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逗弄三岁外甥女的时候,她冷不防从口中念出李白的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稚气的声音宛如天籁。虽然小孩子不懂诗的意思,但它这样普及,说明这首诗的生命力是多么强大。

我能想象,一个身在异乡的人,内心的那份孤寂。对亲人的思念,也只能用一轮明月来寄托。在这首只有二十字的诗中,最震撼我心灵的是那个“举”字。诗人为什么不用“抬”?窃以为,用“抬头”的话,就显得很轻松,似乎缺少些分量,而用“举头”,表明了诗人身在异乡的那种复杂心情。虽然一字之别,一个小小的动作,却道尽了诗人内心深深的思乡之苦。

上世纪80年代,徐小凤的一首《明月千里寄相思》,不知道感动了多少人。“夜色茫茫罩四周,天边新月如钩,回忆往事恍如梦;重寻梦境何处求,人隔千里路悠悠;未曾遥问星已稀,请明月代问候。”借一轮明月,对逝去一段情感的深情怀念,此曲如一壶陈年老酒,令人无限感慨。

月是故乡明。无论身处什么样的环境,故乡的那轮明月,始终萦绕心头。诗人胡弦说,一个人就是搬无数次家,总有一件丢不掉:明月;一个人就是什么东西都用旧了,总有一件还是新的:明月;一个人就是再失意,仍有一个老伙计陪着:明月;一个人就是再穷,仍有月亮这块银子。说得多么贴切啊。

从2008年开始,中秋节就被列为国家法定假日。记得当时有人提议,在中秋节晚上,熄灭所有的人间灯火,举头共赏一轮明月,深觉这个提议太好了。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对于传统的一些节日,人们似乎渐渐淡忘。而且,有那么多的人背井离乡,有的远离父母,有的远离妻儿,平时沉浸在繁忙的工作中,哪有心思顾及头上那轮明月?

对不少人来说,过节等于放下工作的休息日,却忽视了这些传统节日里蕴含着中华文化。有关中秋之说,始见于《周礼》。《礼记·月令》记载: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亦有人说,“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因此中秋节或是古人“秋报”遗传下的习俗。千百年来,传统的祭祀文化、悠久的农耕传统,让这个古老的节日,在祭月、赏月、放天灯、纵情对歌、吃月饼等习俗中,承续着中华文明的“合和”之义。中秋节传承至今,承载着中国人深深的家国情怀和对诸事圆满的朴素愿望。

文化名家冯骥才曾指出:“如果年轻一代对传统节日不知道、不了解,没有记忆、没有感情,预示的是我们深厚的文化根基的消失,文化记忆与传承的中断。”不如让我们多点节日的“仪式感”,最起码,放下手机,同家人一起,举头邀一轮明月作伴,品月饼,话衷肠,把传统文化和关于节日的美好记忆,在仪式里一代代“交接”。过好我们的节日,也是一种文化自信!

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本站虽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如果您对本站文章、图片资源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在武汉经开区采风,想出文章题目《穿越车谷》。一是因为武汉经开区又被称作“车谷”,这里是中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二是此行一路上总有穿越之感。 蒋子龙是我们此行的团长,让人想起当...

一 初来齐鲁大地,一趟抵山达海之旅。 小城日照端坐黄昏里,海风拂动,一股股来自大海的咸腥气息袭来,温润清凉。 翌日,拜访莒州博物馆。看馆,如翻史书。粗陶、彩陶、汉铜镜、唐俑,历...

朱琺,1977年生于上海。文献学博士,小说家、诗人。执教于上海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曾任《越南汉文小说集成》副主编(上海古籍版)。对民俗学、文字学、古代博物学有广泛兴趣。热爱奇书,...

启程去金川的前几天,正好有四川的朋友来访。我说,我要去金川县,她一脸愕然:我知道那里,但还没去过,因为四川太大了。 所有语词上的概念,最后都会在现实的观感中被夯实,被具体化,...

编者按: 美酒自古便与文学有着不解之缘,中国璀璨的文学史更是离不开美酒的馥郁芳香,而贵州美酒则以其出类拔萃的品质备受世人瞩目。为进一步助推贵州酒文化融合发展、宣传好贵州美酒文...

推荐语 在“清句照史”专栏的第三篇里,故事的场景移到了汴京五百里外的青州。这里是北宋帝国疆域的东北部,大观二年(1108年)起,我们的女词人李清照要和丈夫在此度过一段平静的时光。...

上世纪90年代,我从乡下调到富春江畔的杭州富阳城区工作时,除了新的工作岗位,其他几乎一无所有。 幸运的是,一位朋友为我免费提供住处。这套房子的两个房间分别住了两户人家,客厅里堆...

一 冬日。雨夜。 与朋友临窗对坐在咖啡馆的白色方桌旁,宽大的玻璃像夜的帷幕。窗外枯叶被缥缈的雨水洗得发亮,霓虹闪耀,偶有车辆驶过。 朋友推给我一本书说道,你现在喜欢写小说,不妨...

笔者作为天津人,前往中山市寻访孙中山先生的遗迹,心中总是浮动着些感慨。如今的中山市,当年叫香山县,孙先生的出生地翠亨村,如今已经成为经济迅猛发展的翠亨新区。笔者从酒店房间向...

还是从汤显祖知道的临川。“东方的莎士比亚”汤显祖是江西临川县人,世称“汤临川”。临川是一块什么样的风水宝地,能够钟灵毓秀出如此杰出的人物呢? 孟夏之初,与作家朋友们一起来到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