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多岁的母亲房间里有几幅用镜框装起来的老照片,还有两个相册,里面有母亲年轻时的三张小照,一张是大约上世纪50年代末在照相馆布景下拍的半身照,还有两张是她早期在书店工作期间与同事的合影。母亲14岁时能从家乡那个县考进邻县的剧团,也算是当地才艺拔尖的农家孩子了。这三张照片拍摄年代都属于母亲参加工作的早期,依稀可见她青春的影子。

这么多年了,我们辗转经历了几次搬家,这些为数不多的、与家人相关的老照片,她却保存得很好。她不仅时不时会翻翻看看,而且在我们陪她闲聊时,会不止一次地拿出来给我们看,却从没有给我们看她自己年轻时的“美照”。也许是后来生活经历的沧桑与年轻时的“靓丽”反差太大,她不想在儿子面前显摆,也不愿意再去触碰那段伤痛的回忆了吧?

我记忆力还不错,记着小时候不少事情,但对于母亲青年时期的模样,我却几乎没有印象。我在家排行老三,也许伴随我的降生,母亲的青春已被生活缠缚得无暇顾及,我习惯并熟悉了她忙碌、辛苦的中年。困难年代响应国家号召离开工作岗位后的母亲,作为一个没有干过农活的外地人,要适应并融入父亲祖籍地的乡村生活,还要操持有4个男孩的家务。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她的精力都耗费在这些“婆婆妈妈的琐事”当中了。一个整天辛勤持家的中年农村妇女,谁会想到她曾是舞台上光彩照人的剧团女演员呢?在上世纪乡村主题文艺活动兴盛的一段时期,估计是当地乡村干部知道了母亲的经历,她被鼓动着参与了几次演出,在《战地黄花》等那类流行剧目中客串角色,周围人才隐约看到她年轻时的演艺“功力”。估计大家在鼓掌的同时,更多应该是感叹、唏嘘吧。对于我们而言,母亲那能放下身段吃苦的坚韧、要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激励着我们努力上进、改善生活。

不久前,母亲的房间里出现了两张用镜框装好的现代照。刚看到时,真让我哭笑不得。这是两张电脑合成的照片,采用移花接木的手法,头部是老母亲,还稍稍有化妆,也可能是后期修图的效果,脖子以下则是网络上不知道哪个女士的好身材,穿着旗袍、高跟鞋,都是时髦打扮。老母亲把这两个相框背面朝上叠在一起的,并没有展示出来,我是帮她整理东西时无意当中发现的。

开始是有点尴尬、郁闷的,不是因为她被忽悠乱花钱,而是觉得她请人拍摄了这两张不合老年身份的照片。我问她时,她说是小区附近广场做活动免费给她拍摄的。其实我知道,绝不会有免费的生意,只不过老母亲遇到这类事都是同样的说辞。就譬如她的房间时不时会多些“莫名其妙”的所谓赠品,这是老年人的通病,像她这类经历了生活艰辛的老人,都有“沾小便宜”的心理。更何况,如今社会上还有那么多专门针对老年人的套路和陷阱呢?我们做儿女的只能多提醒并采取点预防措施,避免她们不要陷入大的陷阱而已。像PS拼图这类现代新事物,老人们之所以接受,应该也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吧?如此,我也就释然了,也没有把那两个相框收起来。只要老太太能多一份快乐,“不合时宜”也就不合时宜吧,权当理解为那是老母亲追忆似水年华的一种方式吧。

平时忙忙碌碌,公事、家事交织,时间都碎片化了。我居住的城市与老家县城虽不是很远,可每年陪母亲小住的日子也十分有限。我大多时候都是去待上半天,絮叨一阵,帮她收拾下卫生,陪她吃一两顿饭,就因这事那事匆匆离开了。

