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初秋,下午六点,太阳西斜,霞光满天,家乡山村已炊烟袅袅,菜香飘飘。

车行不多时,我们的目的地百药园就出现在眼前。园区大门敞开,六爹正跨上一辆三轮电车,准备出门。同行的王医生上前问道:“杨师傅,又要出诊啦?”

“是啊,你们快进里面喝茶!”六爹笑着说。

六爹姓杨,出生在粤西观珠山村的一个中医世家,家中排行第六,大家叫他六爹。他从小跟爷爷上山采药,中学毕业就跟家人学中医。公社推荐他到地区中医班进修,毕业后到公社卫生站上班。他对父亲说,出家门是山,路难走,看病难;方圆上万人,连一个像样的中药铺都没有,想辞职回大队里开诊所、开药店。父亲支持他,让他好好为家乡人服务。

六爹挚爱中医,对中医专研颇深。他的药铺里,除了药就是书。《伤寒杂病论》《千金要方》《本草纲目》……大多线装,时年久远,纸质泛黄。六爹有空就看书,许多页边已是粘粘补补。

六爹行医,喜欢用地方鲜草药。他认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家乡药材灵,常常梦着家乡遍山是药。每当上山采药时,他都想,要是自己有一个大药园,那该多好。上世纪八十年代,政府号召农民开山种果。六爹灵机一动,毅然决定开山种药材,于是将一片荒山承包下来。

两三年来,全家人开山劈地上百亩,努力不少,钱花不少,但收效甚微。六爹天天浇水、施肥,药材反而“不领情”,老是爱长不长,不听话:要苗,苗不长;要花,花不开;要果,果不结。

家人赌气,质疑六爹的设想。儿媳妇埋怨说,刚摆脱大山重活儿,日子好了点,又来挖山头,真不明白,老人家葫芦里装的是什么药……

六爹不服输。他开始思考,意识到这几年是蛮干,山里人虽然种地多,但种药材,还是头一次,没有经验。于是他亲自跑县、市、省中药研究所,寻求技术支持,三番四次请专家来山地指导。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年后,药园开始投产,园区逐渐扩大,品种逐渐增多。六爹亲自挥毫的“百药园”大字,在山坡排架上,很是醒目。如今百药园,已是上千亩。

六爹问诊归来,带我们游览百药园。园由几个小山头组成,算是高山脚下的一片平地。高山树木苍翠,一条山溪流下,在园中哗啦啦地歌唱而过;溪中石头层叠,水质清冽,成群鱼儿自由自在。

园中种的中药上百种,分区种植。那高大的一片是沉香树,一些树头开始结香。五味子、山楂等果挂满枝,姹紫嫣红,随手可得。东面的金银花,如雪花一片;南面淮山、藿香等绿油油;西面的菊花烂漫,蝴蝶纷飞、蜜蜂成群。园里许多药都在开花,五颜六色的花朵编织出一个斑斓世界。同行的伙伴感慨地说,与其说是百药园,倒不如说是百花园啊!

六爹一路介绍,什么凤尾草、鱼腥草、蛇舌草、金钱草,什么鸡血藤、络石藤,海风藤……他指着中间小山说,那一片是牛大力、巴戟天,是多年生药材,也到收期了。南方人喜欢用牛大力熬汤,上等的鲜卖,零售价四五十元,批发也有三四十元,上等的一亩地就能收千斤以上呐……

如今,山乡在六爹的带动下,已成为“药乡”。他积极引导乡里人种药材,既出种子种苗,提供资金支持,又在诊所开设“讲堂”,定期请专家前来传授技术。六爹兴奋地指着别的山地说,你们看吧,这里一亩亩,那里一片片,都是中药,乡亲们每年收成可观,生活大改善,许多到外地打工的,都回来种药材了。员工都是乡里人,待遇优厚,工人统一开饭,统一服装,国家规定的险种买齐,每月到手工资还有三四千元。同行的伙伴赞许说,百药园带动了那么多行业“发财”,连乡里的贫困户也富起来了。

现在,六爹已是年近九十,但精神矍铄,还在看诊。那天恰好有病人来找六爹,我们只好起身告辞。车子走出老远,百药园的花草清香依旧萦绕鼻间……

声明: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和分享用途,仅供参考,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因有些转文内容来自搜索引擎,出处可能有很多,本站不便确定查证,可能会将这类文章转载来源归类于来源于网络,并尽可能的标出参考来源、出处,本站尊重原作者的成果,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时或者对转载内容有疑义的内容原作者,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如果属实,我们会及时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仰头望着层层香樟叶子交叠的天空,行走在人来人往的路上。此时橘阳西下,在那密密的柳梢间时隐时现。夏日刚来,微带着一丝暑气。看着那教学楼被画上的夕辉,一时间感到流年沉淀,岁月搁...

芝兰生于幽谷,不因无人问津而不芳,这是一种淡泊;梅花开于隔隅,不因阳光冷落而不香,这是一种优雅;流水饶石而过,不因山石之阻而纷争,这是一种低调。人生一世,不是什么都要去争,...

多少年了,是啊,多少年了;忘了,都忘了,因为太久了,太长了…… 那是一个不怎么景气的夜晚,天,寒而霜重,行人的稀少让人越感刺心的凉,不远处一个身影渐现,是谁……? 一个少年,...

终于忙过一段时间…… 坐在家里休息(放暑假),浇浇花儿、看看书、上上网、睡睡觉、写写字,也许这是我们生活所必须的,然而,我顿然觉得,在这悠闲的时间里,自己在生命面前犹如像是撞...

推开门,楼下已有了三三两两的路人。明亮的路灯唤来高楼的霓虹,将白昼的阳光已完全褪尽,夜,披一件灰衣,半醒半眠无精打采地迎接我。空气中有丝丝的风,却不凉爽,它热辣辣地的将我的...

由穿岩前行200多米,便进入半山亭侧胜境牌坊。每年八月,沿路上香客众多,都穿着黑衣,顶着皂巾,系着红兜兜,来来往往,与街道上一般热闹。更有峭壁悬崖,流水淙淙,树木倒挂,增添几分...

古老的乡村是一个不能被遗弃的历史化石,它记录着一方人的生产生活方式、民风民俗和信仰,它拥有着独有的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

没有阳光的日子就像没有眼神交流的感情一样,空虚。 看向窗外,或干脆走出房间,也许你会发现阳光正灿烂得可以让人昏昏入睡。可是在日夜反复埋怨喜怒均源于悲伤的日子里,阳光就像沙漠里...

尊前拟把归期说, 欲语春容先惨咽。 人间自是有情痴, 此恨不关风与月。离歌且莫翻新阕, 一曲能教肠寸结。 直须看尽洛阳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玉楼春》 从未说风月,但现在却毫不羞涩...

尘事睡了,思念醒了,灵动的手指触摸着冰冷的键盘,瘦了的心事爬满香笺。 两行清泪,清泪两行,断了的尘缘,继续侵蚀着碎了的殇,揉捏着,让风儿带它飘荡…曾问风,能否轻轻的抽走那一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