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问黄鹤楼

2025-02-19 中国作家网 碧珊 TAG标签: 夜问黄鹤楼

因为文友孟悟姐要去黄冈看东坡赤壁,我就和孟悟姐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我们用了两天时间把苏东坡在黄冈的古迹看完后,转车来到武汉。孟悟姐坐飞机回了重庆,我就选择留在武汉两天,一个人好好感受一下这座城。

其实,我对于武汉也不算陌生。以前坐高铁从北京到西南方,总要路过武汉站;有几位好朋友就是武汉人;我很喜欢吃热干面;就是户部巷也是二十多年前就听说过。但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一直没来过。如今,心心念的一座城就在脚下,我可要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

先打车去的是黎黄陂路,这是因为以前写过一部以民国混战为背景的小说,对黎元洪有所了解。一下车,一组欧式建筑群映入眼帘。更生动的是,有一对新人正在巴公房子前拍婚纱照。我有个习惯,喜欢在看到别人拍照的时候叫个好,于是就走到新人旁边说,“真漂亮!”新娘听了开心笑了,我也觉得这晚上的开始还不错。

武汉很像上海,不单单是这些欧式楼和路边的梧桐树,还因为城市的规划。打车上高架时,我有一种在上海的感觉,但是武汉的路又比上海宽阔不少,像北方的马路,所以走在路上感觉特别畅快。

我在一家老店吃了一笼鲜肉包就出了黎黄陂路,跟着导航往江边走去。江边也很宽,市民在江边锻炼身体。江两岸的灯光竟是出乎意料的漂亮。在厦门,岸上的楼群灯光是漂亮的,但是对面就是蓝黑色的大海;在杭州,围着西湖的灯景只有半边,繁华一半,清冷一半;在重庆,江两岸倒是灯光都极为炫目,但科幻感太重了,抢了整个城市的风头。武汉就不同了,武汉对岸的楼景灯和这岸的是差不多的。从我一个外来人看,两边是镜像一样存在的。色彩艳丽,分外娇俏,却又不抢不争,和整个江水融合得恰如其分。

我一边走,一边拍照,走了没多会儿,就闯入了一个夜市。这真是个惊喜。要知道,北京没有夜市十几年了。我始终认为,有夜市的城市才是有温度的城市。因为夜市给消费者以晚上散步的去处,给摊主以养家糊口的最低保障。这个城市有夜市,人间就有更多烟火气。走进去逛了逛,发现这个夜市很像香港的庙街夜市,货品都是搭在四四方方的架子上的,组成一个一个格子棚。穿梭其中,我不断观察摊主和顾客,很快就得出结论,武汉女孩确实漂亮,大部分都皮肤白皙,身材高挑,秀丽豪爽,倒是很像北方姑娘。

出了夜市,无缝衔接到了江汉路步行街。这里和王府井没多大区别,唯一吸引我进去的是一家动漫主题的大店。路过门口时,有两个女生cosplay打扮出来,我进去看了下,里面都是卖动漫周边的专卖店。这就是这两年很火的谷子店吧。

第二天中午,我从湖北省博物馆和辛亥革命博物馆出来后,武大读过书的朋友发来消息,建议我到武大里走走,说现在珞珈门对外开放。我就开了一辆共享单车,从楚河汉街一路骑车,想要骑到珞珈门。骑着骑着,眼前就出现了东湖。早上打车时,司机告诉我说,武汉是有四湖的,以东湖最有名。我一面骑车,一面看东湖的湖景,骑的时候还很奇怪,为什么整条路都没什么人骑车呢?这个方向的好像就我一辆自行车。骑了十几分钟才破案了。原来,东湖在环湖公路上,靠近江岸边是设有自行车道的,是我不知道,一直在机动车道上骑。看地上的图标,这自行车道两条并连,是相向而骑。我就在骑行道上骑了一会儿。终于骑到了武大一个大门,导航显示距离珞珈门还有一公里多。可保安不让我骑车进校,让停车。可这是共享单车啊,需要到停车区域才能关锁。于是,搞笑的事情就发生了,导航显示,距离最近的锁车点还有4.3公里。

我瞬间受到了打击。早知如此,刚刚不如直接打车到珞珈门呢。可事已至此,肯定不能骑进去了,车又必须到指定区域才能关锁。于是,我决定这次不进武大了。就继续骑,骑到有停车区域的地方后还继续骑,这样就把暴走游武大改成单车游武汉了。

