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铜梁看火龙
重庆铜梁的舞龙,何等的浩荡壮观!
入夜的广场,人如潮,灯如昼,歌声飞扬,秧歌队,旱船队,舞姿翩跹。激动人心的锣鼓敲起来了,手擎彩球的引龙人兴致勃勃、容光焕发地闪亮登场了,一条条彩龙腾云驾雾般横空出世了,逶迤、翻滚、跳跃、搏击……浩浩荡荡的队伍,将广场舞成了一片龙的海洋。
这天夜里,有丰收铜梁龙,有清风荷花龙,有绿韵竹梆龙,有九天竞技龙,有鲤鱼跳龙门,有曾经腾飞在北京夜空的奥运龙……一条条舞龙张牙舞爪,霸气凛然,流光溢彩,势不可挡。那些舞龙健将一个个步伐稳健、身手了得,随着鼓点节拍,让金光闪闪、银光闪闪的巨龙一会儿摆出“双龙戏珠”,一会儿形成“蛟龙出海”,一会儿龙头高昂、跃上九天,一会儿龙身围绕纠缠,玩起叠罗汉,绕了一圈又一圈。
上天入地的金龙银龙刚刚舞罢,6条劲舞的火树银花铜梁龙隆重登场。刹那间,人群寂静无声,他们在期待,期待夜空里钢花飞溅,铁水流星,噼啪炸响,绽放成最美丽的烟花雨。
铜梁火龙的火,绝非现代科技衍生的火硝烟花,那美丽璀璨的钢花,根植于铜梁热土,粗犷、奔放、彪悍,凝聚了一代代铜梁人的英勇、豪迈与智慧,造就了人世间的别具一格。
广场四周摆着12个烧得通红的铁水炉,先由熔铁师傅熟练地从红得耀眼的火炉中舀起红彤彤的铁水,再由打花师傅奋力将铁水打向天空,让铁水在空中盛开成一朵朵巨型的五彩钢花。瞬时间,钢花飞舞,斑斓闪烁,绚丽耀眼,姹紫嫣红,整个夜空一片瑰丽辉煌。一个个打着赤膊、扎着红腰带的健壮汉子在滚烫的铁水和弥漫的烟火间挥舞着喷火的巨龙,马不停蹄地奔跑、跳跃、舞动着,似行云,如狂澜。
人在火中舞,龙在火里飞。那矫健雄壮的火龙,那瞬息多变的舞姿,那激越雄壮的打击乐,那灿烂旖旎、从天而降的钢花,让观众眼随火龙舞动,心随火花起落,那种刺激亢奋的感觉,真是酣畅淋漓!火花偶尔散落到四周的人群里,立马引起一阵惊呼、一阵欢笑。
这场精彩壮观的火龙表演足足持续了半个多小时,观众的情绪也被点燃得激动难耐、渲染得五彩缤纷。最后的“神龙升天”仪式结束后,广场上仍然掌声不断。观众意犹未尽,迟迟不愿离开。那些享受了钢花洗礼的观众更是兴奋,因为坊间有言,钢花落在身上,可以驱除晦气、祛病消灾,新的一年定会好运连连。
铜梁是著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其龙灯艺术享誉海内外,有“中华第一龙”之称。作为首批国家级非遗,铜梁龙舞曾多次赴北京参加国庆盛典,参加过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演出,还远赴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表演,在国际大赛中屡屡夺魁。
在舞龙现场,我结识了一位当地的摄影家。他说自己开始摄影,就是因为喜欢上了铜梁的火龙。到现在,他拍摄铜梁龙舞已经30多年了,用坏了五六部相机,虽然有许多作品获奖,可总觉得还没有拍出龙的“魂”来。铜梁龙舞本身就是一门精湛的艺术,要想定格精彩瞬间,尤其是火龙,既要选准角度,还要冒着被钢花灼伤的风险,真的很难。我们又谈到舞龙技艺,摄影家笑称自己也参加过舞龙,技艺深奥得很,至少有形(姿势)、技(配合)、法(方法)、情(神韵)四大要素。而仅一个法,又包含舞法、步法、握法、鼓乐法等。
过去,铜梁人新春舞龙,是用以求财求福,祈望风调雨顺;旱天舞龙,是用以求神求雨,祈盼五谷丰登。如今,铜梁龙舞不再是小打小敲的“杂耍”,它早已华丽转身,成为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品牌,形成了逛龙城、品龙宴、泡龙泉、观龙舞、赏龙灯“一条龙”服务的特色文化旅游业,打造了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带动当地人致富的一张亮丽名片。
在铜梁看火龙 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