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角落
篇一:被遗忘的角落
这个世界,有一个地方,一直被人们遗忘;这个世界,有一个地方的人,也一直被人们遗忘。那个地方,是遗忘的角落,那里的人,是被遗忘的人。
遗忘的角落,一直那么的沉默,远离了喧哗与混浊,远离了纷争与丑恶,远离了无知与愚昧。一直拥有着纯洁美丽的心灵,在这个繁闹的世界中,用最真挚的感情来面对人们的冷漠,即使被遗忘,但是不孤独,不寂寞,不乏那朝气。
被人们遗忘,在这个世界的圈子里,没有谁愿意看一眼它的美丽,即使从它面前经过。它的美也许外人不能懂,只有遗忘的角落里的人们才懂得欣赏,那优雅,那闲淡,那平和,也只有在被遗忘的人们的眼里才得以体现。遗忘的许多,也只有那里的人们能懂,因为他们共同被遗忘。
那里,一直飘传着一首悠扬的歌,遗忘的角落在弹奏,遗忘的人们也在弹奏。
不必在乎外面的世界,所有的都将藏在这个遗忘的角落。这是最终的归宿,但不是最初的源地。被抛弃,被遗忘,便再也不愿去顾及外面的一切,遗忘的角落同样可以放飞希望。也许,希望会被拒绝,会被抛弃,但当希望被抛弃时,遗忘的角落会还会回收希望,就如回收简历一样。它不会忧伤,不会懊恼,只因它始终相信被遗忘的角落终有一天会有注视的目光。放飞希望,让它去尝试,去面对。尽管冷淡,但并不孤独,遗忘的角落也有真挚的欢乐。
遗忘一次次的抛来,向那个角落,但兴许不知,角落里也有美丽。那被遗忘的美丽,只是不知在何时才会得到注视,或许在同样被遗忘的时刻。抛来的是冷漠与否定,但从这里传出去的是芬芳,是自豪。那丝丝芬香的飘散,到每一个被遗忘的角落,滋润角落里那些干涸的草木,在繁闹中构造出宁静的美。
当希望的翅膀再次展开时,那被遗忘的角落便会重新焕发光彩,争取他们的回报,哪一份都应该属于他们,毕竟他们付出的太多。那被遗忘的角落,在一双双眼眸前沉寂了多久?那被遗忘的人们,又沉寂了多久?当再次出现时,除了被遗忘的角落和那里的人们外,又有谁能够体会那里真正的痛苦?没有谁知道,更没有谁想过,也许认为那对于自己是永远不可能的,但世上又没有不可能出现的,身临其境,将会怎样?恐怕无法与那被遗忘的角落一样沉着的忍受、等待!当自己被遗忘后,如果可以走出那个被遗忘的角落,是否愿意看一眼角落里的美丽,那美丽会因别人的注视而愈益美丽。当遗忘的角落不再痛苦,便不再被遗忘,只留下那份沉着与冷静。
遗忘的角落在被遗忘的时候不再被遗忘,在不再被遗忘的时候仍被遗忘。
那里,又传来悠扬的歌声,那么的超然与豁达!篇二:被遗忘的角落,被遗忘的人
一面是乡村与愚昧的抗争,一面是农村教育资源的匮乏和缺失,在日新月异的现代化进程中,乡村不应该被遗忘,乡村教育不应该成为一种尴尬,乡村老师的坚守犹如黑暗中点燃的蜡烛,虽然灯光点点,却照亮了乡村文明前行的道路。——题记
早上六点,晨光熹微,灯光微弱,世间万物如同沉寂一般,悄然无声,在黑夜的笼罩下,愈加静谧。就这样,我乘上了校车去下乡。一路颠簸,漫漫两个小时,看着在我眼前闪过的事物总有种不真实的感觉。转眼间到了山底下,看着盘旋的公路蜿蜒至山顶,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走了一步又一步,站在山腰,举目四望,土地贫瘠,山峰光秃,沟壑纵横,在这之中,又分布着座座土房,如被抛掷的石子,四处点缀,愈显荒凉。
在将要接近目的地之时,隐隐约约传来孩子们欢快的笑声,响彻山间。紧接着经过一家人门口,许是听见我们一行人的声音,见跑出来一小孩,两岁多的样子,步子还不稳,站在门前畔,眨着好奇的眼睛新奇的盯着我们,脸黑,手脏,而我们也看着他,相互望着,直至消失在山路的转弯处。我不禁想到,他们或许会欣喜,欣喜我们所带来的一些新奇东西,我们打断了他们虽然困难重重但还宁静的生活,如同在沙漠中的小河,毫无作用。我的小时候,自记事起,家中虽穷,但在父母的庇佑下,也是衣食无缺。有时会想尽管同处在一片天空,同呼吸相同的空气,但差别为什么这么大?到了小学门口,看见近百个孩子熙熙攘攘,你争我抢,在校长的组织下排好队对我们进行了热烈的欢迎。看着因我们到来而天真烂漫的样子,好满足,仿佛已得到了世界。土铺的地面被四面砖墙包围着,连最基本的单双杠都没有,几件砖房立在那,历经风雨的洗礼,岁月的沧桑,让这座乡村小学如同老妪,愈加破落。