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秀

 一夜秋雨,淅淅沥沥敲打着夜幕下时间的清冷。夜深如岚,躺在床上读《诗经》。这实在是一种难得的惬意,窗外,秋雨淅沥;室内,将一个自己卧进丝被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想来也是,淡泊宁静的国学实在不适合与炽烈与繁华为伍,倒是在这秋雨连绵的夜里能滋养出韵味与想象来。难怪那位被称作“美国乡村圣人”的约翰•巴勒斯都坦言“从4月到8月所有的文学作品都令人讨厌”。一个人的思想是在燃烧后冷静下来才趋向成熟的,而九月,恰恰以一场接着一场的丝丝细雨迎接着来势汹涌的秋潮。一夜秋雨一夜凉,所有的植物在经历了酷暑后,在清晨的轻雾里悄悄披挂上晶莹的露珠,让那种清冷的水珠宣告一个节气的结束和另一个节气的开始,所有的绿叶开始变得成熟,秋凉如水,是演绎生命轮回的开始。

九月白露。

一场秋雨让一个季节渐行渐远。清晨起来,打开房门的时候,偶一抬头,二楼阳台晾衣杆上落下一行黑色的音符,瑟瑟地,是燕子。这些黑色的精灵不在天空书写黑色的剪影,却收敛了飞翔的翅膀,它们也在屋檐下远望那个行将致远的夏天吗?

晨霭还未散开,空气中弥散着昨夜的雨腥。时间显得冰冷,穿一件紫罗兰的长袖蝙蝠衫出门。九月的南园,又是一个雨后的清晨,早已不见涌动的人潮。少了那种市井的喧嚣,却滋生出一种寂寞来。湖边的菖蒲草竟然荒芜了,仿佛一眨眼的功夫,夏天就被匆匆送走了,不经意间我已经迎来了一个凉爽的秋。送一个季节远行,总割舍不掉的是那份流逝的情愫,而伸出双手迎接的,何尝不是又一个行将而来的失去呢?

白露实在是个谦谦君子,以清晨的一滴露珠就预示了一个硕果累累的秋天,实在是一种大气质,大涵养。犹如雾里佳人含而不露的微笑,朱唇未启,百媚嫣生。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最最喜欢的还是这种生长在浅水中、开放在清秋里的白茅,飘逸洒脱,恬淡宁静。而夭夭之桃就有些浅薄。一阵春风刚过,就在万物萧条里急匆匆开出几瓣妖艳的小花,好像那种浅薄之人的媚笑。经不住春日里几个暖阳的曝晒就急匆匆凋落,短暂的春光刚刚开始,怀里就抱了一个个毛茸茸,青涩涩的苦果,象待嫁的新娘未婚先孕。芣苢和卷耳也不好,不是被做了治疗妇科病的药引子就是被人采撷合着米粉做了裹腹的菜蔬。茨有些不怀好意,爬到墙上偷听宫室中那点破事。

每次读诗经里的植物,总以为在它的浅吟低唱里隐喻着牵挂和凄凉,而这种牵挂和凄凉总是与秋有关。鸿雁来,玄鸟归。作为真正意义上秋天的起点,九月白露似乎更充满了憧憬和期待。那时,清晨的露珠微凉地挂在草叶尖上,我总在这样的季节里回忆起与童年、与乡村有关的话题,比如燕子,比如蟋蟀,当然,还有邻居银二爷家那头嚼着青草的老牛。

“喝了白露水儿,蚊子闭了嘴儿”,这话是听谁说的,我不记得了,但我知道住在屋顶的燕子就要走了。你看,中午的时候,它们开始在晾衣杆上集合,青灰色的屋檐下传来叽唠喳喳地吵闹,好像是为了商议南飞的行程和归期而争论不休呢。燕燕于飞,颉之颃之,子之于归,远送于南……

麻雀这群贼倒是踏实了许多,原本成群结队偷吃鸡食的它们突然在一个黄昏的时候就不见了,它们像一片灰色的云,集体飞到村外的大槐树上,又哄得一声飞到稻田里。这时候,银二爷就赶上那头步履蹒跚的老牛,将一个个带着破草帽、甩着长袖的稻草人插在田地里。

做个乡下人最幸福的时候就是秋天,白露一过,母亲就走进放杂物的那间小屋,抱一捆编织袋出来,拿了剪刀和针线,坐在中午的阳光里细心地缝补着上面的破洞。她缝破洞时的神态不亚于给父亲做棉衣,缝完破洞后还要检查每个袋子是否有口绳儿。这些被补得千疮百孔的袋子在未来的日子里要把整个秋天装回来,还要把春天的麦子种到地里去。“白露早,寒露迟,秋风种麦正应时”,母亲几乎年年在这个时候重复这样的话,当每一个节气里的农谚被母亲一次次说出来的时候,我发现她日渐苍老的脸上闪烁着对过去无尽的回忆和向往。

