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个人从小怕鬼,大略与听得太多的鬼故事有关。我家住在村子最东头,离其它人家又较远。晚上到当街玩耍,累了都钻到碾房休息,便有年令大者专讲鬼故事吓唬人。我是又爱听又害怕。等故事讲完了,大家作鸟兽散。我便惴惴不安地往家跑,总觉后面有追赶的脚步声。又不敢回头。据老人说,每个人肩头都有两盏灯,鬼是最怕的。倘一回头,就会灭了一盏。回两次头,灯就全灭了,鬼便能上身了。等跑回家时,总会吓出一身冷汗来。

由怕鬼随之而来的怕天黑,接着便怕死人,接着便是怕坟地,以此对与死人相关的花圈、纸钱、哭丧棒之类,都产生了几分畏惧。唯恐避之而不及。后来听人说出门碰上娶亲的不吉利,撞上送葬的反而好,我总不能理解。

至于世上到底有没有鬼,老年人都说有,但从没人说亲眼见过。也许是见到鬼的人都已经死了的缘故。鬼故事讲得有根有叶,有名有姓,头头是道,由不得你不信。我们那个小村子,就发生过几件与鬼故事有关的事儿。现在想来,依然是个迷。

大概是六几年的事儿。腊月二十八,家家发面蒸干粮。生产队长李玉正在屋里帮老婆和面。便听得大门外有人呼他的名字。他便匆忙出去了。开门见了两个陌生人,头上都带着个白帽子,没容李玉说话,便一人架着他的一只胳臂,说:“走,咱们观灯去!”李玉想大腊月门子,哪来的啥灯?想说却已吓得张不开嘴了。而两人挎着他健步如飞,不一会儿,就到了村南的柳树林子。李玉知道,这柳树林子正在南河边。林子不大,树也就一人多高,还是他领着社员前几年栽的。

这两个人,不,应该说是两个鬼,架着他“嗖嗖嗖”地在柳树趟子飞速地走,一边还说:“你看,这灯多好!”李玉恍惚觉得,每棵柳树上都挂着一盏小灯笼,成排成行,煞是好看。但他又急又怕,不一会儿便昏沉沉的了。

老婆见李玉长时间没回来,便出去找。左邻右舍都不见,亲朋好友家都找遍了,没影。只好央人帮着找,忙了大半夜,也没见人。大家累了,只好回家休息。李玉老婆守着孩子,哭了半宿。

第二天,天刚亮。亲朋好友又赶来了。大家分头去找。半头晌时,终于有人在南河柳树林子里找到了他。只见他浑身尘土躺在地上,嘴里塞满了马粪。人已冻得不省人事。大家七手八脚把他抬回了家,找了大夫诊治。李玉这场病一个多月,全家连年都没过好。全村人都说李玉遇到鬼了,好歹没要了他的命。上面的很多情节,都是李玉醒来后,自已说的。

尽管也有人怀疑这故事的真实性,但谁都找不出其它的解释。不久,李玉一家不知为什么,就下了关东。

六十年代末,正是文化大革命激烈的时候。张彬是村子里的贫协代表。整天忙着斗批改,不大着家。晚上有时也不回家住。一天夜里,张彬老婆哄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在家睡觉。早晨醒来,竟发现自已的头发少了两大绺子。这下可把她吓坏了,顿时哭成了一团。张彬回来后,在灶堂里找到了那两绺头发。人们都说是鬼剃了头。据说,这是阴界对人的一种惩罚,还不至于要了人的命。张彬老婆也病了一个多月。

这事也够蹊跷的。但是几年之后,村子里又发生了一件怪事儿,叫人百思不得其解。故事发生在七十年代初。村中唯一的一家姓于的,主人叫于得水。住在村子的西北边。东面是老木查沟,西边是水泉沟,后面是一座光秃秃的小山,叫赶牛道山。他家显然是大沟坎子。人们戏称“两沟夹一水”.

夏未的一个傍晚,于得水到上院去给老母亲杀猪。大女儿、二女儿都到生产队上夜校了。他老婆在家哄两个孩子。见两个孩子睡熟了,她便掩上门,想到上院看看杀猪的情况。走到院子时,似乎还听到房后高粱地有说话声,以为是看青的。这更让她放心的走了。

到了上院,屋里屋外转了转,见一时半会儿完不了活,丈夫于得水也催她回家。前后也就半个多小时,到家一看,不满周岁的女孩小六子没了。按说这孩子也就刚会爬,自已是走不了的。她急忙叫醒了五岁的儿子,儿子小闯子说不知道。这可吓坏了于得水老婆,她跌跌撞撞地跑到二三百米远的邻居家。邻居忙又跑到上院报信儿。正好夜校还没散。民兵连长一声令下,全体基干民兵分头去找。有人到西地找瞎子算了一卦。先生说孩子丢不了,至于在什么地方,也说不好。几十个人忙了大半夜,把他家的附近都找遍了,依然不见踪影。疲惫不堪的人们也陆续回家睡觉去了。剩下的十几个亲朋好友也一筹莫展。于得水气得跺脚骂娘,老婆急得昏过去好几次。其实,很多人家也都是不眠之夜。

凌晨三点多钟时,又下了一场小阵雨,也就十几分钟。不一会儿,东方已露出一线白色。亲朋好友们又抱着一线希望出发了。到了后山时,天已放亮了。也巧,这时人们就见山头的一个小平台上,躺着一个孩子,只戴着个红兜肚,正是小六子。令人惊诧的是,孩子竟还甜甜地睡着,浑身上下竟未沾一个雨点。况且这地方昨夜来过好几次。

后来人们便问小闯子。小闯子说自已正睡着,突然觉着有人踩了他的手。睁眼一看,恍惚见两个白衣人抱着妹妹跃窗而走。从前农家的窗子都是上下扇,为着凉快,上窗经常是开着的。按着这个说法,便是鬼的恶作剧了。后来又有人问小闯子,他又换了另一个说法。总之,一个五岁孩子的话,是不太可信的。据村子里的人分析,事情发生时,小闯子仍在熟睡中。否则,早把他吓坏了。看来这种说法最可信。但是,小六子的失而复得,又该做何解释呢?

