攒一世情深只为等一人
青石板,小洋楼,一位106岁的老人,一幅展示老人“一句承诺一生等待”的油画画面,组成了我对坝脑村最美好的记忆。
如果光阴是一个个组装的片段,那开头应该从1932年的秋天说起。江西于都县车头圩的大樟树下,14岁的段桂秀在婆婆陪伴下,把刚买的布鞋偷偷塞到情郎金长哥哥的手里,一抹红云,在她的脸上荡漾。
那个长得像乌仙公(当地土话)一样的男子叫王金长,在即将穿上军装的那一刻,他翻遍全身也找不出一件临别的礼物,就把上衣脱下叠好,送给眼前这个是妹妹也是刚刚和自己成亲的姑娘。
“我至多离开三五年,你照顾好家里人,一定要等我回来。”王金长深情地看着段桂秀说。
简短的临别之言,从此定格在段桂秀情窦初开的岁月里,再也没能拔出来。
1932年以后的赣南,战火连天,硝烟弥漫。四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和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无数的赣南英雄倒在了血泊之中。
“仗都打完了,金长哥哥怎么还没回来?”
段桂秀在心里一次次反问自己。青春的小鹿在梦里撞过无数回,很多次,段桂秀偷偷跑到那棵送别的大树下,翘首而望,她幻想在日出或是日落之前,能看到那张像乌仙公一样的脸。可时间过了一个“三五年”,又过了一个“三五年”,她的金长哥哥依然杳无音信。
“等”成了她爱情的全部,也成了她生活的执念。可那个年月,除了等待还有举步维艰的生活。王金长离开后,家里便只剩下段桂秀、婆婆和王金长年幼的弟弟相依为命。
1953年的一天,有人送来一张烈士证明书,来人告诉她王金长早在多年前就牺牲了,段桂秀无法相信,她不相信一张薄薄的纸就能决定她金长哥哥的生死,她觉得金长哥哥不会骗自己,他是一定能够回来的。
这个消息,同样也传到了段桂秀的娘家,段桂秀的兄长知道后好几次上门劝她改嫁,段桂秀坚决不肯。她说:“我答应了金长哥哥要照顾好这个家,我就会一直等他回家。”
为了照顾婆婆,又要贴补家用,力气单薄的段桂秀四处找活干,去给乡里的食堂做饭,去给卫生院打杂,那个年代其实最不缺的就是愿意兜售力气的人,段桂秀对来之不易的活太卖力气了,无论是在哪个地方,都被评价成四个字:老实本分。
她要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扛起一个家。
时光从指缝川流而过,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一年年过去了,春去秋来,小叔子长大了,虽然家里连吃都成了困难,可段桂秀咬咬牙,四处借钱,终于帮小叔子成了一个家。
1960年的春天,段桂秀的婆婆去世,这个打击对段桂秀来说太大了,自从有了记忆以来,她早就把婆婆当成自己妈,嫁给金长哥哥后,她更明白,这个世上只有婆婆和自己一样,都惦记着她的金长哥哥。
有一段时间,村里有好心人看她一个人很难,就来给她说媒,被她骂了回去,也有爱慕之人给她送来了钱物,虽然她穷,可她还是拒之门外。
一年年过去了,几个十年也过去了,眼看着年过半百的段桂秀孤零零一个人,1965年,小叔子为感谢嫂子这么多年对王家的付出,也为牺牲的哥哥有个后,就将9岁的儿子王地长过继给段桂秀抚养,让她老了有个依靠。
小叔子的这一举动,让一直有传统思想的段桂秀充满感激。当时段桂秀在供销社食堂做饭,养这样一个孩子,是没有问题的,更何况她也希望她的金长哥哥有后人。
岁月荏苒,时光一去不复返。就这样,段桂秀一边抚养孩子,一边幻想着金长哥哥有朝一日能回来,和她团圆。
20世纪90年代的末期,中国大地上进城务工的人越来越多,坝脑村更是,打工的去打工,搬走的搬走,坝脑村的王家老宅里只剩下段桂秀一个人默默坚守着。
“虽然剩我一个人了,我也不敢离开,我怕金长哥哥回来找不到我。”她依然还沉浸在自己的梦里,不愿醒来,尽管那个要等的人早已不在。