“白露不出头,砍倒喂了牛”。白露一过,银二爷家里的那头牛那几天就格外地长膘。每次从地里回来,它都会嚼着满嘴的青秸,那些细嫩的青秸再也长不成什么气候,被银二爷无奈地用镰刀割下。割下他们的时候,银二爷总是不忍心下手。这比不得割草,割草是快乐的,割青秸却是忍痛。而白露之后的田间地头,总有一些长不成气候的青杆,他们再也不会长出哪怕是一个老掉牙的籽粒来,与其随着越来越苍厉的秋风死去,还不如趁早带着清晨的露珠变成牛的饲料。这时候,我就坐在门前的青石上,双手托了脸,看银二爷的牛不紧不慢地咀嚼,这时,我仿佛听到了镰刀挥舞时和牙齿嚼磨时绿叶的疼痛和伤感。

如今,在城里实在找不出白露的踪影,好在二楼的阳台上,还有几声燕子的呢喃,可是这呢喃声也听不了几天了。那天,在公园门口等一位师友的车,忽然听到蝈蝈的叫声,循声望去,一个面色黝黑的女人推着一辆自行车在卖蝈蝈。精巧的细蔑笼子,配几只油绿的蝈蝈,早已牢牢吸引了那些城里孩子们的眼。我童心乍起,也买了蝈蝈,提在手里。欲望变成现实,心情也像秋阳一样炫亮起来。上车后我连笼带蝈蝈一起送给那位师友家的小女孩,让内心孩童般的欢愉也一并传给那个不曾经历过乡村生活的小小少年吧。

秋天真好!

声明: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和分享用途,仅供参考,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因有些转文内容来自搜索引擎,出处可能有很多,本站不便确定查证,可能会将这类文章转载来源归类于来源于网络,并尽可能的标出参考来源、出处,本站尊重原作者的成果,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时或者对转载内容有疑义的内容原作者,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如果属实,我们会及时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仰头望着层层香樟叶子交叠的天空,行走在人来人往的路上。此时橘阳西下,在那密密的柳梢间时隐时现。夏日刚来,微带着一丝暑气。看着那教学楼被画上的夕辉,一时间感到流年沉淀,岁月搁...

芝兰生于幽谷,不因无人问津而不芳,这是一种淡泊;梅花开于隔隅,不因阳光冷落而不香,这是一种优雅;流水饶石而过,不因山石之阻而纷争,这是一种低调。人生一世,不是什么都要去争,...

多少年了,是啊,多少年了;忘了,都忘了,因为太久了,太长了…… 那是一个不怎么景气的夜晚,天,寒而霜重,行人的稀少让人越感刺心的凉,不远处一个身影渐现,是谁……? 一个少年,...

终于忙过一段时间…… 坐在家里休息(放暑假),浇浇花儿、看看书、上上网、睡睡觉、写写字,也许这是我们生活所必须的,然而,我顿然觉得,在这悠闲的时间里,自己在生命面前犹如像是撞...

推开门,楼下已有了三三两两的路人。明亮的路灯唤来高楼的霓虹,将白昼的阳光已完全褪尽,夜,披一件灰衣,半醒半眠无精打采地迎接我。空气中有丝丝的风,却不凉爽,它热辣辣地的将我的...

由穿岩前行200多米,便进入半山亭侧胜境牌坊。每年八月,沿路上香客众多,都穿着黑衣,顶着皂巾,系着红兜兜,来来往往,与街道上一般热闹。更有峭壁悬崖,流水淙淙,树木倒挂,增添几分...

古老的乡村是一个不能被遗弃的历史化石,它记录着一方人的生产生活方式、民风民俗和信仰,它拥有着独有的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

没有阳光的日子就像没有眼神交流的感情一样,空虚。 看向窗外,或干脆走出房间,也许你会发现阳光正灿烂得可以让人昏昏入睡。可是在日夜反复埋怨喜怒均源于悲伤的日子里,阳光就像沙漠里...

尊前拟把归期说, 欲语春容先惨咽。 人间自是有情痴, 此恨不关风与月。离歌且莫翻新阕, 一曲能教肠寸结。 直须看尽洛阳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玉楼春》 从未说风月,但现在却毫不羞涩...

尘事睡了,思念醒了,灵动的手指触摸着冰冷的键盘,瘦了的心事爬满香笺。 两行清泪,清泪两行,断了的尘缘,继续侵蚀着碎了的殇,揉捏着,让风儿带它飘荡…曾问风,能否轻轻的抽走那一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