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两三场秋雨,驱走了藏在江南人家最后一丝暑热,天气总算凉下来。原本满湖满塘的荷叶,渐渐枯黄零落。晚荷人不摘,留取作秋香。莲荷已空,犹有鲜嫩而低调的藕根,正在泥下生长。这时候,迫不及待的挖藕人,也开始做下湖采藕的准备了。

湖北有纵横交错的水网,串起许多常年不涸的湖泊。《诗经·小雅》里有一诗篇《南有嘉鱼》:“南有嘉鱼,烝然罩罩……南有嘉鱼,烝然汕汕。”这两句诗是说:长江之南多得是鲜肥的鱼儿,成群在江河里游来游去。地处长江南岸的鄂南嘉鱼县,就是因此而得名。

嘉鱼县内有上百个大小湖泊,水多的地方,湖塘、河湾、港汊自然就多,所以嘉鱼最丰盛的出产,除了鱼虾河蟹,尤多莲藕与菱角。

这里,单写一写令我难忘的挖藕人老梁。

老梁名叫梁大兴,四十来岁。他不是嘉鱼本地人,而是与嘉鱼隔江相望的洪湖市藕池镇人。藕池,顾名思义,也是出产莲藕的地方。老梁家是“挖藕世家”,祖父和父亲都是挖藕人,到他这里,已是第三代。

三年前,藕池镇那边因为“退耕还湖”,藕塘面积减少,一些挖藕人来到南岸这边找活儿干。老梁因为手艺好,又吃得苦,一来到嘉鱼,就被珍湖这边的湖主和藕农挽留住,一边给新雇来的临时挖藕人传授经验,一边担负起湖塘轮作和养护的工作。

中国几千年来的农耕传统,孕育和造就了许多独特的农事手艺,一代代传承下来。比如陕西、甘肃一带的“麦客”(割麦人),贵州、四川一带的“放蜂人”,几乎都成了“职业”农事手艺人。

若不是认识了梁大兴,我还真不知道,世上还有“挖藕人”这个行当。我跟老梁打趣说:“行行出状元,老梁,还是你厉害呀,挖藕挖成‘专业人士’。”

老梁一边磨着几把专用的藕铲,一边不无得意地笑笑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嘛!”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里,讲述了嘉鱼挖藕人的故事。虽然老梁不是故事里的主角,但这一集的故事可是给嘉鱼莲藕做了重要宣传。全国人民都知道了,湖北嘉鱼是个“莲藕之乡”,到了嘉鱼,别的可以不吃,却不能不尝一尝著名的“珍湖莲藕”。

嘉鱼的莲藕品种繁多,老梁告诉我说,若按用途分类,可分为籽莲、花莲和藕莲三大类。籽莲当然是为收获莲子米而种植的,以白莲为主;花莲以赏花为主,又分红花莲、白花莲、大叶苞等品种;藕莲是以收获鲜藕为主,所以珍湖这边全是藕莲。

“不过,今年来珍湖的客人,就没有这个口福喽。”老梁说,“今年正逢轮作,你看,湖里看不见几朵荷花。”

我请老梁给我讲讲什么是“轮作”。他说:“跟田地上的轮作休耕是一个道理。湖塘底下的泥,也需要养护,需要积攒养分,这样,来年的莲藕才会长得好。”

“轮作期间,这么大一片水域,都闲着?”

“也不是完全闲着,你看那边,那几个人正在捞虾,不种藕的年份,就养一季小龙虾,也可以增加一点收入。据说小龙虾跟蚯蚓一样,对湖泥能起到一点翻耕和保养作用。”

“真是劳动出真知啊!”我对老梁说,“湖塘和土地,摆在人人面前,但农事里的秘密和智慧,却只有在劳作中才能真正获得。”

“是这样的,为什么珍湖里长的藕,味道比别处好?就是湖里淤泥深、养分足嘛!”

