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去瓦尔登湖的时候,我在谷歌地图上搜索,才注意到瓦尔登湖的英文名不是“Walden Lake”,而是“Walden Pond”。按中文的表述,它似乎更适合译为“瓦尔登塘”。

那一天,我在瓦尔登湖边绕湖走了一圈,湖边成片的松树林让我想起江南老家以及我家旧宅边上的小池塘。在城里,如果房子边上有这么一个池塘,你就算是拥有一栋“水岸豪宅”了。然而在乡下,它却是那样平淡无奇。我也是在离开故乡后才愈发意识到它的宝贵。

我怀念那个时常出现在梦里的池塘。夏天的时候,池塘里长满了荷叶和莲花,也算是阅尽人世繁华。到了冬天,荷尽花枯,荷塘恢复平静,远远望去,它又有了朱熹诗里“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意境。

离开农村,我已经说不清楚是幸运还是不幸。我们怀念过去,很多时候是因为在现实面前一筹莫展。比如在城里,我再也没有可能拥有那样一个池塘。春节回家时,我拍了一张荷塘的照片。由于村子搬迁,这里渐渐少了人气。池塘之上,飘着一种清冷的气氛。它让我想起有关池塘的更多文学化的东西。比如,除了现实,池塘还为我构筑了一个隐喻的世界。我喜欢的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里面有个少年教养院,它的外号叫池塘之底。在那里,池塘之底是一个隐喻,它隐喻那一群被社会遗忘的孩子,没有人会注意他们的存在。很幸运的是,影片中的孩子们后来遇到了一位足以改变他们一生的好老师。

其实,农村的社会更像是池塘之底。正因如此,我们村的父母当年才拼命将自己的孩子送出农村。我当年考上大学,就像是一朵荷花露出了水面。因为离开家乡很多年,我也慢慢意识到,生命并不会因我一时的出逃而定格。当我逃出一个池塘之底后,等待我的将是一个更大的池塘之底。而我,又因为根在其中,注定会像夏天的那朵荷花,在生命的冬季到来之时,慢慢沉入池塘之底。

声明: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和分享用途,仅供参考,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因有些转文内容来自搜索引擎,出处可能有很多,本站不便确定查证,可能会将这类文章转载来源归类于来源于网络,并尽可能的标出参考来源、出处,本站尊重原作者的成果,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时或者对转载内容有疑义的内容原作者,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如果属实,我们会及时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饲养室"这一名词早已推出了历史舞台,年青的一代或几代,几乎没有没人知道这是什么样的东西,更谈不到了解。 在曾经的过去---农业生产队的岁月里,"饲养室"是整个生产队的"要害"部门之一,...

记得那一天,世界变得朦胧美丽。漫天的雪花,悠扬飘洒,茫茫如天境,令人为之倾倒。置身于怀抱,感受片片清凉的雪之吻,是销蚀与惬意。默默享受,真愿化作天地的情郎。此景虽已不在眼前...

我最近才明白,家乡俗称的“陋苇子”和“苇子”,学名上都是“芦苇”. 生长在旱地上的“芦苇”叫“陋苇子”,是“芦苇”的弃儿。农田中的“陋苇子” 有强大的的生命力和旺盛的繁衍能力,但...

秋里的特别静,一下着细雨。雨声时远时近,时有时无,似清冽的泉潺潺。抬眼望,窗外幽黑寂静,长漫漫,鸦雀无声时分,听到破茧之声。一无语。 我习惯于在这样的境里沉湎于思想,忧悒欢欣...

一个人安静的坐着,在眉头闪落的瞬间睡着。南柯一梦,思绪在梦中游离。一个个故事开始延续。一份份生活渐渐远去。 就那样轻轻的开始,静静的结束。没有轰轰烈烈的感天动地,没有望眼欲穿...

缱倦流年处,韶华蹉跎 文/夜聆离殇 缱倦流年,韶华蹉跎,岁月如歌,时间流过。而青春,好像是从手中翻过去,没有找到答案的一道题。在梦境中的回忆里,永远看见花落的样子,奈何,怎么也...

我不想在这个夜晚合上我已经不能睁开的双眼,因为我真的很累了;我需要休息,因为夜已经深了,街道上没有隆隆的汽车声,只有空调水的滴水声在空旷的夜中回响;但是我依然没有睡意;因为...

时间越过越久,一般来说定是那物是人非,可恰恰相反,物是,人是,事事是,只有天气的事还能证明时间的流逝,四季在悄然流转,我却感觉像冬,夏两季的替换,这个酷热的夏天,仿佛空气都...

夜的璀璨夺目,何物可与此争宠,古道今安莫峥嵘。谈笑间,故事从眼前落寂在心间,化作时光轴上一个亮点,也许会慢慢的绽放,或者会渐渐泯灭,只道是寻常。 回忆袭来之时,我还能安之若素...

相信生活在贫困地区的甘肃农村的都会有这样一种感受,在家一天都是很辛苦,也许在城市2点多正是太阳最毒的时候大家都在休息,可是在这里却没有,尤其到了6、7月,是一年中最累最苦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