看着一个个孩子,小小的身体裹着不相符的衣服,头发凌乱,女孩子们仅有的发卡也失了颜色,落魄的挂在头发上。那一刻,无地自容、酸涩一涌而上。他们迎接着我们的到来,而我们的到来却只有微乎其微的作用。随后,我们便带着孩子们玩起了游戏,一张张喜笑颜开的笑脸,活泼的身影让这个学校充满了生气。如此的环境,他们依旧快乐着,而我们又有什么不满足?在他们稚气未脱的小脸上已有了岁月刻下的痕迹,不知在闲暇之余他们是否会抱怨是否会埋怨。可能他们对生活经年累月所赋予他们的重重苦难已经习以为常,已变得无欲无求,认为所有的变化随之而来的会是更加深重的苦难。繁忙的农活,简陋的教室,困窘的生活,在这些表象的背后又有多少的无奈与辛酸。世界之于他们给予了什么?他们之于世界,又意味这什么?小小的捐赠,少少的捐赠,却让他们如获至宝。铅笔,尺子等曾经的我们是多么浪费,无数的文具从我们手中经过,停留之日短而又短,可不知对于他们是极大的奢望。两只小手紧紧地抱着,偶尔掉了,也会反射性的捡起来。局了解到在不到四平米的教室里摆了四张桌子,3个学生,真是“量身定做”。黑板、讲桌、粉笔在这里似乎成为累赘,多一点,便会运转不开。( )
我不敢想象,在若干年后,这近一百个学生,又会有着怎样的命运?辍学,打工,结婚。还未来得及接受更高的教育,却过早的迈入生活的急流之中,为了生存而奋斗,而挣扎。而后,又会有下一代,复制着相同的不幸,无声无息渐渐疏远了光明。难道,他们逃不出命运的漩涡。从学姐那儿了解到,他们早已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思想,安于现状,对于未来感到飘渺虚无,又是什么让他们失去了对生活的激情与追求?在《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即使贫穷,但不缺少进取的心,他也终于凭着自己的努力,走上了人生的康庄大道。生活里有着多少的无奈与惋惜,又有着怎样的愁苦与感伤?雨浸风蚀的落寞与沧桑一定是水,静静流过青春奋斗的日子和触摸理想的岁月。他们虽然处在世界的角落,但太阳的恩惠却充斥在世界的每个角落。我不希望,单调的日子重复几十年,他们最后在不知不觉中走向了坟墓。但愿这个世界能够多一份关心,多一份爱心,让在大山的孩子走出那个山坳,看一看海,过一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日子,亦还他们一个亮堂堂的人生!篇三:遗忘的角落
但愿放下曾经的友谊。
回忆着曾经的喜怒哀乐,回忆着曾经欢笑时的笑语,回忆着曾经悲伤时的诉语,回忆着曾经痛苦时的坚定,我不禁默默地抽泣
往事如烟,在优美的言语,在动人的旋律下,我也依然挽回不了昔日的记忆。从未有人知道过,也从未有人发现过,在微笑背后,在纯真的笑容背后,我抽泣过,我知道强大的意义;在微笑背后,在纯真的笑容背后,我痛苦过,我学会了自强。直到你的出现,留下了我人生中最美的场景,时间不入人意。曾经遗留的痕迹,正一点一点被你的无情据之千里,正一点一点被你所覆盖,化为泡影,默默地,悄声无息地,哭泣着,流走。
曾经,在欢笑中,在痛苦中,在悲伤中,你曾用坚定不移的话语让我震撼,并告诉我“友比天高,谊比海深。”那认真的表情,那坚定的眼神中透露出肯定的光辉,那毋庸置疑的话语无形中对我说;“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最珍惜的好朋友。”无论你在哪里,我都会找到你;无论你在狭小的缝隙里,我都会发现你;无论你在一望无际的沙漠里,我都会看见你;无论你离我多远,我也将寻你至多远。如果,我还没有发现你,看到你,找到你,请你相信,我们的心永远连在一起。
严冬的降临,如死神般降临。我走里,怀着悲伤的心情,含着苦涩的泪水走了。本以为,路程的相距无法阻拦我们。我错了,我错在太相信你了。你竟把我丢在深不见底的深渊;你竟把我丢在一望无际的原野。啊。为什么呢,为什么,让你如此狠心,你丢弃了,遗弃了我们曾经的一切,我们曾经发生过的一切……
时间是万能的。他让我们曾经所有的记忆褪色……
我静静地,默默地蹲在那个被朋友遗忘的角落,守在那个被人们遗忘的角落。我多么渴望有人会发现我,关注我,让我重新崛起对生活的自信。我多么渴望我并不止在你走过的路上只留下一缕青烟,顷刻间灭。我多么渴望我可以做一个陪你走过一生的知心朋友啊。我多么渴望有一个真正知道我,了解我,发现我的知心朋友啊。可如今,我在次被朋友,被父母,被亲人,被挚爱的人,被世人遗忘在那个角落。