“大兴说的对!珍湖这边的人,有句话常挂在嘴上:荷花娇是泥巴里长的,就是这个道理。”

说这话的是梁大兴的媳妇阿婷。阿婷也是藕池镇人,她说自己的“强项”不是挖藕,而是摘茶,她们那里把采茶女都叫“茶姑”。老梁来到嘉鱼“扎下”,她也跟着过来,照顾老梁生活,给老梁打下手。

“我还有一点好奇,想请教一下。我在一些地方见过一些采藕和卖藕人,他们一般都会在池塘和小河边,把鲜嫩、粗胖的藕节洗得洁白如玉,然后再挑到集市里叫卖。可是在嘉鱼这里,几乎所有的藕,表面都还涂着一层泥巴,这会不会影响嘉鱼鲜藕的品相呢?”

阿婷抿嘴笑笑说:“可别小看这层泥,它们就像是一层珍贵的膏子,能给藕节‘保鲜’,哪怕是离开珍湖和嘉鱼,上了火车和飞机,在运送的路上,这层膏子还在继续给鲜藕‘输送养分’,所以人们从嘉鱼带走的鲜藕,都会涂着一层泥……”

“人们带走的不光是莲藕,还有嘉鱼的泥土味嘛!”老梁憨笑着补了一句。

说话间,一阵阵香气飘来,原来是阿婷用一口大铁锅,给我们煨龙骨莲藕汤。

龙骨莲藕汤是嘉鱼人的一道迎客菜。野生莲藕上市时,已到秋冬时节,莲藕汤上桌后容易冷却,藕汤一冷却,就失了鲜味,所以煨龙骨莲藕汤要充分利用“一热当三鲜”的原理,锅下一定要有文火慢慢炖着,最好就是木炭火。

声明: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和分享用途,仅供参考,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因有些转文内容来自搜索引擎,出处可能有很多,本站不便确定查证,可能会将这类文章转载来源归类于来源于网络,并尽可能的标出参考来源、出处,本站尊重原作者的成果,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时或者对转载内容有疑义的内容原作者,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如果属实,我们会及时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仰头望着层层香樟叶子交叠的天空,行走在人来人往的路上。此时橘阳西下,在那密密的柳梢间时隐时现。夏日刚来,微带着一丝暑气。看着那教学楼被画上的夕辉,一时间感到流年沉淀,岁月搁...

芝兰生于幽谷,不因无人问津而不芳,这是一种淡泊;梅花开于隔隅,不因阳光冷落而不香,这是一种优雅;流水饶石而过,不因山石之阻而纷争,这是一种低调。人生一世,不是什么都要去争,...

多少年了,是啊,多少年了;忘了,都忘了,因为太久了,太长了…… 那是一个不怎么景气的夜晚,天,寒而霜重,行人的稀少让人越感刺心的凉,不远处一个身影渐现,是谁……? 一个少年,...

终于忙过一段时间…… 坐在家里休息(放暑假),浇浇花儿、看看书、上上网、睡睡觉、写写字,也许这是我们生活所必须的,然而,我顿然觉得,在这悠闲的时间里,自己在生命面前犹如像是撞...

推开门,楼下已有了三三两两的路人。明亮的路灯唤来高楼的霓虹,将白昼的阳光已完全褪尽,夜,披一件灰衣,半醒半眠无精打采地迎接我。空气中有丝丝的风,却不凉爽,它热辣辣地的将我的...

由穿岩前行200多米,便进入半山亭侧胜境牌坊。每年八月,沿路上香客众多,都穿着黑衣,顶着皂巾,系着红兜兜,来来往往,与街道上一般热闹。更有峭壁悬崖,流水淙淙,树木倒挂,增添几分...

古老的乡村是一个不能被遗弃的历史化石,它记录着一方人的生产生活方式、民风民俗和信仰,它拥有着独有的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

没有阳光的日子就像没有眼神交流的感情一样,空虚。 看向窗外,或干脆走出房间,也许你会发现阳光正灿烂得可以让人昏昏入睡。可是在日夜反复埋怨喜怒均源于悲伤的日子里,阳光就像沙漠里...

尊前拟把归期说, 欲语春容先惨咽。 人间自是有情痴, 此恨不关风与月。离歌且莫翻新阕, 一曲能教肠寸结。 直须看尽洛阳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玉楼春》 从未说风月,但现在却毫不羞涩...

尘事睡了,思念醒了,灵动的手指触摸着冰冷的键盘,瘦了的心事爬满香笺。 两行清泪,清泪两行,断了的尘缘,继续侵蚀着碎了的殇,揉捏着,让风儿带它飘荡…曾问风,能否轻轻的抽走那一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