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点的时候,我才敢跟着大家伙下水抓鱼。自从爷爷家西边的那条河完全被清理沟渠的挖掘机通开之后,那不深不浅刚好到脚踝的水里,从上游开始活跃来了好多好多鱼虾。以泥鳅最多,然后是很小的鲫鱼,螃蟹,龙虾,还有细细长长的像蛇一样的黄鳝。黄鳝鱼被当做我们最好的战利品。

下水最好的时间是下午。太阳晒了半天,把水都晒热了,鱼了几乎都躲在石头缝里,或者是草地下,或者是活跃在被树遮阴凉的水域。所以,我们总是愿意躲在水里。

我们下水的河,大多是在村西边的那条河,我们称为——西沟。因为它常年流的水,实在是很难被叫做河来。这边很深,大约两米,两边很陡,在没修路之前,全是高高大大的树。那时在树底下乘凉的老人很多,下午没啥事啦,又不睡午觉,就三两成群带个马扎蒲扇在树底下拉呱,或者人再多一点就从谁家带张桌子,凑一桌保皇出来。虽然不是赢钱输钱的游戏,但大家还是经常因为牌局上的事有那么两三句的急眼。

树这边是老头子老太太,另一边的水里是一小群提溜着不漏水的不知从哪捡的袋子的孩子们,这群孩子里个头最高的是我,我也是那个提溜袋子的。这条河有两个发源地,一个是北边村子里的一个废弃的鱼塘,还有一个是在村子西边岭上的一个水塘。说起那个水塘,差不多得有近2000年了吧。

西岭上总共有三个水塘,分别对应着三个巨大的汉代墓葬。这三座汉代墓葬像耸立在村西边的三座小山。登上去,往北看日照的黄山,往东看就是日照市城区了,几百座楼试比高。往东南是一大片开阔无遮无拦的低地,村里的大棚在那,再抬眼是我们奎山了。往西是一片山岭,山岭那边是付疃河,小时候总是以为太阳落山了,落得就是山岭那边,所以总想去岭那边看看。

小时候的时间可以很长,可以很短。长的时候,一个下午像是几年;短的时候,好多地方都让人流连忘返。

西沟的最南边有一座桥,钢筋混凝土的,我们通常都是先从桥那边下去。桥底下也是石头水泥的,整个一个粗糙的平面,伴着浅浅的流水,这十分阴凉。我还是喜欢从这往北走。

出了桥洞,往北去的河边几乎都是树,杨树最多,且都是十几米高的大树。一棵大树遮阴能到一户人家的房子那么大的地方,所以水里既晒不着,又热不着。我跟着大部队走,淌着水,翻着石头,瓦块。

稍微往北走走,有处水深的地方。那儿像个小水坝,是躺在水里的一块巨石,巨石这边常年挡水,把石头北边冲出了一个能到我大腿根的一个深坑,而我们要在这个深坑着停留好久。深坑下,是乱石堆,什么砖头瓦块乱石都有,通常翻几块石头就有小鱼,但最多的还是泥鳅。“去找几块大的石头翻一下!”我听到了,很快去翻大石头,翻石头要轻要慢,只要不动出水花就好。果不其然,在翻到第三块大石头的时候,就翻出了一窝泥鳅来。

我叫了一声:“一群泥鳅耶!”

所有的人都过来了,走的很急,又不敢把水淌出太大的水花了。三四个人围成了个圈,慢慢地,像有一个人指挥一样向前包围着,第一个人忍不住突然下手时,另几个人也不会慢下来,一下把那群泥鳅攥在手里。泥鳅太滑,你抓不住,就只能两个手让它来回的倒,来回的爬。

从此知道了,这泥鳅多,就起名“泥鳅岛”了。

再往北走,有一座桥。桥底下是用那种很粗的水泥管,上面是用土跟水泥铺成的路。桥的北边水深过了小腿肚子,我们在这儿从不会太多停留,因为,多的是小鱼,而且走一步就是一道波纹,鱼就跑了根本下不去手。

