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短暂的,是稍纵即逝的青春,充满活力与朝气;春天是永恒的,是绵延不断的爱,充满温情与希冀。无论四季怎么轮回,春天始终是万物之始,永远是最雄浑、最瞩目的开篇曲。人们总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就是这个缘故。

世人总认为万紫千红才是春,殊不知早在立春之时春的脚步就到了。若留心便随处可见——那黑褐色的枝丫上,一粒粒饱满的叶苞,虽然被一层深褐色包裹着,依然可以感受到它们生机勃勃的生命力。阳光下,泥土中呼之欲出的小草,昂头等待拔节的小麦,齐刷刷地准备抽苔的油菜等等,这都是春天的痕迹。只是此刻的春是含蓄的,是蓄势待发的。

一场春雨加快了春的脚步,整个世界变得那么清新、柔美。柳树最是耐不住性子,也是发芽最早的。它的枝条在春雨中渐渐变得柔软,小小的腋芽伸着柔黄的小脑袋,错落有致让人心生喜爱,不觉吟出“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的诗句。紧接着,喧闹、喜庆的迎春花一丛丛、一簇簇绽放,似繁星点点,似一泻而下的瀑布,闪耀着金色的光芒。它们是春天的眼睛,这时路过的人才惊呼到“春天来了”。

惊蛰之后,春天大踏步走向人间,整个世界变得多姿多彩。无论街头巷尾或是田间地头,某一个清晨,人们会惊喜地发现春的身影。高高的玉兰树上缀满一朵朵洁白的花,犹如一只只形态各异的白鸟,有的在精心梳理羽毛,有的准备展翅高飞,有的翘首遥望远方,还有的在凝神沉思。红叶李则不同,初开时如千万只闪着光的灯盏,盛放时又如一把一把巨大的花伞,一团一团,如烟如雾,似天边的霞映得大地一片粉嫩。若用它做行道树,一树一树晕染开的粉白在绵延,在飘动,像移动的巨幅水粉画,美得窒息,令人陶醉。忽然几树桃花、杏花在身旁两侧隐隐浅笑,左一棵,右一棵,在小径的两边错落挺立。黑褐色的虬枝上绽放的一朵朵粉的、白的花。轻风徐来,吹落无数花瓣,如星子般闪动着飘过一阵花雨。树上的,空中的,一动一静,相映成趣,一幅浓妆淡抹的水墨画便呈现在眼前。海棠花开了,那娇嫩的柔粉在微风中摇曳,像极风情万种的女子,微醉在绿丛中令人如痴如醉,驻足花下久久不愿离开。

春天的脚步总是忙碌的,不知不觉已是清明。它的脚步已遍布神州大地,无论南、北方所到之处春光明媚,处处皆是绿意盎然、花团锦簇的风景,处处皆是播撒的美好希望。人们三三两两相约去郊外踏青,去旖旎风光里寻春。

谷雨时分暮春已至,这时的春是缠绵的、婉约的。它在绵绵细雨中依依不舍,因此有了“杨花落尽子规啼”淡淡的忧伤。它在“牡丹破萼樱桃熟,未许飞花减却春”的诗情画意中悄悄转身。

春天,一个有爱的季节,一个播撒希望的季节。她悄悄地来,悄悄地走,我们的生命因此一次又一次聆听到花开的声音,一次又一次感受到生命的绚烂。

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本站虽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如果您对本站文章、图片资源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在冬天,一场雪通常聚集了很多人的愿望,淋漓尽致地掠过人间。 我一直不喜欢把雪比作盐、羽或者席,雪就是雪,你对雪做过多譬喻,其实是对雪的不认同。雪没有盐咸,没有羽张扬,更不会有...

自从搬来奥林匹克半岛(Olympic Peninsula),我最大的困惑就是:下雨时该带上雨伞出门,还是像当地人那样套上一件半大雨衣,穿梭在风里雨里? “看你带着雨伞,就知道你不是这儿的人吧?”过...

堪可咀嚼总是“诗” 字可嚼,不闻“咬文嚼字”乎。想起这个题目,是缘于林冠夫的《红楼梦纵横谈》里的一篇文章《冷月葬花魂》。我与林冠夫先生也算旧识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艺术研...

阴米就是炒米。 入冬后,选上等的糯米浸泡,大火蒸熟,趁晴天晒干,放在通风的地方收藏。待到闲暇的日子,搬出桐油炒过的沙子,将其与阴米每样一半的比例倒入铁锅。后在灶台旁用凳子支起...

我平时喜欢花木,在家中会养一些钟爱的品种。无奈有许多花木,比如桂花,在室内养的时间长了,就会叶尖发黄,变干,最后死亡。我请教了许多专家,也在网上查询得知,许多花木需要在通风...

又到了樱花时节。想必昆明的樱花已经开了,武汉、上海的樱花快要开了。青岛这边大体要晚一个月,但开起来同样如霞似锦,势不可挡。我所在的中国海洋大学就是赏樱的打卡地,里面有“樱花...

一 严光隐居富春山。他万万没想到,富春江山水近两千年来因他而灵动活泼起来了。这里,成了中国隐逸文化的一个重要起源,也成了历代文人雅士精神朝圣之地。 谢灵运,奔着他心中的偶像严...

在一个以陕西神木老城为主题的摄影展上,我看到了神木城的三张照片:一张是上世纪90年代所拍,一张是2017年神木撤县设市时所拍,另外一张是去年用无人机在空中所拍。三张照片都是在驼峰山...

少小芦苇 我为童子时,与我为伴的是崇明岛的芦苇和沟边地头的芳草野花。 我不知道芦苇算不算草,它比我高大得多。民沟边沿芦苇成带,从烧柴到做篱笆墙、编芦席、吃芦根、包粽子,芦苇和...

张执浩,武汉市文联专业作家,《汉诗》主编。主要作品有诗集《苦于赞美》《宽阔》《高原上的野花》等,另著有长中短篇小说及随笔集多部。曾获人民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诗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