我也不愿再继续珍惜这份对我最美好的回忆,这份对我最珍爱的友谊,因为它迟早也会随着时间而褪色,消失。不如,把它当做人生中的一个插曲,当作我人生中的一个故事。然后随着时间,细细地品味着它,回忆着它。
就让我们的友情随着时间而淡忘吧。篇四: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被爱情遗忘的角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拍摄的一部彩色故事片。
影片讲述的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某偏僻山村贫穷落后。19岁的美丽姑娘存妮与本村青年小豹子,因相爱而发生关系。她们的恋情被视为犯罪,存妮因而含恨自杀,小豹子则以“强奸致死人命罪”入狱。存妮的不幸遭遇,伤了妹妹荒妹的心,她把爱情视为洪水猛兽。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绿了那块贫瘠的土地,给了荒妹争取爱情的勇气和信心,让她敢于冲破传统观念束缚,追求纯真的爱情和美好的未来。
在这里,我给大家讲述的,是发生在敬老院中,令人啼笑皆非的爱情故事。
养老院,这里也称敬老院,或者社会福利院,是用来收容社会上的鳏寡孤独、致伤、致残、失去劳动能力、以及需要照顾的老年人。在我家附近,有一家盟(市)级社会福利机构,它有三个牌匾,盟敬老院,盟社会福利院,盟孤儿院。里面有国家供养的荣复军人,没儿没女的孤寡老人,还有十几个孤儿。
由于良好的食宿条件以及优质的服务,吸引了不少当地的老年人,来这里安度晚年,以减轻儿女的赡养负担。正因为来这里的老人,大多长时间失去老伴,一个人过着寡妇鳏夫的生活,希望得到异性的关心和温暖,甚至再续一段宝贵的落日情缘,也是他们心中的某种企盼。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养老院经常传出一些绯闻,由不得你不信。说有一天,天色已经很晚了,院里丢了两个人,领导发动全体职工,找了很久都没有下落。直到午夜十二点,一位院民上厕所时,无意中发现了他们。原来,两人正躲在小树林里亲嘴呢,让院领导哭笑不得;最让我感到意外的是,一位八旬老太在院里住了好几年,忽然有一天出来租房子了。原来,是老太自己找了对象,男方比她还要大,已经整整八十六岁了。这么大的年纪,生活几乎不能自理,在他们的面前没有路,我不知道是什么在支撑着她们?
2005年10月,我受年青院长的邀请,到盟养老院打乒乓球。在我的球友中,一位是院里的保健医,接近六十岁的年纪,身材高大健壮。另一位是校长,为人幽默风趣。两个人见面,不打嘴仗是不可能的。可能为一个球,两个人互不相让,争得面红耳赤;可以为一件事,两个人唇枪舌剑,你来我往;更多的是,两人半真半假,开着不着边际的玩笑。比如,如果哪个女性进来,他们会说,“老太看你来了!”我们光膀子,就会有人说,“是秀给老太看的!”校长戴着眼镜,就会有人说“在老太面前装酷”。
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们这里胡扯八扯,却让一个老太动了心思。一天,她托院长送来了一盒烟。烟应该不错,最起码也是云烟吧。说我们几个人中,有人相中了她,让院长从中捎个话,说要处就好好处。院长的这个乐啊,眼泪都要笑出来了。说这里边会抽烟的,就是你们两个人,你们看看怎么办吧!我暗自庆幸,这要是会吸烟,会不会惹上一身骚呢?
要说我的两位朋友,那是绝对的无辜。他们有很好的职业,很好的家庭,说他们去招引风蚀残年的老太太,鬼才会相信!再说那位动了春心的老太,怎么也有七十岁了。一脸的沧桑不说,两条腿都伸不直了,走起路来一拐一拐的,活像现实版的不倒翁。
两位老兄这个郁闷,说什么也让院长把她送走。不知用了什么办法,在发生这场闹剧不久,这个令人厌烦的老太就不见了。我不想评价这个老太,她是不是精神上出了问题。我想说的是,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可能远比物质生活重要!在老态龙钟的外表下,是否跳动着一颗青春驿动的心呢?
