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冬日暖阳,喜欢在黄昏时分,看那枚圆圆的太阳,在天边慢慢地,慢慢地坠落。橙红色的光线,落在身上,很轻,很暖。那种感觉,让人会不自觉地想起沈复先生《浮生六记》中的那句:“闲时与你立黄昏,灶前笑问粥可温。”我觉得,这是沈先生对幸福的最高概括。每每读到此处,即使窗外冬意料峭,内心依然溢满温馨。

沈复的幸福,是只要有时间,就会陪着芸娘,游山看水,共黄昏,看夕阳。两人牵手相伴,吟诗唱和,“兽云吞落日,弓月弹流星”。他的家,有两人举杯对饮的默契,有锅碗瓢盆的交响,有他笑问芸娘粥是否温热的幸福。捧着《浮生六记》,我常常沉浸在他和芸娘的世界,忘记世俗人间。

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渴望拥有一份这样的温情,渴望有一个人与你看夕阳,共黄昏。

现实总是一地琐碎。下班回到家,从“啪”地那声关门声响起,黄昏被关在了门外,世界也被关进了门外。家,是疲惫一天后可以休憩的港湾。

在这个港湾里,有粥可温,有情可待,有人可守,便是最美。《文学回忆录》里记载,木心在最后一课里说:一个人到世界上来,来做什么?

“爱最可爱的、最好听的、最好看的、最好吃的”!

生活不易,既然来到这个世界,我们就尽情地去爱可以爱的人,去听最好听的歌,去品尝最美味的生活。生活,不仅仅是柴米油盐的滋味,也应该有赌书泼茶的风雅。清风明月也好,青梅煮酒也罢,只要快乐,就是幸福。

日子一天天,无声地逝去。过好每一天,把日子过成幸福的模样,才真正懂得人生滋味。找一个陪自己共黄昏的人,一地鸡毛的日子,也会甜蜜而温暖。与心爱的人厮守一生,岁月静好。一如林语堂先生所说:“一个谦卑渺小的生命能快乐地过一辈子,是宇宙间之至美。”

生活之美,在于你黄昏灯下,拾捡一地琐碎。生命之美,在于你黄昏灯下,有人陪你一起拾捡一地琐碎,为你端来可温的粥饭。

所以我愿,往后余生,有人问你粥可温,有人陪你立黄昏;

所以我愿,每一个热爱生活,热爱黄昏的人,终有一天,你期盼的,时光都会赠你;

所以我愿,在你的字典里,永远写满笑容,落满幸福。

声明: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和分享用途,仅供参考,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因有些转文内容来自搜索引擎,出处可能有很多,本站不便确定查证,可能会将这类文章转载来源归类于来源于网络,并尽可能的标出参考来源、出处,本站尊重原作者的成果,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时或者对转载内容有疑义的内容原作者,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如果属实,我们会及时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仰头望着层层香樟叶子交叠的天空,行走在人来人往的路上。此时橘阳西下,在那密密的柳梢间时隐时现。夏日刚来,微带着一丝暑气。看着那教学楼被画上的夕辉,一时间感到流年沉淀,岁月搁...

芝兰生于幽谷,不因无人问津而不芳,这是一种淡泊;梅花开于隔隅,不因阳光冷落而不香,这是一种优雅;流水饶石而过,不因山石之阻而纷争,这是一种低调。人生一世,不是什么都要去争,...

多少年了,是啊,多少年了;忘了,都忘了,因为太久了,太长了…… 那是一个不怎么景气的夜晚,天,寒而霜重,行人的稀少让人越感刺心的凉,不远处一个身影渐现,是谁……? 一个少年,...

终于忙过一段时间…… 坐在家里休息(放暑假),浇浇花儿、看看书、上上网、睡睡觉、写写字,也许这是我们生活所必须的,然而,我顿然觉得,在这悠闲的时间里,自己在生命面前犹如像是撞...

推开门,楼下已有了三三两两的路人。明亮的路灯唤来高楼的霓虹,将白昼的阳光已完全褪尽,夜,披一件灰衣,半醒半眠无精打采地迎接我。空气中有丝丝的风,却不凉爽,它热辣辣地的将我的...

由穿岩前行200多米,便进入半山亭侧胜境牌坊。每年八月,沿路上香客众多,都穿着黑衣,顶着皂巾,系着红兜兜,来来往往,与街道上一般热闹。更有峭壁悬崖,流水淙淙,树木倒挂,增添几分...

古老的乡村是一个不能被遗弃的历史化石,它记录着一方人的生产生活方式、民风民俗和信仰,它拥有着独有的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

没有阳光的日子就像没有眼神交流的感情一样,空虚。 看向窗外,或干脆走出房间,也许你会发现阳光正灿烂得可以让人昏昏入睡。可是在日夜反复埋怨喜怒均源于悲伤的日子里,阳光就像沙漠里...

尊前拟把归期说, 欲语春容先惨咽。 人间自是有情痴, 此恨不关风与月。离歌且莫翻新阕, 一曲能教肠寸结。 直须看尽洛阳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玉楼春》 从未说风月,但现在却毫不羞涩...

尘事睡了,思念醒了,灵动的手指触摸着冰冷的键盘,瘦了的心事爬满香笺。 两行清泪,清泪两行,断了的尘缘,继续侵蚀着碎了的殇,揉捏着,让风儿带它飘荡…曾问风,能否轻轻的抽走那一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