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在航行。手指在地图上滑动,模拟着我们此行的线路。

沿赣江顺流北上,穿过南昌八一大桥,穿过江豚聚集水域——扬子洲江段柔软的怀抱,绕过吴城镇望湖亭上被劲风卷动的铃声,进入鄱阳湖大泽的腹地。透过玻璃窗望出去,水面逐渐开阔,奔涌的浪花仿佛船展开的两翼。

手指滑动,登上都昌码头,走陆路北上,穿过老爷庙古老的传说和百慕水汽弥漫的迷雾,在屏峰山稍作停留,继续北上,抵达鄱阳湖与长江交界处的湖口,湖水的清与江水的浊,在此合归一线,清晰分野又无隙融合。

手指滑动,沿长江岸线漫步,琵琶亭、九江长江大桥、浔阳楼,领略曾被江水撕裂的疼痛和今时“最美岸线”的美妙。日渐坚挺的江堤,没有刻意抹除二十多年前的那处伤口,高耸的抗洪纪念碑竖立在岸边,将之醒目标记。

手指滑动,折转南下,至庐山市看江湖安澜、百姓安居……

此行,水是线索、主题与归旨,以鄱阳湖之名,以长江之名。

九江,这被大江大湖双双抱持之地,水是天然的福泽,亦是天生的隐患。

在这里,举目见水,俯拾皆水。水,灌注进江河湖泽蜿蜒的轮廓,进入幕阜山,进入匍匐在沙地的蔓荆枝条,进入一朵荷花嫩黄的花蕊、一片湿地松针叶的经络,进入响亮的蝉鸣、繁密的树影、水中的云影,进入稻香、荷香与瓜果香气,进入一个个乡村怀抱的热望与憧憬。

从地图上看,鄱阳湖的形状颇像一只举颈向北的“天鹅”。曾在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内,看到两千多年间鄱阳湖形态演变的系列图示,这个大泽忽大忽小,忽上忽下,忽左忽右,仿佛一个形态飘忽不定的生命体。每一次形变,都带来人间的一次震荡,“沉枭阳起都昌、沉海昏起吴城”不是虚无缥缈的传说。

鄱阳湖悬挂在长江的腰间。携带着高原雪水而来的长江,奔流数千里,一路上万水归一,形成比大湖更加强健难驯的势能,蕴藏千变万化的可能……

变动不居是水的天性,这天性赋予水灵性和润泽万物的能力,也带来旱、涝灾患。逐水而居的人们,离不开水的滋养,也躲不开与水患抗争的宿命。

走进九江98抗洪纪念馆,水在激荡,瞬间联通了并不久远的记忆。

1998年夏天,百年难遇的特大洪水席卷长江流域,流经我家乡荆州、素称九曲十八弯的荆江险段,水位一度逼近“荆江分洪水位”,而暴雨依然连绵不绝,毫无停歇之意。虽然荆江大堤高耸坚挺,但诸多内湖圩堤告急,长江中下游多处江段因长时间处于高水位、超高水位,险情频发。为缓解长江中下游险情,位于南岸的北闸做好了开闸泄洪的准备,公安分洪区内的人员在几天内全部转移……最终,北闸没有开启,背井离乡的人们很快回归家园。

曾在散文《浩浩江流 巍巍屏障》中写到那个酷烈的夏天:“那年夏天,在洪水中摇晃的树梢,和奋战在洪水中、身穿红色救生衣的百万解放军战士,成为苍茫水色中温暖的标识……一辆辆军车从沙市城区主干道缓缓驶过,脸膛黑瘦的战士站立在车厢两侧,以整齐的队列、庄严的军礼向这片土地,和他们用生命、汗水和心血保卫过的人们告别。送别的人们,奔跑在军车两旁。他们流着眼泪,动情地嘶声呼喊。”

癸卯年夏末,走进九江98抗洪纪念馆,我才知道更酷烈的险情、更感人的场景,与更热烈的送别,在距离荆州近千里之外的九江同步发生,馆内的一幅幅照片、一段段文字,为之佐证,为之铭记。

同行的一位媒体人燕红,那年8岁,家住永修县艾城镇千田朱村,内河圩堤溃口,洪水淹没二米多深,一家人只得挤在二楼的阁楼上。她记得和哥哥坐在阁楼地板上,一探脚,便可触到水面。那时尚不知洪水凶猛的她,心疼的是门前那棵枣树。只剩下一点儿树冠露出水面的枣树,已经挂满了泛黄的枣粒儿,那是他们一年的零食指望,都浸泡在了洪水中,而眼前的暴雨还在下个不停……