所谓“最美不过夕阳红”,我们能有谁,会像关心年青人的婚姻恋爱那样,全力关心老年人的“性福”生活呢?所谓性,并不单纯指性欲的满足。从广义上讲,老年人的性就是满足男女双方相互认为还有必要的一种情感,使双方相互鼓励,分享欢乐,进而使双方在精神上有所寄托,得到满足,既打消了老年人心理上的孤独感,同时又增添了生活的信心。
老年人的再婚问题,由于受财产以及诸多因素的影响,经常受到儿女的粗暴干涉,不为社会广泛认可。就是著名影星仲星火,当年为再婚而倍受折磨,不得不躲进电影厂的招待所。这就要求我们有文明开通的思想,年轻人有婚姻恋爱的权利,老年人也有“黄昏恋情”的自由。
再说了,老年人的恋爱婚姻合情合理合法,谁也没有权利横加指责粗暴干涉。对于再婚后的财产问题,可以通过“婚前财产约定”和“财产公证”等法律手段加以解决,我们做子女的,为了报答老人的养育之恩,还是开明开通的好。财富要靠自己去打拼,死盯着老人的那点儿财产不放,显得我们是多么的没有出息。
如果我们多一点关心,老人就不会感到孤独;如果我们多一点照顾,会让老人感到莫大的满足;如果我们多一分理解,尽量满足老人对自由、幸福、爱情的需求,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爱,我们是否可以从他们阳光般的笑脸中,得到某种形式的解脱呢?
我只是希望,老年人的情感能够得到尊重,老年人的权益能够得到保护,老年人要理直气壮地去争取属于自己的幸福。老人是当今社会最大的弱势群体,他们亟需来自国家、社会和家庭的温暖和关怀,他们理应得到更多的关爱和帮助,不会也决不应该成为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篇五:遗忘的角落
早上一走进教室,便觉察到了一股不太对劲的气氛。每个人的头都埋得低低的,不安分的眼神并未盯着课本,而是不时地互相交换着什么意见。王老师面色凝重地站在讲台上,手里拿着两三页纸沉吟。我悄悄溜到自己的座位上,胳膊肘撞了同桌:“Whathappen?”同桌头也不抬地指了指后面。我回头,瞧见沈嘉的位子是空的。她病了?我猜测着,同时也想,她太沉默了,每天说的话几乎不超过五句。
王老师忽然清了清喉咙,这是她要讲话的前奏。“同学们,我现在先不解释什么,我只想把沈嘉同学留下的这封信念一下,然后听听大家的想法。”
我好奇地抬起头。
“王老师,同学们,我知道我是个很让人讨厌的人,大家都不愿意理我,可我也没有别的办法好想,我只有离开……”我吃了一惊,不明白她怎么会有这种想法,没人理她?噢,也许,但大家都认为是她不喜欢和别人玩呀!
“是的,我在班里扮演了一个很差劲的角色。在课堂上,每当我答错问题,心里忐忑不安,脸涨得通红,孤零零地站在座位上,看见同学们低头拼命忍住笑,却没人肯抬头给我一个鼓励的目光,那种滋味呀,我实在难以承受……”
“老天!”同桌惊呼,“大家是怕她难堪才不看她的,谁会嘲笑她呀!”我赞同地点点头。看不出来,每次答错问题后都平静坐下的沈嘉,竟会有如此强烈的心理反应。
“还记得那次英语演讲吗?没人知道我鼓了多大勇气,花了多少心血,没人知道我在台上的紧张与焦虑。也许我真的很差,可我只祈求有一点掌声,然而没有,什么也没有。我就那么没用吗?……”
我开始由惊讶转为不安,只是掌声而已,为什么会如此吝啬给予?谁都知道沈嘉那次的演讲出人意料的精彩,而这一切难道可以只归结为,我们这个沉闷的班级并没有鼓掌的习惯吗?我陷入了沉思,不知不觉信已到了尾声。
“……今天,是我的十四岁生日,在这个孤独的只属于自己的节日里向大家告别,或许我会转学,或许不会再上学了,总之,这个讨厌的身影会从大家眼前消失。”
信读完了,教室里鸦雀无声,在这寂静下又分明有一股激荡的暗流,那是每一颗心灵的震撼。
班长站了起来:“老师,我们会找她回来,我们知道该怎样做。”是呀,谁都知道该怎样做,可似乎谁都忘记了去做,敏感的沈嘉用她的伤口提醒了我们:每个成员都要融合到集体中,不该成为遗忘的角落。
这个世界,有一个地方,一直被人们遗忘;这个世界,有一个地方的人,也一直被人们遗忘。那个地方,是遗忘的角落,那里的人,是被遗忘的人。
