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面意思看“九江”,无非九条江河汇合处?实则不然,这里的“九”当虚词解,是众水汇合之意。嗯,我更爱它的古名——江州。氤氲着无限诗性的一座小城,一条大江傍城而过。陶潜在此做过江州祭酒。

车子一直往南疾驰,平畴野畈里,铺着黄金的晚稻。车窗外忽现白亮亮湖水,接天莲碧,南方气息乍出,想必九江到了?出车站,天蓝得清正,庐山剪影是淡墨写意,时隐时现。

一座城市何以拥有如此多湖泊?有水的地方自有灵性。酒店坐落于湖畔,八里湖、赛城湖携手相依。落日徐徐,映照两湖碎金,橘橙、玫瑰红相互交织,有众神汇聚的虚幻。

登浔阳楼远眺,虽说是旱季,但浩浩长江行至一百余公里的九江段,豁然开阔起来了,依然有汤汤气势,对面是湖北黄冈。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被贬江州的白居易这首《琵琶行》,确乎技艺高超,可是,我不能共鸣。他漫长一生,比起韩愈、柳宗元、苏东坡的坎坷跌宕,可谓顺遂。担任江州司马三年有余,除了伤春悲秋,不见他劳心劳力多少实事。后去杭州,写诗之余,也算参与了一件兴修水利的市政工程,留下一段白堤。我实在不能共情他在江州的浅愁薄恨。当然,他体恤底层百姓的《卖炭翁》,与杜甫的“三吏三别”一样不朽。

我心里只有陶潜。

别人在陶潜的田园诗里读出了闲适恬淡,我读出的唯有困苦忧惧——年岁愈长,愈甚。

终于来到柴桑,是陶渊明纪念馆。解说大姐一身紫丝绒,脸盘丰盈,正大仙容的气质,她大约不知眼前这班人皆操持文学这一行当,且大方自信地引领我们进进出出。

我四处晃荡。院中,翠竹修篁,洒下浓荫一地。荷池干涸,莲蓬枯如青铜。秋风徐徐,阴影处颇有寒意。最后一爿小屋内,玻璃长柜里陈列一帧陶潜山居图卷,大姐热情招呼众人来看,她指这里,复指那里,仿佛我们手持《辋川集》去终南山寻访王维遗踪那么珍重。末了,进入忘我之境的她大段背诵《归去来兮辞》,抑扬顿挫,有音韵之美,令独自面墙而立审视陶潜一生行旅图的我,忽然泪水大颗大颗往下滚……慌忙摸出墨镜,狼狈而窘迫。彼时此刻,似与他心意相通,体恤着他精神上的困苦、愤激。这首辞赋,也是他的精神自况,千年之后的我们来读它,也是温习着他清洁的人格。故欧阳修才要说,《归去来兮辞》是东晋唯一文章。诗赋文章向来是一个人的灵魂自传,映照出的正是作者的心性、骨骼。

一直觉着,陶潜是天下文人中第一等真人,他守住了知识分子的个体尊严。我最佩服的是他的坦然自若,你看《归去来兮辞》小序写得何等坦诚:“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磊落坦荡,却无寒酸相,超脱于主流俗世之外。

时间之河顺流而下,一路自晋、隋、唐,到宋,有了一个苏轼,他被一贬再贬,何等困苦受辱,怎么就不曾崩溃过?他谪居黄州时,便早早找到了精神支柱陶潜啊。苏轼生命中的这一段,虽说早前于史料中厘清过脉络,但,直至真正伫立江畔眺望对岸黄冈,方才恍然有悟:黄州、江州两地何等之近。黄州当地政府也曾辟一片荒地给苏轼,可惜地力欠肥沃,根本种不出粮食。东游西逛排遣苦闷的苏轼,日日饮酒迟归。时不时乘扁舟一叶,过江到访庐山东林寺、西林寺,此地正是陶潜故乡,一下抓住了灵魂知音。

