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向觉得,乡间的有些学问,是让人叹为观止的,嫁接就是一项,它不单是技术,也是艺术。去山里走访,总是能见证奇迹。老乡正在山地里给树木嫁接,坝台上是成片的酸枣棵子。再早的印象,酸枣棵子属灌木。许多年前一次采访,有位老大姐说,他们曾在八仙山发现一株酸枣树,有小腿粗——仿佛这就推翻了灌木理论,让他们高兴了很长时间。许多酸枣棵子是没有那株幸运的,它们大都生长在山崖沟壑,土质贫瘠,又分蘖得快,总是挤挤挨挨。所以它们年复一年,没有明显的变化。但嫁接以后就不同了,我又一次去山里,偶然撞见了那个坝台,挂了一片大枣。左右打量,搞准了这是嫁接的产物。一片大枣红艳艳地撞眼睛,比寻常的枣子要大上一倍。

在城市生活久了,很多物种都难得见到了。比如君迁子——你对这个称呼可能陌生,它还有俗称,叫黑枣树,这就是大树种了。在山里行走,经常能见到一棵大树枝叶光秃,却落满了黑黢黢的果实,在蓝天底下,让人馋涎欲滴。隔年的黑枣生得牢靠,一冬的北风也没能让它们离开枝条。这时候的黑枣,有些干瘪,反而是脱了涩。用手摩挲一下放进嘴里,别是一种香甜气息,远不是那种加工过的果脯能比。山里的老乡会告诉你,这是废树,一不留神自己长大了。长大了,也没人待见,否则那些果子,怎么会常年挂在枝头。若是年轻的时候有人嫁接,它就能长出大柿子——那些磨盘柿,不通过嫁接是长不出模样来的。这样的修成正果,该是所有树木的愿景。嫁接不只是手艺,是艺术,还是学问。可有这样的手艺跟学问,却不是来自课堂,而是山里人祖祖辈辈在生产中探索出来的。

我在登山的路途,曾遇见一个女人搞嫁接。一把剪刀,一捆胶带,脚下堆放着码子。那是一片小梨树,还没有一人高。酸梨太酸,甜梨太甜。酸梨又称安梨,感冒发烧嗓子痛咬一口酸梨,那叫荡气回肠。这个品种好像只京东一带有,说与南方的朋友听,他们都不知为何物。女人的工作,就是把甜梨的码子嫁接到酸梨树上,搞酸甜中和。后来果然吃到了这种梨子,味道不同以往。那些梨树已经是爷爷辈了,结的梨子居然可以一半酸、一半甜。原来嫁接也可以在老树的树桩上,锯下老的枝杈,把码子植入皮下,那老树生出新芽,却你不再是你,它也不再是它。

山楂与红果是两个概念。山里的老乡会告诉你,地下扔一颗种子,就能长出山楂树。可你若不嫁接,就是永远的山楂。山楂个头小,颜色稍暗,皮薄肉也薄,最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一个字:酸。这样的果子使用的最好方法是切薄晾干,做成山楂片,沏成茶水据说降压降脂。可里面裹着紧致的几个核,想切成片估计也难。可若嫁接一下,就变成明艳艳的红果,个头大,果肉是面的,口感那就不用说了,吃过的都知道。

嫁接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穗接,有腹接,不一而足。核桃树娇贵,嫁接的时候得手疾眼快,否则被风一吹,伤口变成黑的,就再难成活。也有嫁接出毛病的。苹果嫁接出了倭瓜味,李子嫁接出了白薯味,一点都不鲜见。下乡去一户农家,女人嘲笑男人的手艺潮,说好不容易嫁接活了一棵树,果子却还不如过去的好吃。背时玩意儿背时运。女人笑骂,却一点不带情绪。有些农家,家里的几棵果树就为了看花吃果,不搞经济往来,所以果子长不长,长多少,都随心随性儿。经常听有人这样说,家里吃的,爱长啥样长啥样。

我对嫁接的成果最满意的是杏子。不嫁接的杏子又叫小火杏,山里人剥出杏核,把果肉全部扔掉,餐桌上杏板儿就是这么来的。嫁接出来的香白杏才是杏子中的极品,麦熟的季节正是杏子下树的时节,干渴的秋收中若能吃到一枚杏子,便觉得最幸福的时刻也不过如此。我对嫁接成果最不满意的是梨子和桃子,它们的模样、数量、品种都骇人,却没有哪种能吃出你记忆中理想的味道。我指的,是我接触到的大多数。