那一刻,她不知道,九江长江段4-5号闸口正在上演“生死时速”般的惊险一幕。

一张张照片,定格了那年夏天九江惊心动魄的时刻。

浊黄的江水,浸泡、击打着年轻的身体,战士们为了堵住决口处,腰间拴着绳子,搭起人梯,将一根根钢筋扎入江底。可投放的沙包还是穿过钢筋阵的缝隙,被湍急的江流迅速冲走。

于是,战士们在江水中站成人墙。头上阳光灼烤,一浪浪江流如重拳击打身体,长时间浸泡在江水中的战士以顽强的意志筑起一道坚实的屏障。

8月7日,大堤决口。8月12日,封堵决口合龙成功。数万兵民日夜奋战,将被洪水撕裂的决口缝合,保全了40万九江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当年奔走在九江抗洪一线的摄影记者于文国,用镜头实录了当时的抗洪抢险场景,也用文字记录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纪念馆里陈列有他写下的十多篇日记。在1998年8月7日的日记中,他写道:“汹涌的长江洪水直接冲进了九江市。记者目测,此时此地,长江干堤内外的水位差高达10米以上……(决口处)情急之下,救灾部队将一辆来自外地的大卡车拦洪,一艘百吨个体运输船也被立即沉入水中,但均被洪水冲走。”

1998年8月8日:“下午3时,第三次来到决口处。在60米宽的决口处,万人大拼搏。天气和环境温度与昨天差不多,阵地上不时有战士晕倒。与昨天不一样的是,人群里多了一道风景线。至少在四至五个点上,三五成群的妇女和学生组成慰问队,端着一碗碗绿豆汤,往战士面前塞……”

那天,天翔羽绒厂下岗职工黄丽珍和姐妹们熬制了绿豆汤,在大太阳下走了两个多小时,步行十几里,将心意送到了大堤上,送到战士们手中。

长江水情缓解,军车载着战士们离开九江那天,市民挤满了十里长街,在如龙的军车前呼喊、奔跑、挥手,他们握住战士被江水浸泡脱皮、皲裂的手,不管不顾地将礼物塞进车厢,泪水在一张张脸上奔流,说不尽的话语、表达不尽的深情都化作漫天烟花。那是他们对恩人的最高敬礼。纪念馆讲解员告诉我,当时九江城中烟花卖脱销,有市民赶到外地购回烟花,就是为了这送别时刻。

涌流的情感潮汐从未断流,照片和文字将已经沉入时光深处的那个夏天再次推送到眼前,清晰呈现,让共同经历过1998年大洪水考验的我们不禁眼眶潮热,心流激荡。

当年的溃口处,就在纪念馆背后。而这一带的江岸早已强健了筋骨,成为长江“最美岸线”的一部分。

不远处,一列火车正穿过九江长江大桥。

沿岸线铺展的马鞭草,如镶嵌在江岸的紫色花边。眼前的护坡,宽敞、整饬、亮丽。刚刚完成治理工程的江岸,枯水平台以下采用赛克格宾固脚,枯水平台以上用雷诺护垫护坡,马道以上用砼植生块护坡。用钢网固定的雷诺护垫缝隙处,已有一丛丛植物生长出来。“水下机器人”“声呐扫描”“多波束测量”等技术的加持,让这一段江岸内强筋骨,外修容颜,成为让市民安心的屏障,也是平素休闲漫步的佳地。

专家告诉我们,经过两三个水文年的泥沙淤积,一些绿色植物会在淤积的泥沙表面扎根,形成“有机”生态的一体堤岸,不但增加岸坡的稳定性,还能优化生态环境。

九八洪灾之后,由国家主导的堤岸治理在长江流域全面展开。江湖浩荡、河湖密生之地,安澜关系民生,安居关系民生,两者伴生,不可偏颇。

永安堤段的治理,将环保理念与高新技术贯穿于设计与实施全过程,是长江干流江西段崩岸应急治理工程之一。这一工程涉及九江市多个县区的17处崩岸江段,被纳入“十三五”期间国家重点推进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中。而今17处江段已陆续完工,联通成长江中游的美丽岸线。

安澜之要,不只在于加固堤岸,也要为洪水让出弹性吐纳空间。

长江季节性水涨水落,与之同呼吸共命运的鄱阳湖,也季节性水盈水落。围湖造田一度被视为“人定胜天”的壮举,而今,人们意识到,属于水的还归于水,让水也有自在吐纳的空间,方是人、水、万物共处共生之道——长江十年禁渔,清查江岸挖沙船,长堤除险加固,注重生态保护,正是人的清醒退让,让鱼儿欢跃、候鸟麇集、江豚回归,长江与鄱阳湖有了大江大湖该有的样子。