日后,为了向这位东晋第一人致敬,他自黄州、惠州、儋州,一路书写“和陶诗”不辍。

或许,苏轼不折不曲随遇而安的性格,正是为陶潜精神所滋养。《赤壁赋》中“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宇宙观,不正呼应着《归去来兮辞》中天地自然的和谐吗?二人性情迥异,陶潜的困苦皆藏于诗文的肌理中,不深拓,看不见。苏轼外露些,但两人终究殊途同归了,皆走向了“怀良辰以孤往”之境,也是“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的向内求索。

到当下,陶潜还有一位异域追随者——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这位汉学家到柴桑数次,因为陶潜。有一年,他重走苏轼和陶诗之路,黄州、惠州、儋州、宜兴……每至一处,便站在遗迹前读一首诗。这始终有着天真之心的异域赤子,令我这个中国诗文爱好者深感惭愧。

这次来九江,想着去陶渊明墓看看。可惜行程内未有安排。打听到墓地大约在40余公里外,若执意离队前往,又要额外劳烦别人。踌躇久之,作罢。

继续往柴桑乡下深入。午餐在村里吃的,门前便是南山,视野开阔,储养着满谷满坡野草闲花。

我把南山看了又看,心里什么也没有,眼前的一切都是空的,天是空的,山也是空的,无有来路归途——人类生死一场,可不就是“终归当空无”?

他入公职13年。41岁上,受叔父引荐,独自一人往彭泽,履任县令一职。履职80余日后,乡官前来视察,旁人令其束带迎候,深觉灵魂受辱的他,忽然恼了,索性不干了,辞官回乡。

这个乡,便是柴桑——中国诗歌史上熠熠生辉之地。

一个文人,岂能种好地?难免窘迫,内外交困。但,你看他的田园诗中丝毫不见怨尤,孜孜白描天地自然之美。偶尔的一次低落情绪,见《乞食》诗。长期营养不良的他,一日,饿得心慌,敲了陌生人家的门。人一看是大诗人,欣然开门纳客,恭敬招待。末了,他又添愧疚,怅惘一声,我不能像韩信那样报答一饭之恩了。何等自责啊。

一个人为了不违逆自己心性,执意溺陷于世俗窘境之中,得要付出多少孤勇?他的嗜酒成瘾,正是排遣精神困苦的根源吧?高蹈出尘之余,该有多少困顿挣扎?一个有格的人,也是千疮百孔的人。但主流俗世的失败,正是他的勋章。

中国诗歌史中,三篇辞赋不能绕过去。屈原的《楚辞》里,有愤慨激烈。陶潜的《归去来兮辞》,转为冲淡平和。苏轼的《赤壁赋》,彻底明心通透。这三人的诗文内核中有一种共通的东西,那就是知识分子的温暖心肠,以及不曾折曲的气节。近年,我读鲁迅古体诗,也读出了屈陶苏的影子。

最后一站,去瑞昌夏家畈。客车迎着夕阳疾行,广袤田畴间一条逼窄小路,近旁湿地,遍布芒草芦苇,就都一齐白了头。

颠颠簸簸中,到达目的地,夕阳一忽儿衔山而去了,寒气侵入。这里是长江四大家鱼科研基地,水产教授富有感染力地为我们上了一节“鱼类简史”课。中等身材的他,古铜色肌肤,一件平常夹克,若不开口,一定泯然于众人。可是,一个内心丰富的人,一旦操持起自己热爱的专业,瞬间把众人折服。原本平凡的一个人,忽然有了光。

每年5月至7月,洞庭湖中的青鱼、鳙鱼、草鱼、鲢鱼开始下子。星辰一般的鱼子顺江而下,漂流至瑞昌段,滚滚江水就把鱼子孵出了苗。这些鱼苗被捞起,以奶粉等好食材饲养之……全国餐桌上出现的四大家鱼,2/3鱼苗来自瑞昌。四大家鱼是不能人工繁殖的,天生野性的它们犟得很,非要于洞庭湖自然繁殖,顺江而下地成长。

