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一年春天,一家法律杂志的负责人找到我的办公室,要我谈谈对当时轰动上海的三个女贪污犯案件的看法,他们准备在杂志扉页“名人谈法”的专栏刊登。我一听就惭愧,当时还在担任学院院长,忙得连报纸也少看,居然不知道这些案件,便请这位先生先给我介绍一下。

  原来,三个女贪污犯的案情惊人地相似。她们都是未婚的美貌姑娘,都是单位里的财务出纳员,事发之前都品行端正。她们各自爱上了一个男子,男子借各种理由花她们的钱,她们为了爱,为了面子,自己省吃俭用,把父母的积蓄也搭上,仍然填不满无底洞,便开始一笔笔地贪污公款。及至案发,由于贪污数字巨大,必判重刑,甚至有生命之虞;而那几个男子,却因为只花钱而不问钱的由来,无法定为贪污犯,只能以“窝藏”、“诈骗”之类的罪名轻判,关押一段时间便无事。

  这几个男子,明明知道女友是财务出纳员却故意不问钱的由来。有的还不断欺骗女友,说自己拿不出人民币只因为手头只有外币……法律杂志的负责人开始还彬彬有礼,但在叙述这些案情时声音越来越高,已经明显地表露出对这几个男子的愤然,而我,则早已怒火中烧。

  我问,你们刊物是否允许我,臭骂他们一顿?或者,提一些疑问向法律界朋友请教?他点了点头说:“请。”

  记得当时我已无法坐着说话,站起身来边走边结结巴巴地吐出一个个断句。

  我说,作为一个男人,我为他们感到深深的耻辱。他们连“凶恶”这个词都配不上,因为凶恶者大多数还有点硬气,他们居然连偷盗的勇气都没有,躲在女友柔弱的身体背后宰割女友!他们只有滑腻腻、阴嗖嗖的邪气……

  我说,我的呼吁可能已经救不了这几个可怜而又愚蠢的女孩,但想与法律专家讨教,能不能给那几个真正的骗子更加严厉的处罚?我说,是的,按照法律,他们只能被轻判,但他们在监狱里,估计其他罪犯也看不起他们。我甚至很不应该地说,我希望其他罪犯能举起男人的拳头,打他们一顿,让他们知道,男人是什么。

  除了这最后一句,前面这些意思,那家法律杂志都刊登了。

  后来我才知道,与我同样愤怒的人很多。好几个年轻的私营业主向法院打听,能不能成倍,甚至十倍地偿还这几个女孩子的贪污款,把她们的罪行减轻?有人问他们,是否看中了她们作为女人的德行,想把她们救出来做妻子?私营业主们回答:“不,只想让她们知道,世界上的男人不都是那样的!”

  更意味深长的是,几年后上海又出现了一个男人出卖女友的事件,虽然没有那么严重,却也传播一时,而传播到的绝大多数人都想起了这三个男人。这三个男人已成为一种性别耻辱的标志。

  作为后起之秀的那个男人,曾请他的一个不讲原则的朋友四处解释,试图挽回名誉,没想到几乎所有的人都扭过脸去。“连自己的女朋友还要出卖的男人,还说什么!”如此众口一词,我真为上海高兴。

  女记者陆萍在一篇报道中写道,有一天她去采访一个犯人座谈会,刚刚结束,就有一位不认识的警察悄悄告诉她,前面将下楼梯的犯人就是三个欺骗女友的坏蛋之一。陆萍立即跳了起来,叫住他,盯住他游移的目光,整整十秒钟,然后,强压心头的怒火,问了他几句,最后,厌烦得根本不想再看他了。

  感谢陆萍,在报道中记述了大家关心的其中一个女贪污犯,她从一次次申诉、复审中终于保住了生命,然后写了这么几句诗:

