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廷

千年跳一舞,一舞跳千年。在贵州多民族“文化千岛”的舞台上,锦鸡舞,正从笙歌鼓舞的岁月深处迤逦而来。

走进锦鸡舞动山地风物传奇的麻鸟苗寨,我被那里鲜活着的山魂舞韵深深震撼着。

那是一个被折叠进大山褶皱里的传统民族村落,坐落在贵州省丹寨县和雷山县交界的雷公山腹地。“四百里纵横,雾锁云吞”的雷公山成就了贵州东南部的第一屏障,也造就了山地民族生存繁衍的独特地理空间。那些遍地生长的民歌,激情飞扬的舞蹈,高亢、悠长的声韵里,有大山的幽深,岁月的绵长,也透露出生命的激昂、苍凉和沉郁。

传奇性和诗意化是苗族历史文化和当下生活的内核因子之一。无论是走进大山深处的边地苗寨,还是在富丽堂皇的都市大剧院中欣赏苗族歌舞,都会有一种因由触发人们对苗族文化的期待,苗族文化同时以生生不息的姿态向人们打开陌生却又蕴藏着无限想象的文化空间。

麻鸟和湘黔桂边地的许多苗族村寨一样,紧贴在大山上,一幢幢农家木楼,从半山腰拔地而起,依着山势,向山岭逐层递升,以一种拥抱云彩,逼近蓝天的宏阔气势,反衬着岁月的深厚和山地民族的伟岸。一条盘山公路从大山坳外蜿蜒而来,恰似一根土黄色的腰带,把层峦叠嶂的青山和山寨麻鸟捆系在一起。千百年来,苍茫的大山以巍峨的雄姿托举着山民的梦想,也遮挡了山民们向山外世界探寻的目光。然而,世居山野的麻鸟人似乎对自己生活的环境有一种通达的灵性。苗家人在经历了漫长的迁徙流离后,他们扎根在这片青山之上,怀着敬畏自然而又与自然为伍的朴素情怀,在繁衍儿女也繁衍乡土民谣的乡风土俗中,形成了追寻朴素生活美感的族群心灵史。锦鸡文化就是他们用歌舞来回答苦难,以微笑来迎接陌生的文化追寻中,奉献给世人的文化瑰宝。

我们从丹寨县城出发,汽车奔驰在雷公山腹地,经杨武乡,过排调镇,上雅灰乡,到麻鸟。一路走来,无论在乡村集市上,还是村头寨尾,田间路旁,都能见到身着锦鸡服饰的女性,慈祥和善的老妪、光彩照人的青年女子、天真无邪的女孩,那一身极富地域特色的百鸟衣裙,那种经历千百年的积淀,已经内化为族群记忆的美,让人在惊叹中生出一种感动。

在麻鸟苗寨的寨门前,伴随着苗家人震山撼谷的芦笙曲,苗族姑娘身着绚丽的百鸟衣裙,翩翩起舞,举手投足间,传达出平和、娴静、清润、秀雅的气息,如山风吻过树梢,似春雨滋润新芽,清新得直教人不知身在何处,心在何方。跳舞的人,成了一群超凡脱俗、物我两忘的“仙子”,而观看的人群中,簇拥在一起身着盛装的苗族妇女自然构成了另一道迷人的景观,让你分不清哪些是真正的舞者哪些才是观众。人群起舞的时候,人们的脸上都漾动着微笑,整个村子的人们都舒展着笑脸。

彰显生命力量的艺术才是好的艺术。到麻鸟那天,恰好遇上一个苗族姑娘的婚礼。身着锦鸡服饰的新嫁娘离开家门时,除了举行向亲人道别等仪式外,还要向甄子、板凳等告别,而到新郎家,也有认亲、认灶等必不可少的仪式,充满了山地农耕文化色彩。婚礼的高潮是在新郎家举行的一场芦笙舞,当然新嫁娘是主角,那是山寨女孩生命里最华彩的舞蹈,锦鸡舞把人性之美展现到了极致。

舞者尽兴,观者动情。在宏阔的历史文化景深中,锦鸡舞不仅带着乡情和亲情的召唤,还有土地、农事和乡俗的邀约。凝结于锦鸡舞的乡愁,是这个族群苍茫却温暖的时光记忆。置身锦鸡舞的故乡,亲历一场生命的舞蹈,对于我这个在大山里成长的苗族子弟,自然有一种辽阔深沉的思绪在心里激荡。

锦鸡是苗族人的吉祥物,是苗族嘎闹支系最为尊崇的神鸟。锦鸡舞流传于丹寨县东南部,因其模仿锦鸡形态而得名,为苗族芦笙舞中独具特色的一种,拥有锦鸡般美丽动人的舞姿,又有自然生态的平安祥和,表现了人与自然相依相存的和谐理念。一位观看过丹寨锦鸡艺术团锦鸡舞表演的世界旅游组织专家说:“世界上有两个民族的历史是由战争和迁徙写成的,那就是犹太民族和中国苗族。今天,大部分犹太人和一部分苗族流落分散到世界的许多角落,成为世界公民。而更多的苗族则在中国西部的高山峻岭之中定居下来,成为典型的高山民族。在令人难以置信的恶劣环境中创造了奇特的文明。锦鸡舞就是这种奇特文明的鲜活个案。”