我家院子里曾经有一株桃树,那桃子结半枚鸡蛋大小,这就是没有嫁接的缘故。但因为它生在窗前,推开窗子,桃花便探头探脑。那种美艳入梦,梦也是绮丽的。小毛桃开始只有手指肚大,浑身毛茸茸,藏在碧绿色的叶子底下。待长到葡萄大,就忍不住要贪嘴了。那桃核是软的,从里挖出来,在手心搓揉,它便被搓揉熟了,晶莹透明。这个过程,叫“孵小鸡”,就像有小鸡在里孕育,给我和小伙伴的童年生活增加了很多乐趣。待桃子熟了,母亲总要摘一些分给亲友。很多亲友至今还记得桃子的滋味。但有一样,桃树的寿命只有十年左右,它老了,后继乏力,就生钻心虫了。

榆树和桑树不用嫁接,他们结榆钱、长桑葚,都还是地老天荒的味道。栗子树也无需嫁接,最近这些年,政府倡导规模经营,经常看到山坡上栗树成林,它的滋味也没怎么变。两天前又跑了次山里,见老乡把树墩蒙上塑料薄膜做木本,植入的码子已经发芽了。放眼整个山坡,都是核桃树。便疑心这是要嫁接核桃了?

但也未必。老乡会在园子里种一棵新鲜的果树,留给自己吃。

声明: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和分享用途,仅供参考,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因有些转文内容来自搜索引擎,出处可能有很多,本站不便确定查证,可能会将这类文章转载来源归类于来源于网络,并尽可能的标出参考来源、出处,本站尊重原作者的成果,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时或者对转载内容有疑义的内容原作者,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如果属实,我们会及时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饲养室"这一名词早已推出了历史舞台,年青的一代或几代,几乎没有没人知道这是什么样的东西,更谈不到了解。 在曾经的过去---农业生产队的岁月里,"饲养室"是整个生产队的"要害"部门之一,...

记得那一天,世界变得朦胧美丽。漫天的雪花,悠扬飘洒,茫茫如天境,令人为之倾倒。置身于怀抱,感受片片清凉的雪之吻,是销蚀与惬意。默默享受,真愿化作天地的情郎。此景虽已不在眼前...

我最近才明白,家乡俗称的“陋苇子”和“苇子”,学名上都是“芦苇”. 生长在旱地上的“芦苇”叫“陋苇子”,是“芦苇”的弃儿。农田中的“陋苇子” 有强大的的生命力和旺盛的繁衍能力,但...

秋里的特别静,一下着细雨。雨声时远时近,时有时无,似清冽的泉潺潺。抬眼望,窗外幽黑寂静,长漫漫,鸦雀无声时分,听到破茧之声。一无语。 我习惯于在这样的境里沉湎于思想,忧悒欢欣...

一个人安静的坐着,在眉头闪落的瞬间睡着。南柯一梦,思绪在梦中游离。一个个故事开始延续。一份份生活渐渐远去。 就那样轻轻的开始,静静的结束。没有轰轰烈烈的感天动地,没有望眼欲穿...

缱倦流年处,韶华蹉跎 文/夜聆离殇 缱倦流年,韶华蹉跎,岁月如歌,时间流过。而青春,好像是从手中翻过去,没有找到答案的一道题。在梦境中的回忆里,永远看见花落的样子,奈何,怎么也...

我不想在这个夜晚合上我已经不能睁开的双眼,因为我真的很累了;我需要休息,因为夜已经深了,街道上没有隆隆的汽车声,只有空调水的滴水声在空旷的夜中回响;但是我依然没有睡意;因为...

时间越过越久,一般来说定是那物是人非,可恰恰相反,物是,人是,事事是,只有天气的事还能证明时间的流逝,四季在悄然流转,我却感觉像冬,夏两季的替换,这个酷热的夏天,仿佛空气都...

夜的璀璨夺目,何物可与此争宠,古道今安莫峥嵘。谈笑间,故事从眼前落寂在心间,化作时光轴上一个亮点,也许会慢慢的绽放,或者会渐渐泯灭,只道是寻常。 回忆袭来之时,我还能安之若素...

相信生活在贫困地区的甘肃农村的都会有这样一种感受,在家一天都是很辛苦,也许在城市2点多正是太阳最毒的时候大家都在休息,可是在这里却没有,尤其到了6、7月,是一年中最累最苦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