遗忘的角落,一直那么的沉默,远离了喧哗与混浊,远离了纷争与丑恶,远离了无知与愚昧。一直拥有着纯洁美丽的心灵,在这个繁闹的世界中,用最真挚的感情来面对人们的冷漠,即使被遗忘,但是不孤独,不寂寞,不乏那朝气。
被人们遗忘,在这个世界的圈子里,没有谁愿意看一眼它的美丽,即使从它面前经过。它的美也许外人不能懂,只有遗忘的角落里的人们才懂得欣赏,那优雅,那闲淡,那平和,也只有在被遗忘的人们的眼里才得以体现。遗忘的许多,也只有那里的人们能懂,因为他们共同被遗忘。
那里,一直飘传着一首悠扬的歌,遗忘的角落在弹奏,遗忘的人们也在弹奏。
不必在乎外面的世界,所有的都将藏在这个遗忘的角落。这是最终的归宿,但不是最初的源地。被抛弃,被遗忘,便再也不愿去顾及外面的一切,遗忘的角落同样可以放飞希望。也许,希望会被拒绝,会被抛弃,但当希望被抛弃时,遗忘的角落会还会回收希望,就如回收简历一样。它不会忧伤,不会懊恼,只因它始终相信被遗忘的角落终有一天会有注视的目光。放飞希望,让它去尝试,去面对。尽管冷淡,但并不孤独,遗忘的角落也有真挚的欢乐。
遗忘一次次的抛来,向那个角落,但兴许不知,角落里也有美丽。那被遗忘的美丽,只是不知在何时才会得到注视,或许在同样被遗忘的时刻。抛来的是冷漠与否定,但从这里传出去的是芬芳,是自豪。那丝丝芬香的飘散,到每一个被遗忘的角落,滋润角落里那些干涸的草木,在繁闹中构造出宁静的美。
当希望的翅膀再次展开时,那被遗忘的角落便会重新焕发光彩,争取他们的回报,哪一份都应该属于他们,毕竟他们付出的太多。那被遗忘的角落,在一双双眼眸前沉寂了多久?那被遗忘的人们,又沉寂了多久?当再次出现时,除了被遗忘的角落和那里的人们外,又有谁能够体会那里真正的痛苦?没有谁知道,更没有谁想过,也许认为那对于自己是永远不可能的,但世上又没有不可能出现的,身临其境,将会怎样?恐怕无法与那被遗忘的角落一样沉着的忍受、等待!当自己被遗忘后,如果可以走出那个被遗忘的角落,是否愿意看一眼角落里的美丽,那美丽会因别人的注视而愈益美丽。当遗忘的角落不再痛苦,便不再被遗忘,只留下那份沉着与冷静。
遗忘的角落在被遗忘的时候不再被遗忘,在不再被遗忘的时候仍被遗忘。
那里,又传来悠扬的歌声,那么的超然与豁达!篇二:被遗忘的角落,被遗忘的人
一面是乡村与愚昧的抗争,一面是农村教育资源的匮乏和缺失,在日新月异的现代化进程中,乡村不应该被遗忘,乡村教育不应该成为一种尴尬,乡村老师的坚守犹如黑暗中点燃的蜡烛,虽然灯光点点,却照亮了乡村文明前行的道路。——题记
早上六点,晨光熹微,灯光微弱,世间万物如同沉寂一般,悄然无声,在黑夜的笼罩下,愈加静谧。就这样,我乘上了校车去下乡。一路颠簸,漫漫两个小时,看着在我眼前闪过的事物总有种不真实的感觉。转眼间到了山底下,看着盘旋的公路蜿蜒至山顶,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走了一步又一步,站在山腰,举目四望,土地贫瘠,山峰光秃,沟壑纵横,在这之中,又分布着座座土房,如被抛掷的石子,四处点缀,愈显荒凉。
在将要接近目的地之时,隐隐约约传来孩子们欢快的笑声,响彻山间。紧接着经过一家人门口,许是听见我们一行人的声音,见跑出来一小孩,两岁多的样子,步子还不稳,站在门前畔,眨着好奇的眼睛新奇的盯着我们,脸黑,手脏,而我们也看着他,相互望着,直至消失在山路的转弯处。我不禁想到,他们或许会欣喜,欣喜我们所带来的一些新奇东西,我们打断了他们虽然困难重重但还宁静的生活,如同在沙漠中的小河,毫无作用。我的小时候,自记事起,家中虽穷,但在父母的庇佑下,也是衣食无缺。有时会想尽管同处在一片天空,同呼吸相同的空气,但差别为什么这么大?到了小学门口,看见近百个孩子熙熙攘攘,你争我抢,在校长的组织下排好队对我们进行了热烈的欢迎。看着因我们到来而天真烂漫的样子,好满足,仿佛已得到了世界。土铺的地面被四面砖墙包围着,连最基本的单双杠都没有,几件砖房立在那,历经风雨的洗礼,岁月的沧桑,让这座乡村小学如同老妪,愈加破落。看着一个个孩子,小小的身体裹着不相符的衣服,头发凌乱,女孩子们仅有的发卡也失了颜色,落魄的挂在头发上。那一刻,无地自容、酸涩一涌而上。他们迎接着我们的到来,而我们的到来却只有微乎其微的作用。随后,我们便带着孩子们玩起了游戏,一张张喜笑颜开的笑脸,活泼的身影让这个学校充满了生气。