苗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个勤劳智慧、历史悠久的民族。黔东南是中国最大的苗族聚居区,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国苗族人口1100万人,其中黔东南有212万人,占全国苗族人口五分之一。在族群长期的迁徙、分化、融合、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民间音乐多姿多彩,底蕴厚重;民间舞蹈种类繁多,风格各异;民间节日集会盛大,积淀深厚;民族服饰工艺精美,内涵丰富;民风民俗古朴淳厚,风情浓郁。青山绿水养眼,蓝天净土养肺,传统饮食养颜,民族文化养心,田园生活养神,凸显了这片神奇土地的山水气质、生态颜值和文化动能。

锦鸡舞,虽然出在山野,根植于乡间,却凝天地精气,得山水神韵,让人在清贫中收获富有,在平凡中看到美的力量。其舞蹈动作模仿大自然的锦鸡动作,有锦鸡觅食、嬉戏、展翅翱翔等,其动作轻盈流畅、优雅自然,她舞动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情致,清润秀雅间漾出山地民族代代相袭的企盼,这千年一跳,一跳千年的山地舞魂,正是苗家人对美的不懈追求和释放浪漫情怀的艺术化身。2007年,《锦鸡舞》夺得贵州省首届“多彩贵州舞蹈大赛”原生态类最高奖金黔奖。在2009年杭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锦鸡舞》以最高分被评为中国传统舞蹈金奖。2019年11月,锦鸡舞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单》。如今,经过再创作的锦鸡舞,已经成为丹寨县中小学的课间操。

岁月匆匆,万物熙熙。走进麻鸟苗寨,我路过一段美妙的时光,在芦笙热烈高亢的旋律中,在“锦鸡”飞扬的舞姿里,被浮名虚利困扰了灵魂,无须去回答生命的意义追问,答案已悄然沉落心底。

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本站虽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如果您对本站文章、图片资源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在冬天,一场雪通常聚集了很多人的愿望,淋漓尽致地掠过人间。 我一直不喜欢把雪比作盐、羽或者席,雪就是雪,你对雪做过多譬喻,其实是对雪的不认同。雪没有盐咸,没有羽张扬,更不会有...

自从搬来奥林匹克半岛(Olympic Peninsula),我最大的困惑就是:下雨时该带上雨伞出门,还是像当地人那样套上一件半大雨衣,穿梭在风里雨里? “看你带着雨伞,就知道你不是这儿的人吧?”过...

堪可咀嚼总是“诗” 字可嚼,不闻“咬文嚼字”乎。想起这个题目,是缘于林冠夫的《红楼梦纵横谈》里的一篇文章《冷月葬花魂》。我与林冠夫先生也算旧识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艺术研...

阴米就是炒米。 入冬后,选上等的糯米浸泡,大火蒸熟,趁晴天晒干,放在通风的地方收藏。待到闲暇的日子,搬出桐油炒过的沙子,将其与阴米每样一半的比例倒入铁锅。后在灶台旁用凳子支起...

我平时喜欢花木,在家中会养一些钟爱的品种。无奈有许多花木,比如桂花,在室内养的时间长了,就会叶尖发黄,变干,最后死亡。我请教了许多专家,也在网上查询得知,许多花木需要在通风...

又到了樱花时节。想必昆明的樱花已经开了,武汉、上海的樱花快要开了。青岛这边大体要晚一个月,但开起来同样如霞似锦,势不可挡。我所在的中国海洋大学就是赏樱的打卡地,里面有“樱花...

一 严光隐居富春山。他万万没想到,富春江山水近两千年来因他而灵动活泼起来了。这里,成了中国隐逸文化的一个重要起源,也成了历代文人雅士精神朝圣之地。 谢灵运,奔着他心中的偶像严...

在一个以陕西神木老城为主题的摄影展上,我看到了神木城的三张照片:一张是上世纪90年代所拍,一张是2017年神木撤县设市时所拍,另外一张是去年用无人机在空中所拍。三张照片都是在驼峰山...

少小芦苇 我为童子时,与我为伴的是崇明岛的芦苇和沟边地头的芳草野花。 我不知道芦苇算不算草,它比我高大得多。民沟边沿芦苇成带,从烧柴到做篱笆墙、编芦席、吃芦根、包粽子,芦苇和...

张执浩,武汉市文联专业作家,《汉诗》主编。主要作品有诗集《苦于赞美》《宽阔》《高原上的野花》等,另著有长中短篇小说及随笔集多部。曾获人民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诗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