  梦幻人生

  发生一个无言的故事

  我相信了它

  在日与夜的交异处埋伏

  只等我失足

  女犯在监狱里写诗,可见心情不错,而那几个男人当然早已出狱。但我还是忍不住,仍然想谈谈那种男人。

  除了上述恶性案件,那种男人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都如此惹人厌烦。我见过不少有这类气息的男青年,而且似乎有一种趋势,这样的男人正在多起来。他们在其它方面的表现并不太坏,多数麻烦都出在恋爱上。甚至可以说,他们是一种专门让女孩子们上当的存在。

  我想应该先为这样的男人画一幅粗糙的图像。

  他们总的说来都长得比较漂亮,有一种城市化的风度翩翩。读书成绩不错,聪明,谈吐举止有点品位,讲究细节。他们不是一见女孩子就狂轰烂炸、死缠硬磨的那一类人,恰恰相反,他们一开始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爱理不理、懒洋洋的神态,这反而会引起女孩子们的加倍注意,而且,不少女孩子把他们与“白马王子”这几个可笑的字连起来了。女孩子们也明白“白马王子”只是一种说笑,但这种说笑因与某种尚未摆脱的童话心态连在一起,在观察男青年时起着一种模糊的暗示作用。

声明:石头散文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和分享用途,仅供参考,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因有些转文内容来自搜索引擎,出处可能有很多,本站不便确定查证,可能会将这类文章转载来源归类于来源于网络,并尽可能的标出参考来源、出处,本站尊重原作者的成果,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时或者对转载内容有疑义的内容原作者,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如果属实,我们会及时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文章

写到这里,我想到了布莱希特(BertoltBrecht)。他曾经说,过程性的情节越丰富,越会让人产生习惯性迟钝。因此,需要阻断,需要间离,让讲者和听者都陡然停步,获得思考。他认为,这才是...

大灾难真的来了。 我们的故事,也就出现了自然的高潮。 二八年五月十二日,汶川发生大地震,强度里氏八级,死亡近七万人。还记得三十二年前的唐山大地震强度是七点八级,死亡二十四万人...

我和马兰商量,决定离开上海,在她工作的安徽合肥定居。 比起上海,当时合肥还相当贫困落后。城市建设完全不像一个省会,街道上拥挤着一排排酒、烟、药的广告,密不透风。我们住在三里街...

因为我爸爸的突然离去,马兰更担心起她的爸爸、妈妈来了。事实证明,那些诽谤文章对我们的长辈有最直接的伤害,而马兰的爸爸、妈妈,仍然把官办的报纸看成是中央文件。 我知道你一定不愿...

从爸爸、妈妈结婚到我出生,这段时间,天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爸爸、妈妈结婚后的四个月,德国宣布投降,欧洲战争结束;再过三个月,日本宣布投降,抗日战争结束。 这些大事,在上海闹...

祖母去世之后,我很少回家。以前是因为繁忙,后来是因为远行。 爸爸、妈妈很想能经常见到我,却完全不想知道我在外面做什么。对于我写了什么书,走了什么路,怎么做了院长,又怎么辞职,...

从此,朱家门里的两个小姐都算是订了婚。 她们突然变得客气起来,分头做着各自的事,又会天天抬眉看一眼对方在做什么。 大小姐到平桥路虞洽卿路口的冯秋萍女子服饰训练班报了名,又每月...

一九三七年的春节,我未来的外公朱承海先生向祖父、祖母拜年。外公是个热闹人,还带来了自家的几个亲戚。其中一位,大家叫她海姐。海姐一进门,就伸手挽住了祖母的手臂,亲亲热热叫了声...

志云、志敬回家后问祖母,知道不知道一个叫吴瑟亚的鸦片馆老板。祖母觉得名字有点耳熟,但一听是鸦片馆老板就没好脸色,说:不知道。 志云随即拿出那包钱,把吴家老板娘的表情、动作、语...

第二天下午,志敬到安定盘路的朱家叩门,开门的是一位小姐。她的容貌,让志敬吃了一惊,连讲话都不利索了。 眼前这个小姐,眉眼间埋藏着浙江山水,而神情又分明被大都市描绘。这对志敬而...