在往北走,就到了“龙虾岛”了。“龙虾岛”顾名思义就是一个龙虾多的地方,其实这也不能算岛,只能算一段河,只是这段河里的石头瓦砾什么的特别多。在这几乎就是整条河的终点了,在往上就几乎不太去。

“龙虾岛”这也有一座桥,跟前面那座水泥管的桥一样。只不过这的水泥管相对于前面那座桥的更大一点而已。在这翻石头比较方便,但是石头多了,也未必时间好事。经常会有人在这脚上啊,腿上啊,不知为何就多了道口子,或者不小心脚上、腿上的爬上了条蚂蟥。

我们不再往前走了,所以前面的路在童年的大多数时间里都是未知的。同时,在这边的河流,有条并入的支流,这就是我们前面所说道的河从西岭上的发源地了。这条支流十分的细,但水总是不息的流着,想从2000年前一直流到现在的这一处的人烟、血脉。

夏天的下午,大人不会急着叫我们回去吃饭,我们提留着袋子,像满载战利品的战士跟来的是,偶尔碰见了大人,会调侃道:“今天抓的鱼能炒几个盘?”他笑,我们笑笑,只不过我们笑的有些不好意思,不知所措。走到大树底下,老头老太的正搬着桌子往家走,没有了争吵,只是再说自己的哪一局牌怎么打就能赢。

拿起透明的袋子,那夕阳正好映衬,波光里的鱼影,是一只只世外桃源的飞仙。

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本站虽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如果您对本站文章、图片资源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在武汉经开区采风,想出文章题目《穿越车谷》。一是因为武汉经开区又被称作“车谷”,这里是中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二是此行一路上总有穿越之感。 蒋子龙是我们此行的团长,让人想起当...

一 初来齐鲁大地,一趟抵山达海之旅。 小城日照端坐黄昏里,海风拂动,一股股来自大海的咸腥气息袭来,温润清凉。 翌日,拜访莒州博物馆。看馆,如翻史书。粗陶、彩陶、汉铜镜、唐俑,历...

朱琺,1977年生于上海。文献学博士,小说家、诗人。执教于上海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曾任《越南汉文小说集成》副主编(上海古籍版)。对民俗学、文字学、古代博物学有广泛兴趣。热爱奇书,...

启程去金川的前几天,正好有四川的朋友来访。我说,我要去金川县,她一脸愕然:我知道那里,但还没去过,因为四川太大了。 所有语词上的概念,最后都会在现实的观感中被夯实,被具体化,...

编者按: 美酒自古便与文学有着不解之缘,中国璀璨的文学史更是离不开美酒的馥郁芳香,而贵州美酒则以其出类拔萃的品质备受世人瞩目。为进一步助推贵州酒文化融合发展、宣传好贵州美酒文...

推荐语 在“清句照史”专栏的第三篇里,故事的场景移到了汴京五百里外的青州。这里是北宋帝国疆域的东北部,大观二年(1108年)起,我们的女词人李清照要和丈夫在此度过一段平静的时光。...

上世纪90年代,我从乡下调到富春江畔的杭州富阳城区工作时,除了新的工作岗位,其他几乎一无所有。 幸运的是,一位朋友为我免费提供住处。这套房子的两个房间分别住了两户人家,客厅里堆...

一 冬日。雨夜。 与朋友临窗对坐在咖啡馆的白色方桌旁,宽大的玻璃像夜的帷幕。窗外枯叶被缥缈的雨水洗得发亮,霓虹闪耀,偶有车辆驶过。 朋友推给我一本书说道,你现在喜欢写小说,不妨...

笔者作为天津人,前往中山市寻访孙中山先生的遗迹,心中总是浮动着些感慨。如今的中山市,当年叫香山县,孙先生的出生地翠亨村,如今已经成为经济迅猛发展的翠亨新区。笔者从酒店房间向...

还是从汤显祖知道的临川。“东方的莎士比亚”汤显祖是江西临川县人,世称“汤临川”。临川是一块什么样的风水宝地,能够钟灵毓秀出如此杰出的人物呢? 孟夏之初,与作家朋友们一起来到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