如此的环境,他们依旧快乐着,而我们又有什么不满足?在他们稚气未脱的小脸上已有了岁月刻下的痕迹,不知在闲暇之余他们是否会抱怨是否会埋怨。可能他们对生活经年累月所赋予他们的重重苦难已经习以为常,已变得无欲无求,认为所有的变化随之而来的会是更加深重的苦难。繁忙的农活,简陋的教室,困窘的生活,在这些表象的背后又有多少的无奈与辛酸。世界之于他们给予了什么?他们之于世界,又意味这什么?小小的捐赠,少少的捐赠,却让他们如获至宝。铅笔,尺子等曾经的我们是多么浪费,无数的文具从我们手中经过,停留之日短而又短,可不知对于他们是极大的奢望。两只小手紧紧地抱着,偶尔掉了,也会反射性的捡起来。局了解到在不到四平米的教室里摆了四张桌子,3个学生,真是“量身定做”。黑板、讲桌、粉笔在这里似乎成为累赘,多一点,便会运转不开。( )
我不敢想象,在若干年后,这近一百个学生,又会有着怎样的命运?辍学,打工,结婚。还未来得及接受更高的教育,却过早的迈入生活的急流之中,为了生存而奋斗,而挣扎。而后,又会有下一代,复制着相同的不幸,无声无息渐渐疏远了光明。难道,他们逃不出命运的漩涡。从学姐那儿了解到,他们早已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思想,安于现状,对于未来感到飘渺虚无,又是什么让他们失去了对生活的激情与追求?在《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即使贫穷,但不缺少进取的心,他也终于凭着自己的努力,走上了人生的康庄大道。生活里有着多少的无奈与惋惜,又有着怎样的愁苦与感伤?雨浸风蚀的落寞与沧桑一定是水,静静流过青春奋斗的日子和触摸理想的岁月。他们虽然处在世界的角落,但太阳的恩惠却充斥在世界的每个角落。我不希望,单调的日子重复几十年,他们最后在不知不觉中走向了坟墓。但愿这个世界能够多一份关心,多一份爱心,让在大山的孩子走出那个山坳,看一看海,过一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日子,亦还他们一个亮堂堂的人生!篇三:遗忘的角落
但愿放下曾经的友谊。
回忆着曾经的喜怒哀乐,回忆着曾经欢笑时的笑语,回忆着曾经悲伤时的诉语,回忆着曾经痛苦时的坚定,我不禁默默地抽泣
往事如烟,在优美的言语,在动人的旋律下,我也依然挽回不了昔日的记忆。从未有人知道过,也从未有人发现过,在微笑背后,在纯真的笑容背后,我抽泣过,我知道强大的意义;在微笑背后,在纯真的笑容背后,我痛苦过,我学会了自强。直到你的出现,留下了我人生中最美的场景,时间不入人意。曾经遗留的痕迹,正一点一点被你的无情据之千里,正一点一点被你所覆盖,化为泡影,默默地,悄声无息地,哭泣着,流走。
曾经,在欢笑中,在痛苦中,在悲伤中,你曾用坚定不移的话语让我震撼,并告诉我“友比天高,谊比海深。”那认真的表情,那坚定的眼神中透露出肯定的光辉,那毋庸置疑的话语无形中对我说;“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最珍惜的好朋友。”无论你在哪里,我都会找到你;无论你在狭小的缝隙里,我都会发现你;无论你在一望无际的沙漠里,我都会看见你;无论你离我多远,我也将寻你至多远。如果,我还没有发现你,看到你,找到你,请你相信,我们的心永远连在一起。
严冬的降临,如死神般降临。我走里,怀着悲伤的心情,含着苦涩的泪水走了。本以为,路程的相距无法阻拦我们。我错了,我错在太相信你了。你竟把我丢在深不见底的深渊;你竟把我丢在一望无际的原野。啊。为什么呢,为什么,让你如此狠心,你丢弃了,遗弃了我们曾经的一切,我们曾经发生过的一切……
时间是万能的。他让我们曾经所有的记忆褪色……
我静静地,默默地蹲在那个被朋友遗忘的角落,守在那个被人们遗忘的角落。我多么渴望有人会发现我,关注我,让我重新崛起对生活的自信。我多么渴望我并不止在你走过的路上只留下一缕青烟,顷刻间灭。我多么渴望我可以做一个陪你走过一生的知心朋友啊。我多么渴望有一个真正知道我,了解我,发现我的知心朋友啊。可如今,我在次被朋友,被父母,被亲人,被挚爱的人,被世人遗忘在那个角落。
