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月的晨光悄然升腾、漫涨,水一般拥覆鲁北大地。三两鸟雀声里,“鲁北首邑”惠民早早醒来,安静而儒雅,像捧了古卷的儒者。

屋宇、街道俨然洁净,散逸浓郁的北方气息,挟了这个季节玉米花的甜味,将我这南方人缓缓吞噬,沉入寻常难见的异乡风情里。行道树下或者花坛边,渐渐有了早行人,染一身翠色,步履从容,神色恬然,透着远古“心向白云闲”或者“草色人心相与闲”的禅味,似乎是齐国或鲁国穿越而来的雅士,绝无南方街市惯常所见的心急火燎。

早点铺最早醒来,却无半点喧腾,出出进进的食客,照例安闲、斯文。烟火气氤氲里,门窗飘出了阵阵幽香,又弥散于街巷间,是包子、稀饭、油条、煎包、胡辣汤、马蹄烧饼混合的味道,勾着我惯于米饭、米粉的肠胃。当年秦始皇一统天下后,遥望东南有天子气,“乃东巡以厌之”,途中过惠民,住了些日子,还将此地置为厌次县,属三十六郡之一的齐郡。抬头望望东南天空的云霞,我蓦然想,始皇帝大概也沉迷过这满城独特味道,暂时忘却“天子气”的焦虑吧?

披裹晨光,默然耸峙的古城墙依旧沉稳、冷峻,但少了刀剑与肃杀之气,像一位“铁衣著尽著僧衣”“独倚栏干看落晖”的大将。城墙与始皇帝无关,却也走过了渺远时空,建于赵匡胤开创的宋代,以三合土夯筑而成。曾经“周十二里,崇三仞有三尺,上阔丈余,基倍之,东南西北门四”,是鲁北固若金汤的屏障,护一城百姓安宁。岁月如流,干戈不绝,不太平的日子居多,后世不敢懈怠,屡屡予以加固。到了明朝,又打制青砖,严严实实里外包砌,城墙也便更稳若泰山了。不过,世事如棋,难以逆睹。时光淌入热兵器时代,城墙已失去了屏障功用,日渐损毁、坍塌。而今,仅存城东北角、西北角一隅和城东南角魁星阁,默默展露往昔的峥嵘与威严,也与城中幽深的武定府衙一道,给惠民平添一份古雅之气。

城墙下的护城河却历久弥新,毫无沧桑印痕。当年修城墙,曾“复浚濠潴,水深二丈,阔五丈。有飞桥,又修护城堤,延袤三十余里”。有了水,满城便灵动起来,犹如少女有双明眸善睐的眼。惠民人深谙于此,对护城河与护城堤珍爱异常,百般呵护,像别具巧思的雕琢大师,将其细心打造成闲暇时信步的公园。于是,昔日阻遏侵犯者攻城的“濠潴”,铺开了一幅颇具江南韵味的图画:水面清波荡漾,岸侧垂柳依依,草皮浓碧,鸟雀追逐碧树上下。众鸟欢愉声里,四下更显幽谧了。

令我讶异的是,黄河也格外宁静。晨雾若有若无,尚未散尽,一条大河横亘城南旷野间,宽阔、平展、温良,像慈眉善目的老者。它从雪域高原奔腾而下,浊浪翻滚,咆哮过,冲撞过,有如“力拔山兮气盖世”又怒火中烧的霸王项羽。我脑际曾镂刻了壶口瀑布倾泻百尺、惊天地震鬼神的怒吼,也慨叹过《黄河颂》“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的激昂旋律。不想淌入惠民,大河有了另一种风姿。或许,走过盛气盈身的壮年,即将跨入大海,消隐于茫茫无际,它收敛了每滴水都浸透的勇狠,归于淡泊、平和了。

堤坝簇新、结实,伴着大河,向远方逶迤延展。堤上挺立的两排高树,多为杨柳、老槐,枝干苍遒,像列队的大河卫士。堤外是成片绵延的庄稼,郁郁青青。玉米簇拥成青纱帐,披散花须,尤为精神。我刚在街巷闻到的淡淡玉米花香,大概由此而来吧?河面偶尔荡过一阵风,玉米叶便唰唰而响,我似乎听见了千门万户“仓廪实而知礼节”的笑声。

大河是惠民名副其实的母亲河。无数漂泊万里、随河而下的泥沙,被大河留在了两岸,经亿万斯年的不屈不挠,构筑了惠民人脚下的土地。土地平旷而肥沃,似乎每颗尘泥,都能掐出一滴油来。尔后,大河又在惠民全境款款盘桓46公里,滋润每寸土地,像一家家登门、嘘寒问暖的祖母。惠民人也不负大河的宽厚、坚韧,累世勤耕细作,常种常新。再苦的日子,有了土地,便充盈无穷的希冀;再大的灾祸,总有不屈的大河激荡、慰藉。于是,便有了眼前生机漫溢的田野、村庄与街巷,也有了漫漶于天地间的宁静。