三、四年后,我们上山打柴时,曾路过于家门口。远远地见到小六子满院跑着玩,还“咯咯”“咯咯”地笑着,与正常的孩子无丝毫差别。然而不久,于得水全家也下了关东。这桩疑案也被带走了。

转眼四十多年过去了,事件的主人公过世的过世,活着的也已老态龙钟了。当年的小六子也该不惑之年了吧?不知她会怎么想,也许早已忘了吧,或许压根便没人告诉她。

这几件事儿留在我的记忆中,确乎与鬼有关。在一个少年的意识里,除了这种解释,也无法找到别的答案。现在想来,这几件事,人似乎更有可能做得出来。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再分析这几个家庭的政治状况,也许也能看出一些端倪来。李玉当时是生产队长,靠四清上台的,自然得罪了一些人的。乔装报复也不是不可能的。张彬不用说,贫协代表,那时可是炙手可热的人物。运动过了头,被人惩治一下也合乎情理。然其中的关节恐怕只有他的老婆心知肚明了,不可与外人道也,连张彬恐怕也蒙在鼓里了。至于于得水吗,也好解释。单门独户,孩子又多,只得依附于某个权势人物做靠山,从中得些好处是真的。这样,天长日久,就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会不会有人借此教训一下呢?这一切,也都是我的揣测罢了。其实,十年动乱中,是有些人鬼不分的。

经历了几十年的世事,我已经早已不相信有鬼之存在了。我想,即使有鬼,也不那么可怕。故事中的几个鬼就颇讲点儿人道,不像有些人的不择手段,凶残暴虐。最可怕的还是人,那些象鬼一样的人。不,应该说象人一样的鬼。幸好现在是和谐社会了,人鬼可以和平共处了吧。

声明: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和分享用途,仅供参考,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因有些转文内容来自搜索引擎,出处可能有很多,本站不便确定查证,可能会将这类文章转载来源归类于来源于网络,并尽可能的标出参考来源、出处,本站尊重原作者的成果,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时或者对转载内容有疑义的内容原作者,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如果属实,我们会及时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中国画《嫦娥奔月》,作者任率英。 风露清,月华明,又是一年中秋时。从“中秋夜迎寒”到“天涯共此时”,对中国人来说,中秋是文化符号,蕴含家国情怀,总能触发人们的无限思绪,并在文...

初到雄安,我几乎被惊艳到了! 整个城市好像隐藏在绿林中,大有城在林中、林在城里之意。这里没有高楼,没有车马喧嚣,没有人流拥挤,没有匆忙与浮躁。它安静、沉稳、内敛、清雅,充满生...

刘星元,一九八七年生,作品见于《十月》《花城》《天涯》《钟山》等,出版有散文集《小城的年轮》《大地契约》《尘与光》,曾获山东文学奖、滇池文学奖、万松浦文学奖。 一 养蜂人的故...

门对青山 那年去天姥山,朋友俞氏的家就在山里。那次去还看到了他的老母亲,看了他家周围的山屋,之所以叫"山屋”,那可真是山里的屋。及至走到一户人家,门半掩着,门上过年时贴的对联...

四季中,喜欢秋天——童年对一个人的影响,颇为深刻,或许是一生的。 乡下酷夏总是与“双抢”连接在一起,一边割早稻,一边插晚稻秧,大人累,孩子更累。白天风风火火,到了夜里,躺在屋...

一 从汕头的广场码头到礐石海南岸,横跨榕江,乘船需要15分钟左右,单程票1元钱。 我们搭乘轮渡,赶在日落前过去。 黄昏,在光阴的舞台中像一曲华尔兹。从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到杜牧的...

一 有一种缘细若游丝,你往往看不见它。因为它太细微、太轻飘,以至于它展现在你眼前时,你几乎觉察不到它的存在。 这种缘并不珍贵,也不稀罕,人人都有,只是人人都不太在意罢了,而是...

在北戴河一家酒店度假,吹着海风,踏着海浪,看海鸽子在苍茫的大海上翻飞,脑海里跳动着高尔基的“像黑色的闪电”搏击风浪的海燕;院落中的一株核桃树,像龙钟老汉,枝丫匍匐满地,形成...

整整两年了,我离开那个遥远的西北小山村。说是山村,其实并不十分准确。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冶力关镇池沟村,位于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平均海拔两千到三千米,村里既...

一 如果定居三代以上,算作土著,那我就比较纯粹。打从我的祖太爷挑担闯关东,我是辽阳地界出生的第四代人,屈指一数,大概二百年。在此我要做个声明——我曾生活在辽阳,是个地道的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