任凭人类科技如何发达,有些自然规律,也还是不可违逆的。仔细端详玻璃瓶中小如微尘的鱼苗标本,当真令人敬畏。

鱼研所墙上有一科普,自问自答式。问:什么是鱼?答:是一种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的……生物。

那么,什么是人呢?人大约是一种能够直立行走用肺腑呼吸的有着喜怒哀乐的一种生物吧。

回程时,天已透黑,西南方向隐约有群山剪影,暮霭虚白,庞大绵长,沿着山脚游走……此情此景,正应了陶潜那句:“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洪荒宇宙中的时间轴,说长也短,说短也长,江州这广袤的一片土地,都是陶潜的故乡啊,他所热爱的天地自然之景,我也领略过了的。千年之前,千年之后,一切不曾改变。日升月落,星挪辰移,而人类的一颗诗心大抵是相通的。

夜色愈发深了,恍恍然,几欲盹过去,望着车窗外掠过的遥遥星火,惊觉天地之间没有人,唯余群山暮霭。

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本站虽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如果您对本站文章、图片资源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五月的乡村,是行将出阁的女子,安静祥和,落落大方。 风铃似的槐花,在繁枝密叶间摇晃,隐隐约约的香,像远处树林里缥缈的笛音。 这时候树上的绿,恰到好处,脱出了春的嫩黄,尚未走到...

乡下孩子,不会那么娇生惯养,从小就要干很多农活。大概七八岁的样子吧,父母就让我牵着牛去放。第一次去放牛的时候,内心是恐惧的。我才长得那么一点点,而那牛却那么庞大,我比它要矮...

母亲过世一年多后,我开始整理她住过的房屋。 这套房子与我的住处在同一幢楼里,两个单元相邻。家在外地的弟弟出资买下这套房子,也是考虑让当时已年过七旬的他们离我近一些,能够得到照...

人的心思若与南极勾连,须鼓一番勇气乃至豪气似乎才使得,一切描写南极的文字亦须壮阔凌厉,才能与那片绝美的白色圣地匹配。可我得说实话,自己去南极偏起于平庸:朋友告知,一艘号称...

冬天的早晨,屋顶上覆盖着厚厚的积雪,屋檐上还挂着长长的冰溜子。天气太冷了,很少有人愿意在这个时候起来做事。可是,有个十来岁的少年,不论在多冷的早晨都会早早地起来,在雪地上练...

我八岁那年的八月,一场暴雨之后,山洪暴发,汀江水暴涨,差点冲毁了护守家园的河堤。洪水还没有退去,家里人就发现我不见了。最先发现我不见的,是我的祖母王太阳。 那时,我们家住在一...

那天日光很好,草叶明亮,数十名弓箭手骑马而至,列队整齐,尔后张弓搭箭。随着一个人的一声断喝,百枚羽箭发出尖啸,纷纷扎入另一个人的身体。至此,堪称匈奴历史上第一个天之骄子的冒...

在我年轻的二十岁,到过一个真正的小村子劳动了整整一年。 那一年很平淡,春天去,冬天回,没有特别故事,可是总会想起,想起的全是细节,没有小说般的情节,它们挂在心里像画片。 是拖...

甜爱路有个好名字。喜欢博口彩的人们便赋予了它一份好意头。平凡生活里,爱情是最接近于神迹的感受。尽管在这个星球上,两个人之间的恋爱关系是一件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在一个短暂的瞬...

周末去郊区,仲春的郊外蜂蝶飞舞,鸟语啁啾,放眼望去,到处春意盎然。山林莽原遍吐着嫩条新芽,一阵微风吹来,嫩草的清香沁人心脾。朋友看到田野里的香椿和蕨,兴奋地大声说:“今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