听,才知是山区里办起了一所幼儿园。从别的地方搬过来几年了,我却一无所知。我专门走近看了看,跟大城市里的幼儿园没有什么区别。幼师们正用标准普通话跟幼儿们做游戏示范表演......我心里一阵热乎,真是斗转星移、沧桑巨变啊,大山里也有这样像模像样的幼儿园,了不起啊!真想不到。这是大山里未来的希望所在,也是乡亲们的寄望之处。这说明优质教育资源的根须已牢牢吸附和盘踞在大山深处,将来必有良木与栋梁孕育与生长在其中。

此时,我还在为自己对家乡的变化熟视无睹甚至一无所知而内疚和惭愧时,觉得自己有负家乡的高天厚土、养育之恩。再往前走,一个新型的农民油茶合作社的巨大厂房进入了我的视野,我更加感到惭愧和惊诧,为什么先前我一点信息也不知道呢?是我孤陋寡闻还是山村的发展太快了呢?我很庆幸这次步行,如果是驾车,一晃而过,那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看清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了。错过的不仅是风景,而是对家乡充分而又全面的认识与了解,甚至是错失了一个最重要的时代见证。

一路上,我还目睹了道路两旁农民开办的农副产品加工厂,兴办的鸡场、鸭场、养猪场,有的农民还开了商店、饭店、快递收货站,总之,城市里有的商业形态,山区里都有呈现。另外,我还意外发现,有个农民买了一台掘土机,居然在楼房外悬挂起巨大的彩色屏幕,昼夜不停地播放租赁掘土机的滚动广告,颇见商业头脑。可见,现代商业的气息已弥漫在山区的各个角落,商业意识已融入山区普通百姓的生活中。

到了老师家,我把我的新书恭恭敬敬地递给老师。老师高兴地接过书,说认真拜读。我说多指正才是。我们师生坐在一起,嗑着瓜子,品茗聊天,交谈甚欢,爽朗的笑声惊动了左邻右舍,人们纷纷出来一探究竟,并围拢过来拉起了家常。从大家个个神采飞扬的神色里,我看到了大家蕴藏和洋溢在心间里的幸福感和多姿多彩人生。

老师家大门口新修了一条几十公里的柏油马路,又宽又平,油光发亮,据说耗资两千万元,是乡亲们和各村集资而修筑的,这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如今却成了“平常”的现实。看到耄耋之年的高老师佝偻着腰在马路上来回踱步,我放心了,他不会再像以前那样,走在路上容易滑倒。如今,坚实地大地、夯实的柏油马路一定会托举起他晚年的安全,让他的余生出行更方便,或者说有更幸福的味道。

此外,我还徒步拜访了一位四十年前的老同学,徒步探访了四十多年前我勤工俭学的地方,徒步寻找到我童年和少年时代捉迷藏、打野仗、捉鸟抓兔、捡野鸡蛋、砍柴、挖云母的地方......恍惚中,油然而生的幸福满足感也注满我的心田,让我的人生顿时丰盈和灵动起来。

一边走,一边看,一边想:家乡的大地坚实而肥沃,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孕育出了许多优秀的中华儿女,在祖国的各条战线上,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这是我无法想象的;我用脚丈量家乡的大地,看到的、写出来的也只是一种浮光掠影的表象和乡亲们生活现状的大概轮廓,而真正的富庶与自豪的神气和底气藏在人们的心头,我是无法丈量和看到的,更是无法描述和写出来的。

不过,看到家乡人民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我的跋涉和“丈量”虽然辛苦,但是是值得的、开心的。家乡俨然已成了我心目中引以为自豪的“风景名胜区”,值得我一辈子用心去丈量和观摹。

声明: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和分享用途,仅供参考,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因有些转文内容来自搜索引擎,出处可能有很多,本站不便确定查证,可能会将这类文章转载来源归类于来源于网络,并尽可能的标出参考来源、出处,本站尊重原作者的成果,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时或者对转载内容有疑义的内容原作者,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如果属实,我们会及时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记不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就注意到这个孤独的老人,和他身边的那条黄狗了。也许是来到这里的第一天,也许在很久很久以前。在这个遍地都是名狗的的城市里,这样的土狗都快绝迹了吧。...

过去的老县城 作者:风雪夜归人 “嘉祥县,破猪圈;东关到西关,二十四扁担”。这是过去嘉祥人常说的一句顺口溜,用来形容过去嘉祥老县城的狭小破旧。其实,过去的嘉祥县城并不是人们说...

姥姥曾经总说,等我们长大了,她将自己的过去都说出来让我们写,可我们还没来得及写,姥姥就已经过世了,留给我们的是永久的遗憾。 姥姥是民国十二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生人,是当时我们那...

粽子飘香忆祖母 端午节来了。看着超市冷藏柜里刚上市的粽子,我又情不自禁地想起了祖母,想起了她缚的粽子。 小时候每年过端午节,缚粽子用的芦苇叶子全是祖母从江边或河边亲手打回来的...

时光慢慢变老 朝霞爬满窗幔,看似暖暖的,却有着阵阵凉意。想着一年一度的秋,就这样来临了。心如这秋,没了收获的喜悦。却有种尘世历练的无奈。更有种得到了,失去了,也似乎从来没有得...

盼望着,盼望着,那春天的脚步已经到来了!那混着泥土青草的味道,那群鸟儿放开歌喉轻唱,那些花儿悄悄地绽放,静静地凋零,那天空渐渐地变蓝色…一年一度的樱花节,我打马而过,轻轻地...

五月的梨花仍在傲然,暖风摇曳着枝叶频频点头。阳光似的笑颜仍旧温暖,如水的日子却越走越远。初夏的早晨,惊醒了谁渴求怀旧的心,遥望那个穿着红色袈裟的少年郎踱步走来。 你在我的梦中...

铜镜映无邪,扎马尾。抚琴题叶,西风独醉。你若撒野,今生我把酒奉陪。 ——题记 灯火阑珊处,花香依依落谁家。挑亮一朵灯花,拨开浓郁的惆怅,踩着花语清音,与你相约在这月色清浓的夜...

又是一个岁尾年头到来,苍茫的时分不时地撩动我的心境。连续多日,总感觉有一种力量在不停地催促我踏上回乡的行程。 从乡土走向城市,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但不时的有一种喧闹不堪的感觉;...

记忆·济南 文/齐王天下 有关一个城市的记忆往往包含了对那些时光的怀念,比如在泉城济南这个城市里,便是我年轻的无忧无虑,所以至今还会有记忆的片段不时跃入脑海中,让我可以为逝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