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的北京,夜色寒冷而迷人。我和妻,还有王立先生,与风信子并肩穿过王府井、新华街,到美食城“石亭”,由风信子做东,品尝日本料理。同过去一样,还是那种温热米酒和生鱼片,一柔一刚,生活和大自然的最佳契合,给我的形象思维幻化出都市以外的野味画面……这次是风信子“奔丧”路过北京,第三次为我留下的一章散文诗。

几年前,萧乾先生介绍我认识台湾女作家风信子(酆台英)。这美丽的名字让我想起属多年生草本百合科、有红黄白蓝紫各色艳丽总状花序的风信子。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在电话里。那时她住北京王府饭店,早上7点钟我们便开始了第一次马拉松电话。话题是惟一的:文学和创作。说到激动时,顺手拉来鲁迅、胡适、琼瑶、三毛和当今大陆文坛“走俏”作家评论一番。第一次,我们就“一听如故”。还有一次是同陈漱渝等人和她一起去看吴祖光、新凤霞,因为人多,使我有机会变成隐形人,躲在一旁不言不语,借机享受别人讲话的雄风和韵味,细心体察风信子花期里的心态。

我读过她的散文集《花言花语》(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出版公司出版),严格说那是一部散文诗集。丰富的想象,飞扬的文采,使我们在花的世界里流连忘返,让我们尽情地采撷大自然的色彩和精神。在这本书里,我发现她是一位诗人,一位纯粹的抒情诗人。我还读过一些散篇,在她的其他散文诗、散文和小说里,我发现她不仅和大自然合而为一,更与人情社会契合一起。她的视野相当开阔,绝非一色的儿女情长。在北京出版的第一本散文集《心情小站》(中国文联出版社,1994年),是名副其实的感情驿站,我们可以和她一起在那里找到海的遐想,云的梦幻,找到生的慰藉和情的寄托。这几年,我们书信来往不断。她的信,每一篇都是写景抒情明志的美文,写得既汪洋恣肆,又亲切自然。我妻建议我和风信子合出一册以散文笔法写的书信集,她立即响应,并为这本书起了个名字《海峡风信》。风信子刻苦勤快,不到一年工夫,就业余写下十余万字。但我因分心分身不能专一,我这一部分却迟迟未能交卷。待到我移心于此时,曾答应出版的那家出版社来信说,除缴1至2万元之外,还需认购2000册。我无话可说,只有沉默,只是把这消息,通过“海峡风信”传给风信子。

春节时我给她寄过一张梅花贺卡。她回信说:“你的贺卡放在办公桌的台灯上,金亮的福字我放在心底。我天天与海对岸的温意暖情相共,再大的风浪波折都无所惧。”她对北国风光有着许多向往,渴望一睹万里雪飘的恢弘雄浑。1994年2月28日,她在信里说:“我安抵台北辛亥路家中,身上依旧残留着京城里的气味。坐在书桌前,看着电脑屏幕,敲着键盘,心中升起一股幻觉。这不到10天的相聚,究竟是大伙变着把戏还是我变着把戏?为什么清晰的回忆,却如10月的高空焰火?瞬间闪亮,刹那中寂灭!进京去来,让我仍留着‘下次必定再来的念头’。这座古城,似乎在我心上圈了一道魔咒,叫我一趟趟地为解这个魔咒而来,却也一趟趟地在来了之后,非但旧的魔咒未解,反而更增添了新的魔咒!于是,我眼看飞机扔下枯秃的榆槐枝桠;我瞥见积雪的河塘倒影着机身,我知道,有一件非常重要的行李忘了带走;我确信:有一桩十分必要的事物忘了收拾;但是,我更了然:那件重要的忘了带走的行李,是我‘忘’了带走、一个名叫‘J’的行李;忘了收拾的,是一桩名叫‘回忆’的事物。生命中,有许多偶然;也有许多必然。十年前,我绝对料不到,梦也不曾梦的是:这一生中,会对这样的一座古城,有如此浓烈的‘归乡’之感;这一生中,有块土地能让我产生重回母体子宫般的深恋。尽管这座古城正逐渐消失她的原貌,然而,我清楚地知道:只要我踩在这块大地上,无论她如何改变,她始终是我的‘原乡’,是我的故土。古老的说法:孩子落地后,胎衣就必须埋在产妇的床脚下。我想:这座古城让我如此深恋,必是前世的我,曾将胎衣埋在这古城的某个小胡同中;必是前生的我,把灵魂、骸骨埋葬在这古城的某一处土丘荒垒里。于是让我在今生的某个时辰中,一而再地重返古城,想翻找胎衣,想重新拼合枯骨,想找着曾埋的胎衣后,能再回母体子宫;想拼合枯骨后,再走一趟前世今生。一趟趟,不厌其烦地来;一趟趟,不择手段地来;一趟趟,为圆前世未了之梦来;一趟趟,为续今生未竟之缘来。如候鸟,如鳟、鲑,无须旁人指点,心中自有一个方向,一个目标,回到北京城。此刻,身在台北,心,依然留在京城大地上,留在晴冷的京城空气中。”