我也不愿再继续珍惜这份对我最美好的回忆,这份对我最珍爱的友谊,因为它迟早也会随着时间而褪色,消失。不如,把它当做人生中的一个插曲,当作我人生中的一个故事。然后随着时间,细细地品味着它,回忆着它。
就让我们的友情随着时间而淡忘吧。篇四: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被爱情遗忘的角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拍摄的一部彩色故事片。
影片讲述的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某偏僻山村贫穷落后。19岁的美丽姑娘存妮与本村青年小豹子,因相爱而发生关系。她们的恋情被视为犯罪,存妮因而含恨自杀,小豹子则以“强奸致死人命罪”入狱。存妮的不幸遭遇,伤了妹妹荒妹的心,她把爱情视为洪水猛兽。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绿了那块贫瘠的土地,给了荒妹争取爱情的勇气和信心,让她敢于冲破传统观念束缚,追求纯真的爱情和美好的未来。
在这里,我给大家讲述的,是发生在敬老院中,令人啼笑皆非的爱情故事。
养老院,这里也称敬老院,或者社会福利院,是用来收容社会上的鳏寡孤独、致伤、致残、失去劳动能力、以及需要照顾的老年人。在我家附近,有一家盟(市)级社会福利机构,它有三个牌匾,盟敬老院,盟社会福利院,盟孤儿院。里面有国家供养的荣复军人,没儿没女的孤寡老人,还有十几个孤儿。
由于良好的食宿条件以及优质的服务,吸引了不少当地的老年人,来这里安度晚年,以减轻儿女的赡养负担。正因为来这里的老人,大多长时间失去老伴,一个人过着寡妇鳏夫的生活,希望得到异性的关心和温暖,甚至再续一段宝贵的落日情缘,也是他们心中的某种企盼。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养老院经常传出一些绯闻,由不得你不信。说有一天,天色已经很晚了,院里丢了两个人,领导发动全体职工,找了很久都没有下落。直到午夜十二点,一位院民上厕所时,无意中发现了他们。原来,两人正躲在小树林里亲嘴呢,让院领导哭笑不得;最让我感到意外的是,一位八旬老太在院里住了好几年,忽然有一天出来租房子了。原来,是老太自己找了对象,男方比她还要大,已经整整八十六岁了。这么大的年纪,生活几乎不能自理,在他们的面前没有路,我不知道是什么在支撑着她们?
2005年10月,我受年青院长的邀请,到盟养老院打乒乓球。在我的球友中,一位是院里的保健医,接近六十岁的年纪,身材高大健壮。另一位是校长,为人幽默风趣。两个人见面,不打嘴仗是不可能的。可能为一个球,两个人互不相让,争得面红耳赤;可以为一件事,两个人唇枪舌剑,你来我往;更多的是,两人半真半假,开着不着边际的玩笑。比如,如果哪个女性进来,他们会说,“老太看你来了!”我们光膀子,就会有人说,“是秀给老太看的!”校长戴着眼镜,就会有人说“在老太面前装酷”。
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们这里胡扯八扯,却让一个老太动了心思。一天,她托院长送来了一盒烟。烟应该不错,最起码也是云烟吧。说我们几个人中,有人相中了她,让院长从中捎个话,说要处就好好处。院长的这个乐啊,眼泪都要笑出来了。说这里边会抽烟的,就是你们两个人,你们看看怎么办吧!我暗自庆幸,这要是会吸烟,会不会惹上一身骚呢?
要说我的两位朋友,那是绝对的无辜。他们有很好的职业,很好的家庭,说他们去招引风蚀残年的老太太,鬼才会相信!再说那位动了春心的老太,怎么也有七十岁了。一脸的沧桑不说,两条腿都伸不直了,走起路来一拐一拐的,活像现实版的不倒翁。
两位老兄这个郁闷,说什么也让院长把她送走。不知用了什么办法,在发生这场闹剧不久,这个令人厌烦的老太就不见了。我不想评价这个老太,她是不是精神上出了问题。我想说的是,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可能远比物质生活重要!在老态龙钟的外表下,是否跳动着一颗青春驿动的心呢?