一片落叶成了秋天的词语,一个人成了另一个人的继续。时间从来没有改变她对金长哥哥的等待。那些年,她要去民政所领取养老金,民政所所长郭湖北每次看到这个性格开朗的老人就格外热情,一来二去,两人就熟络起来。
好几次,因家里困难,养老金也不够开支,她就壮着胆子找郭湖北借钱,她觉得自己有养老金,即使还不上,还可以拿来抵数。
对工作负责的郭湖北,是个典型的红军后代,工作之余对烈士遗孀段桂秀的事情了解一些,他非常同情她的遭遇。每次只要段桂秀开口,他都是有求必应,甚至是借三百,给五百,而且每次他都要再三嘱咐段桂秀:“尽管用着,不要急着还钱。”可段桂秀是个深明事理的人,她只要有钱,就想着要还上。有一次,她去乡里还钱,郭湖北刚好不在,乡政府人员告诉段桂秀,郭所长下村了,要很晚才能回来。她摸着口袋里的钱,想着若是今天还不上,又要推迟一天,索性就坐到郭湖北办公室门口等。那天郭湖北忙完已是晚上七八点了,当他看到段桂秀抱着膝盖孤零零地坐在那里,特别是她那在灯光里被风吹起的白发,郭湖北没有想到一个老人竟如此守信,他握着段桂秀的手,竟不知道说什么,在心里,他发誓,一定要尽最大的能力去帮助她。
郭湖北知道段桂秀还一直在打听着她金长哥哥的消息,也许是巧合,2019年5月14日,一些老红军家属相聚渡口,郭湖北带着段桂秀来到了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很少出门的段桂秀看到墙上的红五星,竟然兴奋地说:“当年我送金长哥哥参加红军时,他戴的帽子上也有一颗红五星。”
郭湖北看着激动的段桂秀,不知道要怎样安慰她,特别是段桂秀看到纪念馆里那些陈列,竟然缩手缩脚不知所措,他理解,毕竟这是段桂秀第一次离开坝脑村,第一次来到于都县城,第一次见到村庄以外的世面。
看着墙上挂着的那些用草鞋制作的地图,段桂秀凑前去,一边用手摸着,一边把头靠在墙上,陷入无法自拔中。郭湖北明白,她想起了当年自己送给金长哥哥的那双鞋,还有那场离别的情景。
如今,她的世界已经变得很小,小得只能装下她的金长哥哥,可这么大的地方,这么多的物件,却和她的金长哥哥无关,她有些失落,她想知道,她的金长哥哥到底去了哪里。
岁月辗转,给了她一个一直都在等待的答案。回到家的段桂秀,更是寝食难安。到了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她感觉离她的金长哥哥更近了。在她的记忆里,金长哥哥是个说话算话的人,一定也会对她有所交待。
几天后,段桂秀又要郭湖北带她去纪念馆,郭湖北确实在忙而没时间,她就耍小孩子脾气,就坐在办公室不走,硬磨郭湖北再带她去不可,在段桂秀的软磨硬泡下,郭湖北再次带她来到了于都县城。
这一次,郭湖北带段桂秀去的是烈士陵园。高大的纪念碑上刻满了密密匝匝的烈士名字,段桂秀茫然地看着,她不识字,郭湖北带着她在烈士名字里辨认,他一个一个名字念给段桂秀听,段桂秀就顺着郭湖北手指的方向,认真听着,眼睛一眨也不眨,生怕错过,可是过了很久,还未听到想听的名字,正当她失望之际,忽然听到那个让她魂牵梦萦的名字。
“王金长!”当郭湖北喊出名字的那一刻,段桂秀扑过去,双手撑在纪念碑上,浑浊的目光里划出了一道异样的光芒,有惊喜,也有悲伤。
“这些都是战场上牺牲的烈士名字吗?”段桂秀摸着冰冷的名字,还是不愿相信现实的她再次向郭湖北确认道。
“是的”。当郭湖北说出其实几十年前便已确定的答案时,埋藏内心多年的情感,瞬间涌上心头,她嚎啕大哭,这一刻,她相信了,她的金长哥哥再也不会回来了……
多年等待,终于有了些许慰藉。梅江的水,见证了一段辉煌的岁月。如今,坝脑村成了全国的网红打卡点,106岁的段桂秀,坐在花园一样的小楼前,遥望着远处的大棚和金黄的稻田,用她90多年的等待,诠释了爱情的真谛。
攒一世情深只为等一人 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