这封信犹如永驻的春风,一直温暖着我的心。她的情怀,她的人格,她的文品,以及她那几分血气几分侠气中的细腻和温柔,都是认识她的透镜。

她说过,已逝的岁月是耕耘,是播种,尽管写作之路坎坷崎岖,但是,她无怨无悔,载欣载奔,一颗虔诚的心期待着开花、结果、丰收。风信子正当花期盛时,她必然年年盛开,“带着亘古的盟约和淡远的幽香与春相聚”。

声明: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和分享用途,仅供参考,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因有些转文内容来自搜索引擎,出处可能有很多,本站不便确定查证,可能会将这类文章转载来源归类于来源于网络,并尽可能的标出参考来源、出处,本站尊重原作者的成果,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时或者对转载内容有疑义的内容原作者,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如果属实,我们会及时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夏风 送别四月的尾音,和春天刚刚分手,那初夏的风儿,踏着季节的山歌,带着驿动的心,带着初夏的讯息,吹来了万般柔情,让杨柳摇曳着夏的缠绵,让花儿绽放着夏的妩媚,让我们随着那燃起...

在崇尚道德文化修养的今天,人们谈得最多的话题就是对母亲的祝愿与赞美,“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从孩子呱呱落地之日起,生命中就倾注了无私的爱,这种爱...

写我自己 作者:韩攀科 夜已深,而我还在这里,回想着当初的那个自己,有些事情真的像人们说的那样,过去了不再叹息,而有些事情,过去了,永远就成了回忆。 我喜欢音乐,在我很小的时候...

瞧这人生光景 夕阳的余晖,轻柔如梦,宛如霞丝,掩映着高楼、绿树、花草,心如这美丽的黄昏,凝视着,沉思着,老一辈的人生光景。 晚景生活,老来乐 我轻轻地走进安居楼前,一棵高大的垂...

雨是天空中飞舞的精灵,是大地上流动的血脉。舞动的雨变成溪流,汇成江海,滋润着干涸的大地,哺育着万物生灵。雨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诗人,在大地上精心刻写着优美的诗行;雨像一位技艺精...

我是喜欢你,但已是曾经 从那次公寓门口的离别开始,我想,我以后我再也不会再胡乱的打电话给你了,我想我们就这样了吧,离别了。 就这样,以后再也不用每天发短信虚寒问暖了。 就这样,...

夜晚,天渐渐的暗了下来,宝石蓝的天空中,没繁星的点缀,有的仅仅只是一轮暗淡的月亮。 坐地观月……不是为了浪漫,也不是为了赏月,只是有种莫名的情绪,从心头到心底,就像这轮被层层...

整理衣物才发现,衣柜里那些杂七杂八的春装,还没来得及展示,又要被藏起了。浅浅的失落划过眉心,是这个春天太匆忙了?可是,我镜头前的花枝嫣然和眉间的新绿,又如何能忽略? 仿佛就在...

李达伟,白族,1986年生,现居大理。中国作协会员。大益文学院签约作家。出版有散文集《暗世界》《大河》和《记忆宫殿》等。曾获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第三届“三毛散文奖...

几次到淮安,都没有在意还有这么个所在。淮安值得看的地方太多,朋友也没有推荐到这里走一走,直到这次快离开的时候,有谁说了一句,说刘鹗的故居也在这里。就提议去看看,其他人也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