沙湖山圩偏安庐山市一隅,环湖危堤改造治理已经完成,沿着1.8公里的步行道可以环湖一周。九栋楼房形成一个小小的社区,这里除了有246套村民安置住房,还配套有沙湖山管理处在这里开办的村民活动室、慈善之家,村民每月缴纳200元或300元伙食费,就可在这里搭伙一日两餐。

沧海站工作人员张冬林的爷爷一辈,20世纪50年代从人多地少吃不饱的蓼南乡迁来此地。六十年代,这里围湖造田,人们有了足够的田地耕种,可以吃饱穿暖了,可洪涝灾害,依然是伴湖而生的村庄躲不开的命运。1998年,沙湖山内湖圩堤倒塌,洪水淹没家园……为绝水患,实现长治久安,江西省划定183座单退圩堤,沙湖山名列其中。

经过多轮论证,去年7月沙湖山圩的“双安工程”房屋征收工作正式启动,680户村民按三种方式迁移安居:留居岛上安置房,迁至县城安置房,货币补偿。张冬林的父亲选择了一套102平方米的岛上安置房,他想将根牢牢扎在这片已被他视为家园的土地上。

张冬林和弟弟都住在共青城,他每天开车四十多分钟到沙湖山上班,也可以顺便看看父母。不忙的清晨,张冬林喜欢沿环湖步行道跑步,绕岛一圈。他熟悉这里的水、土、空气、植物,还有从不同方位看到的鄱阳湖景象。

丰水时节,浩浩荡荡的鄱阳湖水一直铺排到远天,水天交际处几抹淡淡的山影,似有若无。从空中俯瞰,步行道成为一条水上公路,垂柳镶边。枯水时节,近处湖滩显露,颜色深沉,与大湖波光形成对比。大湖依然显得辽阔。

他奔跑着,等待东方天际由白而微红,等待这红渐渐深浓、辽阔。他奔跑着,知道大湖与他一道在等待,等待一轮红日跃出水面,跃向天空……

(作者:王芸,系南昌市文学艺术院专业作家)

声明: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和分享用途,仅供参考,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因有些转文内容来自搜索引擎,出处可能有很多,本站不便确定查证,可能会将这类文章转载来源归类于来源于网络,并尽可能的标出参考来源、出处,本站尊重原作者的成果,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时或者对转载内容有疑义的内容原作者,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如果属实,我们会及时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生命意味着什么 (襄垣 李建峰) 雨夜。香烟。 心静静的停泊着。 意念,似行云流水,漫无边际,飘着、淌着。 喧嚣,羁绊,融进了夜雨的空濛,坠入大悲咒的空灵里 一帧怦然行动的场景,一行...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

依恋尘埃,落花终是无情的。 年轻的心情,终究是敌不过现实的摧残,命运终究会输给自己的,谁会甘心于命运的不公,但又有谁可以奈何的了这些,生活不能给与太多,平凡最美。我们追求的东...

窗外的雨滴,将心间的忧伤填满,那一抹清凉,是梦的期待。朦胧中望见一束彩虹,美的耀眼。纵然心间有千万不舍,却要抛下最初的期待,在雨景里赏一幕朦胧的情谊。那晶莹的水珠,是梦的开...

青春无悔 时间就像一条长长的带子,迎着风,波动了我们那些难忘的日子,却也绚丽了青春的记忆。只能说,我们的青春无悔。 距离去年高考仅仅差几天就快要到一年了,也仅仅只有几天就要到...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进,碾碎了多少前朝旧事,留下了几多人间佳话。呤风咏月,歌功颂德,抒怀言志,纵情山水,留下了多少传世奇文,风流人物。 曼妙红颜人憔悴 我伫立在烟波浩淼的江边,...

选择是一种智慧!有些人懂,可有些人却未必懂。你要知道,或许今日你明智的选择就会造就他朝辉煌的选择呢? ------题记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你无法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这就是我们...

岁月流转,季节翩跹,不知不觉间,时光轻盈的脚步,已漫步夏的城池。轻轻的风,掠过流年枝头,温柔地撩拨着夏的窗帘。 天很晴,心很静。沏一杯柔风的香茗,依着夏日的门槛,以最惬意的姿...

我喜欢花,尤其是玫瑰。可是我的房间却很少放花,因为我看不了花落的凄凉。 刚被买回来的玫瑰,一般大多是半开的花苞,这时候插进花瓶,倒上水,你能看到一朵朵含苞欲放的仙子一样的羞涩...

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 题记 红梅花开几度,伊人独立;朱漆大门紧闭,高墙林立。香雾缭绕间倚窗而立,悠长的目光望穿了流年。年华错落,成诗。那一年,她是远方阁楼上的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