所谓“最美不过夕阳红”,我们能有谁,会像关心年青人的婚姻恋爱那样,全力关心老年人的“性福”生活呢?所谓性,并不单纯指性欲的满足。从广义上讲,老年人的性就是满足男女双方相互认为还有必要的一种情感,使双方相互鼓励,分享欢乐,进而使双方在精神上有所寄托,得到满足,既打消了老年人心理上的孤独感,同时又增添了生活的信心。
老年人的再婚问题,由于受财产以及诸多因素的影响,经常受到儿女的粗暴干涉,不为社会广泛认可。就是著名影星仲星火,当年为再婚而倍受折磨,不得不躲进电影厂的招待所。这就要求我们有文明开通的思想,年轻人有婚姻恋爱的权利,老年人也有“黄昏恋情”的自由。
再说了,老年人的恋爱婚姻合情合理合法,谁也没有权利横加指责粗暴干涉。对于再婚后的财产问题,可以通过“婚前财产约定”和“财产公证”等法律手段加以解决,我们做子女的,为了报答老人的养育之恩,还是开明开通的好。财富要靠自己去打拼,死盯着老人的那点儿财产不放,显得我们是多么的没有出息。
如果我们多一点关心,老人就不会感到孤独;如果我们多一点照顾,会让老人感到莫大的满足;如果我们多一分理解,尽量满足老人对自由、幸福、爱情的需求,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爱,我们是否可以从他们阳光般的笑脸中,得到某种形式的解脱呢?
我只是希望,老年人的情感能够得到尊重,老年人的权益能够得到保护,老年人要理直气壮地去争取属于自己的幸福。老人是当今社会最大的弱势群体,他们亟需来自国家、社会和家庭的温暖和关怀,他们理应得到更多的关爱和帮助,不会也决不应该成为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篇五:遗忘的角落
早上一走进教室,便觉察到了一股不太对劲的气氛。每个人的头都埋得低低的,不安分的眼神并未盯着课本,而是不时地互相交换着什么意见。王老师面色凝重地站在讲台上,手里拿着两三页纸沉吟。我悄悄溜到自己的座位上,胳膊肘撞了同桌:“Whathappen?”同桌头也不抬地指了指后面。我回头,瞧见沈嘉的位子是空的。她病了?我猜测着,同时也想,她太沉默了,每天说的话几乎不超过五句。
王老师忽然清了清喉咙,这是她要讲话的前奏。“同学们,我现在先不解释什么,我只想把沈嘉同学留下的这封信念一下,然后听听大家的想法。”
我好奇地抬起头。
“王老师,同学们,我知道我是个很让人讨厌的人,大家都不愿意理我,可我也没有别的办法好想,我只有离开……”我吃了一惊,不明白她怎么会有这种想法,没人理她?噢,也许,但大家都认为是她不喜欢和别人玩呀!
“是的,我在班里扮演了一个很差劲的角色。在课堂上,每当我答错问题,心里忐忑不安,脸涨得通红,孤零零地站在座位上,看见同学们低头拼命忍住笑,却没人肯抬头给我一个鼓励的目光,那种滋味呀,我实在难以承受……”
“老天!”同桌惊呼,“大家是怕她难堪才不看她的,谁会嘲笑她呀!”我赞同地点点头。看不出来,每次答错问题后都平静坐下的沈嘉,竟会有如此强烈的心理反应。
“还记得那次英语演讲吗?没人知道我鼓了多大勇气,花了多少心血,没人知道我在台上的紧张与焦虑。也许我真的很差,可我只祈求有一点掌声,然而没有,什么也没有。我就那么没用吗?……”
我开始由惊讶转为不安,只是掌声而已,为什么会如此吝啬给予?谁都知道沈嘉那次的演讲出人意料的精彩,而这一切难道可以只归结为,我们这个沉闷的班级并没有鼓掌的习惯吗?我陷入了沉思,不知不觉信已到了尾声。
“……今天,是我的十四岁生日,在这个孤独的只属于自己的节日里向大家告别,或许我会转学,或许不会再上学了,总之,这个讨厌的身影会从大家眼前消失。”
信读完了,教室里鸦雀无声,在这寂静下又分明有一股激荡的暗流,那是每一颗心灵的震撼。
班长站了起来:“老师,我们会找她回来,我们知道该怎样做。”是呀,谁都知道该怎样做,可似乎谁都忘记了去做,敏感的沈嘉用她的伤口提醒了我们:每个成员都要融合到集体中,不该成为遗忘的角落。
责任编辑:admin
被遗忘的角落 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