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赏月始于晋,兴盛于唐宋。东晋镇西将军谢尚,镇守金陵牛渚。中秋之夜,他泛舟牛渚江上赏月,听到一条船上有人在咏诗。他驻听良久,大加赞赏,便邀来叙谈,此人即是穷书生袁宏。二人身份悬殊,却一见如故,吟诗畅叙直至天明。袁宏得到谢尚的赞誉,从此声名大振。这就是被后人津津乐道的“牛渚玩月”。开元十五年秋天,李白途经金陵,在牛渚饮酒赏月,听说此段佳话,遂作《夜泊牛渚怀古》,感慨自己怀才不遇:“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人们在中秋之际,吟诵明月,寄托相思。唐玄宗时期的名相张九龄应了那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古语,遭奸相李林甫诽谤排挤,于开元二十四年被贬往荆州任长史,这种“断崖式”的降级对张九龄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中秋之夜,远离故土的他望着天上的明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于是作了一首《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这是一首月夜怀念远方亲人的诗,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全诗朴实无华,自然清新,似脱口而出,娓娓道来,语言自然浑成而不露痕迹,情意缠绵而不见感伤,意境幽静秀丽,构思巧妙,情景交融,细腻入微,感人至深。

中秋赏月,人们会情不自禁地想念远游在外、客居异乡的亲人。天宝十五载夏,安禄山攻陷京城长安,杜甫携带家眷逃往鄜州羌村避难。七月,肃宗在灵武即位,杜甫获悉即从鄜州只身投奔灵武,以事新君,不幸的是在途中被叛军俘获,押回长安。八月中秋,杜甫遥望苍穹,一轮圆月,银辉遍地,思索万千,自己一生怀才不遇,报君不成反陷囹圄,也不知零落他乡的妻子儿女情况如何,喟然长叹,作五言律诗《月夜》一首:“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诗人借望月抒发夫妻离别之情,字里行间体现诗人焦虑、忧思的心情和离乱之痛,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诗人在悲伤的情绪中也寄托了希望,终会有团聚共同望月之日。全诗明白如话,没有被律诗束缚的痕迹,情真意切,深婉动人。

古往今来,人们祭月、赏月,寄托了几许情思,抒发了多少情怀。无论是李白的“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咏叹,还是白居易“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的感慨,无不浸透着明月秋思的情怀。即使南唐后主李煜被囚禁在汴梁时,仍念念不忘金陵的中秋之月:“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中秋咏月诗篇浩若烟海、汗牛充栋,还是苏轼的《明月几时有》令人荡气回肠,心潮澎湃。人在逆境之中,受挫之时,往往能创作出名篇佳作,苏轼亦是如此。苏轼因和王安石政见不同,自求外放,在各地辗转为官,他兄弟情深,曾请求朝廷派他离弟弟较近的地方任职,以求兄弟常能团聚。熙宁七年,苏轼被派往密州任知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熙宁九年中秋,苏轼饮酒赏月,他与弟弟苏辙已经七年没有见面了,每逢佳节倍思亲,他举头望明月,心潮起伏,想念弟弟子由,思念之情随着酒兴在心中蔓延,于是他面对明月,吟咏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感叹。他在诗序中写道:“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人世间的宦海沉浮、悲欢离合融入对宇宙人生的丰富联想与哲理思考,揭示睿智的人生理念,“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唐宋诗词鉴赏辞典》)。全词清丽雄阔,豪迈旷达,浪漫奔放,堪称是中秋赏月的千古绝唱。

声明: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和分享用途,仅供参考,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因有些转文内容来自搜索引擎,出处可能有很多,本站不便确定查证,可能会将这类文章转载来源归类于来源于网络,并尽可能的标出参考来源、出处,本站尊重原作者的成果,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时或者对转载内容有疑义的内容原作者,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如果属实,我们会及时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仰头望着层层香樟叶子交叠的天空,行走在人来人往的路上。此时橘阳西下,在那密密的柳梢间时隐时现。夏日刚来,微带着一丝暑气。看着那教学楼被画上的夕辉,一时间感到流年沉淀,岁月搁...

芝兰生于幽谷,不因无人问津而不芳,这是一种淡泊;梅花开于隔隅,不因阳光冷落而不香,这是一种优雅;流水饶石而过,不因山石之阻而纷争,这是一种低调。人生一世,不是什么都要去争,...

多少年了,是啊,多少年了;忘了,都忘了,因为太久了,太长了…… 那是一个不怎么景气的夜晚,天,寒而霜重,行人的稀少让人越感刺心的凉,不远处一个身影渐现,是谁……? 一个少年,...

终于忙过一段时间…… 坐在家里休息(放暑假),浇浇花儿、看看书、上上网、睡睡觉、写写字,也许这是我们生活所必须的,然而,我顿然觉得,在这悠闲的时间里,自己在生命面前犹如像是撞...

推开门,楼下已有了三三两两的路人。明亮的路灯唤来高楼的霓虹,将白昼的阳光已完全褪尽,夜,披一件灰衣,半醒半眠无精打采地迎接我。空气中有丝丝的风,却不凉爽,它热辣辣地的将我的...

由穿岩前行200多米,便进入半山亭侧胜境牌坊。每年八月,沿路上香客众多,都穿着黑衣,顶着皂巾,系着红兜兜,来来往往,与街道上一般热闹。更有峭壁悬崖,流水淙淙,树木倒挂,增添几分...

古老的乡村是一个不能被遗弃的历史化石,它记录着一方人的生产生活方式、民风民俗和信仰,它拥有着独有的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

没有阳光的日子就像没有眼神交流的感情一样,空虚。 看向窗外,或干脆走出房间,也许你会发现阳光正灿烂得可以让人昏昏入睡。可是在日夜反复埋怨喜怒均源于悲伤的日子里,阳光就像沙漠里...

尊前拟把归期说, 欲语春容先惨咽。 人间自是有情痴, 此恨不关风与月。离歌且莫翻新阕, 一曲能教肠寸结。 直须看尽洛阳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玉楼春》 从未说风月,但现在却毫不羞涩...

尘事睡了,思念醒了,灵动的手指触摸着冰冷的键盘,瘦了的心事爬满香笺。 两行清泪,清泪两行,断了的尘缘,继续侵蚀着碎了的殇,揉捏着,让风儿带它飘荡…曾问风,能否轻轻的抽走那一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