果然,这个决定让我收获更多。在之后的一个小时里,我不但沿着外围,把武大从外向里欣赏了一下,领略了一点点中国最美高校之一的风采,更是在出了武大区域后,穿大街,骑小巷,吃了牛肉热干面和糯米包油条。这都是在其他地方吃不到的小吃啊。骑行就是有这个好处,可以在骑行中一点一点,近距离感受武汉这座城市街头巷尾的平民气息,感受那种独特的城市味道。

晚上,和湖北作家陆令寿等几位友人小聚后,才到晚上九时,离着凌晨一时发车还有四个小时,我就打车去了长江大桥。听说武汉有不止一座长江大桥,我就问好了,直接打车去的那座课本上介绍过的长江大桥。

天却在此时下起了雨。我下车后看着大桥,真想多在这里走走,又见雨似乎没有要停的意思,就站在江边,看向这座大桥,一心想等它的桥身从黄光变成蓝光后拍一张照片。最好是这座桥是蓝光,后面的另一座长江大桥是红光的,这样最好最漂亮。我心里数着秒数,以为它会在一分钟后换灯,但时间大概有三四分钟才换成了蓝色。江边的情侣真不少,几乎都是男孩给女孩拍照。像我这样的游客也很多,雨又大了一点,我也只好匆匆告别大桥,走到对面树多的路上继续走。

在外游览的人,总有这样一种古怪心理,就是,哪怕在游览的几天中都是松散的,不珍惜时间的,也要在临离开时拼命抓住最后的机会看更多风景。我也不例外。我决定,虽然有雨,但武汉树多,就在树下躲着雨走。走着走着,就走到了户部巷。又向前,沿着商业街一直向前,看到路牌显示民主路,这正是我住的酒店那条路,也就是说,一直往前走下去,我就能在十时四十分左右走回酒店。我对自己说,这样更好,能够看看夜里的武汉。

走着走着,路过一家叫黄鹤楼烟酒的小店。我就奇怪了,怎么就叫黄鹤楼店了?这是哪儿跟哪儿啊?黄鹤楼是哪儿啊?这儿又是哪儿啊?猛一抬头,却看到了夜灯亮起的黄鹤楼赫然就出现在半空中,如此真切,如此伟岸,如此靠近。这个角度让它看上去不像是黄鹤楼,更像是一尊天神,一个菩萨。不由得,让我想起去年夏天看的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中黄鹤楼的夜景。彼为古楼,此为新楼,彼时我与喜欢的人一起看楼,此时只我一人在雨夜看楼,我很想拍一张夜景黄鹤楼的照片纪念一下。

又想,不要这个角度,绕道前面去,肯定有更好的角度。雨声簌簌,脚步匆匆,我不时回头张望,却再也看不到黄鹤楼了。我又急又慌,开了一辆单车,想就此放弃,直接骑车回酒店。但,骑车骑到分岔路的时候,我还是不甘心,调转车头,又沿着地图显示的黄鹤楼位置向另一条路杀了回去。

雨更大,我的头发和衣服都给淋湿了,右边的路边,不时有牌子提示“黄鹤楼停车场”。但这是一个迷人的陷阱。如果我已经骑到了黄鹤楼的停车场,那为什么抬头还没看到夜灯下的黄鹤楼呢?导航显示还有一百米时,我就把车锁在停车区,按照导航走过去,进了一条隧道,没想到进隧道显示距离又有七百多米,反而更远了。这对我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此时,我头发湿透,衣服湿透,骑了大半天,黄鹤楼却在哪儿呢?夜灯下的黄鹤楼难道飞了吗?其实,在头天白天,我和孟悟姐在她上飞机前去看了白天的黄鹤楼,知道它就在半山腰,可现在都晚上十时三十多分了,又怎么能上山去呢?难道夜灯点缀的黄鹤楼非要上山才能看到?

时间差不多要去高铁站了,我只好在隧道里拦了一辆车。贼心不死的我还是让司机绕到能看到夜灯黄鹤楼的路上,好让我临走前再看一下。可司机说,我现在就在黄鹤楼下面,这里就能看到。

“可我什么都看不到,我是越走越远了。”

司机终于一语道破天机。他说我并没有找错,导航给我的也是对的。

“只是黄鹤楼一到十时就关灯了。”他说。

声明:夜问黄鹤楼 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