有个周末,我特意留下来。到了晚上,我在隔壁房间的床上躺着看书,母亲突然来到床边,呢喃着对我说:“老三,妈老了,你看……”母亲拿掉满口假牙后伏在我的面前,这是母亲第一次给我看她取掉假牙后的样子。我当时心里突然一颤,紧接着就是心酸。以前习惯了母亲低垂的眼眉,习惯了她脸上苍老的皱纹,尽管我早知道母亲的牙齿已经掉完,安的是假牙,现在却无法马上习惯她突然去掉假牙的面容。因为取掉了假牙的缘故,她的面部有些凹陷,与平时大不一样,显得更为苍老。大概是我平时很少在她这边居住,看到的都是她白天的样子,虽然有那种慢慢变老的感觉,但是,当母亲以最真实的面貌出现,我却感觉到陌生、怪异。都知道人生有磨砺、岁月不等人,未曾想到如此厉害,联想到母亲年轻时的照片,我更多了几分愧疚。小时候,我整天跟着母亲,而如今,连陪母亲住几个夜晚都显得“奢侈”。母亲确实老了,她的絮叨、她的遗忘、她的懒散,甚至是她的邋遢与执拗……我们都得学会理解并习惯了。母亲已经进入耄耋之年,我们能陪伴她的日子越来越有限。从那一刻起,我心里决定:以后无论多忙,还是得设法抽出点时间,哪怕每次陪住一两个晚上,也不能再当“访客”。

如今,陪伴母亲时,她戴不戴假牙,我都已完全习惯了她苍老的样子。毕竟,这就是我经历了岁月风霜侵蚀的老母亲。她归于平淡、安度晚年,唯一的念想就是后辈平安顺遂。或许在老母亲的眼里,她也得习惯儿子们不再年轻、逐渐变老的样子。

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本站虽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如果您对本站文章、图片资源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五月的乡村,是行将出阁的女子,安静祥和,落落大方。 风铃似的槐花,在繁枝密叶间摇晃,隐隐约约的香,像远处树林里缥缈的笛音。 这时候树上的绿,恰到好处,脱出了春的嫩黄,尚未走到...

乡下孩子,不会那么娇生惯养,从小就要干很多农活。大概七八岁的样子吧,父母就让我牵着牛去放。第一次去放牛的时候,内心是恐惧的。我才长得那么一点点,而那牛却那么庞大,我比它要矮...

母亲过世一年多后,我开始整理她住过的房屋。 这套房子与我的住处在同一幢楼里,两个单元相邻。家在外地的弟弟出资买下这套房子,也是考虑让当时已年过七旬的他们离我近一些,能够得到照...

人的心思若与南极勾连,须鼓一番勇气乃至豪气似乎才使得,一切描写南极的文字亦须壮阔凌厉,才能与那片绝美的白色圣地匹配。可我得说实话,自己去南极偏起于平庸:朋友告知,一艘号称...

冬天的早晨,屋顶上覆盖着厚厚的积雪,屋檐上还挂着长长的冰溜子。天气太冷了,很少有人愿意在这个时候起来做事。可是,有个十来岁的少年,不论在多冷的早晨都会早早地起来,在雪地上练...

我八岁那年的八月,一场暴雨之后,山洪暴发,汀江水暴涨,差点冲毁了护守家园的河堤。洪水还没有退去,家里人就发现我不见了。最先发现我不见的,是我的祖母王太阳。 那时,我们家住在一...

那天日光很好,草叶明亮,数十名弓箭手骑马而至,列队整齐,尔后张弓搭箭。随着一个人的一声断喝,百枚羽箭发出尖啸,纷纷扎入另一个人的身体。至此,堪称匈奴历史上第一个天之骄子的冒...

在我年轻的二十岁,到过一个真正的小村子劳动了整整一年。 那一年很平淡,春天去,冬天回,没有特别故事,可是总会想起,想起的全是细节,没有小说般的情节,它们挂在心里像画片。 是拖...

甜爱路有个好名字。喜欢博口彩的人们便赋予了它一份好意头。平凡生活里,爱情是最接近于神迹的感受。尽管在这个星球上,两个人之间的恋爱关系是一件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在一个短暂的瞬...

周末去郊区,仲春的郊外蜂蝶飞舞,鸟语啁啾,放眼望去,到处春意盎然。山林莽原遍吐着嫩条新芽,一阵微风吹来,嫩草的清香沁人心脾。朋友看到田野里的香椿和蕨,兴奋地大声说:“今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