晨风缓缓拂面,裹来了河水的清味。沉吟时,我蓦地想起了惠民的另一条大河——兵家泰斗孙子。你攻我伐的春秋末年,孙子生于惠民闾巷间,成年后避乱于南方吴国。他渴求天下和平,还百姓以安宁,而最好也最迫不得已的办法,则是以战止战,用残酷的战争杀戮制止战争,创造全新的生活与生命。因此,他关门闭户,潜心探索兵法要旨。或许,因见惯家乡大河入海的广博,孙子有了宏大的家国视域与思考,笔下的地图与战阵也远超前人。最终,他以布衣之身,完成了兵法十三篇。

这是兵学的大江大河,堪为大智慧大谋略的结晶。“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这些兵家乃至普通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句子,阐述了奇正、虚实、强弱、众寡、饥饱、劳逸、彼己、主客的情状,以及山泽水陆之阵、战守攻围之法,微妙深密,变化无穷。孙子非纸上谈兵的赵括,又以实战检验自己学说的科学性。公元前512年的一天,经伍子胥举荐,吴王阖闾欣然起用他为将。孙子披上甲胄,统率吴军出征,势如破竹,捷报频频飞入吴宫:西破强楚,东败越国,北威齐晋。吴国曾是诸侯眼中不屑的偏安之国,因孙子而陡然强势崛起,威震天下,跻身春秋五霸之一。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后世名将戚继光的诗句,也是孙子的心声。他很快挂印归隐,飘然而去,像淌过惠民的大河,没了愤懑和杀气,唯有宽厚、仁慈与大爱。他的兵法则遗惠人间,被后世无数用兵者视为圣典,遵从如金玉,从而立于不败之地,其中也包括了戚继光。

以战止战,战之可也。惠民的后辈也承继了大河与孙子壮年的血性。1937年11月,日寇铁蹄横行华北大地后,转攻惠民,日夜杀戮,狠蛮如野兽。一时间,血流漂橹,哀鸿遍地。惠民人奋然而起,追随八路军斩杀倭寇。八路军也似乎钟情孙子家乡,指挥机关渤海区委与军区便设在惠民。“兵民乃胜利之本”,发展了孙子学说的军民,苦战八年,挺过漫漫长夜,最终战胜了日寇。而后,为了华夏大地和平,渤海区又派两支劲旅,分别出征:主力7师远征东北的白山黑水,后来发展为东北野战军6纵,亦即43军,风卷残云,直下天涯海角;其余队伍组建为华东野战军10纵,转战山东、中原,成为“排炮不动,必是10纵”的铁军。一个区诞生一往无前的两支雄师,或许借了孙子“兵家鼻祖”的灵气。惠民乃至全滨州的山山水水,都足以因之自豪。

战争,终归为了眼前的宁静。惠民人早已铸剑为犁,重新开始了雅致的慢生活。又一阵晨风缓缓而起,我放下思绪,向一间弥漫幽香的早点铺走去……

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本站虽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如果您对本站文章、图片资源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1 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 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 这是白居易给春天的植物排列了一个先生后发的顺序,很形象,且贴切。荠菜出苔开花,高大的榆树上便挂满了绿色的榆...

我们村里人都把村子后面那一道缓缓的丘冈叫作“山后子”,也就是“后山”的意思。山自是不高,实际上就是一些缓坡。但地势有起有伏,由西往东倾斜而下,加上略有些弯曲,倒有些像个山窝...

一 苍天厚我,在贫乏童年赋予我顶高兴的事——跟随父亲沿乡庄川坝去看戏。 小镇唱戏,有对岁稔年丰的祈祷,有对风调雨顺的酬唱,也有对世间劳苦的敬祝。 迷人的戏声,在入夜后传来。高挂...

李达伟,1986年生,现居大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大益文学院签约作家。出版散文集《暗世界》《大河》《记忆宫殿》。获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第三届三毛散文奖散文集新锐奖...

编者按 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让新时代的文学为时代书写、为人民放歌,省作协组织全国知名作家行走于白山松水间,感受吉林全面振兴的火热场面,倾听吉林全力发展的昂扬旋律,以...

有人说,写花花草草,题材卑微,格局不高,是小题大做。此言差矣。花花草草,不仅是大题材,而且是应该大写特写的大题材。人世间,假如没有了花花草草,这一片苍茫大地,就显得颓废,荒...

王珊珊,山西灵丘人。现供职于山西文学院。有文章数篇见诸各报刊。 出于对古代文学的喜爱以及赵瑜老师的盛名,拜读了《人间要好诗——白居易传》(以下简称《白居易传》)。 其实在看书...

朝颜,畲族,中国作协会员,江西作协散文专委会副主任。鲁迅文学院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学员,第十次全国作代会代表。作品散见《人民文学》《青年文学》《天涯》《作品》等刊,有作品被...

那年秋天,世界华文旅游文学研讨会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校巴沿着湖边高大的杉树不断爬坡,把我们带到建在山上的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 来自海内外的华文作家和评论家分组发表论文,我的...

睡不着时,你会做什么?有一年冬天,大雪,我在故乡,傍晚时与人喝酒,酒局结束后躺在旧居的床上。那是间平房,窗户镶嵌的玻璃旧了,有些模糊但还是能看到院内的雪,路灯光起到了放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